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1页
2019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2页
2019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3页
2019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4页
2019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19 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一、一、选择题(本题共选择题(本题共 131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6 分,共分,共 78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 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糖 B. 用水稻幼苗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后研磨、过滤即可 C. 用水稻根尖观察有丝分裂的操作步骤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 鉴别某株水稻是否为纯合子的最佳操作是套袋、收获、种植、观察 2下表为人体从一个卵原细胞开始发生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染色体组数变化及各阶段相关 特点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类的超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与甲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行为有关 B. 甲过程和丙过程中都有着丝粒的分裂,但前者进行了两次后者进行了一次 C. 乙过程体现了细胞识别功能,丁过程 mRNA 不同决定细胞功能不同 D. 丙过程的子细胞核中最多有 46 个 DNA 分子来自于卵原细胞 3囊性纤维化(CF)是美国白人中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每 2500 个人中就有一个患者。下 图是该病的家系图,如果-3 号与一个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子女囊性纤维化的概率约是 ( ) A. 1/2500 B. 1/150 C. 1/200 D. 1/100 4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如果一个人体内没有致病基因,则这个人就不会患遗传病 B. 一个基因型为 AaXbY 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个基因型分别为:AAaXb、aXb、Y、Y 的精子, 这是由于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都出现了异常所导致的 C. 害虫在接触到农药后,会产生抗药性的变异,并随着同种农药的使用,抗药基因的频率 会越来越大 D. 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四倍体植株上就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5右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表示不同部位 的液体,表示不同管道的管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 B. 和在成分上最为相似 C. 渗透压下降可导致增多 D. 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6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下列有关 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之和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 和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C. 图中与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 该生态系统中狐的营养级别最高,获得的能量最多 7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血液透析”和“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的不同性质 B. 把石灰浆喷涂在树干上可消灭树皮上的过冬虫卵 C. 酸性重铬酸钾用于检查酒驾是利用其强还原性 D. 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 8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1.8g 甲基(CD3)中含有的中子数为 NA B. lmolSO2和 0.5mo102在 VL 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SO3的分子数目为 NA C. 1molFe 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3NA D. 常温下,1L pH=9 的 CH3COONa 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 1109 NA 9化合物 (x)、 (y)、 (z)的分子式均为 C8H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 的二氯代物有 3 种 B. x、y 和 z 均能与溴水发生反应 C. z 中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 x 的同分异构体只有 y 和 z 两种 10根据反应 KMnO4FeSO4H2SO4MnSO4Fe2(SO4)3K2SO4H2O(未配平)设计如下原电 池,其中甲、乙两烧杯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1 molL1,溶液的体积均为 200 mL,盐桥中装有饱和 K2SO4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石墨 b 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 甲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MnO4-5e8H=Mn24H2O C. 