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国城市社区生活垃圾管理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报告中国城市社区生活垃圾管理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报告 目目 录录 城市社区生活垃圾管理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总报告.4 一、我国城市垃圾现状.4 1、大城市垃圾产生量增长趋势变缓.5 2、垃圾结构变化较大.7 3、我国垃圾管理模式变化.7 4、垃圾处理、处置设施缺乏.8 二、社区垃圾管理需要改进的方面.9 1、社区垃圾分类宣传仍需加强.9 2、垃圾分类参与率低、缺少监督.9 3、现有政策不利垃圾减量.9 三、完善社区生活垃圾管理体系的思路.10 1、社区垃圾管理全过程控制.10 2、促进社区垃圾减量管理的措施.11 四、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试点推进.12 专题报告 1上海社区垃圾管理现状调查报告.14 一、上海市生活垃圾现状.14 1、上海市生活垃圾产生量.14 2、上海市生活垃圾成分.15 3、上海市垃圾分类方法.16 4、上海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17 5、上海城市垃圾处理费用.18 6、上海市垃圾管理工作目标.18 二、上海市社区垃圾管理对策.19 1、推进社区垃圾分类.19 2、对生活垃圾总量控制.20 3、实施垃圾处理权成本收费.20 4、体制改革.21 三、社区垃圾管理主要工作成效.21 1、垃圾分类认知率提高,分类社区初具规模.21 2、建立了垃圾分类全程管理系统。.22 3、逐步完善了垃圾分类管理制度.23 4、建立专项垃圾回收系统.23 四、需要改进的方面.24 1、社区垃圾分类实效有待提高.24 2、市民对深度分类参与率相对偏低。.24 3、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缓慢.24 4、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管理法规不健全.25 专题报告二北京市社区垃圾管理现状调查报告.26 2 一、北京市生活垃圾现状.26 1、北京垃圾产生量.26 2、北京市垃圾成分.27 3、北京市垃圾分类方法.28 4、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能力.28 5、北京垃圾处理费用.28 6、北京市垃圾管理工作目标.28 二、北京市社区垃圾管理对策.29 1、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培训.29 2、推行社区垃圾分类分步实施计划.29 3、NGO 组织推进社区垃圾分类.29 4、市政府出台社区垃圾分类政策.30 5、实施鼓励社区垃圾分类的激励政策,.30 6、环卫部门逐渐推行垃圾分类收集.31 7、逐步建成与垃圾分类相配套的处理设施.31 三、北京社区垃圾分类成果.31 1、总体情况.31 2、昌平区社区垃圾分类情况.32 3、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案例.32 四、社区垃圾管理需要改进的方面.33 1、社区垃圾分类宣传仍需加强.33 2、社区垃圾分类参与率有待提高.33 3、需要真正建立全过程垃圾减量的激励机制.34 4、未实行垃圾总量控制、垃圾收费低.34 5、对垃圾分类工作缺乏监督.34 专题报告三北京市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调查.35 一、调查背景.35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35 1、调查内容.35 2、调查方法、组织与实施.36 3、调查对象.36 4、数据处理.36 5、样本情况.36 被访者户口和居住区.36 被访者年龄分布.37 被访者的职业分布.37 被访者的受教育程度分布.37 被访者收入水平的分布.38 三、调查结果.38 1、市民对市政府实施“垃圾分类”政策的认知程度和途径.38 市民对市政府“垃圾分类”政策的认知程度.38 市民对“垃圾分类”政策的认知途径.39 2、市民的环境知识(主要集中在垃圾收集、处理、回收利用层面).40 3、市民现阶段的环境友好行为及其意愿.40 3 市民现阶段的环境友好行为.40 市民的环境友好意愿.41 4、市民的意见和建议.43 设施.44 分类方式.44 垃圾减量化.44 政府的政策、措施、手段.45 收费.45 四、结论与思考.46 附件一 市民环境意识(垃圾分类)调查问卷.48 4 城市社区生活垃圾管理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总报告城市社区生活垃圾管理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总报告 关于调查地点选择的说明 本课题调查地点选在北京市、上海市。北京市、上海市都具有经济高度发 达、人口高度聚集的特点,两个城市在发展中均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例如, 上海市的土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0.06%,人口数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1%, 但上海市每年生产的垃圾量约占全国城市垃圾总量的 5%。