LCD知识.doc_第1页
LCD知识.doc_第2页
LCD知识.doc_第3页
LCD知识.doc_第4页
LCD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什么又是灰阶呢?通常来说,液晶屏幕上人们肉眼所见的一个点,即一个像素,它是由红、绿、蓝(RGB)三个子像素组成的。每一个子像素,其背后的光源都可以显现出不同的亮度级别。而灰阶代表了由最暗到最亮之间不同亮度的层次级别。这中间层级越多,所能够呈现的画面效果也就越细腻。以8bit panel为例,能表现2的8次方,等于256个亮度层次,我们就称之为256灰阶。LCD屏幕上每个像素,均由不同亮度层次的红、绿、蓝组合起来,最终形成不同的色彩点。也就是说,屏幕上每一个点的色彩变化,其实都是由构成这个点的三个RGB子像素的灰阶变化所带来的。TFT的技术特点1、 和TN技术不同的是,TFT的显示采用“背透式”照射方式假想的光源路径不是像TN液晶那样从上至下,而是从下向上。这样的作法是在液晶的背部设置特殊光管,光源照射时通过下偏光板向上透出。由于上下夹层的电极改成FET电极和共通电极,在FET电极导通时,液晶分子的表现也会发生改变,可以通过遮光和透光来达到显示的目的,响应时间大大提高到80ms左右。因其具有比TN-LCD更高的对比度和更丰富的色彩,荧屏更新频率也更快,故TFT俗称“真彩”。2、 TFT技术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大规模半导体全集成电路制造技术,是液晶(LC)、无机和有机薄膜电致发光(EL和OEL)平板显示器的基础。TFT是在玻璃或塑料基板等非单晶片上(当然也可以在晶片上)通过溅射、化学沉积工艺形成制造电路必需的各种膜,通过对膜的加工制作大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LSIC)。采用非单晶基板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成本,是传统大规模集成电路向大面积、多功能、低成本方向的延伸。PANEL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背光模组:提供光源灯管(冷阴极管),反射板,导光板,prism sheet,扩散板等等。灯管是主要的发光零件,藉由导光板,将光线分布到各处,而反射板则将光线限制住都只往TFT LCD的方向前进。最后藉由prism sheet及扩散板的帮忙,将光线均匀的分布到各个区域去,提供给TFT LCD一个均匀明亮的光源。而TFT LCD则藉由电压控制液晶的转动, 控制通过光线的亮度,藉以形成不同的灰阶。(2)上下偏光片(polarizer):让光单方向通过(3)上下玻璃基板(Glass Substrate):夹住液晶在玻璃基板的内侧有锯齿状的沟槽,沟槽的作用主要是让长棒状的液晶分子沿着沟槽排列而整齐。实际应用中一般会在玻璃的表面上涂一层PI(polyimide), 然后再用布去做磨擦(rubbing)的动作, 让PI的表面分子排列,而这一层PI就叫做配向膜,配向膜的作用与沟槽类似。在下层玻璃上附有薄膜晶体管TFT,上层玻璃则贴有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场效应晶体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缩写(FET))简称场效应管(4)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 :TFT起到一个开关的作用,将LCD source driver上的信号电压传送到液晶,进而决定液晶的转向角度;(5)液晶:改变光的偏光状态。有两个力作用在液晶上。一个是电力,另一是弹性力。两个力共同决定排列状态和光的偏光状态。(6)彩色滤光片:提供TFT LCD R/G/B(三原色)的来源由R,G,B 三种filter组成。通过三种光的混合调节各个颜色和亮度。RGB三种颜色, 分成独立的三个点, 各自拥有不同的灰阶变化, 然后把邻近的三个RGB显示的点, 当作一个显示的基本单位, 也就是pixel. (7)ITO透明导电层:提供透明的导电通路。分象素电极P和公共电极M。(8)框胶(Sealant)及spacer:框胶的用途是要让液晶面板中的上下两层玻璃能够紧密黏住, 并且提供面板中的液晶分子与外界的阻隔. spacer主要是提供上下两层玻璃的支撑, 它均匀的分布在玻璃基板上.(8)取向膜:使液晶分子在液晶盒内整齐排列;(9)在TFT阵列中引入黑矩阵主要考虑到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a-Si TFT器件中的有源层a-Si是一种光敏感材料16,而在底栅结构器件中导电沟道又位于TFT器件的最上层,因此在TFT-LCD的使用过程中,外界光线很容易照射到作为导电沟道的a-Si材料上,从而引起TFT器件关态特性的劣化,影响TFT-LCD的保持特性,严重时会发生图象闪烁或灰度级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由于TFT-LCD一般采用TN型液晶常白模式显示,因此在显示一幅黑画面时,由于非显示区产生的漏光现象,会使图象的对比度严重下降。另外,液晶盒在受到信号线和象素电极之间的横向电场作用时,在象素边缘会发生颠倒倾斜取向缺陷(Reverse-Tilt Alignment Defect) 17,该缺陷会降低图象对比度,而且有时候也会引起残象现象。综上所述,有必要采用黑矩阵将上述各部分覆盖起来,避免此类问题造成的显示质量的降低。 S1 i6问题1:ITO导电膜有几片?处于什么位置?有多厚? 只有一片;有TFT内;0.1左右;问题2:IC是打在TFT上还是ITO导电膜上;是不是在表面附ACF,然后印IC? 