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乙、甲烧杯中移动,保持溶液中的电荷平衡 D.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Fe2(SO4)3浓度变为 1.5 mol/L,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 0.1 mol 11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M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四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0。X 与 Y、Z、M 位于相邻周期,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X 原子内层电子数的 2 倍,Y、Z 相邻,M 比 X 族序数大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简单离子的半径:YX B. 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M C. X 和 Z 可形成 ZX2分子 D.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MY 1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结论 A 室温下,用 pH 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 0.1 molL- 1NaClO 溶液和 0.1 molL-1CH3COONa 溶液的 pH 比较 HClO 和 CH3COOH 的酸性 强弱 B 向某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少量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 溶液中含有 Fe2+,不含 Fe3+ C 取久置的 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产生无Na2O2已经变质 色气体,此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向浓度均为 0.1 molL-1NaCl 和 Na2CrO4混合溶液中滴 加 0.1 molL-1AgNO3溶液,先生成白色的 AgCl 沉淀 Ksp(AgCl)c(H+ )c(M+)c(OH-) D. 25,时,CH3COO-的水解平衡常数为(10/17)10-9 二、选择题(本题共二、选择题(本题共 8 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6 分,共分,共 48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6 分,选对但不分,选对但不 全的得全的得 3 3 分,有选错的得分,有选错的得 0 0 分。分。 ) 14奥地利维也纳理工大学的一个科学家团队成功在两个单光子之间建立起强大的相互作用, 据科学家介绍:两个相互作用的光子同时到达时显示出与单个光子完全不同的行为,该项成 果朝着轻拍校验量子通道或建立光学逻辑门发送信息迈出了重要一步。我们通过学习也了解 了光子的初步知识,下列有关光子的现象以及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 B. 如果利用紫光照射某种金属可以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红光一定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C. 一个处于 n=3 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最多可以释放 3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 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之间发生碰撞时,将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 子,所以光子散射后波长变短 15中国书法是一种艺术。在楷书笔画中,长横的写法要领如下:起笔时一顿,然后向右行 笔,收笔时略向右按,再向左上回带,该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为防止打滑,他 在白纸的左侧靠近边缘处用镇纸压住。则下列关于行笔过程中各物体的受力情况( ) A. 毛笔对纸的压力一定大于毛笔的重力 B. 镇纸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 C. 白纸受到了 3 个摩擦力 D. 桌面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 16如图所示,A、B 两小球从相同髙度,以相同速率、同时水平相向抛出经过时间 t 在空 中相遇:若不改变两球抛出点的位置和抛出的方向,A 球的抛出速率变为 原来的B 球的抛出速率变为原来的 2 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 1 2 时间为( ) A. B. C. t D. 1 5 t 4 5 t 5 4 t 17美国在 2016 年 2 月 11 日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 。天文学家通 过观测双星轨道参数的变化来间接验证引力波的存在,证实了 GW150914 是两个黑洞并合的事件。该事件中甲、乙两个黑洞的质量分别为太阳质 量的 36 倍和 29 倍,假设这两个黑洞,绕它们连线上的某点做圆周运动, 且这两个黑洞的间距缓慢减小。若该黑洞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各自质量不变且不受其它星系的 影响,则关于这两个黑洞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个黑洞运行的半径相等 B. 甲、乙两个黑洞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36:29 C. 