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做个快乐的人教案 做个快乐的人教案 自主积累 积累中运用,构建知识的殿堂 1选出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 A.土壤攘除大嚷瓜瓤 B转身旋转转文转动 c血液流血血管血淋淋 D懦懦湍急揣摩喘气( 04甘肃中考题)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ht()() jju()() liln()() jiogun()() 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 ( 1)既不能咀嚼书里的意思,又不能欣赏美丽的插图。 咀嚼:欣赏: ( 2)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 些自己的创意。创意: ( 3)你看我也模仿那本书写了一个小故事。模仿: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有的书可供一读,有的书可以吞下,而有不多的几部书应当消化。 ( 2)我单位原公章已作废,自 2002 年 5 月 1 日起新公章。 ( 3)广州地铁三号线 18 个车站名经广州市地名委员会,已2 / 11 经正式确定。 A咀嚼启用审查 B品尝启用审察 c咀嚼启用审察 D品尝启用审查 5.填空 (1)本文的作者,祖籍北京,是著名的家、美国研究生、美国两所著名学院的教授。创作的原则是 “ 为自己说 话,也为时代说话 ” ;处世的原则是 “ 不负我心,不负我生 ” 。 ( 2)题目 “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 的含义是 ( 3)仿照画线的句子,在空白处填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4 分 )( 05武汉中考题) 爱读书,是一种美德。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人,对人类有特殊贡献的人,几乎都是爱读书的人。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使入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 阅读探究 品读中探究,体味语言的蕴籍 (一)课内阅读 读书就跟参观博物馆一样。你可以 “ 精读 ” ,从头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 究一两样东西:你也可以 “ 浏览 ” ,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 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 “ 发现之旅 ” 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却浪费了时间又搞坏了身体。 3 / 11 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一 孔子说: “ 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 ” (意译) 孔子又说: “ 只知道学习,却不进行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 ” (意译) 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 就是 “ 学 ” 、“ 习 ” 、 “ 思 ” 。 “ 学 ” 是指 “ 学新的东西 ” 。 “ 习 ” 是讲 “ 温习, ” 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 “ 思 ” 是讲 “ 思索 ” ,让学到一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 6作者向女儿介绍了哪两种读书方法?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7作者为什么要引用了孔子的话? 8你能写出孔子的原话吗? ( 1)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 ( 2)只知道学习,却不进行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 9联系全文回答: ( 1)文章第二部分的内容与读书并无直接关系,可否删去?为什么? 4 / 11 ( 2)文中作者用 “ 种番茄 ” 打比方,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二)课外拓展( 05广东非课改区中考题) 读书的 “ 坎儿 ” 有大学生问 XX 年被评为中科院院士的一位青年科学家:年轻人怎样才能成功?科学家回答了简单的四个字:请多读书。不只是这位科学家,几乎所有在事业上取得大成就的人,都喜欢 “ 号召 ” 别人读书。书籍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和生命智慧的总结,对我们认识世界和自身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把人的 生命比作娇艳欲滴的玫瑰,书籍则是必不可少的氧气和阳光;如果我们把人的生命比作奔腾不息的河流,书籍就是坚固的河床。 从一般意义上讲,读书是最没有门槛的。大学教授可以读,建筑工地的民工同样可以读;绿草连天的春日能读,白雪皑皑的冬日也能读;人来人往的图书馆适合读,一人独居的卧室一样适合读 因为读书没有太多的门槛,它才能作为一种全民的 “ 健心运动 ” 加以推广。 不过,读书的无门槛是相对于书海里的普通游泳者而言的,一个人想要做一个有品位的读书人,还真得跨越几个心灵的坎儿。 第一,你必须是澄静的。人很难没有欲 望,当年,乾隆下江南,看到大运河上熙熙攘攘,问身边一和尚:大运河有多5 / 11 少条船?和尚答:两条,一条为名,一条为利。乾隆非常欣赏和尚的机敏,当即大加赏赐。其实,这和尚并非特别聪明,他只是深谙世道人心的奥秘而已。然而,一个人下决心当读书人,不能有太多的欲望。欲望多的人会不自觉地把书籍分成 “ 有用 ” 、 “ 无用 ” 两种: “ 有用 ” 的,他废寝忘食地阅读; “ 无用 ” 的,他视若敝履。而事实上,所谓 “ 有用 ” 的书,往往是作用于一时的职业的,只能让我们获得物质财富;而 “ 无用 ” 的,则侧重于培育人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感,可以使我们获得心灵高度。 第二,你应该学会坚持。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只能一步步走近真理,而不可能完全抵达真理,这就决定了书籍的正确性永远是有限的。正因为有限,我们就得不断地跟踪事物的新进展,掌握知识的新动态,让自己的生命与面对的生活一起前进。读书没有恒心,一个人的思想必然陈旧、浅薄,我们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能力就会变得虚弱不堪。 第三,我们一定要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书籍并不是真理的代名词,真理可以利用它,谬误和谎言同样可以利用它。一个人要对市面上良莠不齐的书籍作出选择,靠别人把关是没有太多作用的。别人的精力再旺盛,也不 能看尽天下的书。何况,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有着完全不同的评价,别人认为不好的,你也许觉得好;别人以为精美绝伦的,你或许感觉一塌糊涂。对书的考察,最可靠的评判官是你的心灵 6 / 11 非同寻常的对知识的敏感,超乎群伦的观人察事的眼光以及对人文精神的深刻把握。 (选自中华读书报 XX 年 4 月 20 日,有改动) 10.“ 读书的 坎儿 ” 在文中具体指哪些?( 3 分) 11.为什么说 “ 读书是最没有门槛的 ” ?根据第 段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 3 分) 12.第 段引用乾隆与和尚的对话用意是什么?( 3 分) 13.孟子说: “ 尽信书 则不如无书 ” ,这种说法与第 段的哪个句子意思相近?( 3 分) 中考链接 真题中撷英,把握中考的脉搏 (一 )阅读链接( 05随州市中考题) 读 “ 死 ” 书与读 “ 活 ” 书 读 “ 死 ” 书好?还是读 “ 活 ” 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 活 ” 书好。读 “ 活 ” 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 一些举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 “ 活 ” 书,以及善于“ 活 ” 读书。 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我们现在谈的是中学生的读书。中学生刚刚开始人生的路,他们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把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就可以终生受用。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与其鼓励他们现在7 / 11 读 “ 活 ” 书,不如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 “ 死 ” 书,或者是先读 “ 死 ” 书,后读 “ 活 ” 书。 