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上海卷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 XX年上海语文高考结束yjbys小编第一时间为大家分享上海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核对答案有参考作用 考生注意 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共7页满分150分答题纸共2页 2.作答前在答题纸正面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反面填写姓名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用28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周邦彦苏幕遮) (2)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秦风蒹葭) (3)杜甫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光的明暗写山的高大王维终南山诗中运用了相似手法的一联是“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跑步健身坚持一段时间后想放弃以下句子适合用来激励他的一项是(A)(2分) A.行百里者半九十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D.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2)班干部改选小洁被选为班长后发表感言以下用语得体的一项是(B)(3分) A.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将翻开新的一页 B.谢谢大家的信任我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 C.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乐意为大家效犬马之劳 D.很荣幸当选班长我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6分) 天开图画即江山 王风 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然”就是自然而然“天”与“人”是一组对举的概念二者同为创造者“人”在创造“天”更在创造大自然的自我创造称为“天工”与此相对的“人工”通常认为是远远不及的而对于人的创造最高贵的赞美就是“巧夺天工”与此相类大自然的声响被称为“天籁”对于人间的歌唱其最高赞美也就是用这个词来形容 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人格在山水中获得共鸣这种人与山水的关系延续至今音乐中大量的是对大自然的抒写古代最著名的器乐曲古琴演奏的高山流水引发了千古的赞叹和惆怅人与人借助音乐描摹的山水达成最高的和谐正是中国文人精神的一个缩影 魏晋是中国文学艺术的自觉时期以自然为题材的山水诗和山水画蓬勃而出并延续至今形成诗画中最引人注目的传统开创山水诗的谢灵运好游曾经惊动地方官以为山贼人的情感与山水相通则以山水为友唐代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都不将山水看作客体 至于山水画最早的文献也出自东晋画家宗炳因为老病不能亲历山水所以图绘下来以了却山水之思山水画就成了真山水的替代品可供“卧游”中国山水画固然有不表现人之活动的纯粹山水但更大量的则在山水间绘有或行或卧、其小如豆的高人雅士以及结于山坳水滨的几椽草庐茅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是人与自然的最高和谐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离开了人虽然完整但那是寂寞而缺少生命的山水画集中了画家对山水的观察和想象移于尺幅间石涛山水卷轴所钤“搜尽奇峰打草稿”正是中国艺术的真精神也就是从发现到创造人可以集自然山水之美于画幅咫尺千里条挂厅室朝夕相对 山水可以现于画幅同样也可以再起于庭园堂室之中二者都可以称之为“缩地移山”从巨大的皇家园林到小康之家庭院周遭千百年来人们都在模拟山水这同时也是中国园林美学的最高原则园林中有山、有水、有花、有树而一定要婉转曲折“直夺天工”一若自然一方面提炼自然山水成就绘画的艺术创造;另一方面根据“画意”再造浓缩的自然既以自然为师又以自然为友中国艺术就在自然与创造、“天工”与“人工”之间不断转化融合无间 