甲、乙两个黑洞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36:29 D. 随着甲、乙两个黑洞的间距缓慢减小,它们运行的周期也在减小 18如图所示,空间中有两个固定的等量正点电荷,两电荷的连线处于 水平方向,O 为连线的中点,P、M 为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两点,且 PO=OM=h。现将一带负电的小球从 P 点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 P 到 O 的过程中,小球的电势能一直增大 B. 从 P 到 O 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一直增大 C. 从 O 到 M 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D. 到达 M 点时,小球的速度为 19一辆重为 4t 的汽车某段时间内运动的 -t 图像如图所示,设汽车受到的 阻力恒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 4103N B. 汽车在 20s 末关闭发动机 C. 汽车在前 20s 内的牵引力大小为 6103N D. 汽车在 30 秒末的牵引力大小比在前 20s 内的小,但大小未知 20如图所示,一匝数为 n,边长为 L,质量为 m,电阻为 R 的正方形导体线框bcd,与一 质量为 3m 的物块通过轻质细线跨过两定滑轮相连在导体线框上方某一高处有一宽度为 L 的上、下边界水平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纸面向 里现将物块由静止释放,当d 边从磁场下边缘进入磁场时,线框恰好做 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 g则( ) A. 线框d 边进入磁场之前线框加速度=2g B. 从线框全部进入磁场到完全离开磁场的过程中,通过线框的电荷量 2 BL q R C. 整个运动过程线框产生的焦耳热为 Q=4mgL D. 线框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 222 2mgR v n B L 21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A叠放在长方体小车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 为mAm,mB2m,A、B之间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对 B 施加 一水平力 F,则 ( ) A. 当 F mg 时,A 相对 B 滑动 B. 当 F =1.5mg 时,B 的加速度为 0.25g C. 当 F 3 mg 时,A 相对 B 滑动 D. A的最大加速度为g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 174174 分。第分。第 22-32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 生都必须作答。第生都必须作答。第 33-3833-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一)必考题(共(一)必考题(共 129129 分)分) 22图 1 是小明探究橡皮筋弹力做的功 W 与小车动能变化Ek间的关系的装置图,长木板放 在水平桌面上,橡皮筋的两端分别与小车和挡板相连实验中,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根数来改 变弹力所做的功 (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 A. 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然后接通电源 B. 增加橡皮筋根数时,应选取相同的橡皮筋 C. 每次应将小车拉到相同的位置由静止释放 D. 实验前应平衡小车在木板上所受的摩擦力 图 1 (2) 图 2 是实验中某条纸带的一部分,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 T0.1 s为探究橡皮筋弹力 做的功 W 与小车动能变化Ek间的关系,小明用 s来计算 12 1.38 1.52 / 22 0.1 k ss Em s T 小车的速度你认为他的算法是否正确?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你的理由 是_ 图 2 图 3 (3) 图 3 是根据实验数据所画出的 W-Ek图象,你认为根据此图象能否验证动能定理? _(选填“能”或“不能”),你的理由是_ 23某学校实验室购买了一卷表面有很薄绝缘层的镍铬合金丝,该校的一兴趣小组同学想通 过自己设计的实验来测算合金丝的长度。已知该镍铬合金丝的常温电阻率 =1.0 6 10 m,他们选用的器材有多用电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螺旋测微器、 导线和学生电源等。 (1)他们先使用多用电表粗测合金丝的电阻,操作过程分以下三个步骤: 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多用电表的“+” “一”插孔,选择电阻挡“100” ; 调整“机械零点调节旋纽”使指针指到零刻度,调整时_(填“必须” “不能”将两表 笔短接,然后调整“欧姆调零旋钮”进行欧姆调零,调整时_(填“必须”或“不 能” )将两表笔短接; 把红、黑表笔分别与镍铭合金丝的两端(已刮去绝缘漆)相接,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甲所 示,该合金丝的电阻约为_。 (2)为了更准确地测量镍铬合金丝电阻,已知所选用的电压表内阻为几千欧,电流表内阻 为几欧,根据多用电表的示数,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并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以下四个 电路中最合理的是_。 (3)他们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镍铬合金丝的直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镍铬合金丝的直径 为_mm。 (4)根据多用电表测得的镍铬合金丝电阻值,不计合金丝绝缘漆的厚度,可估算出这卷镍 铬合金丝的长度约为_m。 (结果保留整数) 24如图所示, “冰雪游乐场”滑道B点的左边为水平滑道,右边为半径 R=6.4m 的圆弧滑道, 左右两边的滑道在B点平滑连接。