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复习提纲(晋教版)_第1页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复习提纲(晋教版)_第2页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复习提纲(晋教版)_第3页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复习提纲(晋教版)_第4页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复习提纲(晋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复习提纲 (晋教版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复习提纲 (晋教版 ) 第二章自然环境 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地势的影响:使河流自西向东流,使河流水能资源丰富,使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自东向西深入,带来充沛降水,沟通我国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2我国近海大陆架的范围广阔,包括渤海和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以及南海的一部分。 3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4我国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优势:为发展多种农业和经济提供有利条件。 5地形可以分为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基本类型。 6我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雪山众多,冰川广布,宽谷和湖泊镶嵌其中)、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开阔,起伏和缓)、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梁峁众多)和云贵高原。 我国的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2 / 6 我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山脉 两侧 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天山 准格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东侧 西侧 大兴安岭 东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太行山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巫山 长江中下游平原 3 / 6 四川高原 横断山 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 8山区的优势: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有着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是祖国建设不可缺少的财富。 山区的劣势:地表崎岖,交通不便,增加山区开发和利用的难度,地质灾害较多,使我国耕地资源不足。 复杂多样的气候 1冬季时,南方和北 方温差大;夏季时,除青藏高原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总的来说,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2我国可以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青藏高原区:寒温带(一年一熟)、中温带(一年一熟)、暖温带(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亚热带(一年两熟到三熟)、热带(一年三熟)。 3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4西北地区远离海洋,年降水量小,发展农业必须依靠灌溉。东北地区夏季多雨,冬季降水不足。华北地区夏秋两季多雨、春季干旱。 5我国西南部山地迎着从印度洋吹来的湿润气流,是我国大陆上降水量 最多的地区。东南部濒临海洋,从海洋上吹来4 / 6 的湿润气流带来丰沛降水,年降水量变率小,季节变化小,是我国的多雨地区。 6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沿海和南方的降水季节变化小于内陆和北方。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水分的收入量大于支出量,空气湿润,不然则相反。全国可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 7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沿海多于内陆,南方多于北方。 8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体与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1 月 0c 等温线)一致。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体与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半干旱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体与 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9我国气候的特征: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东部是季风气候,西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为高原和高山气候。 10在季风区内,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西北地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是农作物高产的必要条件。 众多的河流 1在东南部的外流区,河流多而长,汛期时流量大。西北内陆和藏北高原地区多内流河,河流少而短,多为时令性河流。 5 / 6 2我国唯一进入北冰 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 3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密度最大的平原湖泊聚集区。 4外流河流量大,汛期由北向南变长,含沙量少,内流河则相反。 5北方河流流量较小,开始晚,结束早,汛期短,有结冰期,南方河流则相反。 6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道,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贯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7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它流经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注入东海。长江北岸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南岸的主要支流有乌江、沅江、赣江、湘江。源头河谷宽浅,水流较缓。上游(源头 宜昌)落差大,峡谷多,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中游(宜昌 湖口)地势低平,河道迂回曲折,水流平缓,湖泊星罗棋布下游(湖口 入海口)地势低平,江阔水深被称为 “ 黄金水道 ” 的原因:自古以来就是东西交通运输动脉;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工业和城市集中,运输需求量较大;长江干流水量大,和京杭运河的众6 / 6 多支流相通,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 了南北广大地区;长江水量大,无结冰期。 8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注入渤海。上游(源头 河口镇)河水清澈,多峡谷中游(河口镇 旧孟津)泥沙含量多下游(旧孟津 入海口)泥沙沉积,形成 “ 地上河 ” 9黄河的贡献: 上中游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 提供丰富水资源,供人们饮用、灌溉农田 塑造肥沃的冲积平原 10地上河的形成:中游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再加上地势低平,下游流速减慢,使泥沙淤积河床,形成地上河。 11在黄河上游梯级开发的原因:流经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