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第七次模拟考试(4月份)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七次模拟考试(4月份)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七次模拟考试(4月份)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七次模拟考试(4月份)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七次模拟考试(4月份)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七次模拟考试(4月份)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1.1.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A. 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B. 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 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D. 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董仲舒主张绝对服从天子,故A项错误;董仲舒的主张没有体现对君主暴政的制约,故B项错误;“争霸战争”不符合西汉时期的社会状况,故D项错误。题干中孟子的思想主张对君主有制约作用,而董仲舒的主张则没有,由此可看出他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故C项正确。2.2.据统计,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工业行业产值结构与全国工业行业产值结构的相似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30个省市区中,结构相似系数下降者有24个。上述材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A. 实现了区域工业门类比较优势新发展B. 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C. 实现了工业从高成本到集约化的转变D. 第二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增强【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工业行业产值结构与全国工业行业产值结构的相似系数下降”和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改革开放,全国各地趋同性的经济模式得到改变,经济结构呈现地域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实现了区域工业门类比较优势新发展,故A项正确。B项表述有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计划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故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工业成本高低及发展方向,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第二产业的推动作用,故无法推断处第二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增强,故D项错误。3.3.“告诉人们,他们为什么要斗争和为什么必须斗争,他的新的福音书已成为整个文明人类劳动群众的精神财富,他找到了医治苦难的药方。他教导人们如何去摧毁作为其他奴役基础的奴役制度。”“医治苦难的药方”指的是A. 空想社会主义B. 马克思主义C. 白由主义D. 凯恩斯主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A是一种不成熟的社会主义理论,不可能成为医治人类劳动群众的药方;B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发展规律,指出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劳苦大众斗争的指导思想;CD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思想,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B。考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意义4. 一位学者自述:因为爱看地方戏曲,才对民间传说有大概的领略;又因为社会上流行思想革命,我才大胆提出打破传统学说的见解;也因为征集歌谣的缘故,而注意到许多风俗材料。这位学者最可能受到下列何种风气的影响A. 乾嘉时期的考据学风 B. 晚清时期中体西用说C. 民国初年新文化运动 D. 文革时期的破旧立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思想革命”和“打破传统学说”再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为思想革命;而新文化运动存在着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全盘肯定或否定的弊端,可知为新文化运动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影响5.5.全球通史中描述:“英国人喜欢印度的经济补充他们自己的经济,而不喜欢印度的经济与他们自己的经济竞争。因而,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作为回报,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设项目(如铁路)所需的资本。农民们发现自己正在为国际市场,而不是为自己和邻居而生产。”在这段史实中,我们可以发现A. 这一情况最早形成于新航路开辟后B. 英印之间形成了平等贸易的跨国市场C. 英国经济渗透加剧了印度经济的凋敝D. 英印通过市场经济纽带形成紧密联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制成品和建设项目(如铁路)”可知这一情况应出现于工业革命后,A错误。印度供给原料,英国输出工业制成品和资本,英印之间并不是平等贸易,B错误。C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根据材料信息“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印度得到制成品和资本”可知英印通过市场纽带形成紧密联系。故此最佳答案为D。6. 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这说明( )A. 政府对议会的决策有一定影响B. 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心C. 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D. 内阁成为国家最高的立法机关【答案】A【解析】题目中表明政府官员在议会中的比重上升,说明政府权利渗透进入到议会中,对议会的权力具有一定的制约性,故选A。B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D项说法本身错误,议会享有立法权,内阁负责行政事务。7.7.古代雅典民主实践尽管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但是,二者也有所不同,这种不同表现在A. 民主的实现方式B. 有限制的选举权利C. 民主的基本原则D. 权力的监督形式【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雅典民主属于直接民主制,而近现代西方国家实行间接民主代议制,故A项正确;雅典民主有性别身份的限制,近现代西方代议制有性别财产等限制,故B项错误;二者都是少数人的民主,故C项错误;二者都有内外的监督,故D项错误。8.8.国语鲁语上说:“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从题干材料中不能够直接解读到的历史信息是A. 当时正处于周朝统治时期B. 此时期分封制的作用明显C.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D. 分封制具备制度性的保障【答案】C【解析】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是指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材料并非探讨二者的关系,C项不能从材料中直接解读。故答案为C项。此时应为周朝,分封制的作用材料能够体现,具有制度性的保障作用,其他三项从材料中能够直接解读,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9.9.1907年张之洞在湖北武昌成立存古学堂,并给清王朝上了保存国粹疏,声称当时“道微文敝,世变愈危”,只有“存国粹”才是“息乱源”的最好办法。材料表明张之洞的目的是A. 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自强求富B. 抵制革命思想的传播,阻止革命C. 维护民族的传统文化,引进西学D. 继续维新思想的宣传,预备立宪【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中时间特征“1907年”可知此时中国同盟会已在日本东京成立,国内资产阶级革命力量在同盟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革命理论的宣传和实践活动,这对清政府构成极大的威胁,清政府重臣张之洞此时高举中国传统文化大旗显然是想抵制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阻止革命活动的扩大,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不符合上述时代特征。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10.10.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近代中国所面临的最大一个问题乃是传统社会不容产生现代型的经济体制。这一问题有望得以解决的历史契机最早出现于A. 鸦片战争爆发B. 洋务运动开始C. 中华民国成立D. 新中国诞生【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现代型的经济体制”是指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清王朝统治没有被推翻,现代型的经济体制不可能建立,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属于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可能建立“现代型的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新中国诞生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但不符合设问要求“最早出现”,故D项错误。点睛:解决本题分两步走:一是理解“现代型的经济体制”的内涵和紧扣设问要求“最早出现”,而是结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相关史实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1. 1888年申报记载:“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觉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于是相与连袂随裾,或行逐队以去。”上述材料反映出A. 女性获得解放,实现男女平等B. 民族工业发展,雇佣关系开始出现C. 近代工业兴起,出现了女性争聘女工风气D. 报刊业随着近代工业兴起而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9世纪晚期,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些企业开始招聘女工,妇女“人争趋之,相与连袂随裾,或行逐队以去”,竞相应聘,故C项符合题意。