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专题:天气和气候一、考纲要求,(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的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三圈环境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3)大气降水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量柱状图和等降水量线图。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4)天气、气候与人类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寒潮、台风、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地球温室效、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二、主干知识分析,(一)对流层大气特征和逆温现象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C。这主要是由于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离地面愈高,受热愈少,气温就愈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造成逆温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间,地面很快辐射冷却,使贴近地面的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快,从而产生逆温现象。这种逆温,在大陆上常年都可出现,尤以冬季最强。再如,暖空气平流到冷的地面或冷的水面上,会发生接触冷却的作用,愈接近地表,降温愈快,于是产生逆温现象。另外,在锋面附近,由于冷暖空气的温度差比较大,暖空气爬到冷空气的上面,也会产生明显的逆温现象。实际上,大气中出现的逆温现象常常是由几种原因共同形成的。无论那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对大气有一定的影响。由于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对流层大气局部上热下冷,大气层结稳定,阻碍了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易产生大雾天气,使能见度变坏,尤其是城市及工业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等。近年高考试题中,多次涉及这一内容,复习中要引起重视。,(二)大气热状况及其应用(气温问题),通过上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大气的热力作用是由一系列的热传递和热交换过程组成的。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这两种作用是建立在三种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基础之上的。运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可以分析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这是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的试题切入点。,思考下面的问题,理解有关热量问题:,1.阴天的白天气温比较低的原因?这主要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引起的,厚厚的云层阻挡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气温低。2.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这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引起的,蓝色光最容易被小的空气分子散射。3.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为什么是明亮的?这是由于散射作用造成的,散射作用将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射向四面八方,所以在黎明和黄昏虽然看不见太阳,但天空仍很明亮。4.霜冻为什么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温低)?这是由于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弱,地面热量迅速散失,气温随之降低。5.沙漠地区(晴天)为什么气温日较差大?沙漠地区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6.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分析一地白天气温的高低,主要考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强弱;分析一地夜晚气温的高低,则要考虑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强弱。,(三)大气热力环流原理的运用,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之间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是产生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热力环流在自然界存在的非常普遍,运用这一原理可以解释很多的地理现象,是天气部分复习的重点知识。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以下问题: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垂直方向气压下面高于上面。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等压面突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因其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判断气压高低,既要考虑高度因素又要结合等压面的凹凸状况。,(四)常见的天气系统,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锋面和低压、高压系统。在单一气团的控制下天气是晴朗的,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低压中心因气流上升而多阴雨天气,如台风天气。高压中心气流下沉而天气晴好,如寒潮、伏旱天气。锋面存在于低压槽内,主要是因为低压槽附近有冷暖气流交汇,高压脊控制为晴朗天气。1、锋面系统(1)概念:两种性质不同气团之间的交界面(2)锋面的特点: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两侧温度、湿度差别大;附近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3)锋面系统的分类及天气,(4)冷锋、暖锋的识别:,2、气旋和反气旋最常见的运动形式,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系统,锋面气旋:(1)气旋的前方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2)气旋的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3)气旋中部是暖气团控制的天气,3.风向的判断:弄明白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摩擦力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1)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表受热不均,使同一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只要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出了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作水平运动,这就形成了风。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其方向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2)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我们把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其方向: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大小与物体水平运动的速度成正比,与地理纬度正弦值成正比。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总是与风向垂直,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能改变风速。,(3)摩擦力是指地面与空气之间,以及运动状况不同的空气层之间互相作用而产生阻力。其方向总是与风向相反。因而摩擦力不仅能改变风向,而且可减小风速。