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3 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识记词语。 2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3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能力目标: 1训练做读书摘要的能力。 2训练生动形象进行口头描绘景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点:概括要点和学习语言,必须扣住这两个重点进行教学。 教学时数: 2 教时。 第一教时 一、 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还记得里面是怎样描写小草的吗? “ 嫩嫩的,绿绿的 ” 。从 “ 嫩嫩的,绿绿的 ” 我们就知道是春天到了;现在的小草呢? “ 枯死了。 ” 从中我们知道这是冬天。 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呢?2 / 13 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大家解释其中的道理。 二、课题简介: 1、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提示:(第 2 自然段)指草木荣枯、候鸟来去、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物候现象。 2、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 提示: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用 “ 物候学 ”“ 简介物候学 ” , “ 物候学与农业生产 ” 等这样的题目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 “ 科学小品 ”这类文章的特点。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 “ 大自然的语言 ” ,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三、作者简介: 竺可桢( 1890 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和首批气象台站,并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地学系,成为当时培养地学英才的摇篮。以求实精神领导浙江大学工作,培育了多方面的人才。长期领导中国科学院工作,积极倡导并组织和参加中国地3 / 13 学、生物学、天文学、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及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多方面工作,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四、初读课文 扫清字词障碍。 1、本课的多音字。 连翘( qio)衰草连天( shui)观测( gun)风雪载( zi)途 翘起( qi)鬓毛衰( cu)玄观( gun)记载( zi) 落叶( lu)丢三落四( l)落枕( lo) 差异( ch) 差遣( chi)差错( ch)参差( c) 2、重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 萌( mng)发:萌芽、发芽。农谚( yn)衰( shun)草连天 次第:一个接一个。 翩( pin)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 yn)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簌簌( s):纷纷落下的样子。 销声匿( n)迹:这里指各种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销:消失。匿:隐藏。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周:绕一次。 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 草木荣枯:指植物的茂盛、枯萎。 4 / 13 花香鸟语: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 象,多指春天的风光。语:鸣叫。 风雪载( zi)途:风雪满路,风雪遍地。载:充满。 年年如是:年年像这样。是:代词。此,这样。文言文中 “ 是 ”用法:一为代词,二为判断动词。 五、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划分段落结构。先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再合并成几个意义段。 第 1 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 第 2 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 3 自然段: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 4 段:介绍物候观测的手段和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 5 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 的重要性。 第 7 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的差异。 第 8 段: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第 9 段: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第 10 段:物候现象来临的第四个因素是古今的差异。 第 11 段: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第 12 段:加强物候观测,促进农业生产。 本文作者围绕物候这个中心介绍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课文因此也可划分为四部分。 5 / 13 第一部分( l 3),说明什么是物候、物候学。 第二部分( 4 5),说明物候研究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 6 10),说明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各个因 素。 第四部分( 11 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师小结: 课文主旨 文章介绍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第二教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 至 3 自然段)。 (一)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列问题: 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答案: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答案:时间顺序, 春、夏、秋、冬,所以是时间顺序。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 过后 再过两个月 不久 于是转入 到了秋天 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3、本段的结构是:先分后总。主要的说明方法是:摹状貌、举例子。 4、前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 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 D四季景色变化。 5、作者在写四季时抓住了各季节哪些特点? 6 / 13 明确:春天, “ 冰雪融化 ” , “ 草木萌发 ” ,繁花 “ 次第开放 ” ;夏天, “ 植物孕育果实 ” ;秋天, “ 果实成熟 ” , “ 叶子渐渐变黄 ” , “ 簌簌落下 ” ;冬天,昆虫 “ 销声匿迹 ” ,到处 “ 衰草连天 ” , “ 风雪载途 ” 。 其中, “ 萌 ” 字准确地反 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态, “ 次第 ” 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 “ 渐渐 ” ,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 “ 簌簌 ” ,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肃杀; “ 载 ” ,即充满,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文章第一段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 “ 四季图 ” 。 (二)阅读第二、三自然段,回答: 1、思考这两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 2 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 3 自然段: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2、第 2 自然段一开始并未直接解释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而是从哪两个方面举例说明物候现象同农业生 产的关系的? 答案: “ 草木 ”“ 候鸟 ” 两个方面。从 “ 植物 ” 写到 “ 动物 ” 。 师小结第二自然段: “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 先写开花7 / 13 早的杏花、再写桃花,很有条理。这些都照应了上句的 “ 草木 ” 。而 “ 传语 ”“ 暗示 ” 与语言有关,且将杏花、桃花拟人化,十分亲切可爱。 “ 布谷鸟 ” 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 ,把布谷鸟的鸣叫写成 “ 唱歌 ” ,拟人形象,把布谷鸟的叫声写得很有音韵节奏,给人以美妙的享受。这一段由 “ 杏 ” 写到 “ 桃 ” ,从 “ 植物 ” 写到 “ 动物 ” ,最后才对大自然的语言作出诠释,即:花香鸟语,草长芬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条理十分清楚。 3、第三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 提示: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 4、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说明:什么是物候?