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高考专题复习:古诗鉴赏技巧策略谈.doc_第1页
xx高考专题复习:古诗鉴赏技巧策略谈.doc_第2页
xx高考专题复习:古诗鉴赏技巧策略谈.doc_第3页
xx高考专题复习:古诗鉴赏技巧策略谈.doc_第4页
xx高考专题复习:古诗鉴赏技巧策略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高考专题复习:古诗鉴赏技巧策略谈 xx高考专题复习:古诗鉴赏技巧策略谈 近年来各地高考的诗歌鉴赏题难度越来越大分值越来越高而有不少考生要么望而生畏要么无从插手究其原因一是积累少文学素养不够二是古典诗词的语言凝练含蓄含义丰富学生缺少对诗歌语言规律的了解本文试图和大家一起揭开诗歌语言的面纱抵达诗人的内心深处领略中国古典诗歌的风采 诗歌的语言强调字句的锤炼讲究音韵的和谐考虑到中学生的学习实际高考的要求也只是初步鉴赏近年来的语言鉴赏题侧重于考查词语的准确使用意象内涵的揭示重要语句的理解赏析和修辞句的表达效果等几种接下来我们就一步步走进诗歌语言的大门 一、炼字类 【考点分析】 古诗词中词语的使用考查形式有多种不过无论是找出句中的诗眼还是分析关键词语在诗中的作用还是比较不同词语的差异究其实质都是对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使用及其表达效果的考查都可归属于“炼字类”以下几类词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一)关注动词 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诗歌中的动词一是一般动词二是活用动词即由其他词性的词活用过来的动词 1、一般动词 【例1】陶潜:悠然“见”南山(联系修饰语”悠然”考虑) 【例2】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体会意境) 【例3】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感受情趣) 【例4】王昌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由物及人思考) 【例5】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由景及情考虑) 【参考答案】 “见”字表现出自然而然的悠闲 “弄”字使人联想到不仅花在风中摇动影子也在舞动描绘出一幅影随花动的和谐画面 “闹”字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写尽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 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活用动词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活用为动词来写景抒情丰富意蕴强化情感这些词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最典型的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里是将“绿”作动词来用从视角带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自然想到春天的生机和万紫千红的形象 【例1】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雏莺在风中长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既写出了其形态又见出其动态 【例2】常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评析】: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诗人清晨登常熟县的破山入破山寺(即兴福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赏寄托自己遁世情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意境尤其静净 一个悦字,既是鸟悦,也是诗人见到青山欢鸟后的那种愉悦心情的写照.一个空字,是说潭水涤除了尘世的杂念,使人心空明. 【例3】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以上各句中的“老”、“肥”、“悦”、“空”、“绿”、“红”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二)关注修饰词 1、形容词 诗歌中的修饰词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细二字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确切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 参考答案: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一个“忽”字突出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例5】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晴景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把原诗中的“飞来”改为“纷纷”你认为一个词语更符合原诗内容请谈谈原因 答案: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2、数词 数量词:数量词大约和讲究概念与逻辑的数学、物理有某种密切的关系因此从文学特别是诗歌的角度来看它似乎是枯燥乏味的其实不然优秀诗人的笔就仿佛是童话中一根可以使沙漠涌出绿洲的魔杖那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却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过去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 【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数)枝开 “一枝”比“数枝”更能突出梅花先于百花开的特点更能突出诗题中的“早”字 (补充)据传齐己以诗求教于郑谷郑谷将“数”改为“一”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请分析郑谷将“数”改为“一”的好处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 【例2】“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诗人摆脱常境不用“我们两人当年相会”之类的一般说法却拈出“一杯酒”三字“一杯酒”这太常见了!但惟其常见正可给人以丰富的暗示沈约别范安成云:“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杜甫春日忆李白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故人相见或谈心或论文总是要吃酒的仅用“一杯酒”就写出了两人相会的情景诗人还选了“桃李”、“春风”两个词这两个词也很陈熟但正因为熟能够把阳春烟景一下子唤到读者面前用这两个词给“一杯酒”以良辰美景的烘托就把朋友相会之乐表现出来了 再试想要用七个字写出两人离别和别后思念之殷也不那么容易诗人却选了“江湖”、“夜雨”、“十年灯”作了动人的抒写“江湖”一词能使人想到流转和飘泊杜甫梦李白云:“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夜雨”能引起怀人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在“江湖”而听“夜雨”就更增加萧索之感“夜雨”之时需要点灯所以接着选了“灯”字“灯”这是一个常用词而“十年灯”则是作者的首创用以和“江湖夜雨”相联缀就能激发读者的一连串想象: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之久! (三)关注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 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c.