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投资者之名——投资者跨年度策略分析_第1页
以投资者之名——投资者跨年度策略分析_第2页
以投资者之名——投资者跨年度策略分析_第3页
以投资者之名——投资者跨年度策略分析_第4页
以投资者之名——投资者跨年度策略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以投资者之名 投资者跨年度策略分析 全文内容分为四段: 一、投资理念:何谓投资 二、资产角度:持有股票优于持有其他形式资产 三、过往市场走势分析:理性回归之路 四、当下市场分析及操作策略:估值合理、详见本文 投资理念:何谓投资。 投资的实质就是买廉价品(特别注意,不是便宜货),然后静待其价值被众人发现,当有人愿以高出投资品价值的价格购买时,考虑出手。 所以投资其实只有一个方向,用现在网民口中流行的词,叫做多。严格的说,投资者只能也只会通过做多赚钱,即便市场给予了他 们做空的规则与机遇,他们也不会参与,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对这种盈利模式敬而远之。 从态度上来说,严谨的市场参与者无论是做多者还是做空2 / 12 者,一定会对现实信息进行过认真研究、深刻分析并以此为据对未来进行判断从而做出投资决策。按理来说两种方式都应算投资,而这不同方向也的确都有成功人士做佐证。多头如坚定长期投资的世界首富巴菲特、管理麦哲伦基金从 2000万美元到 140 亿美元的林奇人人皆知,空头如狙击泰铢造成亚洲金融风暴的索罗斯、大量做空次级债在席卷全球的次贷风暴中大发其财的保尔森,他们可算金融市场中各自方向的翘楚。 可我想你也发现了其中不算微小的差别,后面这两位著名的空头与前面两位著名的多头相比,似乎级别上差的太多。 索罗斯难道不是嗅到了亚洲经济过热的气息,经过多次研究调查选定了泰国这个货币被高估而 *财政实力有限的目标?保尔森难道不是洞悉了几乎全美主要银行都参与的次级债风险,做空并坚定持有才获取了成功?从态度上来说,其实他们与投资者无异。但从长期的风险收益比来说,他们的生意很危险。两千年的纳斯达克科技股投机泡沫,满场的垃圾股都在以令人惊异的高价进行交易,罗伯逊难道不是看到了这场投机疯狂背后的空无一物而做空各种垃 圾吗?这些垃圾又涨一倍,有了更多的利润空间,于是加仓。再涨一倍,更多更多的利润空间,于是再加仓。终于,老虎基金被清盘。随后,泡泡破了,曾经比黄金还贵的垃圾股价值回归,3 / 12 真的变成垃圾了。可谁能说罗伯逊赢了呢? 问题在于,做多有底,而做空没顶。市场中的参与者像旅鼠一样,谁也不会知道他们会疯狂到几时才会遇到那个终结疯狂的悬崖。如果你经历过 08 年保时捷对大众的收购战,亲眼见到大众的股价短短两天时间翻四倍疯涨到 1000 多欧,我想即便你是个硬汉子,你也会为那些做空大众的欧洲银行们稍稍心疼一下。 所谓看空后市, 对于投资者来说,实际是个伪命题。除了顶部底部特征比较明显,投资者不会去猜测后市,他知道猜不到,他也不是 “ 死多头 ” ,不会买进股票直接留给孙子,如开篇所述,当下售价过高时(通常市场过度亢奋),投资者就会坚决出手。 资产角度:持有股票优于持有其他形式资产 无论现金、股票、黄金还是房产,都只是资产的一种形式而已,如果你能接受货币也是一种风险很大的资产,那么你就可以坦然接受持有股票所需面临的价格波动了,泰然面对市场先生每日神经质式的叫价,坚定去分享企业长期的价值成长。在这个后金融危机时代(也许言之尚早、也 许持续时间4 / 12 很久,这里不过多讨论只是对当下时段的概述性称呼),我们应该选择哪种资产呢。 全球 *开着印钞机加班,各国央行普遍实行零息或低息利率政策。即便不懂金融的人也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东西一多,就不值钱了。巴菲特不久前说,持有货币是最坏的投资之一。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的一到两年内,国家刺激经济的宽松货币政策,必定引起通胀,这将会大大削减你的货币价值。建议规避持有货币资产。(不考虑实用需求) 房产太烫了,烫手的价格决定了它不是好的投资标的;王石日前提出应警惕像当年日本房地产泡沫崩盘,烫的连开放商都 拿不住。房产的流动性也很是问题,涨的时候大家抢着要,好像不立刻买就没了,跌得时候都观望,都知道高,看能跌到哪儿算哪儿。而至少目前来看,国家对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控是大概率事件。建议规避投资房产。(不考虑刚性需求) 黄金被称作永久的货币,似乎持有黄金可以实现财富永久保值,而多少年来黄金坚挺的价格走势也应证了这点。从保值的角度来看,黄金 /贵金属或许是个不错的标的。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它并不增值。试想黄金这种惰性金属,不会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别的物质,仅仅是物理上的造型产生变5 / 12 化,而每天都有黄金被从矿石中提炼出来供 应市场。