小孩乘坐冰车从圆弧滑道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出发,半径 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经过B点后,被静止在 C 点的家长迅速抱住,然后一起在60 水平滑道上一起滑行。已知小孩和冰车的总质量m=30kg,家长和冰车的总质量为M=60kg, 人与冰车均可视为质点,不计一切摩擦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孩乘坐冰车经过圆弧滑道末端B点时对滑道的压力N的 大小; (2)家长抱住孩子的瞬间,小孩和家长(包括各自冰车)组成 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E (3)家长抱住孩子的瞬间,家长对小孩(包括各自冰车)的冲量的大小。I 25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平面内,直角三角形 abc 的直角 边 ab 长为 6d,与 y 轴重合,bac=30,中位线 OM 与 x 轴重合,三角形 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笫一象限内,有方向沿 y 轴正向的匀 强电场,场强大小 E 与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间满足 E=v0B.在 x=3d 的 N 点处,垂直于 x 轴放置一平面荧光屏.电子束以相同的初速度 v0从 y 轴上3dy0 的范围内垂直于 y 轴向左射入磁场,其中从 y 轴 上 y=2d 处射入的电子,经磁场偏转后,恰好经过 O 点。电子质量为 m, 电量为 e,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及重力不计。求 (1)匀强磁杨的磁感应强度 B (2)电子束从 y 轴正半轴上射入电场时的纵坐标 y 的范围; (3)荧光屏上发光点距 N 点的最远距离 L 26 (15 分)利用熔融碱焙烧工艺可从铝热法生产金属铬的铬渣(Al、Al2O3、Cr2O3等)中浸 出铬和铝,为实现铬和铝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 (1)铝热法冶炼金属铬,是利用了金属铝的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 。 (2)溶液 1 中的阴离子有 CrO42-、_、_。 (3)过程 I,在 Cr2O3参与的反应中,若生成 0.4molCrO42-,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是 _。 (4)通入 CO2调节溶液 pH 实现物质的分离。 滤渣 A 煅烧得到 Al2O3,再用电解法冶炼 Al。冶炼 Al 的化学方程式是 _。 滤渣 B 受热分解所得物质的参与循环利用,B 是_。 已知:2CrO42-+2H+ Cr2O72-+H2O K=4.01014 滤液 3 中 Cr2O72-的浓度是 0.04mol/L,则 CrO42-的浓度是_mol/L。 (5)过程 II 的目的是得到 K2Cr2O7粗品。 不同温度下化合物的溶解度(g/100gH2O) 化合物名称 020406080 NaCl35.736.036.637.338.4 KCl28.034.240.145.851.3 K2SO47.411.114.818.221.4 K2Cr2O74.712.326.345.673.0 Na2Cr2O7163183215269376 结合表中数据分析,过程 II 的操作是:_,过滤,得到 K2Cr2O7 粗品。 27 (14 分)研究发现,NOx和 SO2是雾霾的主要成分。 . NOx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可以利用化学方法将二者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 已知:N2(g)O2(g) 2NO(g) H180 kJmol1 2CO(g)O2(g) 2CO2(g) H564 kJmol1 (1)2NO(g)2CO(g) 2CO2(g)N2(g) H_. (2)T时,将等物质的量的 NO 和 CO 充入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 中,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反应过程(015 min)中 NO 的物质的量 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 已知:平衡时气体的分压气体的体积分数体系的总压强,T时达到平衡,此时体系 的总压强为 p=20MPa,则 T时该反应的压力平衡常数 Kp _;平衡后,若保持温度 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 NO 和 CO2各 0.3mol,平衡将_ (填“向左” 、 “向右”或“不”) 移动。 15 min 时,若改变外界反应条件,导致 n(NO)发生如图所示的变 化,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填序号) A.增大 CO 浓度 B.升温 C.减小容器体积 D.加入催化剂 . SO2主要来源于煤的燃烧。燃烧烟气的脱硫减排是减少大气中 含硫化合物污染的关键。 已知:亚硫酸:Ka1=2.010-2 Ka2=6.010-7 (3)请通过计算证明,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_ (4)如上图示的电解装置,可将雾霾中的 NO、SO2转化为硫酸铵,从而实现废气的回收再利 用。通入 NO 的电极反应式为_;若通入的 NO 体积为 4.48L(标况下), 则另外一个电极通入的 SO2质量至少为_g。 28 (14 分)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对电解氯化铜实验进行了研究。 装置现象 电解一段时间时,阳极石墨表面产生 气体,阴极石墨上附着红色物质,溶 液由蓝色变为绿色 (1)甲认为电解过程中阳极产生的 是溶液变绿的原因,写出产生该物质的电极反 应式: 。 (2)乙改用下图装置,在相同条件下电解 CuCl2溶液,对溶液变色现象继续探究。 装置现象 电解相同时间时,阳极石墨表面产生气泡,溶液仍 为蓝色;阴极石墨上附着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 为绿色; 乙通过对现象分析证实了甲的观点不是溶液变绿的主要原因。乙否定甲的依据是 。 (3)乙继续查阅资料: i. 电解 CuCl2溶液时可能产生CuCl2-,CuCl2- 掺杂 Cu2+ 后呈黄色 ii. 稀释含CuCl2- 的溶液生成 CuCl 白色沉淀,据此乙认为:电解过程中,产生CuCl2掺 杂 Cu2+后呈黄色,与 CuCl2蓝色溶液混合呈绿色。 