(4)高空与近地面风的差异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二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一般摩擦力的影响可达离地面1500米左右的高度。在这个范围内,越往高空,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越往高空夹角越小,风速越往高空风速越大在相同的气压条件下,陆面上的风与海面上的风有所不同,陆面上的风与等压线间的夹角大,风速小;海面上的风与等压线间的夹角小,风速大。,(5)等压线与风向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北半球低压中心东部多吹偏南风,西部多吹偏北风;北半球高压中心其东部多吹偏北风,西部多吹偏南风。同时等压线的疏密程度与风力的大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等压线愈密集,气压差愈大,风力就愈强;等压线愈稀疏,气压差愈小,风力就愈弱。等压线是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各点的连线。由于海陆分布的差异,各地气压高低不同,并且时刻在变化,导致实际海平面等压线图上,等压线不仅是弯曲的,而且还形成了一个个等压线闭合的低压和高压中心。低压中心其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向外逐渐增高。气流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四周流向中心。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向右偏转成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高压中心其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向外逐渐降低。气流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由中心流向四周,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高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向右偏转成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在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北半球低压中心东部多吹偏南风,西部多吹偏北风;北半球高压中心其东部多吹偏北风,西部多吹偏南风。同时等压线的疏密程度与风力的大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等压线愈密集,气压差愈大,风力就愈强;等压线愈稀疏,气压差愈小,风力就愈弱。(6)风向的画法:在弯曲等压线图上,确定任一地点的风向,可按以下步骤进行:a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于该点相邻的等压线垂直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b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这点的风向。,4.气温的判断:对于天气系统中温度高低的判断,主要是考虑该地云量的多少,联系天气系统中晴阴状况的知识作出判断,就可以得出结论。例如高压为晴天,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这一内容在大气热力状况部分已作了分析,在此就不再详述了。5.降水的判断:关于降水的判断,首先要理解降水形成的原理,当空气由温度较高的地方流向温度较低的地方时,由于温度低的地方空气的饱和水汽含量低,原来暖的空气随着温度的降低,空气中的一部分水汽就要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也就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当空气由气温高的地方运动到气温低的地方时,就可能产生降水。当然还要看空气中含有水汽量的多少。在对天气进行判断时,在天气系统中,凡是有上升气流的如气旋、锋面、受地形的影响上升等,一般都可能产生降水。另外,当较低纬度暖的空气向较高纬度运动时,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也会产生降水,反之,当较高纬度的空气向较低纬度运动时,则不产生降水。如受中纬西风影响的地区降水较多,而受信风影响的地区降水较少。,(五)气候的形成与类型,1、天气和气候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是时刻变化的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2、气候形成因子(1)太阳辐射:地区气候差异和气候季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2)大气环流:空气运动过程中温度降低(上升或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水汽易凝结,降水多;行星风系、季风等。(3)下垫面海陆: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地形: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4)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附:影响气候的四大自然因素,3、气候类型(1)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及分布,(2)几个重要地区气候成因的分析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a、赤道低气压控制;b、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c、东北信风吹向大陆,带来丰富水汽;d、南赤道暖流的加入使北赤道暖流更强劲;东非高原的赤道附近地区没有成为热带雨林的原因:海拔较高,气温比刚果盆地低些。马达加斯加东部为热带雨林、西侧为热带草原的原因:a、大部分在热带,气温高;b、东侧暖流通过;c、岛屿中部为南北走向山脉;d、东南信风吹向岛屿,形成地形雨。类似地区: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中美地峡的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高温期出现时间:干季快要结束、雨季快要来临时。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超过热带草原气候。南亚地区5月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原因:热带过来的西南季风,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日本、朝鲜半岛的季风气候分布,4、几个重要的知识点,(1)季风环流东亚季风:受海陆因素的影响,夏季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冬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南亚季风:受气压带和风带南北移动的影响,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冬季,东北信风南移,形成南亚的东北季风。(2)副高的位置和强弱对我国夏季雨带的影响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有时只有个,位于夏威夷附近,有时分裂为两个,分别位于东、西太平洋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对我国天气变化影响很大,它的强弱和位置,直接影响着我国夏季雨带的分布。副高西部的偏南气流,从南部海上带来大量的暖湿空气,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交锋而形成的锋面,往往形成大范围的降雨带。由于副高位置随季节而变化,冬季偏南,夏季偏北,因此我国的主要雨带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春末,雨带位于华南,夏初,副高西伸北进,暖湿的偏南气流沿副高西缘北上,与北方来的干冷空气交锋在长江流域一带,形成长江中下游直至日本南部的梅雨天气,盛夏,副高进一步北进,雨带北推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副高南撤,雨带也随之南移。副高的位置和强弱一旦异常,就会引起旱涝灾害。,5、关于气候判断的一般方法世界各地的气候有不同的特点,是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以及时间不同而千变万化的结果,气候类型判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定南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或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呈峰形,该地点位于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1月或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呈谷形,该地点位于南半球。