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一、基础知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彳亍(ch) 殒身不恤(yn) 忸怩(n) 意味隽永(jn)B. 颓圮(p) 瞋目而视(chn) 遒劲(jn) 目眦尽裂(z)C. 攒射(cun) 溯流而上(s) 箕踞(j) 信手拈来(nin)D. 长篙(ho) 咄咄逼人(du) 燕国(yn) 美味佳肴(y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意味隽永(jan);B项,遒劲(jng);D项,长篙(go)。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恶梦 提要钩玄 宫阕 风云变幻B. 偏袒 妄自菲薄 屠戮 嘉言懿行C. 骷髅 奋笔急书 翌年 越俎代庖D. 焦灼 衣衫褴褛 婆娑 起成转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现代汉语的字形辨析与识记。A.恶噩C.急疾D.成承3.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B. 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C. 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D. “生命的价值在于百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答案】D.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B. 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C. 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人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D. 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结构混乱,“充满”前面的主语应当是“论述”,前面是“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的主语是“他”,应暗换注意造成结构混乱,答“在”改为“的”;C不和逻辑,句子前后构不成转折关系,在“但”前面加入“取得较大成绩”等内容;B不和逻辑,“不仅”“而且”表示的递进关系要么是“希望”,要么是“活动”,此句前面是“希望”,后面是“活动”,在“活动”前加“希望”。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好坏等两面的词,是、成为、变成表判断的词。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语病,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史记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B. 戴望舒,现代诗人,因代表作雨巷而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艾青,原名蒋海澄,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作者第一次用“艾青”作笔名发表的一首具有自传性质的抒情长诗。C. 中国现代诗歌又称为中国新诗,新诗中大量的是不受旧体诗格律束缚的自由体诗,其中也有反映新时代生活内容的旧体诗,如毛泽东的一些诗词。D. 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代表作,小说通篇用第一人称叙事,作品的主人公就是大卫,是个遗腹子。母亲死后,大卫找到唯一的亲人姨婆,在姨婆的培养下成为一位有成就的画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项,大卫最终成为了有成就的作家,而不是画家。6. 下列对文言文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参乘也作“骖乘”,又叫陪乘。古时乘车,御者在中,尊者在右,警卫在左,在左边担任警卫的人叫参乘。)B.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荆轲刺秦王)(徵为古代五音之一,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也有七音之说,即在五音后加变宫、变徵二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C.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河南”、“河北”古时指黄河以南、黄河以北。)D.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刺秦王)(足下是古代对对方的敬称,多用于下级对上级或朋友、平辈之间,而且多用于书信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项,乘车时,以左为尊。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秦且灭六国,兵已临易水,恐其祸至。恐其祸至,燕太子丹患之。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太子丹曰:“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也。”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却行为道。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田莫不知。光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撤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轲为上卿。(选自战国策,有删改)7.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 寒心:胆战心惊。B. 光不敢以乏国事也 乏:荒废。C. 窥以重利 窥:探看,引诱。D. 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 让:责备。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B. 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C. 光言足下于太子 燕王拜送于庭D. 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B. 