垃圾问题是两个城市 目前急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另外,北京、上海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大,垃圾 资源化的经济可行性较高。研究大城市社区垃圾管理的模式,总结经验会对中、 小城市垃圾管理起到一定的示范效应。 一、我国城市垃圾现状一、我国城市垃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化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据国家统计局 2004 年公布的数据,我国城市数量由 1978 年的 193 个增加到 2003 年的 660 个,市镇人口由 1.7245 亿人增加到 5.2 亿人。城市化率已由 1993 年的 28%提高到 2003 年的 40.5%。与城市数量、城市经济、城市人口的迅 速增长相比,城市基础服务设施供给则严重不足,尤其是环保基础设施,如城 市垃圾污染问题则更加突出。 目前,我国垃圾年产生量约为 1.5 亿吨,历年来堆存的垃圾量已达 60 亿吨, 侵占了约 5 亿多平方米的土地。生活垃圾产生量的 60%集中在全国 50 万以上人 口的 52 重点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和沈阳三个城市的垃圾产生量之和约占全国 垃圾产生量的 10%。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增长速度很快,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 处在垃圾的包围之中。并且我国城市垃圾中约有一半未经处理,这些垃圾裸露 堆填,污染水质、土壤、大气,传播疾病,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社会、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统计数据,表 1 列出了我国 1990-2003 年垃圾、粪 5 便清运量数据。图 1 是根据表 1 数据做出的趋势图,可以明显看出这一数值仍 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表表 1 1 1990-20031990-2003 年全国垃圾、粪便清运量年全国垃圾、粪便清运量 单位:万吨单位:万吨 年年 份份 19901990 19911991 19921992 19931993 19941994 19951995 19961996 19971997 19981998200120012002200220032003 清清 运运 量量 8851 9820 11264 11959 12337 13077 13755 13827 14223164571679818332 图图1 1 1 19 99 90 0- -2 20 00 03 3年年全全国国垃垃圾圾、粪粪便便清清运运量量 16798 13077 18332 12337 11959 9820 8851 11264 14223 13755 13827 16457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2000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2001 2002 2003 年年份份 垃垃圾圾粪粪便便清清运运量量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1997-19981997-1998、2001-20032001-2003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1 1、大城市垃圾产生量增长趋势变缓、大城市垃圾产生量增长趋势变缓 分析上海市和北京市垃圾产量增长率不难发现,两个城市垃圾增长速率都 从高速增长期过渡到了平稳增长期。目前,根据两个城市的预测垃圾增长率基 本上将稳定在 2%的水平。见图 2、图 3 的示意图。具体数据见表 2, 改革开放初期,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燃煤做饭、采暖方式是垃圾产生量增 长快的主要原因。另外是由于当时没有准确的计量工具,数据基本上是估算的, 与实际存在一定的误差。随着城市气化率、采暖方式的变革,以及生活方式的 6 改变,大大减少了城市居民煤灰的产生量,对城市垃圾减量贡献较大。 表表 2 2 北京市、上海市垃圾清运量历年统计表北京市、上海市垃圾清运量历年统计表 单位:万吨 年 份 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 北京 432.4447.4483460.5495450.1296309321361.4 城 市上海 325372.03478.3453.8470.1499.79523.9526.5376.911585.32 图图2 2 1 19 99 94 4- -2 20 00 03 3年年北北京京市市、上上海海市市垃垃圾圾清清运运量量 450.1 325 372.03 526.5 495 460.5 447.4 432.4 483 321 296 309 361.4 585.32 376.91 523.9499.79 470.1 453.8 478.3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年年份份 垃垃圾圾清清运运量量 北北京京市市垃垃圾圾清清运运量量(万万吨吨)上上海海市市垃垃圾圾清清运运量量(万万吨吨) 数据来源:1994-2003 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1994-2003 年上海市环境状况公报 7 2%2% 2.52% 7.85% 2% 3.50% 12.30%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七五”期间“九五”期间“十五”期间“十一五”期间 时期 垃圾增长率 北京 上海 图图 3 3 北京、上海垃圾增长率示意图北京、上海垃圾增长率示意图 2 2、垃圾结构变化较大、垃圾结构变化较大 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无论北京还是上海生活垃圾主要成分都发生了 较大的变化。