所谓读 “ 死 ” 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书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认清楚,然后照着去理解。由于书是文字构成的,中国的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 方面。读 “ 死 ” 书,就是要抓住书中的形、音、义,把形认准,把音读准,把义理解准,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准。我主张中学生读 “ 死 ” 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工夫。要把书读进去,真正读懂,而不是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 我这样讲,是从我个人的切身感受出发的。首先,我有感于“ 四人帮 ” 时的 “ 假、大、空 ” ,给我们的学风和文风所造成的危害。其次,我总结了过去的失误,年轻时,我读书,喜欢从兴趣出发,强调读 “ 活 ” 书。结果许多基本知识都还没有搞通,就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以至什么都没有真正学到。年纪大了,回首往事 ,不胜懊恼。所以,读书先要读 “ 死 ”书,有了读 “ 死 ” 书的基础,然后再读 “ 活 ” 书为佳。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 “ 死 ”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 “ 死 ”“ 活 ” 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我们强调读 “ 死 ” 书,但又不拘泥于读 “ 死 ” 书。“ 死 ” 与 “ 活 ” ,都是对人而言的。人要书 “ 死 ” ,书就“ 死 ” ;人要书 “ 活 ” ,书就 “ 活 ” 。这就叫 “ 运用之妙,8 / 11 存乎一心 ” 。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 “ 死 ” 与 “ 活 ” 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 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 14什么叫读 “ 死 ” 书?什么叫读 “ 活 ” 书?( 2 分)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16作者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 2 分) 17如何理解文中 “ 死 与 活 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 ” ?( 2 分) 18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简要谈谈你的理由。( 50 字左右)( 3 分) (二 )新题链接( XX浙江(课改区)中考题) 19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请选择其中一部,仿照示例,完成 读书卡片 。(示例中的人物、情节、评价不能照抄)( 3 分) 示例: 创新写作 共鸣中挥笔,放飞思想的小鸟 20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和一位哲人在交谈,它能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有人说,一本好书就像一盏明灯,它能给我们照亮人生的前行之路。有人说,看到好书,生活再难也要买,时间再紧也要读,因为好书是每个人的成长食9 / 11 品中不可或缺的营养 在你的学习生活中,也许你已经读过一本或很多本好书,想想它们在你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它们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也许直到现在你还没有读过理想中的好书,但你一直对好书 充满了向往和憧憬,并期待着与它们相遇相知 请以 “ 读书真好 ”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有真情实感,要写出读书的乐趣。书写整洁、美观。 答案 : 1 D2.糊涂;咀嚼;浏览;浇灌。 3( 1)咀嚼:比喻对事物的反复体会;欣赏:领略其中的趣味。( 2)创意:有创造性的想法构思等。( 3)模仿:照着样子学者做。 4 A5( 1)刘墉;台湾;文艺;硕士。( 2)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读书要达到快乐的境界,将读书当作一种快乐的享受。( 3)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 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 6精读、浏览。修辞:比喻、引用。 7引用名人名言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又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8( 1) “ 学而时习之不易说乎 ” ( 2) “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 。 9( 1)讲述了到自然博物馆参观的事情,运用了类比。作者运用女儿以前经历过并有所认识的事来作类比,一是有利于说明事10 / 11 理,二是利于对方理解接受。( 2)作者用 “ 种番茄 ” 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学以致用或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实践的道理。作者的观点是正确地。看法:读书的目的是从中获取知识,并加以运用,这样才会发挥知识的作 用,否则,就是 “ 死读书 ” 。 10 3 分太多的欲望;没有恒心;不能分辨是非。 11 3分人人可以读;时时可以读;处处可以读。(每个要点 1 分)12 3 分意在论证人们的欲望太多,因此读书人必须澄静。13 3 分书籍的正确性永远是有限的。(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只能一步步走近真理,而不可能完全抵达真理,这就决定了书籍的正确性永远是有限的)。 14 所谓读 “ 死 ”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 1 分) 读 “ 活 ” 书,是指读书要侧重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1 分)(也可用原文回答) 15可用原文第 自 然段中句子 “ 我看与其鼓励他们现在读 死 书 后读 活 书 ” ,也可以概括为 “ 先读 死 书,后读 活 书 ” 。( 3分) 16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加以强化和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学生收心策略
- 2025证券学基础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公务员理科试题及答案
- 2025公务员考试题分类及答案
- 2025公务员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 2025大邑公务员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大学金融学的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中草药治疗糖尿病足的系统评价:疗效、机制与展望
- 2025楚河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财政金融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全国农业(水产)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选拔赛试题库(含答案)
- 网约车停运损失赔偿协议书范文
- GB/T 23764-2009光催化自清洁材料性能测试方法
- 施工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清单
- 领导科学概论课件
- 宁波市区成品住宅装修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规程
- 邢者打板手法系统学习笔记版
- 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
- 新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词汇表(word精校版)
- 什么是标准化沟通
- 产前筛查规范化流程和质量控制侯巧芳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