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内战的爆发_第1页
全面内战的爆发_第2页
全面内战的爆发_第3页
全面内战的爆发_第4页
全面内战的爆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全面内战的爆发 全面内战的爆发 【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 知道 “ 双十协定 ” 内容,记住重庆谈判和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地区以及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重大战役,掌握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标志,理解抗战胜利后中共提出的反内战方针的背景和目的,领会毛泽东“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 的著名论断。 2.能力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对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和毛泽东前往谈判的原因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辨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认识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示意图 ” ,培养学生通过历史图画获取历史知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历史情景作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讲述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前往重庆谈判的史实,引导学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的伟大胸襟;通过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和国民党反动派专制独裁进行斗争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和民主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维护和平与民主的自觉性,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2 / 9 通过解放战争初期敌我力量的变化,领会毛泽东 “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 的著名论断,引导学生在战略上藐视对手,在战 术上正视对手,在困难中看到成功,树立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重庆谈判,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被粉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难点:抗战胜利后的形势,战略反攻和主攻方向的选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抗日战争胜利了,中国人民盼望已久的生活就要实现了。但和平的生活真的会到来吗?出示挂图,请学生辨认是哪两个?我们看到的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两个对手 毛泽东和蒋介石坐到了一起。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他们走到一起是为什么?结果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 重庆谈判 ” 。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重庆谈判 抗战胜利后中国国内形势 学生看书,根据教材内容归纳中国国内局势怎样呢? (学生根据教材归纳:( 1)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 2)美国支持蒋介石) 3 / 9 二战后,美国依靠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向外扩张,企图建立自己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控制中国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就是 “ 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 。因此国民党统治集团在美国支持下,在抗战胜利之际积极抢占胜利果实,在抗战胜利后积极支持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力量。 但是,蒋介石却在 1945 年 8 月,抗战胜利之初,连续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 “ 共商建国大计 ” ,这又是为什么呢?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教师鼓励并总结 面对蒋介石的和平的阴谋,中共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学生回答, 毛泽东明知到重庆谈判有危险,也明知蒋介石没有诚意,为什么还要毅然到重庆谈判?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教师鼓励并总结。注意:只要学生依据历史事实,言之有理都要肯定。 为了争取和平,揭露蒋介石的内战阴谋,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于 1945 年 8 月 28 日,毅然来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这就是历 史上有名的 “ 重庆谈判 ” 。 重庆谈判和 “ 双十协定 ”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教材插图,弄清楚主要的人物和插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简单讲解 4 / 9 重庆谈判的简要情况。经过四十多天的艰苦谈判,重庆谈判取得了怎样的结果?学生看书回答,那么,重庆谈判又有何重大意义呢?(请同学们讨论。)那么,蒋介石是怎样对待 “ 双十协定 ” 的呢?学生讨论。得出蒋介石 “ 假和平、真内战 ” 的认识。 事实证明,重庆谈判只是蒋介石准备内战的掩护,在完成内战部署之后,蒋介石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发动了内战。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学生看书:全 面内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事件是什么?老师出示力量对比表,请学生根据力量表判断战争的胜负?并说明理由?在请学生看书:毛泽东说: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如何理解毛泽东这样说的依据?结果是不是这样?学生看书:蒋介石全面进攻的结果是什么?蒋介石全面进攻失败之后,又制定了怎样的作战计划? 三、转战陕北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默读教材和 “ 史海拾贝 ” 的内容,从中找出有效的历史信息。(学生看书后回答:( 1) 1947 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 2)陕北解放军由于力量悬殊,主动撤出延安。( 3)彭德怀运用 “ 蘑 菇 ” 战术,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4)人民军队还粉碎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在粉碎了敌人重点进攻后,国内局势有什么变化?学生5 / 9 回答,教师强调:在敌我力量改变的情况下,共产党做出了新的战略的决策: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共产党军队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学生回答 四、挺进大别山 为什么解放军会选择大别山为战略反攻的突破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地图,从大别山的地理位置、与共产党的关系来展开讨论。(要点:( 1)从地理位置上看,大别山处于武汉和南京之间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国民党最敏感、最薄弱的地区。( 2)它是一块老革命根据地,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3)占领了大别山就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驰骋中原。既然如此,请归纳刘邓挺进大别山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了敌人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像一把尖刀插入了敌人的心脏。 【预习提纲】 1、重庆谈判:(见书 109 页插图) ( 1)蒋介石邀请毛泽东重庆谈判的目的: A 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 B 为了欺骗人民。 ( 2)毛泽东谈判的目的: A 为了争取国内和平。 B 也为了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 3)谈判的结果:国共双方签定了双十协定,又称会6 / 9 谈纪要。 2、转战陕北: 1947 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在毛泽东,周恩来领导下,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指挥西北人民解放军采用 “ 蘑菇战术 ” ,取得了清化砭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 3、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见书 94 页插图。 意义: A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B 严重的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课堂小检测】 1、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力量强大 B、广大人民反对内战 c、发动内战的准备不足 D、美国主张和平解决 2、抗战胜利初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政治任务是 () A、参加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 c、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D、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3、 1945 年,毛泽东应邀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为内战做准备 为了戳穿蒋介石假和平阴谋 讨论停战问题 为 争取国内和平 7 / 9 A、 B 、 c 、 D 、 4、陪同毛泽东赴渝谈判的 *代表,除王若飞外,还有 () A、朱德 B、任弼时 c、周恩来 D、陈毅 5、 1945 年国共重庆谈判,经过 43 天的谈判斗争,国民党被迫同中共签订了 () A、双十协定 B、停战协定 c、共同纲领 D、国内和平协定 6、下列关于重庆谈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国共双方政治上的较量 B、签订双十协定,不符合人民的愿望 c、是蒋介石欺骗人民的幌子 D、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阴谋 7、 1946 年 6 月,全面内战开始于国民 党军队进攻 () A、陕甘宁解放区 B、上党地区 c、山东解放区 D、中原解放区 8、 1947 年 3 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是在国民党军队集中兵力进攻 () A、山东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陕甘宁解放区 D、大别山革命根据地 9、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提出了 “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的著名论断,主要依据是 () A、国民政府统治腐败不得人心 B、人民解放军有巩固的后方 8 / 9 c、人民解放军具有坚强的战斗力 D、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 10、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指挥西北野战军同国民党军队领导的主要是 () A、邓小平 B、周恩来 c、彭德怀 D、朱德 11、 1947 年 3 月,国民党集中 25 万兵力,向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 () A、陕甘宁 B、山东 c、晋察冀 D、鄂豫皖 12、 1947 年 3 月,蒋介石集中 45 万兵力,向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 () A、中原解放区 B、陕甘宁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大别山根据地 13、揭开人民解放战争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孟良崮战役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