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6月月考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2分)1.中国古语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等说法,这些说法本质上反映了A.忠孝观念是统治者治国之本 B.儒家思想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C.齐家治国是孝子的最高追求 D.家国同构是古代社会显著特征2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3史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材料中武王分封的对象是 A. 同姓亲族 B. 功臣、姻亲 C. 殷商遗民 D. 先代贵族4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5.“(东方文明)试图借训诫与榜样,造出些具有人为的高度伦理义务感的人;他们认为靠这种培育,这些人便一定能够依据明智的判断治理同胞,而尽可能不援引固定的法律条文。这种思想模式,迥异于正常的西方习惯后者乃是强调,政治的核心是法理而非伦理。”可见A中国古代没有成文法律存在 B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本质是人治C西方政治文明先进于中国 D西方自古就是法治社会6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了西周分封制具有浓重的A. 宗教色彩 B. 神权色彩 C. 宗族色彩 D. 王权色彩7祠堂是将祖先按辈分排列,尊祖敬宗的地方。但清代任氏祠堂把德(善行)、爵(官位高低)、功(祠堂捐钱数量)作为入祠配享的条件。该祠堂祭祀的除一族祖先之外,其次是官员和有钱人,再次是所谓有一善一行的人,最后才是本宗族的一般贫民的祖先。此类现象并非个例。下列对上述现象理解错误的是A.财富逐渐成为主导社会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 B. 祭祀既夸显财富,又有功利性C. 重官重商轻农思想逐渐成为社会主流 D.这种习俗必然会引起卫道士的批评8 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由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典章制度、意识形态等带到分封之地。这本质上是以国家这种特定形态为单位,对以周王朝为代表的中原文化的一次广泛复制学者强调的是分封制A维护了西周王朝的政治统治秩序 B. 有助于周文化在各地的传播C. 使地方丧失了政治文化的独立性 D不利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9周代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与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国族成员的力量。但宗法制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封建秩序,下列哪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变化A. 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 B. 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疏远,甚至互相兼并C. 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取足够税收 D. 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阻碍官僚体制发展102017年1月28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 中央集权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11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大夫田成子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其后人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A春秋时期分封制已受到破坏 B齐国已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C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 D齐国率先废除了旧有的制度12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xx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13据清人顾栋高考证:“鲁在春秋实兼有九国之地,齐在春秋兼并十国之地,晋所灭十八国楚在春秋吞并诸国凡四十有二,宋在春秋兼并六国之地。”这种现象对中国发展进程的推动作用是A使中国实际上处于分裂的状态 B加速了中国的封建化进程C加速了国家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D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14.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A周 B秦 C汉 D唐15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16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17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18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19下表为史记中记载的汉武帝时期的部分侍中(皇帝亲信近臣)。据此可知,汉武帝时期姓名本官身份卫长君外戚卫青建章监、大中大夫、大将军外戚、功臣霍去病骠骑将军外戚、功臣霍光奉都将军、光禄大夫、大将军、大司马重臣、外戚金日驸马都尉、车骑将军、光禄大夫功臣C. 君主专制有所强化 D. 中央集权水平进一步提高20汉代,朝廷仅允许三公和大将军设置官署并自行任命僚属处理公务。魏晋时期,经朝廷允许,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出现了“虚立军府,动有百数,五等诸候,复坐置官属”的现象。这一现象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加重了地方的财政负担C. 巩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 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势力21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从脞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A. 遏制了官员腐败现象的膨胀 B. 协调了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关系C. 强化了对官员的专业化要求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22唐宋笔记中对当朝君主的记载较多。唐人用诸多异象来表明皇帝非凡人,宋人对“人事”的关注加强了。在君臣关系上,唐人多涉及前代,并叙述较少,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这种变化反映了宋代A. 明君贤臣共治天下的理想诉求 B. 理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C. 市民阶层的普遍文化心理倾向 D. 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23宋代事关大政方针,皇帝通常与宰执近臣反复讨论,或个别咨询,或集体商议:有时即在朝听政时经君臣商讨后决策。皇帝的指令,原则上也须经由二府颁布诏敕施行:直接自宫内颁出的皇帝批示,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与抵制。