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机械与人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一课时杠杆及平衡条件,【新课导思】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他只需要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杆,在远处就可以将地球撬起。他这是利用什么原理呢?,【目标导学】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2.会画动力臂和阻力臂。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会利用平衡条件进行简单的计算。,【自主预习】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_转动的_就称为杠杆。,固定点,硬棒,2.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_O。(2)动力:使杠杆_的力F1。(3)阻力:_杠杆转动的力F2。,固定点,转动,阻碍,(4)动力臂:_的距离l1。(5)阻力臂:_的距离l2。,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3.杠杆的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_。4.杠杆的平衡条件:_。,静止,F1l1=F2l2,知识点一杠杆结合图,思考以下问题:(1)如图甲,用竖直向下的力将钉子撬起来。(2)如图乙,用斜向上的力开启瓶盖。,1.认一认:在上图中标出支点、动力和阻力。,参考答案:(1)用螺丝刀撬钉子时,螺丝刀与木块接触的点固定不动,为支点,施加在螺丝刀上的力为动力,钉子对螺丝刀产生的向下的压力为阻力。(2)开启瓶盖时,起子与瓶盖上部接触的点为支点,对起子施加的向上的力为动力,瓶盖对起子向下的力为阻力。,2.画一画:结合你标出的支点、动力和阻力,请画出撬棒和开瓶器的动力臂和阻力臂。,提示: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垂线段即为力臂,标注力臂符号L。,参考答案:,【微思考】(1)支点一定在杠杆上吗?参考答案:支点一定在杠杆上。,(2)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运动的作用效果相同还是相反?参考答案: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运动的作用效果相反。,(3)力臂一定在杠杆上吗?参考答案: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示范题1】(威海中考)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在路灯和轻绳AB的共同作用下,在水平方向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轻绳AB对杠杆的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解析】本题考查杠杆示意图的画法。轻质杠杆A处用细绳悬挂一路灯,路灯对杠杆的竖直向下的拉力为阻力F2,作用点在A点;从支点向拉力的作用线引垂线,垂线段即为其力臂L1。,答案:如图所示,【备选例题】(淮安中考)在图丙中画出拉力F的力臂l(O为支点)。,【精讲精析】解答本题应抓住四个问题:(1)先找到支点:O为支点。(2)作出力的作用线:将拉力F反向延长,作出其作用线,用不带箭头的虚线表示。(3)作出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从支点O向F的作用线引垂线。(4)标出力臂,标出相应的字母l符号即可。,答案:如图所示:,【微点拨】(1)画力臂的方法。确定支点作出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段标出力臂。(2)确定支点:将杠杆转一下,找出固定不动的点。,(3)找力的作用线:将力的方向延长或反向延长的一条直线。且延长线用虚线表示。(4)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连线。,【知识拓展】动力和阻力及方向的判断:抓住“转动”的特点来判断动力、阻力的方向(1)动力和阻力的判断:明确使用杠杆的目的,则为了达到目的而施加的这个力即为动力,而阻碍达到目的的力,即为阻力。如图,用钳子夹物体,我们施加在柄上的力是为了使钳口夹住物体,则施加在钳子柄上的力即为动力,而东西为了不被夹住,要产生一个反抗的力,即物体施加给钳口向外的力即为阻力。,(2)动力和阻力方向的判断:只在动力作用下杠杆的转动认定为正转,动力作用下正转的方向为动力的方向。则只有阻力作用时必定使杠杆反转,阻力作用点处反转方向就是阻力的方向。,知识点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2.猜想与假设:_。参考答案:猜想1: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猜想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3.设计与进行实验(如图所示):,(1)调节螺母,将没挂钩码的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2)改变悬挂的钩码个数(动力F1、阻力F2),移动其悬挂的位置,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将数据填入表中。,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分析数据可知,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提示:对每一次实验表格中的动力和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进行分析,力臂越长,需要的力越小,力臂越短,需要的力越大,二者之间可能是反比关系,再比较动力和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的大小关系,发现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和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相等。故可知杠杆平衡的条件。,参考答案: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5.交流讨论:(1)实验前,如何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参考答案:按照“左偏(沉)右调,右偏(沉)左调”的原则。若杠杆左端下沉,则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若杠杆右端下沉,则将平衡螺母向左调。,(2)为什么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参考答案: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3)实验中,为什么收集多组实验数据?参考答案:通过对比多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4)如果利用弹簧测力计分别向各个方向拉动杠杆一端代替钩码,能否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参考答案:能,利用弹簧测力计向各个方向拉动杠杆时仍然能保持平衡,再利用刻度尺测出力臂的大小,分析得出结论。,【知识拓展】猜想和假设的关键:猜想与假设是根据生活经验或在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应用科学原理,围绕探究的问题设想出的可能出现的结果.猜想既有科学性又有推测性,是可以检测的,不是盲目猜测。