表颜色的词: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古人在诗词中对色彩词的使用常常是成对的这些成对的色彩词相互间或映衬或点缀或烘托或照应 在一些边塞、征戍诗中多以黄白两色相对使用表现出一种悲怆、苍凉、空旷、寥廓、广袤、萧瑟的意境这样的诗句有:“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王昌龄)“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 在表现岁月流逝、感慨世事沧桑的诗中常见青色与白色相对烘托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意境在这些诗句中常常以亘古不易的事物如青山、青松等来反衬年华易逝的蹉跎人生这样的诗句有:“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岑参) 把红色同绿色相对让它们相互映衬相互对照构成富有情调的和谐画面来表现大自然的绚丽多彩王维的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归莺啼山客犹眠”粉红的桃花翠绿的细柳缀着隔夜明亮的雨珠又笼在灰白的晨雾之中再加上黄莺婉转的啼鸣好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春晓图这里红绿对照洋溢着一种蓬勃、热烈的气息 【典例精析】 【典型例题】 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XX福建卷) 端居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3分) 【参考答案】 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 【答题指津】 理解词语在诗中的含义;体会该字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和塑造的形象;分析传达的感情;在表述时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强调其妙处如“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传神”等等 【检测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诗中的“春”字有什么作用“又”有什么含意 “吹”和“逐”妙在何处 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答案:在整首诗中“春”字贯串始终它触发乡思引动乡梦吹送归梦无往不在“又”字不但透露出乡思的深切也流露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欣喜愉悦 一“吹”一“逐”都很富表现力既表现了春的温馨多情也表现了梦的缠绵怅惘形的乡梦似乎变成了有形的缕缕丝絮抽象的主观情思完全形象化了 清新自然 2读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回答问题 问:“暗”、“惊”、“寻”、“没”四字妙在何处? 答案:这个“暗”字既透露了朦胧的夜色又渲染出一片黑乎乎的森林;“惊”字不只是风吹草动而且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寻”字说明昨晚夜射是误会;“没”字把将军射艺高超臂力惊人的形象描绘出来了 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天仙子?送春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王国维称“云破月来花弄影”中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弄”字究竟好在何处 答案:“弄”以及“破”字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花人格化使景物由静而动富有了生命感生动形象地写出天上云在流地下花移影动的意境这一句生动细致地描写出云散月开花的丰姿神采此时在月光映照下婆娑弄影摇曳生姿的景致表现出作者淡淡哀愁中隐约有一些超脱和喜悦这个字又暗示出有风为下文的“遮灯”“满径”埋下伏笔 4、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5、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XX年天津卷)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2)“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答:(1)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 (2)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 6、杜甫诗句:“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 “明”字是形容词用如动词使画面富有动态更妙的是“吐”字 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 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大 9、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 10、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二、句意理解类 【考点分析】 近三年来除去北京卷外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一般不直接考查诗句的意思;但不直接考不意味着不重要相反每一道题答题的前提都是对句意的准确理解 由于诗歌内容的凝练性和诗歌语言声律的要求以及修辞的需要语序的倒装在诗句中十分常见比如: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如果没有“倒装”的概念很容易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关王维山居秋暝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联原是“浣女”之归造成“竹喧”;渔舟之下导致“莲动”语序应为“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但这样的表述显然使画面的动作性、鲜明性大为逊色很难称得上千古佳句苏轼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中的“多情应笑我”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应为“应笑我多情” 诗词是浓缩的艺术中国的古典诗词更是如此诗词的语言是经过提炼浓缩的凡是对表达语意无重大关系的词语都可省去句与句之间过渡性的说明也可以略去因而要学会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在诗词鉴赏中读者要还原诗歌的场景进行再造想象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 【典例精析】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7分)(XX年北京卷)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善欺 注释:将:岂纪:经营 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3分)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的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答:【】【】 得分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4分) 答: 【参考答案】 D、E 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 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旬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答题指津】 理解句意除了对词语的准确把握还要对诗词中句式的特点有所了解掌握诗歌中的倒装句和省略句的规律 【相关知识链接】 一.古诗常见句式 1.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2.宾语前置辛弃疾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晋代的陶渊明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原来作者是把他们二人都用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 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 3.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霜信报黄花”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 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4.