只有一个IC; 只有一个IC,在TFT上,作驱动电路用;问题3:两块玻璃的厚度是多少,整一个LCD的厚是多少? 大尺寸基板有0.7厚;问题4:TFT是否是镀膜镀上去的,TFT上的透明电极,和TFT是什么样的空间关系,是在其上表面,还是同一平面,还是下表面? TFT有多层膜组成;有五层;现在流行ITS;TFT:是在液晶的背部设置特殊光管,光源照射时通过下偏光板向上透出。TFT技术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大规模半导体全集成电路制造技术,是液晶(LC)、无机和有机薄膜电致发光(EL和OEL)平板显示器的基础。TFT是在玻璃或塑料基板等非单晶片上(当然也可以在晶片上)通过溅射、化学沉积工艺形成制造电路必需的各种膜,通过对膜的加工制作大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LSIC)。采用非单晶基板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成本,是传统大规模集成电路向大面积、多功能、低成本方向的延伸。TFT有源矩阵:沿着X轴方向和Y轴方向布线并排列电极来构成画面,然后在其交点安装主动(有源)开关元件构成的就是有源矩阵型液晶面板。这种面板为每个像素设有二极管或晶体管,打开开关时,可获得指定亮度的驱动电压便会传送给液晶单元;关闭开关时,能够切断无关的信号,因此可大幅减轻串扰现象PANEL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背光模组:提供光源灯管(冷阴极管),反射板,导光板,prism sheet,扩散板等等。灯管是主要的发光零件,藉由导光板,将光线分布到各处,而反射板则将光线限制住都只往TFT LCD的方向前进。最后藉由prism sheet及扩散板的帮忙,将光线均匀的分布到各个区域去,提供给TFT LCD一个均匀明亮的光源。而TFT LCD则藉由电压控制液晶的转动, 控制通过光线的亮度,藉以形成不同的灰阶。(2)上下偏光片(polarizer):让光单方向通过(3)上下玻璃基板(Glass Substrate):夹住液晶在玻璃基板的内侧有锯齿状的沟槽,沟槽的作用主要是让长棒状的液晶分子沿着沟槽排列而整齐。实际应用中一般会在玻璃的表面上涂一层PI(polyimide), 然后再用布去做磨擦(rubbing)的动作, 让PI的表面分子排列,而这一层PI就叫做配向膜,配向膜的作用与沟槽类似。在下层玻璃上附有薄膜晶体管TFT,上层玻璃则贴有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场效应晶体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缩写(FET))简称场效应管(4)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 :TFT起到一个开关的作用,将LCD source driver上的信号电压传送到液晶,进而决定液晶的转向角度;(5)液晶:改变光的偏光状态。有两个力作用在液晶上。一个是电力,另一是弹性力。两个力共同决定排列状态和光的偏光状态。(6)彩色滤光片:提供TFT LCD R/G/B(三原色)的来源由R,G,B 三种filter组成。通过三种光的混合调节各个颜色和亮度。RGB三种颜色, 分成独立的三个点, 各自拥有不同的灰阶变化, 然后把邻近的三个RGB显示的点, 当作一个显示的基本单位, 也就是pixel. (7)ITO透明导电层:提供透明的导电通路。分:象素电极P和公共电极M。(8)框胶(Sealant)及spacer:框胶的用途是要让液晶面板中的上下两层玻璃能够紧密黏住, 并且提供面板中的液晶分子与外界的阻隔. spacer主要是提供上下两层玻璃的支撑, 它均匀的分布在玻璃基板上.(8)取向膜:使液晶分子在液晶盒内整齐排列;(9)在TFT阵列中引入黑矩阵主要考虑到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a-Si TFT器件中的有源层a-Si是一种光敏感材料16,而在底栅结构器件中导电沟道又位于TFT器件的最上层,因此在TFT-LCD的使用过程中,外界光线很容易照射到作为导电沟道的a-Si材料上,从而引起TFT器件关态特性的劣化,影响TFT-LCD的保持特性,严重时会发生图象闪烁或灰度级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由于TFT-LCD一般采用TN型液晶常白模式显示,因此在显示一幅黑画面时,由于非显示区产生的漏光现象,会使图象的对比度严重下降。另外,液晶盒在受到信号线和象素电极之间的横向电场作用时,在象素边缘会发生颠倒倾斜取向缺陷(Reverse-Tilt Alignment Defect) 17,该缺陷会降低图象对比度,而且有时候也会引起残象现象。综上所述,有必要采用黑矩阵将上述各部分覆盖起来,避免此类问题造成的显示质量的降低。 S1 i6东芝移动显示器(TMD)2011年4月26日发布了“In-cell”型液晶面板,在显示像素内嵌入了可进行多点检测的静电容量式触摸面板功能。画面尺寸为7英寸,像素为1024600。与需要外置触摸面板的原产品相比,厚度是原产品的43,约为1mm;重量是原产品的48,为225g。外光反射率也降低约10。主要用于车载和产业用途。 - P8 j$ F) U, w, + w$ y6 a该开发品的驱动元件采用低温多晶硅TFT。液晶面板内部除了显示像素和驱动元件(TFT)外,还铺设了可检测周边静电容量变化的电路。目前,In-cell型触摸面板共有以下两种方式:即内置光传感器以检测基于面板内部或外部光源的指纹图像的方式;检测按压2枚玻璃基板后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