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C. 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D. 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10.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在秦将灭六国,兵临易水之际,太子请教鞠武、田光以及接见荆轲都是为了解决秦灭燕国之患。B. 樊将军从秦流亡到燕后,太傅鞠武以为大患,急遣樊将军入匈奴,想借匈奴之手来杀掉樊将军。C. 太子向田光请教如何缓解燕、秦两国紧张局势之后,叮嘱他谈话内容勿泄;为此,田光“自刭而死”。D. 太子重用荆轲,是想让他胁迫秦王返还诸侯土地;或者刺杀秦王使秦大乱,六国趁机合纵破秦。1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2)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答案】7. D 8. D 9. A 10. B 11. (1)希望您赶快去拜见太子,说我已经死了,表明我不会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泄漏出去了。”于是田光自刎而死。(2)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就可以占领秦的全境称王了。【解析】7. 试题分析:D项,让:推辞、退让。8. 试题分析:D项,相同,都是连词,表示并列。A项,连词,表目的,用来;介词,用。B项,介词,通过,经过;副词,于是。C项,介词,向,对;介词,在。9. 试题分析:原文: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拜”“跪”是礼节,不要断开,“膝”名词作状语,修饰“行”,二者不要断开;“所者”固定句式,不要断开。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拜”“跪”是礼节,不要断开,“膝”名词作状语,修饰“行”,二者不要断开;“所者”固定句式,不要断开。10. 试题分析:B项,“借匈奴之手来杀掉樊将军”原文无据,原文是将樊将军送到匈奴后可以消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借口。11.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愿:希望;足下:您;过:拜见;遂:于是;距:把守;内:通假字,通“纳”,接纳;尽:全;王:名词动用,称王。参考译文:秦国将灭掉六国,秦兵又已逼近易水。恐怕祸临燕国,太子丹为此非常忧虑。樊将军逃离秦国到燕国,太子丹接纳了他。太傅鞠武劝他说:“不行啊!秦王很残暴,对燕国积累了很深的仇恨,真让人(或“为这件事情”)胆战心惊,更何况秦国听说樊将军逃到了燕国呢!这就像将肉放置在饿虎往来的路上,(您遭受到的)灾祸一定无法挽救了!我希望您赶快把樊将军送到匈奴去,以便消除秦国进攻燕的借口。太子丹说:“樊将军在这个世界上已经走投无路了,才投奔到我这里来,我总不能因为被强秦压迫,便抛弃了我所可怜的朋友,将他送到匈奴去。(反正)这是我性命本当绝的时候了。希望太傅再想一个别的计策。”鞠武说:“燕国有位田光先生,可以和他研究谋划。”太子丹跪着上前迎接田光,向后倒着走为田光引路。田先生坐好以后,太子丹看看左右没人,便离开坐席请教说:“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先生关心一下这件事。”田光说:“现在太子您听到的是我精力旺盛时的情况,可不知道现在我的精力已经消耗完了。虽然如此,我不敢因为我(精力不如以前)就荒废了国家大事。(庆幸的是)我有一位好朋友荆轲可以为您所用。”太子说:“希望通过您(让我)与荆轲结交。可以吗?”田光说:“可以。”太子送他到门口,说:“我向您汇报的情况,和您自己说的话,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漏出去。”田光俯下身子笑了笑,说:“好。”田光去见荆轲,说:“我和您关系很好,这在燕国是无人不知的。我向太子推荐了您,希望您到宫中去拜见太子。”荆轲说:“愿接受您的教导。”田光说:“希望您赶快去拜见太子,说我已经死了,表明我不会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泄漏出去了。”于是田光自刎而死。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选段,完成下列小题。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大堰河啊,我的保姆。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扉,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12. 如何理解“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13. 诗人说“我是地主的儿子”,又说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这两处“儿子”的自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4. 诗人为什么说“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而不是看到春雨、听到秋风萧瑟的声音?【答案】12. 深刻揭示了封建压迫下分期劳动妇女地位的低下。 13. 表达对大堰河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诗人承认自己出生于地主家庭,但养育“我”长大的是大堰河,只有她才是“我”真正的母亲,是她给予了“我”母亲般的爱抚和教育。 14. 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洁白无瑕,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之情。诗人想起了这个给过无限温暖的大堰河,想起了她悲苦的身世、低下的地位、死后的凄凉,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哀悼和怀念之情。【解析】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原因的题目,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名字是村庄的名字,就是随意取名,一般有地位的人会有名有字,没有意味着没有地位。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的词语的含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结合文意,此题的关键是分析第一个称自己是地主“儿子”是自己的出身,后面“儿子”,不是真正的“儿子”却称“儿子”的原因是“大堰河养育我”。