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秋风”、“春风”都不受“动”、“笑”的支配而是分别表示“在秋风中动”、“在春风中笑”的意思这类情况在诗词中比较常见例如:杜甫秋兴八首之二:“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朝晖中千家山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中坐)李商隐安定城楼诗:“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永忆江湖白发时归)都是同类的例子 5.定语位置 定语挪前 例1、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 例2、陆游昼卧:“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 .定语挪后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一月夜飞渡镜湖”“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 又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花重) 6.其他: 例1.苏轼念奴娇:“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笑我多情) 例2.毛泽东沁园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北去” 例3.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目穷千里) 二.语序颠倒的原因 1.是声律的要求 例:晁无咎临江仙“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2.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 例: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3.兼而有之 例1.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例2.杜甫“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检测练习】 1根据现代汉语的语序调整下列诗句中画线句子的语序: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调整为: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调整为: 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 调整为: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调整为: 答案:林暗风惊草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在春风中)春风笑可怜门户生光彩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北去” 2请将下列词中省略的词语用括号补出来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答案:昨夜雨疏风骤(女主人)浓睡不消残酒(早晨女主人)试问卷帘人(今天景色如何)(侍女)却道“海棠依旧”(女主人纠正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下面这首诗中的问话全部省略了请依据诗意补出来 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答案:从童子的第一句回答“言师采药去”可知问的是“师在何处”;从第二句答话“只在此山中”,可知问的是“在何处采药”;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回答的是“究竟在山里何处”的问题 4杜甫的诗千锤百炼是后世诗人学习的典范请根据古诗词相关知识把下列诗句的意思用现代汉语表述出来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春宿左省)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答案: 星斗灿然欲动临于万户;皓月当空光明于九霄 李白的诗清新得像庾信的诗一样俊逸得鲍照的诗一样 自己的生计全靠黄阁老来照顾而衰老的身体则托付给丹药来治疗了 三、名句鉴赏类 【考点分析】 诗是文学之精华诗中名句更是精华中的精华诗词名句或以意胜或以情胜或以韵胜或以意象发人之思或以境界动人之情然而因为名句鉴赏题的开放性较强往往没有很具体的要求考生对这类题目往往心里没底不知道到底该怎样答答些不该答些因而常常感到困惑 【典例精析】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06湖南卷) 薛宝钗咏白海棠林黛玉咏白海棠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 【参考答案】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认真研读题干中的鉴赏示例和参考答案结合其他省市近年来的相关考题可以总结出名句鉴赏题的答案通常应该包括以下5个要点:运用的手法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内容结构上的作用与比较对象相比具备的优点;有时可能还要答出该句的语言特色 【答题指津】 与炼字题相比两者的答题基本思路是一致的鉴赏句子离不开句中表现力强的词语体味“炼字”之妙;另外鉴赏名句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结合全诗把名句放到具体的语境中鉴赏;联系全篇的主旨注意感情的抒发;有些名句还可能传达出一种哲理尤其是喜好议论的宋代诗人的作品 【检测练习】 1阅读下面宋诗回答问题 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枝红杏出墙来”是万口传诵的名句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以少总多以实写虚用一枝出墙的红杏虚写关不住的满园春色看到的是出墙的一枝读者却可以想到墙内的千树万树余味无穷“关不住”“出墙来”用拟人手法写活了红杏表现了杏树勃勃生机也可让读者想象主人公虽然隐居但那高雅脱俗的美是掩饰不了的 2阅读下面的这首诗请简要赏析“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天末怀李白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答案: 这两句极写李白怀才不遇的冤屈表达了杜甫对友人李白身世的同情语直而意悲情深而气愤 “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时运不济是遭人诬陷这两句议论中带情韵对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 这二句诗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五、六句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王国维称之“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故用“大”;边塞荒凉没有奇观异景烽火台的浓烟更醒目一个“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一个“直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没有山峦林木黄河一览无余所以“长”;一个“圆”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和“直”把诗人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了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而“波撼”句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但是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瀚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气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 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三、四句写远景用星垂原野、大地苍茫、月涌江流的雄浑壮阔的夜色美景与一二句形成强烈的比照衬托出诗人无比深重的孤寂凄苦的愁绪前四句明写景实抒情在美妙壮丽的景色中暗寓着诗人难以名状的愁苦 