乙进行如下实验: a取电解后绿色溶液 2 mL,加 20 mL 水稀释,静置 5 分钟后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b. 另取少量氯化铜晶体和铜粉,向其中加 2 mL 浓盐酸,加热获得含CuCl2的黄色溶液。 c. 冷却后向上述溶液 d. 取 c 中 2 mL 溶液,加 20 mL 水稀释,静置 5 分钟后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a 的目的是 。 写出 b 中生成CuCl2- 的离子方程式: 。 补充 c 中必要的操作及现象: 。 乙据此得出结论:电解时阴极附近生成CuCl2- 是导致溶液变绿的原因。 29 (每空 2 分,共 10 分)图 1 为 25环境中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 CO2吸收量 的变化曲线,图 2 表示在一定光照强度下温度对图 1 中一种植物 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影响 情况单位:mg/m2h。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 1 光照强度大于 C 点时,甲的光合速率大于乙的,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包括 。光照强度大于 D 点时,两种植物细胞间二氧 化碳浓度均远低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其原因是 _ 。 (2)图 2 中温度从 25升到 30的整个过程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会_(填“增 加” 、 “不变” 、 “减少”或“无法判断” ) 。图 2 中植物为图 1 中的_(填“甲”或“乙” ) , 原因是 。 30 (每空 2 分,共 12 分)某种牛的群体中,基因型 AA 的个体体色是红褐色,aa 是红色; 基因型 Aa 的雄性是红褐色,雌性却是红色。下表是该种牛的三个杂交组合及其后代的表现 型比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子代表现型及比值 亲本杂交组合 红褐色公牛红褐色母牛红色公牛红色母牛 组合一(均为 纯合子) 1001 组合二 1012 组合三 3113 (1)组合一亲本的表现型、基因型及性别组合分别是 。 (2)已知组合二亲本的表现型都是红色,则它们的基因型及性别分别 是 。 (3)组合三亲本的表现型、基因型及性别组合分别是 。 (4)选择组合三的后代中的红褐色公牛与红褐色的母牛交配,后代表现红色母牛的概率是 。 (5)选择组合二的后代之间随机交配,则产生后代是红褐色的概率是 ,红色 母牛的概率是 。 31 (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9 分)下图表示胰岛素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的调节机理, 请据图回答。 (1)结合图示可知,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当胰岛素与 InR 结合之后,经过细胞内信号 转导,引起 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 的转运能力。 (2)神经细胞上胰岛素受体(InR)被激活后,突触 前膜发生的变化有_、_。 (3)胰岛素可以抑制神经元死亡,其原因是胰岛素激活 InR 后,可以 (2 分) 。 (4)若某病人体内产生了 InR 抗体,与正常人相比,此类病人体内胰岛素含量 _(填“不变” 、 “偏高” 、 “偏低” ) (2 分) 。 32 (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8 分)紫茎泽兰是一种恶性入侵杂草,该植物耐贫瘠,入侵 后可迅速侵占撂荒地、稀疏林草地,排挤当地植物,给许多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 失。为研究其入侵机制,对某入侵地区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1)某种植物的覆盖度可间接反映该种植物的种群 ,紫茎泽兰的覆盖度越 大,在与当地草本植物对 的竞争中所占优势越大。 (2)对土壤微生物丰富度的调查中,首先用 法获取土壤样品,然后制备土 壤浸出液并适当稀释,再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在培养基上,通过观察菌落进行初步的鉴定和 。 (3)科研人员研究了紫茎泽兰与入侵地土壤状况变化之间的关系,由上表结果分析: 用紫茎泽兰根系浸出液处理未入侵区土壤,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与重入侵区一致,说明紫 茎泽兰根系的分泌物可 土壤微生物的繁殖。 紫茎泽兰在入侵过程中改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而提高了土壤_,而这又有利 于紫茎泽兰的生长与竞争。这是一种_调节(2 分) 。 (二)选考题(共(二)选考题(共 4545 分。请考生从分。请考生从 2 2 道物理题、道物理题、2 2 道化学题、道化学题、2 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 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 33. 物理物理- -选修选修 3-33-3略 34. 物理物理- -选修选修 3-43-4(1)图甲表示一列简谐横波在 t=20s 时的波形图,图乙是该列波中的质 点 P 的振动图像,由甲、乙两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该波的波长为 1.5m B.该波的振幅为 0.1cm C.该波的传播速度为 0.5m/s,速度沿-x 轴方向 D.P 质点在 t=1.25s 时沿+y 方向 运动 E.P 质点在任意 1s 内的路程都是 0.2cm (2)一个半圆形玻璃砖,某横截面半径为R的半圆,AB为半圆的直径,O为圆心,如图所 示。玻璃的折射率为。2n (I) 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下表面,若光线到达上表面后,都能从该 表面射出, 则入射光束在AB上的最大宽度为多少? 3 2 R (II)一细束光线在O点左侧与O相距处垂直于AB从下方入射,求此光线从玻璃砖射出点 的位置。 