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凯)老子思想与黄庭坚书法.ppt_第1页
(刘永凯)老子思想与黄庭坚书法.ppt_第2页
(刘永凯)老子思想与黄庭坚书法.ppt_第3页
(刘永凯)老子思想与黄庭坚书法.ppt_第4页
(刘永凯)老子思想与黄庭坚书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今江西省)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陈与义合称为“一祖三宗”。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老子思想与黄庭坚书法,刘永凯,书法艺术,笔画结构,布局章法,老子思想,运动动静,道法自然,关系?,6,1、“中宫敛结,长笔四展”,通过点画的借让,既把握重心,又夸张某些笔画,表现出浑融萧逸的雅韵和骨力道劲的气魄。,“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二十六章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2、“撇改为点,蹙写上收”,字中多变化且不重复。,“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四十章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黄庭坚书法的笔画结构,突破了晋、唐以来流行的那种方方正正、四面停匀的外形,表现出浑融萧逸的雅韵和骨力道劲的气魄。在长短、胖瘦、圆润与锋芒的辩证的笔画中,体现出老子的“阴阳”的哲学观点。,3.“动静结合、顺其自然”,经伏波神祠诗卷,黄州寒食诗卷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10,黄庭坚书法的布局章法,总有一种东西在默默的维持着一种秩序。善于用笔,线条千姿万态,变化多端。有的笔画很有张力且锋芒毕露、刚柔相济。在布局上黑白相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四十二章“道法自然”建立了道与自然的联系,暗示了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