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 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7、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三、四句写祠堂内的所见所闻用“自”、“空”道出了祠堂的满目荒凉和寂寞抒发了作者睹物思人的深深情怀 四、语言特色类 【考点分析】 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是较高的要求历年高考中只是偶尔涉及到考到的也是常见风格但由于我们平时的教学往往只是点到为止一带而过考生接受的只有零星的认识因而有必要集中梳理一下常见的诗歌语言的类型 【典例精析】 【典型例题】 1、谈谈下面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春怨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参考答案】 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叙)“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析)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评) 2、阅读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回答问题问: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叙: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析:这首小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不着一色寓问于答简炼而自然寓深沉于平淡之中 评:全诗景中寓情表现了诗人对隐者钦慕而不遇的惆怅之情 【答题指津】 1、熟悉常见的语言风格学说行话(见相关知识链接) 2、答题步骤:(1)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相关知识链接】 A、诗歌语言常见风格: 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择其要者有以下几类 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2、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悲壮慷慨: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时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朴素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5、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7、清新明丽: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8、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9、生动形象: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动词使用得恰当通常具备这样的效果 10、绚丽飘逸 绚丽飘逸即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就呈现出俊逸秀美的特色具有绚丽飘逸的特点: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杜牧的山行则轻盈飘拂也呈现出绚丽飘逸之美: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其他如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等不必赘言 B、常见作家语言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 苏轼的豪放旷达辛弃疾的慷慨悲壮 郊寒岛瘦 【检测练习】 1下列诗句各体现了怎样的语言特色请在后面的括号中注明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 ()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访隐者不遇) ()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 答案: 清新自然清新自然而又含蓄隽永含蓄隽永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而又含蓄隽永平实质朴而又含蓄隽永平实质朴 2下面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的语言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成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答案:上阕清新自然下阕含蓄隽永 五、专项综合检测 1阅读下面这首以描绘蜀道山川的奇美著称的抒情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友人入蜀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颈联中的“笼”字是评家所称道的“诗眼”它表意丰富请分层说明 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据梦溪笔谈记载作者曾把第三句改为“人面只今何处去”你认为和原作相比个好请简述理由 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杳杳寒山道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种修辞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4下面这首诗的三、四两句用了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皆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待坐徘徊久2”之句有老成之凤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其一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注:冬郎晚唐诗人韩偓的小名其父韩瞻字畏之李商隐的故交和连襟 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蜀道后期张说 客心争日月未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以秋风先到形出己之后期巧心俊发”试结合三四句的语言特点说明其好处 6.阅读下边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简要赏析 “枳花明驿墙”的“明”字改成“映”字好不好为什么 7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泊九江鲍第 看月月才满思家家已遥 风清人语静一枕九江潮 这首诗中“看月月才满思家家已遥”与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相比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优点 有人认为“一枕九江潮”中用“枕”不如用“听”更合情理你的看法呢请说出理由 8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赠孟浩然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芬芳 这首诗首联的语言有何特点 有人说这首诗的诗眼是“爱”你同意请说明理由 9王梵志是唐初的一位白话诗人开创了唐代以俗语俚词入诗的通俗诗派请对下面这首诗的语言进行简要赏析 吾富有钱时王梵志 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 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 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 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图财不顾人且看来时道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06辽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