所谓“天工”古人欣赏的不止是山水这样的宏观景象也包括超出一般经验的单独的个别对象诸如一块石头、一截树根都能引起人们对自然的惊叹之情得到审美的愉悦园林中没有奇石反而是不可想象的了奇石或采于山间如灵璧或取于水中如太湖并非因其材质若宝石之高贵而在于形状奇异超过人的想象所谓“鬼斧神工”让人惊异于大自然的奇妙从而得到审美的愉悦也有很多木质器物多取树根的天然奇崛为镇纸为笔架为笔筒为花插或仅作摆件赏玩无论“木者”还是“石者”强调的是不俟人力没有人的干涉亦即所谓天然的“雕饰”这也许可以称之为中国式的一种“雕塑”只不过这种立体的艺术崇尚的不是艺术家的雕琢恰恰相反它要求的是人的绝不加以干涉换言之这种艺术需要的不是创造美的双手而是发现美的双眼这是用所谓“眼光”创造的艺术 几案上的奇石也有类于奇峦叠嶂者与庭园中的叠石成山背后皆衬以粉壁黑白映照也恰是水墨画的意境人居之外极目更远处则是真山真水蓝天白云可为背景是最大的画幅“天开图画即江山”(黄庭坚诗)从天地到庭园到堂室到几案层层与山水相遇处处与自然共处这就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 (有删改) 3.概括第段的段意(2分) 答案示例:“天”和“人”都在创造通常人工不及天工 4.作者在第段中举李白、王维的诗句为例对其目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用来说明以自然为题材的诗歌蓬勃而出 B.用来说明以自然为题材的诗歌绵延不绝 C.用来说明文人视山水为朋友情感相通 D.用来说明文人将山水视为主体的一部分 5.对第段写作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绘有或行或卧、其小如豆的高人雅士”一句描写细腻文笔生动 B.用“寂寞而缺少生命”形容没有人的自然含比拟手法形象而深刻 C.引用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一语说明山水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D.“咫尺千里条挂厅室朝夕相对”照应上文中宗炳“卧游”的例子 6.第段画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接上文山水画就是集自然山水之美于画幅之中的观点引起下文庭园堂室也可以和山水画一样“缩地移山”的看法(2分) 7.对第段画线部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这种艺术需要人力对天然材料的加工和雕琢 B.这种艺术需要从天然材料中发现美的艺术眼光 C.这种艺术是指绘画、园林等不俟人力的艺术品 D.这种艺术崇尚天然本真不主张人的参与 8.“天开图画即江山”意思是“山水就是天画出的图画”用“天开图画即江山”作标题有些作用?(4分) 答案示例:用黄庭坚的诗句作标题具有文学色彩增强了文章的美感;标题“天开图画即江山”点明本文阐述的对象“天工”是“天”的创造“图画”是人工的代表;本文认为“人工”是对“天工”的模仿、发现而“天开图画即江山”一语是对天工的高度肯定是文章主旨的基础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912题(15分) 白兰瓜 毕淑敏 听说我要西行所有朋友第一个反应都是:“你可以吃到白兰瓜了” 北京的街头也常见到白兰瓜并不白像个磕碰过的篮球也不甜带有青草的气息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对白兰瓜的仰慕希冀之情 兰州果真是白兰瓜的大本营十步之内必有瓜阵刀锋倾斜着刺入浓郁的香气沿着刀柄湍湍流出光闻着就知道同北京街头的不同每人抢一块吞进嘴里像喝粥似的往下咽 向导笑眯眯地看着大家的贪婪很为家乡的特产自豪有人言传了:“闹了半天白兰瓜也不过如此嘛真是空有其名”向导的脸色难看了忙解释:“今年雨水多”平心而论白兰瓜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闻着还可以尝尝却不甜 一路西行里都要款待白兰瓜刚开始还心想兰州的瓜不甜别处的可能甜然而总是失望儿的白兰瓜都不甜后来就连尝的兴趣也没有了除非渴极了拿它顶水喝辜负了我的信任与渴望的白兰瓜啊 “到嘉峪关就有好瓜吃了那儿正在举办瓜节”向导为大家打气 只知道嘉峪关是长城的一端不知道它还是瓜的盛市西北各省市的瓜像陨石雨似的降落在小城满载的瓜车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入前面一个急转弯几个硕大的甜瓜被车甩了下来摔碎的瓜的香气像烟雾塞满街道 瓜节隆重开幕了白兰瓜形状的氢气球飘浮在碧蓝的天空远处是银箔似的祁连雪峰孩子们头上戴着白兰瓜形的帽子街上的社火队打扮成瓜的模样真是一个瓜的世界向导拈起一块尝尝说:“瓜节上的瓜也不甜?不要紧到了安西就能吃到好瓜了” 过安西时正是午后沙漠上最热最寂寞的时光黑蓝色的柏油路蛇蜕似的蜿蜒着天空中弥漫着看不见却无处不在的尘埃仿佛一杯混浊的溶液太阳在空中发出幽蓝色的光却丝毫不减其炙烤大地的威力铁壳面包车成了真正的面包炉我们关上车窗是令人窒息的闷热打开车窗火焰般的漠风旋涡般地卷来口唇皲裂眼球粗糙地在眼眶里转动全身像烤鱼片似的干燥无力 突然在大漠与公路相切的边缘出现了一个木乃伊似的老人地上铺一块羊皮上面孤零零地垛着一小堆瓜他出现得那样突兀完全没有从小黑点到人形轮廓这样一个显示过程仿佛被一只巨手眨眼间贴到苍黄的背景上 ?