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1984年湖北省经济管理演变的轨迹①_第1页
1842—1984年湖北省经济管理演变的轨迹①_第2页
1842—1984年湖北省经济管理演变的轨迹①_第3页
1842—1984年湖北省经济管理演变的轨迹①_第4页
1842—1984年湖北省经济管理演变的轨迹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18421984年湖北省经济管理演变的轨迹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内容提要:1842年以后,湖北省 经济 管理 体制 经历了指令经济型 市场 经济型计划经济(新指令经济)型新市场经济型的变迁过程。指令经济型要求中央集权,市场经济型要求地方分权。关键词:现代化 湖北省 经济管理 在经济管理中,有一个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在地方一级中,省一级是本位。这不仅是因为省是地方一级中的最高层次,不仅是因为省政府是中央政府决策落实的主要组织者,还因为省政府有中央赋予的结合本地情况制订部分政策的决策权。一般来说,县、乡两级政府没有这样的地位、职能与权力。研究经济管理必须研究省一级的,才能看出中央政府决策的落实过程与后果。但是,对省级经济管理演变过程的研究,似乎还是一个空白。在中国近现代时期,各省经济管理的模式、性质、内容、方法、机构等等大同小异,其演变进程基本上也是同步的。湖北地处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状态,在省级经济管理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通过对湖北省政府经济管理的解剖,可以看出中国近现代时期省级经济管理演变的轨迹。本文着重考察湖北省政府经济管理体制性质与权限的变化过程。它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其演变轨迹常常交织在一起。一、指令经济与习俗经济互补型向市场经济型转变的起点 要深刻认识近现代经济管理变化的 历史 方位、性质与特点,必须将它放在 中国经济 管理发展长期趋势之中,用一种历史眼光去观察。 从夏到秦汉的国家形成过程中,各代王朝通过建立户籍制度、公有土地授田制度、服役制度、赋税制度、贡献制度、国营手 工业 制度、专卖制度等等,或直接支配资源,决定其用于何处;或规定生产者应交纳何种实物,从而决定生产的内容。于是,在公社习俗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指令经济的管理体制。_ 笔者从1986年以来担任湖北省志的副总编,负责湖北省志中经济综述、经济综合管理和工业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同时主编9卷本湖北省志工业志稿(分别由人民出版社等9家出版社出版),其中的每一卷都有管理部分。本文资料未注明出处者,均来自以上12部志书。指令经济的内容不断变化。从夏至汉,国家直接支配生产者劳动力的比重逐步减少,征收生产者的劳动产品则相应增多。汉末三国初年征收谷物、布麻或绢绵。农户为了交纳这三类物品,就要生产它们。绢是丝织品,为了生产它就必须养蚕。布的原料是麻,生产它就必须种麻。因此北魏以后的均田制,在分给粮田的同时,又规定分给桑麻田若干。唐代前期通过租庸调制规定农民生产什么。唐代中期以后,随着匠籍制度、均田制度崩溃与商品经济发展,市场经济萌生,两税法、一条鞭、摊丁入地相继实行,田赋部分货币化。在从习俗经济到指令经济的演变过程中,习俗经济与指令经济并存和互补,但又互为消长,总的趋势是指令经济增而习俗经济减。萌生的市场经济关系既冲击指令经济及相应的管理体制,又冲击习俗经济及相应的管理方式。令人感兴趣的是,前者受到的冲击大,后者则小得多,以致政府的指令经济型管理方式衰落,存在于基层生活之中的习俗经济及习惯法等等却顽强地延续下来。“非正式制度安排显示出一种比正式制度安排更难以变迁的趋势。” 自康熙三年(1664)设湖北巡抚至1842年,湖北省的经济结构建立在手工劳动和生产资料绝大部分归私人所有的基础之上。 农业 是基本生产部门。土地是基本的生产资料。农业生产者是农户。各户的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均由自己决定。他们将家庭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在一起。在城镇和 农村 中有独立的手工业者,他们生产农户不能生产或生产 成本 过高的铁器、陶器等物品。农户之间,手工业者之间,农户与手工业者之间,通过基层市场近距离互通有无。商人和政府组织远距离的商品交换。此时自给经济占主要地位,商品经济在逐步发展,市场经济萌芽在成长。 在这种经济结构中,佃户与地主关于租佃土地和土地上收获物的分配,雇主与雇工关于工资数额与劳动条件,买者与卖者关于商品的价格,借者与贷者关于利率与还本付息时间,均由双方依经济发展自发形成的习俗规则商定。 社会 公益事业(如建桥修路等等)所需经费,一般由习俗经济形成的村社残存(社产、义田、义仓等)的收入与捐献来解决。农村中发生的经济纠纷,首先由宗族、社里依当地习俗解决;只有这些民间组织无法解决的问题,才会提交政府的司法机关,政府依照反映习俗规则的 法律 (习惯法)作出判断。经济方面须由政府管和政府能管的,第一是主要用于维持政府机构运转、部分用于 公共 事业的 财政 收支。在财政管理中,征收漕粮、食盐专卖、官田出租、钱币铸造等等属于指令经济性质。其次是监督市场。第三是管理政府资产。最后是解决上述民间经济纠纷。可见,经济生活中必须由政府管和政府能管的事情并不多,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少,管理方法简单。这是一种以习俗经济为基础、以财政管理为中心、以指令性管理方法为特征的传统型经济管理体制。_ 关于中国习俗经济指令经济市场经济萌芽的演变过程,作者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章(第5762页)中作过简要的叙述,可供参考。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 经济学 理论 :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美R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93页。二、从指令经济型向市场经济型转变(18421949) 经济管理体制是经济体制的一个侧面,前者随后者的变化而变化。欲了解经济管理的变化,必先了解经济体制的变化。 (一)经济体制的演变:新经济的产生与旧经济的蜕变18421949年间,湖北境内发生的、对湖北经济管理有重大影响的 政治 军事事件是:1862年汉口开埠;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与太平天国、捻军的战争;1911年的辛亥革命;1926年北伐军进入湖北;19381945年日本侵占湖北大部分地区;19461949年解放区迅速扩大。这一系列事件使湖北的生产力与经济体制发生了以下急剧的重大变化:(1)外国的商人、轮船、商品、资本、机器、技术人员与工匠进入湖北;湖北的产品直接或间接运到外国。独立经济向依附经济转变。(2)出现使用现代技术设备的工厂、矿山,现代通讯、 交通 运输 等企业,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3)工业、交通运输、商业、 金融 业、农业、服务业都产生了 资本主义 性质的经济组织与资本家,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演变。(4)商品与货币的流通量成倍地增加,城镇市场迅速扩展,汉口等变成大型的现代 工商 业城市,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5)市场关系像食盐入水一样,无声无息地渗入到每一个经济细胞中,不断地瓦解并替代习俗经济关系和指令经济关系:商品的交易者是货币关系;雇佣双方是货币关系;借贷双方是货币关系;城市中的经济交往皆通过货币;人民与政府的税赋是货币关系;农业产品中越来越大的部分投入市场到20世纪30年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广泛,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正在形成。 在经济体制的这种演变过程中,经济管理体制也由指令经济型向市场经济型转变。这种转变主要表现在管理机构、管理职能、管理方法三个方面。 (二)政府管理经济机构及其职能的演变 政府经济管理机构变化有三种情况:(1)随着指令经济的衰退,原有的机构被撤消。(2)随着现代经济的兴起,设立新的机构。(3)原有机构职能现代化,名称亦随之改换。这些变化呈现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l8421911年。在这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