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纪录片《中华的故事》观后感_第1页
bbc纪录片《中华的故事》观后感_第2页
bbc纪录片《中华的故事》观后感_第3页
bbc纪录片《中华的故事》观后感_第4页
bbc纪录片《中华的故事》观后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BBC 纪录片中华的故事观后感 英国广播公司 (BBC)二台播出的关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最新系列纪录片中华的故事从普通中国人的视角追溯中国过去 4000多年的历史 ,讲述中国从古代夏商周到改革开放时代的巨大历史变迁。以下是关于 BBC 纪录片中华的故事观后感,欢迎阅读。 背景资料 中华的故事 (The Story of China)由美国 PBS 电视台和英国 BBC 共同投资,该片由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和历史纪录片节目主持人迈克尔 伍德主持,以历史进程线索向观众从夏商周时期的古老中国讲 述到现代中国,汲取几千年文化中最闪亮和最独特的一面展示给观众。该片由 Maya Vision公司制作,此前该公司也制作过 6 集大型纪录片印度的故事满载盛誉。 中华的故事观后感【 1】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华故事撰稿人兼主持人迈克尔 伍德就到中国旅行过。然而,是观众和市场真正推动他制作并拍摄一部讲述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纪录片。 伍德 XX 年拍摄的系列纪录片印度故事反响不错。他告诉新华社记者,这之后, BBC 负责人找到自己,建议他拍一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 是观众需要这么一部纪录 片,我们不需要说服别人相信这一点。 2 / 7 动手拍摄之前,伍德写了一篇长达 50 页的大纲,论述怎么拍摄这部纪录片。他和制作人丽贝卡 多布斯跑到美国,把方案拿给美国合作方看,对方看了也很感兴趣。 多布斯说, 拍这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正当其时 ,因为西方几乎还没有介绍中国历史的优质电视节目。 中国又是如此重要的国家,现在正是西方需要了解中国的时候。 伍德个人在这方面感受颇深。他很早就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然而,英国小学的教科书中并不怎么涉及中国历史,只会提一下商代的青铜器,而高中课程,更没有和 中国历史有关的内容了。 他认为英国公众对中国历史了解太少是个很大的问题。伍德认为现在正是中国开放、崛起的时期。 中国历史独特、令人着迷,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历史很重要。 他希望,自己参与制作、拍摄的这 6 集纪录片能够以轻松的方式讲述关于中国的故事,能够让英国观众喜欢中国历史,对中国产生感情。 西方对中国的历史的确有一些误读,对我们来说,很有意思的一点是,西方会用自己的历史分期来定义中国历史,例如 古典阶段 、 中世纪 、 文艺复兴 、 近代早期 这类西方术语,他们把这种分期也应 用到世界其他地区。但是说到中国唐朝,你能说那是中国的中世纪吗 ?唐朝在当时3 / 7 其实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 纪录片的第二集也讨论了唐朝时中国与世界其他文化开放交流的意愿。 不是每一种文明都能做到这一点,这不仅需要自信,而且需要有文化认同。 以宋朝为例,这不是中世纪,用欧洲的话语来描述,宋朝像是一场伟大的文艺复兴,但它其实比西方的文艺复兴早上几百年 ;而宋朝的科技发展也像是发生了一场工业革命。 因此,当你开始关注中国,你会发现中国历史与西方的历史观念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BBC 近年来播出不少中国主 题的纪录片。遗憾的是,这些纪录片多以西方人的惯性思维评价中国,甚至断章取义截取受访中国对象的谈话,或设计、歪曲他们的形象。