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限元建模规范一 车身的有限元建模规范1 模型的数据转换a 模型的转换,Hypermesh中需要画网格的零件要从CATIA模型导出,将此文件另存为IGS文件。(厚度不等的立体件;橡胶件;特小板件;螺母;立体总成不需要导出)注意:打开CATIA中PRODUCT文件,双击每一个文件名,然后选择保存为,IGS文件名 b 提供厚度信息和材料列表 2 几何清理 a、删除螺栓、螺母等多余部分。使用TOOL_DELECTE命令。 b 在HP中导入每一个IGS文件时, 单击命令 ,删除没有用处的点和线,保留几何和断面线,更改名称,零件断面在文件名后加(-t)注意小写。 c、导入曲面等数据时,有时存在干涉、交叉、缝隙、重叠、错位、丢失等缺陷,用相应的命令对这些缺陷做几何清理;删除直径小于10mm的孔. 删除孔后留下的点是不能删除的,要在画网格时生成节点。 d、经过几何清理之后把各零件放在一起。3 用GEOMsurface editoffest,对几何模型偏移至中面,然后再画网格。4 数模清单整理数模明细表,把数模中零件号(partno)、名称(name)、料厚(thickness)、材料(material)、备注(remarks)全部在EXCEL中列出并保存(可在板金明细表中查取,如表中没有提供数据,可用CATIA测量)。5、焊点的处理焊点的处理分为以下两种情况:5.1 有焊点文件:a、 在各分总成中导入焊点文件,使用FILE_IMPORT_WELD_ CONNECTORS命令,connector后缀名为*.mcf。b、在几何上做焊点,使用1D_ SPOTWELD命令。5.2 无焊点文件:5.2.1如果没有原始的焊点文件,需要在AUTO CAD软件里面确定焊点的坐标值,之后在CATIA中做点,然后在HP中对要焊接的零件做焊接。注意:在加焊点时,要注意一定要保证不能出现漏焊、或者是焊不透的现象出现;特别翻边有焊点的地方,在AUTO CAD里面找焊点坐标点时,要做到准确无误,因为翻边的地方要求生成两个单元,如果焊点位置不准确,就会影响生成网格的质量。翻边的位置如果没有焊点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可以用一个单元也可以用两个单元表示,这根据实际的情况而定。 注意:用1D中的SPOTWELD 命令加好的RBE2线是不能删除的,6 画网格之前导进标准再画 This Criteria file was created with Criteria Editor application# CriterionOnWtIdealGoodWarn Fail Worst Solver0penalty value 10.000.001.002.0010.001min length 128.006.004.504.002.002max length 11.58.0010.0013.0015.0020.003aspect ratio 11.01.002.004.005.0010.0004warpage12.00.005.0012.0015.0040.0005max angle quad 11.090.00110.00125.00135.00165.0006min angle quad 11.090.0070.0055.0045.0015.0007max angle tria 11.060.0080.00110.00120.00155.0008min angle tria 11.060.0050.0030.0020.0010.0009skew11.50.0010.0040.0045.0075.00010jacobian12.01.000.900.700.600.35011chordal dev 10.00.000.300.801.002.0012% of trias 12.00.003.505.257.0010.50 注:此标准有待于进一步改进7在画网格时要尽量的表现出几何原有的特征,不能只为了网格的质量而忽略了几何原有的特征,忽略特征在小总成里面是看不出有什么大的变化的,但整个总成合到一起就会出现过大的缝隙,超出原来模型的特征,会严重影响后期的分析计算工作要确保有限元模型和几何面的重合度。8 画好网格后,对网格a、检查自由边使用tool_edges;法向使用tool_normals_elements。