通过这些分析情感是“表达对大堰河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1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意象选取的题目,为什么用“雪”而不用“春雨”“秋风”,实际是考核诗歌的意象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析意象的特殊含义。此题的关键是分析“雪”洁白无瑕和大堰河的品质相似,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用“雪”更加容易表现自己对大堰河的赞美,而其它两个意象,相对表达“赞美”之情较弱。点睛:意象是诗歌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分析诗歌的切入点,分析诗歌的意象首先注意表面的特征,然后注意经多年流传形成的固定意义,然后分析在首歌中的具体的指向意义,这几种意义往往相互关联。此题注意分析“雪”洁白无瑕的特征和人物品质的关系。15.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_,_”两句表现了早期革命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姿态。(2)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对母校一草一木热爱的句子“_,_。”(3)在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赞颂真正的革命者,具有“_,_”的视死如归的精神。(4)在论语为政中,孔子教导弟子仲由要懂得“_,_”就是聪明的道理。【答案】 (1). 到中流击水 (2). 浪遏飞舟 (3). 那河畔的金柳 (4). 是夕阳中的新娘 (5).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6).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7). 知之为知之 (8). 不知为不知【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姿态”“对母校一草一木热爱”“视死如归”“就是聪明”,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遏”的写法。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我的母亲莫言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的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的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的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到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选自莫言获奖感言讲故事的人)16. 本文开头一段有什么作用?17. 作者在三段中分别用了“最痛苦”、“最深刻”、“最后悔”三个短语来评价这三件事,作者这样写分别有什么含义?18. 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19. 文中母亲说:“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结合文章,谈谈这句话的意义和作用。【答案】16. 首段点明主旨,表达了对母亲的高度赞美和深深的思念;结构上总领下文对母亲事迹的怀念;暗示母亲悲苦的命运;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17. “最痛苦”表达了“我”因无力保护无辜受到伤害的母亲的伤心,对让母亲绝望的那个以强凌弱的时代的痛恨;“最深刻”说明了那个年代吃顿饺子不容易,而贫困的母亲的大方的举动对“我”的影响深远;“最后悔”是想表明“我”不能容忍在母亲的教诲下老老实实做人的自己一不小心沾染上的坏习气,更不能容忍自己深爱着的母亲因为自己而痛苦、而丢脸,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和敬仰。 18. 对生活无奈又达观、对别人宽容且具有强烈同情心、对自己的孩子疼爱又严格。 19. 这句话虽然朴实,但具有深刻的哲理。它告诉我们,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如果心存邪恶、不做好事,即使是美也会变丑。这句话表达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疼爱之情,展现了一位教子有方的母亲形象。结构上引出下文“我”的变化。文中的村里的一些人、学校里的几个同学以及城市中的一些有文化的人嘲笑“我”的相貌,他们就是丑陋的,而“我”在母亲的教诲下,以德报怨,向他们道歉,“我”就是美的。【解析】1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答出语段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作用。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句子“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可知这是对母亲的赞美,下文的内容叙事都围绕这点展开,通过“挪坟”这一经历反应母爱你去世后还不得安息,预示命运的坎坷。奠定情感基调。这些也正是文章的开头段落具有的作用。点睛: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此题是文章的开头从总领全文、奠定基调和预示人物的命运等角度分析。17.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的用语的作用的题目,注意分析分析效果,此题的关键是答出“最”起强调作用,结合后的各自内容分析强调的重点即那些事情,对自己产生哪些影响,如,“最深刻”的事件母亲把自己的半碗饺子给乞丐,说明“那个年代吃顿饺子不容易”“母亲的大方的举动”对我影响深远。其它两点同样。18.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形象特征分析的题目,人物形象特征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把我的饺子给乞丐”等情节中概括出其“对别人宽容且具有强烈同情心”的特征。1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的句子含义和作用的题目,答题时结合上下文和主旨分析。此题的句子的内容不难,作用要结合主旨分析这句话让我从别人的嘲笑中解脱出来,分析母爱教子有方,下文写“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正是母亲的影响,可见此处有引起下文的作用。