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2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2015年,20世纪,50年代,60年代,1967年,60年代末,80年代,90年代,1993年,美日西欧繁荣发展,欧共体成立,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强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好转,经济危机,欧盟成立,新经济时代,思考:各大国发展的结果是什么?,考点1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改进措施,改善人们的生活,创造比较好的发展环境,1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处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前列;2.经历了繁荣危机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3.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科技含量高。,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图示,考点2.欧洲联合,欧洲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了国际地位对世界:欧共体的建立,冲击着美国的霸主地位,推动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格局)70年代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方面),美国援助;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重视科技,采取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发挥高素质的人才优势,西欧战后经济困难,国际地位下降;苏联的威胁美国的控制;有识之士的推动,考点3日本崛起,试题举例1(2014河北),29探究问题。材料一: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派尔认为:“国际舞台上谁独占鳌头,日本就会出于自身利益跟谁结盟:1902年到1922年追随英国,1936年到1945年追随德国,1952年起则紧跟美国。”这其实点出了日本百年来惟一不变的就是其实用主义立场。(1)材料一、二表明,1952年日本选择了由“脱亚入欧”到“紧跟美国”。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当时国际社会的哪些状况使日本作出了这一选择。(4分),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西欧普遍衰落;日本战败,政治、经济地位下降。,材料二:1885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发表脱亚论一文,日本从此开始“脱亚(亚洲)入欧(欧洲)”进程。2009年,日本政治家鸠山由纪夫在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日本的新道路一文,他认为:日本不能忘记自己“亚洲国家”的身份;在不太遥远的未来,中国经济的规模将超过日本,目前存在的领上争端等问题,无法通过谈判得到解决;欧盟的经历告诉我们,地区一体化能够化解领上争端。,2)材料认为,2023年“脱美入亚”也许会成为日本政客的现实选择。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2分)请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论证你的判断。(6分),材料三:2010年,日本世界经济第二的“宝座”被中国占据。2012年中日韩GDP加起来的总量占世界的份额已达到21.37%,和美国所占21.89%的份额相差无几。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预测,到2020年,中国GDP预计要比2010年翻番,中国的人均收入也将会达到8800一12000美元。届时,“中国世纪”才具有现实意义。当东亚特别是中国崛起时,“脱美(美国入亚”十年后,(2023年)也许会成为日本政客的现实选择。以上均摘编自杨晋“普遍崛起”下的东亚,载世界知识2013年第20期,观点一:不同意。(2分)美国不会丧失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仍将扶植日本;日本仍将是世界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日本同邻国的领土争端等问题,能够通过谈判解决;中国等东亚国家发展的不确定性;日本右翼势力不会消失;日本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军事大国的地位等。这些都可能使日本不会在2023年“脱美入亚”。,观点二:同意。(2分)日本实用主义的立场(或传统);日本丧失世界经济第二的宝座;欧盟一体化解决领土争端的成功范例;日本同邻国的领土争端等问题,无法通过谈判解决;东亚崛起;中国强大;日本政客的呼吁等。这些都可能使日本在2023年“脱美入亚”。,例2(11年河北32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1853年,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日本经济遭到摧残,国家主权不断丧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材料二:1931年,日本的工业总产值比1929年下降了1/3,进出口贸易额下降约50%,失业者多达300万,在业工人工资降低了1/3以上。1/3的农民失去土地,许多地方发生饥荒,农民要求减租的斗争达3400多起。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300万人丧生,所有大城市都因空袭而遭到严重破坏,全国1/4的财富被毁,生产水平只相当于战前的1/3,经济陷于崩溃。,(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日本发展史上的三次危机。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次危机出现的直接原因。(6分),(1)美国等西方列强的入侵;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2)资产阶级统治扩大;华盛顿体系逐渐瓦解,轴心国集团形成;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的趋势,(2)为摆脱这三次危机,日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这些措施实施的结果,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分别是什么?(3分),例3.(09年河北18题),由下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最快B联邦德国在西欧四国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C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D美国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D,例4(10年河北18题),“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这一巨大的投资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够迅速复原,这一复原使欧洲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材料论述了()A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B西欧经济恢复的影响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的背景D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原因,A,各地典型试题,1.右侧材料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B加大发展教育事业力度C实行“科技立国”政策D接受外来的经济援助,B,2.1975年生产计算机软件的微软公司仅是美国一家小型公司,到1999年,在短短的24年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90.5万倍,公司市值达5000亿美元左右。这说明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A低通胀、低失业率B政府加大了投资C财政赤字减少D进入新经济时代,D,3.右边漫画形象地描绘了欧洲一百年间从纷争到联合的历程,联合的关键环节是哪一组织的建立?()A联合国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独立国家联合体D欧洲联盟,D,4.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说道:“1945年之后,德、法两国都毫无疑问地认识到,两国之间的对抗,不仅仅削弱了自己,而且还削弱了欧洲。二战后,由法国和德国作为发动机带动起来的欧盟组织,由于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组建共同的议会,一个超强的地区联合体便横空出世了。”对这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是()A二战后德法两国继续对抗B二战后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C二战后欧洲各国之间合作增强D二战后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C,5.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表明当时的日本()A.俨然已经成为政治大国B.经济强国地位显著C.国际地位可与美欧匹敌D.在联合国中举足轻重,B,(14贺州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二战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美国加大了对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五六十年代,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科学发明出自美国,高科技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微软、IBM、英特尔等世界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都在美国,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品几乎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最早实施者。(2分)材料一反映了美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主要特征?(2分),(1)罗斯福总统。(2分)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信息化和全球化。(答信息化和全球化。或答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品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可得2分),材料二二战后,西欧国家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同时,欧盟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2)请你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战后美国、西欧国家繁荣发展的相同原因。(2分)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欧盟成立为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2分),(2)适时调整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2分。或答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顺应全球化趋势也可得2分)提高成员国的国际地位;成员国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2分。或答有利于成员国之闻人才、资本和货物的自由流通;为经济发展提供外交和国家安全保障也可得2分),材料三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3)请你根据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