垃圾中的有机物比例增加,可回收利用物比例增加,垃圾热值升 高,灰土量迅速减少。 3 3、我国垃圾管理模式变化、我国垃圾管理模式变化 废旧物资回收阶段 在上世纪 60、70 年代起,由于我国经济不发达,提倡 勤俭节约,许多东西都回收利用,对国家经济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这 些可回收使用的物资被称作废旧物资。因此,在那个年代,能回收利用的都基 本上回收了,垃圾成分比较简单,主要是灰土、果皮等。 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垃圾产 生量增长较快,这个时期的垃圾管理主要是以垃圾清运为主,把垃圾运出城市 之外,一埋了之,就算解决问题。以前完善的废品收购网络基本消失,取而代 之的是个体废品回收,年龄大的居民还保持着废物回收的习惯,但年轻新一代 很少这样做。从垃圾管理的角度分析,基本上是末端处置的思路,垃圾管理的 8 对象主要是垃圾本身。 近十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认识到将垃圾一扔了之的生 活方式在不断蚕食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和人类的健康。垃圾管理思路从末端处置 的被动管理模式转为垃圾减量、推进社区垃圾源头分类的主动管理模式。 目前城市垃圾瘦身的有效的办法就是实施垃圾分类、减量、废物回收利用, 各个城市都开展了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对城市垃圾减量做出了贡献。目前,我 国垃圾产生量的统计数据并不包括废旧物资数量,因此,从统计数据看,我国 垃圾回收率比较低。在国外废纸、废饮料瓶、废金属等都被统计在垃圾产生量 数据中,这样计算出来的垃圾回收率比较高。课题组在上海卢湾区上海鑫环废 弃物处置有限公司调查得知,该公司拥有上海市第一条城市生活垃圾分拣流水 线,居民垃圾经过流水线分拣,可回收物约占 5%左右,医院、大厦的垃圾,经 过流水线,可回收物约占 15%以上。居民垃圾分类的成效显著。 4 4、垃圾处理、处置设施缺乏、垃圾处理、处置设施缺乏 北京、上海两市都非常重视垃圾管理问题,但目前北京、上海两城市的垃 圾处理、处置能力还不能满足现状需求。为迎接北京 2008 年奥运会和上海 2010 年世博会,两个城市均计划加大了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的投资力度。据调 查两城市每年用于处理垃圾的费用高达 8-9 亿元,上海约有三分之一经费由垃 圾产生者来承担,政府承担三分之二。北京垃圾处理费用主要来自政府,垃圾 处理费收缴率只有 10%。 虽然许多城市开征了垃圾处理费,但是垃圾处理费收缴率都比较低,相对 垃圾处理费来说,更显得微乎其微。因此,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垃圾处理费用主 要由政府承担,由于政府负担不起高昂的处理费用,只能采取简单的填埋方式 处理垃圾,对环境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资金缺乏制约了城市垃圾处理设施 的建设。 9 二、社区垃圾管理需要改进的方面二、社区垃圾管理需要改进的方面 1 1、社区垃圾分类宣传仍需加强、社区垃圾分类宣传仍需加强 课题组于 2004 年 11 月至 2005 年 1 月期间在北京的社区、公园、商场等公 共场所内开展了关于垃圾分类环境意识的调查活动,采取随机调查的方式,共 发出 228 份问卷,回收到有效问卷 204 份。虽然样本量不大,但也能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一些客观事实。 为了解北京市宣传推广“垃圾分类”政策的成效和北京市民对政府这一举措 的关心程度,问卷内特别设计了三个问题,统计结果分别为:有 52.5%的被访 者知道“2004 年 5 月发布的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 ”;有 57.4% 的被访者知道“北京市政府在北京 2008奥运申办报告中对城市生活垃圾分 类收集率和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率的承诺” ;76.0%的被访者知道“北京部分小 区已经试行了垃圾分类收集,并大大减少了垃圾的排放量” 。 2 2、垃圾分类参与率低、垃圾分类参与率低、缺少监督缺少监督 此次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有28.1%的被访者一直保持在家中进行简单的垃 圾分类,有42.2%的被访者在家中会偶尔进行简单分类, 有29.6%被访者从不进 行分类。一直保持在家中简单分类的被访者比例远低于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 在实施垃圾分类的小区观察垃圾的投放情况发现垃圾混放的情况特别普遍。 因此,目前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主要还处于重宣传、轻效果的阶段。