中华故事仍然是一部西方视角的纪录片,以英美观众为目标市场,但在拍摄中尽量让中国人来讲故事,尽量客观中立讲述中国历史。 为达到这个目的,摄制组尝试尽可能多地跟中国各地当地人打交道。多布斯介绍,摄制组采访了很多中国学者,采访很多中国女性。 试着不要把西方的视角强加到片子里,而是尽量呈现中国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历史。 如果你看完这部纪录片全集,你会发现里面受访的专家几乎 全都是中国人,而在拍摄现场我们交流的对象也大都是中国人,例如中国文学教授、了解鲁迅的人等等。因此4 / 7 我们花了不少工夫来与中国普通百姓合作,他们中既有学界中人,也有各行各业的人。 伍德则认为,以往中国题材的纪录片,多是西方学者对中国历史评头论足,他们的研究一直处于 垄断地位 。他希望,中华故事能让观众倾听中国人的声音, 让中国人讲自己的故事 。 这样做的难处在于,大部分西方观众不接受片中有太多汉语,也不喜欢看字幕。摄制组为此尽量采访讲英语的中国学者和当地群众。 中华的故事前三集观后感【 2】 纪录片的第一集名为祖先,片中,迈克尔 伍德在无锡参加一户秦姓人家的祭祖活动:中华秦观宗亲联谊会,并采访了秦观的三十三世孙秦家聪 (Frank Ching),请他介绍寻根的经历。秦家聪也正是著作秦氏千载史 (Ancestor)的作者。在这本书中,秦家聪从江南氏族祖先、宋朝著名诗人 /词人秦观 (秦少游 )写起,一代一代写到民国第一批律师,即他的父亲。迈克尔 伍德拍摄的原则之一是从普通中国人和中国家庭的角度寻访各个历史时期在当今时代的投影,即通过中国的现在展现中国的历史,他 认为 家族的故事就是国家的故事,我的想法不是去某个考古点展现历史,而是从家庭开始。这样的叙述方式可能会令很多人感到吃惊,因为他们期待的原本是中国的历史,但是我要拍的是活着的历5 / 7 史。故事的主角是现在的中国人,是他们的耐心和他们的创造力。 这样的纵横联系同样出现在第二集丝绸之路和中国船舰中,在追溯玄奘西天取经的历史时,片中除了提及西游记的故事,展现玄奘讲经的高昌国遗址,以及柏孜克里石窟的壁画,并且加入了这样的片段: 4 岁的小男孩肖云豪正讲述传统评书西游记,他一身长袍,讲起故事摇头晃脑,声情并 茂,有张有弛。在不谙世故的小朋友这里,历史同样变得活灵活现。在展现大运河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时,摄制组又来到堪称 京杭大运河第一闸 的邵伯船闸,通过监控器看货船频繁的来往,并让工作人员自述大运河在今天的作用。 在第三集黄金时代中,清明上河图也不再是冰冷的古书画,而成为上海中华艺术宫的多媒体版、会动的清明上河图,迈克尔 伍德请来参观的普通市民描述当年开封府的风俗人情,背景独白是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当谈到宋朝足球 (蹴鞠 )时,迈克尔 伍德化身现代足球赛的主播,背景是国安队的球迷在摇旗呐喊 ;当 谈到宋代科举制时,拍摄地点设在了开封市河南大学的老校区,迈克尔 伍德走进课程,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诗词。历史和现代觥筹交错,并引入相关影视片段,虚实结合。从普通老百姓的视角讲述中国古老的历史,角度独特,使 旧6 / 7 故事 焕然一新,令许多对中国历史了如指掌的人,也能够乐在其中。 而实际上,很多英国观众并不了解中国的历史。迈克尔 伍德表示,目前,英国小学的教科书中并不涉及中国历史,只会提一下商代的青铜器,而高中课程,更没有和中国有关的内容了。他认为英国公众对中国历史了解太少是个很大的问题。因此 他希望这 6 集纪录片可以具有娱乐性、知识性,不枯燥,不学术,不需要很复杂,能够让英国的观众喜欢中国的历史,对中国产生感情。 那些活着的历史是亮点,也很有意思,如果没意思的话,人们就会换台看舞动奇迹这类节目了 。 为了能让西方的观众更容易地了解中国历史,迈克尔伍德绞尽脑汁,比如他将杜甫称为 中国的莎士比亚 ,将宋朝的苏颂比喻成 达芬奇 ,并将苏颂发明的天文钟 水运仪象台 和伦敦的大本钟相比。如此,原本就独具视角的中华的故事,就变得更加妙趣横生。 拓展阅读:中华的故事 分集内容 第一集:祖先 (2016 年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