“瓜甜?”我们停下车习惯地问老人慢吞吞地回答:“这里是安西呀”因为别无选择我们买了老汉的瓜老人树根一样的脸上没有表情极便宜的价钱 ?安西的白兰瓜外观上毫无特色第一口抿到嘴里竟然是咸的过了片刻才分辨出那其实不是咸而是一种浓烈的甜甜到极处便是蜇人的痛嘴角、舌尖都甜得麻酥酥的仿佛被胶粘住了抓过瓜缘的手指间的汁水仿佛青蛙的蹼一样撕扯不开手背上淌过的瓜汁留下一道透明的痕迹舔一舔又是那种蜂蜜般的甜 ?真不知如此苦旱贫瘠的安西孕育出如此甘甜多汁的白兰瓜 ?安西地处荒沙日照极强自古以来以瓜闻名天下故称瓜州白兰瓜原籍美洲移居中国后由“蜜露”改名“白兰”现在已成为甘肃特产它在安西扎下根来比在老家长得还要好也许白兰瓜要正名为“安西瓜”才更符合历史的 ?我也想过是否因为那天的极度干渴才使这沙漠之中的瓜显得格外甘甜后来遇到过几次同样的情形才知道唯有安西的瓜无与伦比 ?想想这瓜很有感触它原本来自大洋彼岸却在这块古老贫瘠的土地上繁衍得如此昌盛它入乡随俗褪去了娇滴滴的洋名字也不计较人们以讹传讹地称它白兰瓜寂寞然而顽强地在沙漠之中生长着以自己甘饴如蜜的汁液濡润着焦渴的旅人 ?啊瓜州的瓜啊什么叫特产什么叫真谛它只限于窄小的区域好比一个石子丢入湖中涟漪可以扩散得很远但要找到石子必须潜入那最初的所在蓝色太阳下的沙漠老人教给我这个道理 (有删改) 9.第到第段写到向导有些作用?(3分) 答案示例:向导为家乡的瓜感到自豪为后文写安西瓜的甜做铺垫向导品尝白兰瓜觉得不甜与后文安西白兰瓜的香甜形成反差;通过向导的话引出作者从兰州到嘉峪关的西行之路推进故事发展避免平铺直叙;以不断进行宣传的向导反衬下文言语不多的沙漠老人 10.第段描绘安西午后沙漠的环境请分析其用意(4分) 答案示例:这段话描绘出安西的干燥炎热为沙漠老人的出现做铺垫突显出白兰瓜和沙漠老人生存环境的恶劣烘托出白兰瓜顽强的生命力 11.第?段对白兰瓜“浓烈的甜”的描写给人印象深刻请加以赏析(4分) 答案示例一:通过描绘多种感觉来表现白兰瓜浓烈的甜如味觉上从咸到甜的变化、“舔一舔蜂蜜般的甜”等触觉上“蜇人的痛”、“嘴角、舌尖都甜得麻酥酥的”等写出了浓烈的甜带来的多方面感受 答案示例二: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写将手指间的瓜汁比作“青蛙的蹼”表现出瓜汁的粘稠来写浓烈的甜使用的动词准确传神“粘”“撕扯”等动词的运用写出瓜汁的浓粘从而写出瓜汁甜到极处 12.第?段说“蓝色太阳下的沙漠老人教给我这个道理”请对这个道理进行评析(4分) 答案示例:这个道理是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会在流传的过程中被误传我们要深入事实才能发现真理这个道理对认识当下社会现象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很多事实在流传中发生变化但这些变化如包装和宣传并不能改变事物本质我们在认识社会现象时应该深入原点才能抓住事实真相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 杂诗 (明)丰坊 孤松挺穹壁下临万里波 激湍啮其根惊飚撼其柯 纷纷穴赤蚁袅袅缠青萝 群攻未云已生意当如何? 严霜一夕坠高标复嵯峨 君子固穷节感慨成悲歌 注穹壁:高高的崖壁嵯峨:高耸的样子 13.从题材上看本诗属于(B)(1分) A.写景诗 B.咏物诗 C.哲理诗 D.闲适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读我要做个好孩子有感350字13篇
- 老师谢谢您250字10篇
- 纪念白求恩余映潮课件
- 小说人物塑造手法探究教学教案
- 2025年审计师考试审计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试卷
- 2025年期货从业资格考试衍生品市场与交易试卷
- 公司股权转让详细协议签署事项
- 清丰县期中卷子数学试卷
- 全国一卷江西数学试卷
- 内蒙古三模数学试卷
- GB/T 18051-2000潜油电泵振动试验方法
- 广告投放“冷启动期”及“ocpm起量”的底层逻辑
- 小学音乐《村晚》优质课件设计
- 竞选团支书幽默大气简短六篇
- 知名投资机构和投资人联系方式汇总
- (完整word版)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文)
- 混凝土监理旁站记录
- 部门会签单模板
- G12《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填报说明
- 县城市管理领域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工作衔接规范(试行)
- 结肠息肉的护理查房精编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