确保法向一致。b、检查连接性、重复性,使用F10_connectivity、duplicates分别检查1D,2Dc、检查焊接是否焊好:焊点层数、焊点位置、焊点数量是否正确(根据catia或二维图纸来确定)。d 在画完网格之后可以用Tool面板中的mask命令对焊点进行检查,如过有孤立的没有焊接的件,屏幕会显示没有焊接的孤立件。e、调网格质量时注意,首先是要保证在自由边全部处理完之后才能用命令调网格的质量,这是为了保证节节点的重合在用edit调质量时注意,调的幅度不易过大,不能调动为画网格而描绘的轮廓线,否则就会改变几何模型原有的特征。也可以用2Dedit element对网格进行切割、合并等的控制方法;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也要控制三角形单元的数量。f 调完单元的质量之后要对零件分别进行几何面和有限元模型的重合度对比,如果几何面和有限元模型之间的变形太大,需要重新对有限元模型进行调整和修改注意:几何焊点和有限元焊点的区别,如没有焊好,使用1D_rigids命令。以上检查(af)按照顺序都要进行严格检查。9 加厚度、材料,使用Tool_collectors ,在optistruct模式下做a、创建材料Tool_collectors_create_mat 设定name(如st12) 和 card image(选mat1)b、使用update命令,选comps,把材料加上去。c、 使用card image命令,a、选comps,选中要card image的comps,在card image中选PSHELL.d、选load/edit,选择T即厚度,设定数值。e, 对单个的零件用penetration命令检查干涉先做小件,之后做小总成10 调干涉 使用Tool_penetration命令。 检查单元质量。a 首先用ranslate(其中magnitude设为0.01)命令把能用肉眼看到的干涉全部调完,调的方向一定要跟要调的单元保证垂直,不能左右移动单元,特别是在有焊点的地方;调干涉时调的距离不能太大,太大就会失去网格偏移中面的意义;一般调动的距离不能超过几何厚度的b 如果还有干涉存在可以用adjust node对干涉进行自动调整.调整时一般调动两至三下,调动的次数不宜过多。.c 如果还有及个别点存在干涉,再用ranslate命令对个别的地方做轻微的调动.d 再次检查单元的质量.,二 四门两盖的有限元建模规范 a 用外板翻边的边界线分别给外板和内板做投影 b、用外板翻边的边界线裁减外板。使用GEOM_SURFACE EDIT_TRIM WITH LINE_WITH LINE命令。 c、使用相同的命令,用外板翻边的边界线投影内板,内板不能删除d、 在外板上,删除在步骤b处产生的边界线的外圈部分(包括翻边)。使用TOOL_DELECTE命令。e 一般翻边的宽度方向上有2个或3个单元生成,因为翻边上的焊点一般在翻边的中间位置。如下图示:翻边NVH模型零件碰撞模型g 在做翻边处理时新建一个文件夹,设为当前层,把翻边放到翻边文件夹当中。h 在翻边处画网格时注意,要做到内外板的节点的偶合,即:同一边上的节点数要相同。三 一些特殊地方的处理规范 1螺钉和铆钉孔:零部件中的螺钉孔和铆钉孔要划分成圆的形式,在孔的周围至少要有六个等距的节点和两层四边形单元。其中一层单元在孔的周围,另一牌挨着那层单元。在孔的周围使用三角形单元越少越好。两层四边形单元钱币状的边界网格模型通孔边界2非螺栓孔:去除直径小于10mm的孔;(去孔留下的点不能删除,要在点上形成节点)直径大于10mm的孔划分成圆的形式,在孔的周围至少要有6个等距的节点和一排四边形单元。1排四边形单元网格模型3 圆角半径:把半径小于8mm的圆角修改成尖角;半径大于8mm圆角至少要划两排单元,中间的节点要在几何模型上。在倒圆角处至少要有两个以上的单元模拟 尖角处理切点处的半径切点处的半径 碰撞倒圆角半径8mm 碰撞倒圆角半径8mm 4弧形加强筋:高度小于3mm的弧形加强筋可以忽略掉,并作为平面来划分;高度在3-5mm之间的弧形加强筋划两组单元,中间的节点落在5mm的高度上;高度大于5mm的弧形加强筋划分成3组等长的单元,其中中间的节点要在几何模型上。3个等长的网格 5mm3-5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