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里亚论被消费的休闲_第1页
波德里亚论被消费的休闲_第2页
波德里亚论被消费的休闲_第3页
波德里亚论被消费的休闲_第4页
波德里亚论被消费的休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波德里亚论被消费的休闲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随着后 工业 时代和消费 社会 的来临,包括 旅游 在内的休闲活动也被彻底地裹挟进大众消费之中。波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里,休闲已经成为 文化 记号和被消费的对象。休闲是不可抗拒的责任 伦理 。因此,休闲和休闲中的自由是不可能的。波德里亚同时批驳了休闲之中人人平等的神话。关键词: 休闲,符号,消费,消费社会_ 在某种意义上,休闲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象征。1899年凡勃伦出版了有闲阶级论,标志着探索休闲对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意义的休闲学科在美国诞生。之后,不少 哲学 家和 社会学 家、人类学家都对休闲有所研究。与关于休闲的常识看法和流行观点不同的是,在某些思想家那里,大众休闲是一个应该慎重对待和批判的对象。 例如,早在韦伯那里,他就曾经不无忧伤地预见,随着合理性原则主宰越来越多的社会部门,人们的行动只能从一个合理系统转到另一个合理系统:从合理化的 教育 机构到合理化的工作单位;从合理化的休闲场所到合理化的家。社会除了成为一张完全封闭的合理化结构之网外什么也不是。 休闲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是作为文化工业的一部分来批判的。法兰克福学派区分了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批判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的欺骗性。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表明,包括大众旅游在内的休闲娱乐业的发展,恰恰掩盖了 资本主义 意识形态对大众的统治,无非是在满足大众消费需求的幌子下满足人们对幸福和平等的追求,通过休闲娱乐这种特殊形式的”平等”掩盖社会生活事实上的不平等。 法国社会学家波德里亚对休闲的批判与法兰克福学派有某种渊源关系,但他把符号学应用到理论中,展开的是对文化工业的符号 政治 经济 学 批判。在波德里亚看来,消费必然导致对符号进行积极的操纵。把休闲放在以消费社会指称的后现代时代里,从消费的角度来评价休闲,休闲无法不成为符号消费的对象 ,因此,休闲就是大众文化之符号消费的一种。这就是被消费的休闲,消费的一般意义 波德里亚对休闲的看法出发点在于他对大众消费的理解。这里不可少地必须回到波德里亚对消费的一般看法。消费在波德里亚那里是作为工业文明的一种典型模式的,它根本上不同于把消费作为满足需求过程的流行看法。与将消费看作是被动的消极的占有方式不同,波德里亚将消费看成一种积极的相互关联的方式,一种系统的行为方式和总体反应。总体上看,消费在消费社会中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通过符号建立差别。 波德里亚将消费定义为一种操纵符号的系统行为。在波德里亚看来,消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质实践,物品并不就我们的”消费”对象,它们充其量只是需求的对象和满足这些需求的对象。而需要的满足只是消费的前提,不足以界定消费本身。为了成为消费的对象,”物”必须变成符号。 那么成为什么样的符号呢?符号的意义在于建立差异,以此将符号所代表的东西区分开来。这里人们关注的是符号的所指而不是它的能指。符号之间的关系,使”差异”得以确立。与他人形成差异,正是日常生活中消费的主要用途之一。 现代消费社会的本质,即在于差异的建构。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客体的物质性,而是差异。所以说,”物”从来就不是因其物质性而被消费,而是因为其同其他”物”的差异性关系而被消费的。 在现代消费社会里,关于竞争的意识形态已经让位于所谓”自我实现”的哲学,新的主题不再是获取物品,而是通过消费而达到个性的实现。因为特定的经济阶级或社会地位群体的成员资格,不再能为我们提供一种认同感、确定感和归属感,我们只能通过消费来与客体、集体和他人建立关系,来获得一种身份和建构意义。正如一句流行广告词所说:我买了,因而我就是( I shop, therefore I am)。1现代广告这样告诉人们说:买下这个吧,因为它与任何别的东西都不同(如:这是社会精英享用的肉食品,这是只有极少数佼佼者抽的香烟);买下那个吧,因为这个社会上所有的人都已经在用它。这两种广告的说法相反,意思却是一样的。这就是要让每一个具体的消费者,在他她模仿别人的同时,却得到一种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感觉。事实上,”消费”一词在此展开了它的双重意义:它一方面意味着消耗,消灭,消除,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实现”。自我的实现。 其次,通过符号获得拯救。 波德里亚指出,现代消费行为的本质就在于,它”只是模仿了社会本质-地位”。实际上,现代消费就是一种通过物而拯救的等级 逻辑 ,是一种要通过自身努力来实现的拯救办法。2 社会地位这个东西 历史 上是通过恩赐和继承得来的,只有少数人拥有人人羡慕的象征高等地位的东西,比如服饰和休闲。但是,每个人的心里其实都有对社会地位的向往,希望高贵的出生和社会地位。在无法从血缘上继承社会地位的情况下,消费社会提供了满足人们向往 心理 的替代力量,那就是物的丰盛和拥有。通过占有更多的物和消费,人们在”无法通过恩赐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拯救”。 游荡在城市丛林中的现代人,籍消费来达到拯救-”幸福”。物的丰富和丰盛,其实只是幸福的符号而以,但是物品所提供的满足感和人们对幸福的希盼,恰是使日常的平庸生活得以延续下去的维系力量。在日常社会里,消费并不是作为工作或生产过程的结合来体验的,而是作为奇迹,一种籍物质的丰盛和拥有来达到的奇迹:幸福。 另外,对符号的追逐也是无穷的。 以消费来拯救自身的做法,实质上是将”生命的计划表达于一种飞逝的物质性中”3,人生的计划或者目标纵然没有消失,也已自甘消解在一系列的物质性的满足中。可是,物质的满足是没有止境的,因此,消费作为”一种完全的理想主义的实践”,不可能有彻底满足的时候。我们注定要不停地”欲求”下去,无穷地追逐消费的象征符号。 也就是说,消费是没有止境的,并且它是不可克制的,消费具有了对于人的强制性。这种强制性不是什么心理上宿命性的结果,也不是来自于社会威望单纯的强制力。如果说消费显得不可抑制,恰恰表明它是一种完全的理想主义的实践,不再与需要满足和现实原则有什么关系。消费之所以不可克制,最终原因在于人生根本意义的匮乏。于是消费成了我们存在的唯一理由。因为人生似乎只剩下了这条证明自身存在和获得拯救的途径。 简要地说起来,在波德里亚看来,消费是”一种操纵符号的系统性行为”,人们消费的并不是对象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符号。当然,人们消费符号是有目的的,在于通过此一活动获得一种身份认同,通过符号的差异来建立与他人的差异。 另外,消费是对人的一种强制力量。休闲的符号性 现代社会关于休闲的流行观点是,休闲,就是对时间的自由支配。假如人们在劳动时间中被奴役和异化,那么在休闲时间中他是自由的。时间是一种先天的范畴,它就象空气和水一样,是不可让度的东西,在休闲中的时间是大家的私有财产。在波德里亚看来,这样的流行观点无非是重复了我们在休闲中得救和休闲中人人平等的神话。 波德里亚认为,对休闲和自由时间的研究必须放到整个时代的背景中。这个时代就是他所指称的消费社会。在这个时代里,随着西方发达国家进入消费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生存状况有了新的特点,即詹明信所说的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的无深度性。文化的无深度性表现为一切文化的意义都被挟持进消费文化之中。大众象一个”黑洞”,渗透在媒体符号、类像和超真实中,吸进了所有的信息、意义和交流,并使它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