35 (15 分) 化学化学- -物质结构与性质物质结构与性质 钾和碘的相关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 K 的焰色反应呈紫红色,其中紫色对应的辐射波长为_nm(填标号) 。 A404.4B553.5 C589.2D670.8 E.766.5 (2)基态 K 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 云轮廓图形状为_。K 和 Cr 属于同一周期,且核外最外层电子构型相同,但金属 K 的熔点、沸点等都比金属 Cr 低,原因是_。 (3)X 射线衍射测定等发现,I3AsF6中存在 I3+离子。I3+离子的几何构型为 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 (4)KIO3晶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钙钛矿型的立体结构, 边长为 a=0.446nm,晶胞中 K、I、O 分别处于顶角、体心、面心位置,如图所示。K 与 O 间 的最短距离为_nm,与 K 紧邻的 O 个数为_。 36 (15 分) 化学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物 H 是一种合成多环化合物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1)A 的结构简式为_ _。 (2)AB 为加成反应,B 的结构简式为_ _。 (3)AD 反应中的试剂是_。 (4)C 和 F 生成 G 的化学方程式是_ _。 (5)满足下列条件的 H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 a. 属于醇类 b. 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吸收峰外只有 2 个吸收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 A 和 HCl 反应的产物可合成塑料 b.E 中所有的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c.1mol 有机物 H 完全燃烧生成 7mol H2O (7)写出由乙炔和乙醇为主要原料(其他无机试剂任选)制备 CH3CH2OOCCH2CH2COOCH2CH3的 合成路线。 (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_ 37 (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15 分)下图表示某种感染细菌的实验室培养过程,其中中 出现 6 个菌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中是固体培养基,与()中的液体培养基所含的基本成分相同,都含有 _ _,不同的是制作时加入了 以使培养基呈固态。 (2)鉴定前进行细菌培养,目的是 ;两次 接种均应在 条件下操作,防止杂菌污染。 (3)中出现的理想菌落应分别由_所形成。若菌落连成片,则应对中的培 养液进行_处理再接种;通过观察菌落的_能初步鉴定可疑细菌。 (4)为进一步了解这种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方便对症下药,现用青霉素、罗红霉素 进行实验,请简述实验思路:_ 38.略 天水市一中天水市一中 xxxx 级级 xxxx 第二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第二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参考答案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一)(一) 生物部分生物部分 1D 【解析】本题以水稻为切入点考查生物实验的有关内容。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 要水浴加热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A 错误;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的过程中,研磨时还需要加 入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用水稻根尖观察有丝分裂的操作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鉴 别鉴别某株水稻是否为纯合子的最佳操作是套袋、收获、种植、观察,即保证水稻自交。 2C 【解析】甲过程为减数分裂过程,人类的超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与雄性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的两条 Y 染色体移向同一极有关,与同源染色体 无关,A 错误;甲过程(减数分裂)及丙过程(有丝分裂)都只进行一次着丝点分裂,B 错 误;乙过程为受精过程,卵细胞对精子的识别体现了细胞识别功能,丁过程为细胞分化过程, 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mRNA 不同使细胞合成不同的蛋白质,最终使细胞的功能不 同,C 正确;丙过程为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核中一共有 46 个 DNA 分子(23 对,46 条染色体) ,其中 23 个是来自于卵原细胞,D 错误。 3B 【解析】试题分析:系谱图显示:-4 和-5 均正常,其儿子-2 患病,据此可推 知:囊性纤维化为隐性遗传病,依据“-2 为女性患者,其儿子-1 正常”可进一步推知: 囊性纤维化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相关的基因用 A 和 a 表示,则-4 和-5 的基因型 均为 Aa,-3 的基因型为 1/3AA 或 2/3Aa。依题意可知:人群中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1/2500,由此推知,a 的基因频率1/50,A 的基因频率49/50,在表现正常的人群中 AA:Aa(49/5049/50):(249/501/50)49:2,即 Aa 的个体占 2/51。-3 号与一 个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子女囊性纤维化的概率约是 2/32/511/41/150,B 项正确, A、C、D 三项均错。 