这表明宋代A. 权力制衡机制已经建立 B. 君臣共治理念有一定体现C. 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 强调集体主义决策防止皇帝专权24顾炎武日知录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A. 唐代国力强盛,宋代经济衰弱 B. 宋代以降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C. 唐代建筑技术高超,后代难以超越 D. 宋代打破坊市界限,疏于维修城郭街道25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东汉光武帝规定察举须“授试以职”,即给候选人一项职务。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顺帝时又规定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授官。察举制的演变说明东汉A. 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 B. 政府意在扩大统治基础C. 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 D. 士族门阀崛起遭到抑制26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宋代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这一做法有助于A. 强化基层百姓的德行修养 B. 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C. 政治权利向社会基层扩展 D. 削弱了地方官员的权力27在西汉,刺史每年8月“巡行所部郡国”,郡守“常以春行所主县”,“秋冬遣无害使”审察案情,至于临时突击督察,大多发生于突发的案情或农民起义的发生。如武帝时派绣衣御史去镇压农民起义,派遣司隶校尉“补巫蛊,督大奸猾。这说明西汉时期A. 基本继承了秦朝的监察制度 B. 监察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C. 刺史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 D. 汉武帝扩大了郡守的履职权限28西汉中期的史记记载人物籍贯以封国国名为主,县名次之,绝少以郡命名;东汉成书的汉书以封国命名籍贯的数量骤减,且在记述司马迁以后的人物籍贯时,在县名前加上郡名成为主流。由此可推知A. 宗法制已完全退出两汉政治构架 B. 朝廷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渐趋强化C. 以县为主导的区域观念逐渐形成 D. 封国在国家政治体制中占主导地位29东汉初年,光武帝曾借故搜捕王侯宾客,“坐死者数千人”;明帝借口楚王信奉黄老,与方士往来,疑其谋反,收捕者达数千人。这些做法A. 强化了思想专制 B. 完善了监察体系C. 打击了豪强势力 D. 遏制了宗教势力30唐代节度使掌握着士兵的生杀、赏罚、升降等权利。宋初节度使名号用来礼遇罢政后功臣故老和宰相,让其出守外地。这一变化反映出宋代A. 中央集权逐步加强 B. 地方行政区划趋于合理C. 官吏选拔制度成熟 D.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31公元963年,北宋政府在江淮地区设置了包括盐业管理,以及控制对茶叶销售的专卖等为主要职责的转运使一职,965年“置诸路转运使”,以后又使转运使逐渐变为地方行政长官。转运使的设置表明A. 宋朝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 B. 转运使逐渐有监督知州之责C. 宋朝地方分权矛盾得到缓解 D. 转运使在当时地位举足轻重32以下是有关古代“通判”一职的史料记载。史料出处(943年,张易)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郡事亦赖以济。南唐书张易传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宋史职官志(南宋通判)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督经总制钱为职业。四库全书后村集据此可以断定的是A. 通判一职的设置始于南唐 B. 南宋通判的职权有名无实C. 通判行使地方最高行政权 D. 通判发挥过地方监察作用33明大学士李东阳疏言“内阁与瑾(宦官刘瑾),职掌相关,凡调旨撰敕,或被改再三,或径自窜改,或持归私室,假手他人。臣虽委曲匡持,而因循隐忍,所损已多。”李东阳所述主要是由于A. 内阁只是内侍机构 B. 宦官职掌裁定权C. 皇帝专制皇权至上 D. 丞相制度被废除34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政府逐渐将同一层级的地方政府划分为“冲、繁、疲、难”四个等级,并以此有针对性地选派官吏。其中,“冲”指地当孔道,“繁”为政务纷纭,“疲”是赋多逋欠,“难”指民风刁悍、命盗案多。对此划分的合理解释是A. 清代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B. 清朝统治仍有贵族等级色彩C. 清朝统治具有因地制宜特点 D. 政府以发展交通为首要任务35明史职官志载:明朝中期以后,“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于寺人”。这种现象反映了A. 宦官内阁彼此倾轧 B. 决策权力趋于异化C. 相权膨胀威胁皇权 D. 政局混乱皇权失控36清会典记载:“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其应发钞者,皆下于阁。内外陈奏事伴有折奏,有题本,折奏或奉朱笔,或由军机处拟写随旨题本,或票拟钦定,或奉旨改签,下阁后,谕旨及奏折则传知各衙门钞录遵行。”这说明A. 军机大臣获得部分决策权 B. 内阁变成军机处下属机构C. 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D. 内阁变为承递文件的机关二非选择题(共28分)3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2: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材料3: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4: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Lesson 1 How are your study habits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基础课-新模式英语(1)-劳保版-(英语)-52
- 2 运用发散思维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人教版
- 污水系统改造工程中的验收标准与质量检查流程
- 变压器及配电室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 2025合作伙伴解除合同协议
- 2025劳务合同协议书
- 钢城社工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数字化建造技能培训与行业认证体系的构建
- 非遗项目考试题及答案
- 高校影视专业学生通过AI技术增强团队协作意识的机制
- 遗产继承案例分析题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2024年钛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人工智能通识教程》(第2版)教学大纲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精诚联盟”10月联考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试题含答案
- 四川省建筑工程资料表格
- 棋牌室消防应急预案范本
- JGJ/T235-2011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 QC-T 1175-2022 电动汽车用高压接触器
- 隧道施工工期及施工进度安排
- 习思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学习任务十 汽车执行器电路控制与检测 (1)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