,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1)针对问题按日常经验或事实提出猜想与假设。(2)针对问题运用经验与直觉提出猜想。(3)针对问题根据物理科学本身的思维过程建立猜想与假设:搜寻事实归纳分析形成猜想。(4)运用“类比法”或“逆反原理”等方法进行猜想。,【示范题2】(遵义中考)小锦小组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每个钩码质量相等。,(1)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他将杠杆左端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到最大限度后,杠杆左端仍有轻微下沉,这时他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端调节,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甲所示是他在探究过程中的一个情境,接下来他在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并将左端钩码移到左端离支点第三格处,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应将右端钩码移动到右端离支点第_格处。,(3)通过不断改变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记录各次实验数据,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其他小组交流后,他们又做了如图乙、丙、丁三次实验,其中_图所示实验能直接说明该结论是错误的。,【精讲精析】本题考查杠杆的平衡条件。(1)现在杠杆左端仍有轻微下沉,说明杠杆左端偏重,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2)设一个钩码重为G,杠杆一个格为L,左边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并将左端钩码移到左端离支点第三格处,则左边,力和力臂的乘积为F左L左=4G3L=12GL,右边加一个相同的钩码,设右边的力臂为L右,则右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为F右L右=3GL右,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F左L左=F右L右,即12GL=3GL右,所以L右=4L,他应将右端钩码移动到右端离支点第四格处。(3)小锦得到“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当动力臂不等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时,看实验结论是否成立,所以利用图丁进行验证。,答案:(1)右(2)四(3)丁,【备选例题】(钦州中考)某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1)实验前,发现杠杆左高右低,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调节杠杆平衡后,在不同的位置挂不同数量的钩码,使杠杆重新平衡,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两种结论:F1+l1=F2+l2;F1l1=F2l2,你认为正确的是第_(选填“”或“”)种结论,实验4中的阻力臂是_cm。,(3)如图所示,在杠杆的左端20cm处挂2个50g的钩码,而在杠杆的右端10cm处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往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测力计的读数F=_N;如果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读数F_F(选填“”“(4)能,【微点拨】1.杠杆匀速转动时,也认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两个”关键点:(1)按“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的原则调节杠杆平衡。(2)判断杠杆是否平衡时,对比力和力臂乘积的大小关系,而不是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关系。,知识点三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1.求力: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公式进行计算。(1)求动力:F1=(2)求阻力:F2=,2.判断动力(或阻力)的大小变化:一般是两个物理量不变或者力臂的比值不变。如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3.判断杠杆是否平衡:若满足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则杠杆平衡;若F1l1F2l2,则力和力臂乘积大的那一端下沉。,【示范题3】(安顺中考)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图中杠杆匀质且刻度均匀。当杠杆水平平衡后,在左侧第2格挂3个相同的钩码,则应在右侧第3格上挂_个相同的钩码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若在右侧改用弹簧测力计向下拉,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精讲精析】(1)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3G2L=2G3L,所以,应在右侧第3格上挂2个钩码。,(2)若在右侧改用弹簧测力计向下拉,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时,阻力、阻力臂不变,动力臂逐渐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动力逐渐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将逐渐增大。,答案:2增大,【备选例题】(襄阳中考)杠杆平衡时,动力大小为10N,动力臂为0.1m,阻力臂L2为0.2m,则阻力F2的大小是_N。,【精讲精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装施工合同范本
- 矿山建设工程合同范本
- 装饰木板采购合同范本
- 劳务合同范本文库
-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护理查房
- 供暖服务评估合同
- 混凝土单包工合同范本
- 自建铺面出售合同范本
- 简易加盟餐饮合同范本
- 订单农业合同范本 俄语
- 粮食仓储(粮库)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套资料汇编(2019-2020新标准实施模板)
- 喜茶运营管理手册和员工操作管理手册
- 比亚迪汉DM-i说明书
- 心肾综合征及其临床处理
-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 2022年山东高考生物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版)
- GB/T 38936-2020高温渗碳轴承钢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知识精讲+高效课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教师专业发展与名师成长(学校师范专业公共课)
- 互通立交设计课件
- 生物竞赛辅导 动物行为学第七章 行为发育(38)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