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测复习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ppt_第1页
历史学测复习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ppt_第2页
历史学测复习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ppt_第3页
历史学测复习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ppt_第4页
历史学测复习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会考复习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道家:老子:哲学思想:“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朴素的辩证法(“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庄子:继承发展老子学说,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儒家:孔子(至圣)、孟子(亚圣)、荀子。主张仁爱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法家:商鞅、韩非子。韩非子观点: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主张法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主张变法革新,2.1、理解孔子的主要观点(1)春秋晚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主要观点思想核心是“仁”。认为“仁”就是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政治上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仪制度,主张“克己复礼”。教育上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2.2、理解孟子的主要观点(1)战国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2)主要观点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政治上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伦理观上主张“性善论”,主张用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2.3、理解荀子的主要观点(1)战国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2)主要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政治上也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断(君舟民水),强调人民群众力量的巨大.伦理观上主张“性恶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2、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例1】公元前5世纪是欧亚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在东方出现了与亚里士多德同时代的伟大思想家,创立了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流派。此人应是谁?,【例4】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此中“智慧”是指孔子的什么思想?,【例5】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谁?【例6】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各自的观点有哪些?,【例7】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什么?【例8】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中外思想家有哪些?,3.1、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原因:适应加强中央集权、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2)时间:汉武帝时.(3)内容: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质上是主张实行思想上的统一。(4)结果:得到汉武帝的接受并付诸实行,3.2、了解汉代太学汉武帝根据董仲舒建议,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3)意义: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此后,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例1】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传)这表明他主张什么?【判断正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传统儒学,【例3】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A.春秋B.论语C.孟子D.易经【例4】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人法,以礼人俗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例5】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例6】下列言论符合儒家思想的是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C.“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D.“兼爱”“非攻”“尚力”“节用”,【例7】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是因为A孔子有教无类B孔子创立儒家学派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D“五经”的流传,4.1、了解程朱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理学士宋明时期儒学主流(1)北宋“二程”(程颢、程颐)主张:核心思想是: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是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后有物。同时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在认识论上,提出“格物致知”。(2)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主张:核心主张如“二程”.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人性中被后天欲望所蒙蔽的美德(三纲五常),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认识论上,认为“格物致知”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他的思想还传至日本、朝鲜。,4.2、了解陆王心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1)(南宋)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把“心”作为万物的本原;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2)(明代)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吸取佛教禅宗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例1】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A.佛教和道教思想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例2】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发展了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对朱熹新儒学的表述,错误的是A.以儒学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B.发展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理是万物本原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维护等级秩序D.接受“心外无理”、“致良和”,演变为心学,【例3】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A.认为“气”是第一性的,“理”是第二性的B.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C.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D.要求人们绝对服从“天理”【例4】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例5】“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与这首佛教唱词提倡的修炼方式相近的是A格物致知B陆王心学C程朱理学D黄老之学【例6】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5.1、理解李贽的基本主张(1)明朝后期人,自称“异端”,反正统思想的先驱。(2)基本主张破除对孔子的迷信,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大胆挑战儒家正统思想,批判“存天理,去人欲”的虚伪说教,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5.2、理解黄宗羲的基本主张(1)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2)基本主张猛烈抨击君主专制,揭露它是“天下之大害”;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3)影响:他的思想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5.3、理解顾炎武的基本主张(1)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2)基本主张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著作及影响:著有天下群国利病书日知录.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5.4、理解王夫之的基本主张(1)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2)基本主张唯物主义思想家。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认识论方面认为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3)影响:他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意义。(4)评价: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例1】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谁?【例2】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些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为借口,要知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明朝末年哪位思想家的什么观点与其相反?,【例5】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什么封建制度?,【例7】明清之际,外国传教士借历算、地理和火炮知识作为传教的手段,主要是顺势利用当时中国哪种思潮?【例8】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什么思想?针对于此他又提出了什么思想?【例9】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该思想是什么?,【例11】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共同点是什么?,【例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三位人物分别是谁?左:孟子中:荀子右:孔子(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材料三】“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李贽焚书“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材料四】“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后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