分析时抓住第 3 自然段第一句“ 这些自然现象 ” 中的 “ 这些 ” 指第 2 自然段中的草木荣枯、候鸟去来。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第一部分总结:第一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 说明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释题),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条理十分清楚。此外,生动形象的描写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趣味性。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4、 5 自然段): 8 / 13 1、指名朗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然后总结段意。 段意: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2、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提示:从观测手段、数据意义两方面写出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应用在农事上:比较简便,容易掌握,避免损失。观测手段: “ 活的仪器 ” ,即活生生的生物。 数据意义: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 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3、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举例子。作用:第五自然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更具有说服力。例子是:北京物候记录, 1962 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 1961 年迟十天左右,比 1960 年迟五六天 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三、学习第三部分( 6 至 10 自然段)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什么?这几个因素能否对换,为什么? 四个因素:首先是纬度,第二是经度,第三是高下差异,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 不 能对换。这几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的。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 是按照从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9 / 13 从空间(七、八、九段)到时间(十段)的顺序来安排的,并分别用了 “ 首先 ” 、 “ 第二个因素 ” 、 “ 第三个因素 ” 、“ 此外 ” 等词语,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2、体会本文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 1)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 20 天,但是到晚春 5 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 (第 7 段)作用:举例说明纬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 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 ( 2)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第 8 段)作用:举两例说明经度的差异是怎样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 ( 3)山地秋冬两季, 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第 9 段)作用:举例说明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 4)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 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几天。(第 10 段)作用:举例说明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师小结: 举例子是常用的说明方法,它往往能深入浅出,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通俗易懂,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解说得很清楚。 10 / 13 四、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11、 12 自然段) 思考: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有哪些意义? 答案: 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 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五、总结。 六、作业设计:认真阅读第一部分,完成下列思考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 _( A清醒 B苏醒; c醒悟; 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 木萌发,各种花 _( A次第; B连续; c陆续; 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 _( A纷纷; B刷刷; c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答案: B A c 2解释词语: 销声匿迹:这里指各种昆虫 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3前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 11 / 13 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 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结构是:先分后总。主要的说明方法是:摹状貌、举例子。 5去掉 “ 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 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答案:不行。以上情况只限于 “ 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 。 6、把 “ 各种花次第开放 ” 改为 “ 各种花竞相开放 ” 行不行?为什么? 答案:不行。 “ 次第 ” 是一个接一个之意, “ 竞相 ” 是争先恐后之意,不能突出不同类 的花按时令依次开放的特点。 7、如果将 “ 大地渐渐地沉睡中苏醒过来 ” 中的 “ 渐渐 ” 去掉,语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案:去掉后就不能说明连续而缓慢的过程。 8、 “ 燕子翩然归来 ” 与 “ 燕子归来 ” 有何不同? 明确:燕子 “ 归来 ” 前面加上 “ 翩然 ” 二字,那燕子飞舞的样子就生动起来了。让人想象到 “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的景象。如果只写 “ 燕子归来 ” 就显得平板了。 9、第 1 自然段的段意是什么?答案:说明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 10、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12 / 13 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 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 (能将 “ 赶快种谷子 ” 后面的句号改为问号吗?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杏花,桃花二者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再则,前一句说的是春季的物候,后一句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第三,前后两句句型也不相同。 11、作者在写四季时抓住了各季节哪些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护理相关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上半年教资作文真题幼儿园含答案
- 2025《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考核题(含答案)
- 2006年7月国开电大法律事务专科《刑法学(2)》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G1工业锅炉司炉】作业考试题库及G1工业锅炉司炉考试试题(含答案)
- 北京地铁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全科医学医师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化验员知识培训效果课件
- 化肥知识培训感悟和收获
-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概述课件
- 麻醉术后护理业务学习
-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中华文化精神》教学设计
-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 哪一款“套餐”更合适教学课件设计
- 采油采气井控题库
- Cpk 计算标准模板
- 精选浙江省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23版)
- “魅力之光”核电知识竞赛试题答案(二)(110道)
- 外科学课件:食管癌
- 汽机专业设备运行日常点检
- GB/T 2820.12-2002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12部分:对安全装置的应急供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