在供给增加,需求(这里特指工业与民用需求,非投资需求)稳定或至少与供给保持同比例增长的情况下,从供求关系的原理来看,黄金并没有涨价的道理。那么黄金的价格应是投资性需求在不断推高。历史上黄金价格的不断升高是事实,但并不代表它的价值在不断增加,而是它对纸质货币贬值的一种固有属性反映。美元跌一下,黄金就涨一下;美联储一减息,黄金就涨一段;美联储一宣布加班印钱,就催生一波黄金牛市。黄金与美元的高度相关,是大家公认的;黄金本身价值又不会增长,那么投资黄金进行资产保值就变成了一种博弈甚至猜测美国 *货币政策的投 机游戏,而参与这个游戏的价格基本决定了你的保值计划成功与否。在人人都知道黄金是可用来保值的永久货币情况下,你很难买到便宜货。巴菲特和芒格至今不愿谈起当年持有白银的投资,如果精明如巴菲特芒格都玩不转贵金属,我也不玩。建议如愿对贵金属进行分散投资,切莫追高,在没人要的时候买。 买股票就是买企业。企业会通过自身发展实现成长,同时企业的凭证 股票也就实现了增值。持有股票致富的秘密在于企业盈利的再投资,就是说通过持有股票你享有了一家企业的复利式增长,而不管存银行还是买保险那些精明的机构都不会给你分享复利的机会 。巴菲特说过世上最大的力量莫6 / 12 过于复利,他也成功的给我们演绎了复利带来的财富聚变。今年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放出的大量资金,只有少量留到了中小企业那里,这是中小企业主普遍反映的结果。一部分一定是流到了各大国企,资产质量好,又有各种靠山,银行肯定抢着放。但不可避免一部分会直接流向楼市或股市,甚至放给国企的资金中有一部分又会流入楼市和股市,资产价格的推高将成必然。建议超配股票,前提是要选优质企业,且价格合理。 过往市场走势分析:理性回归之路 如果说 07 年的 A 股市场是狂牛奔腾,那么紧接着 08 年的 A股市场就 是疯熊凶猛;一个是实体经济过热与国际热钱涌入催生出的唯我独尊式疯狂,一个是欧美金融市场崩盘引起的世界 *式恐慌。 这都不是常态,也不应是常态。 07 年的时候中石油 46 也有人敢买,不看看 46 元一股的中石油市值顶得上几个埃克森美孚? 08 年底煤炭股 10 元以下卖出者比比皆是,此时整个煤炭板块的市值也抵不上一个贵州茅台!市场的癫狂给了理性投资者财富巨变的机会,可如果错过了,也只能怪运数差矣。忘了超额回报,接受市场已 /将回归理性的现实,做好7 / 12 功课,要比在市场癫狂时应更加用功,市场不会亏待你。 记得 07 年中旬的时 候,次贷危机的阴影已经渐渐笼罩在美国鑫融市场上空;国内经济出现了 “ 煎冻鱼 ” 的情况,同时热钱汹涌, *接连加息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实体经济已经出现了隐忧。与此同时,各家媒体都高谈阔论 “ 踏过一万点 ” , “07 年是中国股市黄金十年的开始 ” , “ 中国自己的漂亮 50” ,民众也是响应号召几乎全民炒股。其实抛开实体经济的隐忧不谈,仅仅当时中国股市的表现已经具备了明显的顶部特征。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只是将这个泡沫刺破的过于迅猛了。也许你说当时并未感受到狂热,只缘身在此山中。早在大盘见顶之前,巴菲特清仓中石油了。不像其他的所谓投资大师,从来只见发表评论,而不曝光自己的操作,甚至还有唱多出货的嫌疑。巴菲特很厚道,有看法了他会说,而且也会按自己所说的做。如果股神开始卖股了,至少你可以不买。 而 08 年下旬疯熊凶猛时,想在股市捞一笔就跑的小散们再也不见踪影了。有些实战经验的人也在 说着顺势而为,这时谁要跟你说买什么什么股,估计你会想 md 这小子想害我。中国市场不能做空,如果可以的话,我估计不少人会在那时持有空头仓位,等待着他们的是又一次血淋淋的现实。 10 月8 / 12 是黎明中最后的黑暗,当时的黑暗可能已经渗入人的心灵,根本看不到未来。贝尔斯登被低价收购,美林也做价被收购,雷曼破产,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这五大投行中的最后两个会不会紧接着倒下?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了。人们把眼睛已经盯向了商业银行。我见证了花旗跌破一美元的历史,一美元处多少万手的买单,也被恐慌的市场悉数吃破。那时,估计许多人都在想,全完了,连 花旗都要完蛋,美国鑫融市场还能剩下什么?世界经济还有什么未来? 但别忘了,巴菲特在 9 月份入股高盛, 10 月份入股 GE,豪赌标普 500 指数,都是几十亿美元往上的大手笔。这些投资都产生过浮亏,别人都在讥讽巴菲特。真正的理性投资者,在 11 月份可以以比股神还便宜的价位买入。现在当然结果已经揭晓。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已经过去,实体经济正在缓慢的恢复过程中。