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社会习俗的变化12.12.“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由此导致了A. 君主立宪制度确立B. 责任内阁制形成C. 社会主义运动高涨D. 1832年议会改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旨在考查知识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发生于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早于题目中“工业革命”爆发的时间“18世纪中后期”,排除;B项形成于18世纪上半期,早于题目中“工业革命”爆发的时间“18世纪中后期”,排除;社会主义运动高涨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而且与题干信息没有直接关联性,排除C;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这种“状态”指的是英国工业革命后,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但当时英国的政治制度不能满足工业资产阶级充分参政议政的要求。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英国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D。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13.13.土地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材料二1931年春,毛泽东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411942年敌后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困难的局面,中共针对性地实行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即“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这就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团结了包括地主在内的各阶级一致抗日。摘编自聂佳辉中共领导下的土地革命和改革材料三建国后的乡村建设使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基础空前加强,遗憾的是1958年的人民公社给无数的农民造成了极大的痛苦。1978年后,新的土地政策极大的调动了农民劳动积极性,在保证国家工业化的前提下准许农民获得有限的自由发展空间。摘编自李昌平回首乡建一百年,有待我辈新建设(1)依据材料一指出土地制度发生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其社会影响。(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对地主政策的变化,并从政治形势角度分别概括其作用。(3)依据材料三指出,1958年后中国土地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导致土地制度或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答案】(1)变化:从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到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影响:促进生产力和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确立封建制度;为百家争鸣奠基;土地兼并激化阶级矛盾。(2)变化:从土地革命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到“双减双交”保留地主土地所有制。作用: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巩固了红色政权。“双减双交”有利于联合各阶级一致抗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变化:由“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素: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矛盾的变化;统治思想和政策的调整。【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土地为中心,考查了各个时期的经济政策。第(1)问,“除井田,民得买卖”反映出由井田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改变。新的土地制度的确立对政治、经济、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的问题。第(2)问,中共不同的土地政策是由革命任务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的。土地革命时期,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没收地方土地,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有利于争取农民对革命的支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红色政权。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任务是民族矛盾,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抗日,因此保留地主土地所有制,另外减少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尽可能团结地主和农民一致抗日。第(3)问,建国以后,农村生产关系先后有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次调整,根据题目要求回答后两次即可。回答土地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应要的上述材料和问题进行高度概括。其中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根本因素,不同的统治思想是重要因素,而能够随着社会矛盾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土地政策是中共成熟的重要表现。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4.14.盛泽镇丝织发达,经济繁荣,其兴衰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州府吴江县离城七十里,有个乡镇,地名盛泽,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乃出产锦绣之乡,积聚鲮罗之地。江南养蚕所在甚多,惟此镇处最盛摘选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八材料二什么电报啊,电灯啊,电话啊,样样完备。银楼钱庄有多少,绸缎洋货铺有多少,市肆繁盛,人烟稠密,物质文明,也是蒸蒸日上选自1924年3月15日盛泾第四版盛泽纺绸,昔蜚声于世。近以人造丝织品之竞争,及南洋各地关税壁垒之高筑,遂至一落千丈选自1935年版江苏省鉴材料三进入20世纪90年代盛泽镇先后创办了60多家外商独资、合资合作企业,出口创汇戌倍增长,到21世纪初,盛泽纺织业已初步形成一条从缫丝、化纤纺丝、织造、印染、织物深加工到服装制成品的产业链,及集研发、生产、市场、物流、服务为一体的配套体系选编自百度网(1)据材料一,概括盛泽镇经济发展的特点。(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时代特色。(3)据材料三,指出当今盛泽镇经济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分析其发展的有利经济因素。【答案】(1)特点:丝织业发达(专业化生产);商业繁荣(商品化经营);形成工商业市镇。(2)特色:与世界市场联系密切(或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近代化(社会生活新旧杂陈)。(3)趋势:开放性;综合性。因素: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经济全球化趋势。【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从材料“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江南养蚕所在甚多,惟此镇处最盛”可以概括出盛泽镇经济发展的特点。(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什么电报啊,电灯啊,电话啊,样样完备”“盛泽纺绸,昔蜚声于世近以人造丝织品之竞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时代特色:与世界市场联系密切(或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近代化(社会生活新旧杂陈)。(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当今盛泽镇经济的发展趋势:开放性;综合性。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经济全球化趋势等因素有利的促进了盛泽镇经济的发展。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民国时期商业发展的状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15.15.【历史选修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材料二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答案】(1)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解析】(1)相同之处:根据材料一、二的有效信息“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归纳光绪帝和康有为二人认识的相同之处。(2)阅读材料,从康有为与光绪帝的阶级立场、改革的目的等方面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而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二者主张的不同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16.16.【历史选修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材料二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材料三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答案】各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密切合作,世界才能和平、发展。【解析】根据材料一可知英国请求中国救援,中国保卫滇缅公路,中国在印、滇、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根据材料二可知发表开罗宣言,要求日本所窃取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根据材料三可知实现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创建联合国。综上三则材料的共同点为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合作以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故可从各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密切合作,世界才能和平、发展方面回答认识即可。17.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