五、20. 根据语境填空。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说,即认为汉字的构成有“象形”“_”“会意”“形声”“_”“假借”六种方法。依照事物的形状构成汉字的字形,构成的字是_字;把两个或多个意义相关的象形符号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字是_字。【答案】 (1). 指事 (2). 转注 (3). 象形 (4). 会意【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关系到汉字造字法的题目,第一个空格需要相关知识的积累,第二个空格注意前面的“事物的形状”,第三空注意“两个或多个意义相关的象形符号组合在一起”。21.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个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1)春节联:_。(2)端午节联:_。【答案】 (1). (1)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 (2). (2)端午:青艾驱瘴千家乐 碧波竞舟十里欢【解析】试题分析:挂桃符是春节习俗,根据对仗结构“桃符”对“柳线”,进一步思考“绿”应该写“柳线”,由此推断“红”写“桃符”,确定“门上桃符耀眼红”“江边柳线迎春绿”;根据对联平仄特点,最后一个字“绿”为仄声,在上联,“红”平声,在下联,这样写出春节的对联。同样的思维,竞渡是端午习俗,根据对仗结构,“竞舟”对“驱瘴”;“十里”写“竞舟”贴切,所以确定“碧波竞舟十里欢”,“青艾驱瘴千家乐”;最后一字“乐”为仄声,在上联,“欢”平声在下联,这样最终确定端午对联。点睛:本题考查对联知识。对联写作上要做到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对仗工整,音韵协调;内容相关,意境完美。内容要来自材料,形势对仗,上下联相同部位不要重字。一般要求上联结尾字要求仄声,下联结尾字要求平声。本题解答时可先将所给短语分别按“春节”和“端午节”的特点分为两组,再依据对联对仗工整的原则,仄起平收的原则,可确定最终的答案。六、作文22. 请以“_那些事”为题写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写作前,把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800字。【答案】校园那些事我有一个美丽的学校,校园里的老师和我亲如朋友;同学和我亲如兄弟姐妹;校园里的花花草草和我成为了一体,我们缺一不行。走进校园,一条条绿色的生命映入眼帘;一朵朵花儿争芳斗艳;一个个小学生穿着整齐的衣服在校园里蹦来蹦去。世界好像变小了,所有的欢乐多聚集在了这充满快乐的校园里。小鸟在枝头唱歌,小草在地上跳舞,它们仿佛也在庆祝考试结束呢!微风轻轻的吹着,我来到了操场,仿佛回到了那一次。那一次是一个炎热的下午,我们无精打采的来到了操场。男同学们争着要玩篮球,而我们女同学则是用那双灵巧的手,去编花环。我们变得花环并不多,只有两三个。不过,每个花环都是非常漂亮的。嫩绿的叶子串在一起。细细的叶茎缠绕在一起。几片梧桐树的叶子是绿的那么可爱,那么令人喜爱。哦,对了,忘记主角了!那鲜艳的花朵,扑鼻而来的香气,怎能使我忘怀?这朵花挺像太阳的,就叫它太阳花吧!金黄色的花蕊,外层带着白条似的花瓣,会使你忘记吗?不仅仅有这一次,还有一次也是令我难以忘怀的。那次暑气逼人,我们从教室里出来就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这一切的一切,都被老师看在了眼里。到了操场,我们女生看情况不对,便停止了说话,而男同学却很茫然。老师用眼瞅了瞅他们,其实他们知道是什么意思的,可他们就是不肯停止说话。过了一会儿,老师说:“女同学到西面丢手绢去。”我们听了都非常吃惊,但又不得不听从命令,于是,我们窃窃私语的走了过去。男同学们更是笑不可支,有的说:“你们又不幼稚啊!多大了还玩丢手绢。”有的说:“你们真是太幽默了,老师叫你们干嘛,你么就干嘛?”还有的同学笑得前翻后仰。我们女同胞才不去管他们呢,不过仇记在心里,下课再报。我们越玩越开心,越玩越高兴,仿佛回到了纯真的童年,回到了那个没有烦恼的时候去了。我们玩得正高兴,我转眼望一望那群男同学,他们还在那站着呢!他们的姿势各种各样,有的蹲在那儿在看我们游戏;有的低着头好像在自责;还有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金华金开招商招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卫生健康局招聘2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北京市大兴区工商业联合会招聘临时辅助用工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贵州民族大学招聘程序招聘博士配偶工作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招聘小学教师37人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上半年广东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招聘事业单位人员18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科学城北区分校教师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3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安徽芜湖市第三城市医疗集团成员单位招聘编外人员1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烟台市烟台山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预招生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出租房合伙人合同协议书
-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要点汇编
- 铁路信号设计与施工铁路信号电缆配线09课件
- 工程带班合同协议
- 电动工具智能制造工艺-全面剖析
- 毒麻药的应用与管理
- 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查房
- 2025《国家安全教育》教学大纲
- 设备设施运行、检修、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 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济南市章丘区2024-2025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