根据最高和最低气温的数值判断热量带,最冷月均温15C属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四种类型之一;最冷月均温0C以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三种类型之一;最冷月均温在(元)记载:白温州开船,西南行,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顶风可半月到真腊;真腊四时常如五六月天,不识霜雪,半年有雨,半年绝无;信教者削发穿黄,偏袒右肩,其下系黄布裙,跪足。据此并结合图,回答12题。1当时从温州航海前往真腊的较佳时间是A11-12月B3-4月C56月D7-8月2真腊地区的气候属于A亚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解析:1从图中的信息可得知真腊位于中南半岛,从温州前往真腊的航海方向是由东北向西南。古代航海的动力主要是风力,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季风影响显著,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偏北风,因此在冬季前往真腊是最佳时间。2本题可以直接从图上判断真腊是热带季风气候。也可以从背景材料分析,气候终年高温如夏,有明显的干湿季,符合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再结合真腊的地理位置就可以确定为热带季风气候。答案:1、A2、B,四、专题训练,1.读某气象观测点观测到的一次天气变化过程资料,判断图中能正确反映该观测点在1月1日时的天气形势的是()C,图是某区七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23题。2对图示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夏季最高气温出现在A地区B棉花生产是B地形区农业发展的优势CC地形区北坡降水比南坡多DD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3近年来,图示地区粮食播种面积逐渐减少,葡萄和啤酒花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与其经济和生态的合理性无关的因素是()A充分利用当地光照强、温差大的气候优势B增加地面植物的覆盖,减轻风沙危害C减少粮食生产中过多地对水源条件的依赖D当地居民有喜好吃葡萄喝啤酒的生活习惯2.D3.D,4.按气温垂直分布规律,下图中有永久性冰雪的山峰是()5四图分别是气压、降水量、地形、年降水pH值的分布图,对其叙述正确的是()A若甲图是南半球气旋,M点吹偏东风B乙图上的M点可能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中心地区C丙图上的M点位于山脊上D丁图上的M点可能位于柴达木盆地中4.B5.B,读北半球某地丘陵地上午时间南坡和北坡温差的年变化图。据此回答13-15题:6、造成该地南坡和北坡温差的主导因素是()A、太阳辐射B、植被C、洋流D、降水7、该地温差变化体现的气候特点是()A、春季北方高温B、季风气候显著C、大陆性特征较强D、气候复杂多样8、该地如果在我国,则最可能位于()A、台湾B、海南C、河南D、黑龙江6.A7.C8.D,9、从图中可以看出,月均温的高低与冰雪覆盖面积呈反相关的是()A、只有北半球的1月B、只有南半球的4月C、只有全球7月D、全球全年都是10、当北半球冰雪覆盖面积与欧洲面积相当时()A为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B长江口海水盐度一年中最高C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D塔里木河进入汛期9.D10.D,11、读2004年11月04日14时地面天气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甲地过去的24小时的天气情况是_(2)图中乙地此时吹风。乙地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乙地所在国家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3)丙地区是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平原,主要糖料作物有。同时该地也是沼泽分布率很高的地区,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4)丁岛的气候类型是,与我国同类型气候相比差异体现在_11.(1)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出现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并出现雨雪天气(2)西北风铁路温带大陆性气候(3)三江平原甜菜沼泽成因: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有广泛的冻土分布;水系发达;有凌汛现象。(4)亚热带季风气候丁具有海洋性特征,12下图是沿北纬60的1月份气温分布曲线和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在a、b、c三个区域中,属于大陆的是,判断理由是,在d,e,f三个区域中,属于海洋的是,判断理由是。(2)此时e地区气压中心的名称是;d地区气压中心的名称是,b地区气压中心的名称是。(3)此时我国盛行的风向是,其性质是。(4)此时印度盛行季风,进入一年中的季。12(1)c1月份北半球大陆气温比海洋低e1月份北半球海洋气压比陆地低(2)阿留申低压亚洲高压冰岛低压(3)西北季风寒冷干燥(4)东北旱,13读华北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12月28日8时气温水平分布图,分析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图中各点气温画出等温线。(2)在图中画出锋面位置,判断锋面位置的依据是_;标出锋面的移动方向。(3)P城此时受_(冷、暖)气团控制,其天气的变化情况是_。(4)P城市区出现一条闭合等温线,产生这种现象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_。(5)发展城郊绿化带和城区花园绿地有何意义?13(1)见图示。(2)见图示锋面两侧温差大(锋面向东南方向移动)(3)暖天气会由晴天转为降温、大风或雨雪天气,锋面过境后,天气转晴,但气温会降低,因为受冷空气控制(4)城市人口集中,工厂、居民生活、交通消耗大量燃料,释放出大量人为热(5)城郊建绿化带可以净化流入城区的气流,降低温度,增加湿度;发展城区绿化,一方面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另一方面可降低温度,减弱城市热岛。,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可知,A、B、C三地降水量差异较大,试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2)图中大陆西岸的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分布特点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3)图中C、D两地纬度相当,气温差异很大的原因是。14.(1)A地受副高和信风影响;B地受副高与西风带交替控制;C地终年受西风影响(2)南北延伸(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地形、海陆位置(3)C地气候海洋性强,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较弱;D地气候大陆性强,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较强,五、课后作业,1.等高线与等温线的相互关系是()A等高线越密集,等温线越稀疏B等高线与等温线一定完全重合C若只考虑海拔对气温的影响,则等高线值越大,等温线值越小D若只考虑海拔对气温的影响,则等高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解析卷云南省宣威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平行线的证明)汇编专题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广播媒体融合发展报告:新媒体环境下转型挑战与机遇
- 物业管理合同法律法规解读
- 推拿治疗学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5版潲水回收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承包合同
- 2025年度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合作合同
- 2025版商品房买卖合同智能家居系统安全评估及风险防控合同
- 2025年度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开发合同
- 2025年度生态旅游区土石方运输及绿化工程合同
- 2025版金融行业招投标保密协议书
- 企业合规管理培训课件讲义
- 《资本论》讲稿课件
- 幼儿园大班美术:《线条画:花》课件
- 燃气具安装维修工(中级)教学课件完整版
- 护理品管圈QCC之提高手术物品清点规范执行率
- 高尔夫基础培训ppt课件
- 有机化学第五章 脂环烃
- 微型钢管桩专项施工方案
- 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
- 机械加工的常用基础英语名词术语翻译对照大全
- Would-you-mind和Do-you-mind讲解学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