4B 【解析】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分为单基 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如果一个人体内没有致病基因,则该 人还可能患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A 项错误;基因型为 AAaX的精子的产生,是由于减数分 裂第一次分裂后期,Aa 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而是进入到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该次 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中,携带 A 基因的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所形成的两个子 染色体没有分开而是进入了同一个精细胞中所致,这样由该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子的 基因组成分别为 AAaX和 aX,与该次级精母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组成 为 Y,当减数分裂结束时,含有 Y 的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 2 个精子为 Y 和 Y,所以一个基因 型为 AaXbY 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个基因型分别为:AAaXb、aXb、Y、Y 的精子,这是由于该精 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过程中都出现了异常所致,B 项正确;变异是不定向 的,害虫在接触到农药之前,其种群中就存在抗药性的个体,农药的使用对该抗药性的个体 起到了定向的选择作用,并随着同种农药的使用,抗药基因的频率会越来越大,C 项错误; 用二倍体西瓜给三倍体西瓜授粉,三倍体植株上结出的是三倍体无子西瓜,D 项错误。 5. C 【解析】图中分别表示血浆、毛细血管壁、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 毛细淋巴管壁,(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A 错误;(组织液)和 (淋巴)的成分最相似,B 错误;(血浆)渗透压下降,会导致水分向组织液渗透,C 正确;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D 错误。 6B 【解析】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草固定太阳能的总量,A 错误;和分别属于草 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B 正确;图中与的比值代表“兔狐”的能量传递效率,C 错误; 该生态系统中狐的营养级别最高,获能最少,D 错误。 29. (每空 2 分,共 10 分) (1)光合色素的含量、酶的活性和含量 植物光合作用较强,消耗细胞间二氧化碳 的速率较快 (2)增加 甲 图 2 中 25下该植物的呼吸作用 CO2释放量为 2mg/(m2h) ,而图 1 中甲植物在光照强度为 0klx 时,曲线与纵轴的交点表示呼吸作用的 CO2释放量,也为 2mg/(m2h) 【解析】 (1)在图 1 光照强度大于 C 点时,甲的光合速率大于乙,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两种植 物自身,即两种植物在光合色素的含量、酶的活性和含量等方面不同。光照强度大于 D 点时, 两种植物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均远低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可能是植物光合作用较强,消 耗细胞间二氧化碳的速率较快所致。 (2)由于图 2 中虚线表示净光合速率,实线表示黑暗中 CO2的释放量,可见当温度从 25升到 30的整个过程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会增加;根 据题干和题图可知,图 1 是在 25环境中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 CO2吸收量的变 化曲线,甲、乙两植物在黑暗条件下的呼吸释放 CO2量分别为 2mg/(m2h)和 1mg/(m2h), 而图 2 中的 25下该植物的呼吸作用 CO2释放量为 2mg/(m2h),故图 2 中植物为图 1 中的 甲。 30 .(每空 2 分,共 12 分) (1) 红褐色母牛 AA红色公牛 aa 或红色母牛 aa红褐色公牛 AA (2) 母牛 Aa公牛 aa (3)红色母牛 Aa红褐色公牛 Aa (4)1/6 (5) 1/4 15/32 【解析】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组合一亲本基因型是 AAaa,可能是红褐色母牛(AA) 红色公牛(aa)或者是红色母牛(aa)红褐色公牛(AA) 。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组合 二的亲本基因型是 Aaaa,由于亲本都是红色,因此是 Aa 是红色母牛,aa 是红色公牛。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组合三的亲本基因型是 AaAa,公牛是红褐色,母牛是红色。 (4)组合三子代的基因型是 AA:Aa:aa=1:2:1,红褐色公牛的基因型是 AA 占 1/3,Aa 占 2/3,红褐色母牛的基因型是 AA,杂交后代 AA:Aa=2:1,公牛都表现为红褐色,母牛 AA 是红褐色,Aa 是红色,因此后代中红色母牛的比例是 1/6。 (5)组合二的亲本基因型是 Aaaa,子代基因型及比例是 Aa:aa=1:1,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 A:a=1:3,随机 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AA:Aa:aa=1:6:9,红褐色公牛的比例是 7/32A_XY,红褐色 母牛的比例是 1/32AAXX,因此红褐色牛的比例是 7/32+1/32=1/4;红色母牛的概率是 AaXX+aaXX=6/161/2+9/161/2=15/32。 31.(除注明外,每空 1 分,共 9 分) (1)协助扩散 含 GLUT 的囊泡与细胞膜 葡萄糖 (2)产生动作电位 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 (3)抑制神经元凋亡,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2 分) (4) 偏高(2 分) 【解析】(1) 题图显示:葡萄糖是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的,需要起载体作用的葡萄糖转 运蛋白(GLUT)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其方式为协助扩散。