花旗的股价最高到达 9 美元,最低美元;高盛的股价现在是 164 美元,最低 59 美元,而巴菲特具有在 5 年内以 115 美元行权的购买权利;这些机会都曾经真实的存在过,可在当 时,谁又能认识到这些公司的价值,忽略一时的浮盈浮亏,选择长期持有呢? 今年的反弹,一是对金融风暴过度恐慌的回补,二是对实体经济与流动性的重新认识。有经济学家说,经过 07 年的疯9 / 12 牛与 08 年疯熊的洗礼, XX 年很可能是中国股市的投资元年。讲的就是在经历过两极轮换的 “ 变态 ” 世道后,市场将步入理性回归常态。 当下市场分析及操作策略:估值合理、详见本文 我对目前市场的判断是整体估值合理,局部存在泡沫。 巴菲特曾在美国财富杂志发表一篇文章,提出过一个简单的股市定量分析指标,即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对 国民生产总值( GNP)的比值。巴菲特认为, “ 如果上市公司总市值占 GNP 的比率在 70% 80%之间,则买入股票长期而言可能会让投资者有相当不错的回报 ” 。 GNP 与 GDP 的关系是: GNP 等于 GDP 加上本国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再减去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在我国过去 10 年间 GNP 与 GDP 的差别在 -%至 %之间,因此这里可以用 GDP 代替 GNP 进行计算。 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 XX 年我国 GDP 总值是万亿人民币。在高盛 12 月 8 日发布亚洲经济研究报告中,预测 XX 年中国GDP 增长率为 %。我认为临到年末 ,这样一个预测数值应该是10 / 12 与实际数值偏差很细微的。那么据此推算 XX 年中国 GDP 总值约为万亿人民币。 那么 A 股的市值现在是多少呢?根据聚源数据库统计, 12月 8 日两市 A、 B 股总市值为万亿元。而 12 月 8 日沪综指收盘报 3296 点,今日 12 月 10 日收盘报 3254 点。由于手头没有今日市值情况,所以我们以 12 月 8 日总市值万亿计算。目前中国股市总市值占 GDP 的比率约为 %。很明显,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目前的市场估值是有吸引力的。某些股票的资产优秀,未来盈利增长明确,更关键的是价格合理,甚至局部存在低估,长期来看投资价值巨 大。 当然,局部存在泡沫无疑。任何时候任何市场中都难以避免投机炒作, A 股也不例外,甚至有很多老股民会说, A 股炒作之风更甚。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对投资者的选择就提出了明确要求,回避没有业绩支撑的题材股,概念股。甚至未来业绩会产生增长的概念股也应回避,因为市场中的热点,必定不会便宜。就我个人而言,一切新的概念,包括 “ 新能源 ” 、 “ 低碳 ” 、 “ 物联网 ” 概念我都坚决回避。持有这些具有所谓题材的公司股票,我可能会患上长期失眠症。选择过往盈利稳定,业绩增长明确,规模中等及以上级别的公司。前两点不谈,我认为规模是度过危机 的重要因素,目前我们11 / 12 谁也不能说危机已经彻底消散,所以适当的行业规模,是公司在危机时刻能否坚持下去的基础。重点推荐中等规模公司,它们在危急时刻拥有一定的抵御危机能力,而未来成长空间也依然不小。 第三段内容讲过,今年的涨势很主要的一个因素是对历史上最可怕的疯熊行情之一进行的回补。有朋友讲,股票都翻了几倍了,这么高还不跑?价格高不代表不便宜,价格低也不代表廉价。股票投资是一个不断重估决策的过程,不是所有投资都是在股票价格的最低点进行。以绝对价格去判断股票内在价值的高低是没有道理的。当年某人在伯克希尔哈萨维股 价涨到 200 多美元的时候觉得涨得太高而卖出,后来不得不在 1000 多美元的时候又买回来。他还不算笨,经过 08 年大跌,现在一股卖 98800 美元。日前巴菲特又开始有动作,增持沃尔玛,并购伯灵顿铁路;不久前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也高调增持名下长实与和黄。这两个世界级的商界领袖都犯错的几率绝对比整天盯着 k 线判断涨跌的万万散户小得多。当然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手中持有股票的质地,有些股票在这次的回补行情中已经将未来几十年的盈利空间都透支了,长线持有这种股票绝对是悲剧。 从长期投资的眼光来看,现在参与投资未来一定会获得回12 / 12 报。 也许今天跌明天跌后天跌,或许还会出现另一次 530,但长期投资者不会过多的关注,因为短期的波动无法预测,只要知道在确定的未来,它会给你回报,这就够了,中间的过程由它去吧。 再一次需要强调的是,市场除了顶部与底部特征比较明显,其他时候的市场,谁也无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