当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 (InR)结合之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含 GLUT 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导致细胞膜 上的 GLUT 数量增多,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2)神经细胞上胰岛素受体 (InR)被激活后,导致突触前膜产生动作电位,并引起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3)由图可 知,胰岛素激活 InR 后,抑制神经元凋亡,并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所导致的神经细胞变性、 坏死,从而抑制神经元死亡。(4)若某病人体内产生了 InR 抗体,则会导致胰岛素与 InR 结 合的几率降低或不能与之结合,进而引起胰岛素对 InR 的激活能力下降,InR 对炎症因子的 抑制作用降低,从而加强了炎症因子对 GLUT 的抑制能力,结果导致神经元摄取葡萄糖的速 率下降。由此可见,此类病人血糖浓度高于正常人,胰岛素含量比正常人偏高。 32.(除注明外,每空 1 分,共 8 分) (1)密度 阳光 (2) 取样器取样 计数 (3)促进 植物可吸收的无机盐量 (正)反馈(2 分) 【解析】 (1)植物覆盖度是指某一地区植物茎叶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区面积之比,可间接反 映该种植物的种群密度,紫茎泽兰的覆盖度越大,说明在与当地草本植物对阳光的竞争中所 占优势越大。 (2)对土壤微生物丰富度的调查中,首先用取样器取样法获取土壤样品,然后 制备土壤浸出液并适当稀释,再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在培养基上,通过观察菌落进行初步的鉴 定和计数。 (3)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充当分解者。 用紫茎泽兰根系浸出液处理未入侵区土壤,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与重入侵区一致,说明紫茎 泽兰根系的分泌物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紫茎泽兰在入侵过程中改变了土壤微生物数 量,进而提高了土壤植物可吸收的无机盐量,而这又有利于紫茎泽兰的生长与竞争。这是一 种正反馈调节。 37.(除注明外,每空 2 分,共 15 分) (1)水、碳源、氮源、无机盐 琼脂(1 分) (2)让细菌繁殖,获得足够数量的细菌用于实验 无菌 (3)单个活细菌 稀释 特征 (4)分别配制浓度适宜且相同的青霉素、罗红霉素溶液(无菌) ,再分别处理中各两个 菌落(另两个菌落作对照) ,然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或分别配制浓 度适宜且相同的青霉素、罗红霉素溶液(无菌) ,准备多个与相同的(无菌)培养基,平 均分成三组,用青霉素、罗红霉素溶液分别处理两组,另一组不处理作对照,然后同时对三 组进行接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 【解析】 (1)图示所有培养基的基本成分都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其中是固体培 养基,需要加入凝固剂琼脂。 (2)鉴定前进行细菌培养,让细菌繁殖,获得足够数量的细菌 用于实验;接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防止杂菌污染。 (3)中出现的理想菌落应分别 由单个活细菌所形成;若菌落连成片,说明菌种数量太多,则应对中的培养液进行稀释处 理再接种;通过观察菌落的特征能初步鉴定可疑细菌。 (4)根据题意分析,实验的目的是探 究这种菌对青霉素、罗红霉素的敏感性,自变量是抗生素的种类,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 性原则设计实验:分别配制浓度适宜且相同的青霉素、罗红霉素溶液(无菌) ,再分别处理 中各两个菌落(另两个菌落作对照) ,然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或 分别配制浓度适宜且相同的青霉素、罗红霉素溶液(无菌) ,准备多个与相同的(无菌) 培养基,平均分成三组,用青霉素、罗红霉素溶液分别处理两组,另一组不处理作对照,然 后同时对三组进行接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 。 (二)(二) 化学部分化学部分 7.【答案】C 【解析】A,血液属于胶体,血液不能透过半透膜, “血液透析”利用了渗析 原理, “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的电泳,A 项正确;B,石灰浆为 Ca(OH)2悬浊液,虫卵含 蛋白质,强碱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把石灰浆涂在树干上可消灭树皮上的过冬虫卵,B 项正 确;C,酸性重铬酸钾用于检查酒驾是利用 其强氧化性,能与乙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硅 胶具有吸水性,可防止食物受潮,铁粉具有还原性,可防止食物氧化,D 项正确;答案选 C。 8 【答案】C 【解析】A,CD3的摩尔质量为 18g/mol,1.8gCD3物质的量为 =0.1mol,1 个CD3中含有 9 个中子,1.8gCD3中含有中子物质的量为 1.8g 18g / mol 0.9mol,A 项错误;B,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则生成的二氧 化硫的数目小于 NA, B 项错误;C Fe 与足量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1molFe 与足量氯气反应 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3NA,故 C 正确;D,CH3COONa 属于强碱弱酸盐,CH3COO-的水解促进水的电 离,c(H2O)电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