如果要提高垃 圾分类效果,需要加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 3 3、现有政策不利垃圾减量、现有政策不利垃圾减量 实施垃圾分类的小区与未实施垃圾分类的小区居民的垃圾收费标准一样。 垃圾减量后,环卫部门有可能减少垃圾清运收入,因此环卫部门对实施垃圾 减量的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社区居民将垃圾分类,垃圾清运时混合运输。严重 影响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垃圾收费主要是垃圾清运费,没有实施按量全成本收取垃圾处理费。 10 政府对社区、企、事业单位没有明确实施垃圾减量的指标规定,很难实现真 正意义的垃圾减量 。 三、完善社区生活垃圾管理体系的思路三、完善社区生活垃圾管理体系的思路 目前,许多城市社区垃圾管理已经走出了产多少,运多少,埋多少的简单 管理模式,把垃圾管理流程向垃圾产生源头推进。实施源头分类收集,有效减 少垃圾处理量。 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不仅仅是社区配置好分 类垃圾桶、贴宣传图片、发放宣传品就能有效地到达垃圾减量的目的。根据对 北京、上海社区垃圾管理现状的调查,提出以下完善社区垃圾管理的思路。 1 1、社区垃圾管理、社区垃圾管理全过程控制全过程控制 生产环节 流通环节 消费环节 处理环节 处置环节 图图 4 4 社区垃圾管理全过程控制示意图社区垃圾管理全过程控制示意图 1、避免垃 圾的产生 2、控制垃 圾最小产生 量 控制在最小 3、垃圾分类回 收、综合利用 4、热能的 回收 5、堆肥、填埋、焚烧 11 垃圾管理应该贯穿在生产、流通、消费、处理的各个环节中,这样才能真 正从源头上控制垃圾产生。 生产环节: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减少 一次性产品的生产,避免产品的过度包装;尽量选用能够回收再利用的材料。 流通环节: 积极推广净菜上市,扩大超市成品和半成品;建立废旧物资回 收网络和“二手货”交易市场。 消费环节: 鼓励居民绿色消费,延长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推广使用环 境有好产品。 处理环节: 鼓励有机垃圾就地生化处理,无机垃圾进行分拣、回收利用, 减少最终处置量。 全过程管理的总负责人是政府,它主要起政策制定和引导的作用,并规定 在管理流程中各方责任人(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的职责、权力和义务, 为配合政策实施,政府出台奖励和惩罚措施。 根据不同的垃圾产生环节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应非常详细地包括管理对 象、管理手段、管理目标、成果评估。 2 2、促进社区垃圾减量管理的措施、促进社区垃圾减量管理的措施 实施以区、社区为核算单位的垃圾总量控制实施以区、社区为核算单位的垃圾总量控制 政府可以根据历年垃圾数据,规定各区垃圾总量控制指标,对于垃圾量少 于指标的区县、社区政府支付奖金,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部分,由超标单位支 付全成本处置费用。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垃圾减量目标的实现。详见图3。此项 政策的出台实施,社区垃圾前分后混的大难题很容易解决,为配套实施此项政 策的前提是需要安装垃圾量计量统计系统。 12 市级垃圾总量控制目标 减量部分支付补贴 奖 励补贴 超额部分支付处理费 用 奖 励补贴 区垃圾总量控制目标 企、事单位垃圾总量指 标贴 社区、居民垃圾总量指 标贴 图5 垃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示意图 实施垃圾处理全成本收费实施垃圾处理全成本收费 目前,我国只有上海对单位用户执行了半成本收费、四星级以上宾馆和娱 乐场所执行全成本收费。其他城市主要是收取垃圾清运费,没有实施垃圾处理 全成本收费。有些城市对居民收取垃圾处理费,基本是以户为单位定额收取垃 圾处理费,但收取率非常低。 实施全成本收费一方面可以为垃圾处理处置提供资金,另一方面还可以运 用经济杠杆控制垃圾产生量。 建立社区资源回收中心建立社区资源回收中心 社区建立资源回收中心,可以有效地将大量可回收物资在扔到垃圾桶前就得 以回收,而不是等到垃圾被送到垃圾场后再由拾荒者来分拣。政府可以尝试给 社区资源中心垃圾补贴,免收所得税等办法鼓励成立社区资源回收中心。建立 资源回收中心,政府可以大大降低垃圾清运的成本和处理成本,同时还可以解 决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如上海卢湾区成立的物资回收公司,每 年回收物资 1 万多吨,解决 33 名下岗职工的就业,每年营业额 1000 多万元。 四、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试点推进四、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试点推进 根据对北京市、上海市居民有关垃圾分类意识的调查,两个城市居民对垃 13 圾分类的知晓率都非常高,但参与率不高。 在北京进行有关垃圾分类调查时问及“如果所住社区未实施垃圾分类,是 否渴望尽快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减少垃圾排放量”时,有63.1%的被访者 表示“非常渴望” ,33.3%的被访者表示“一般” ,仅有3.6%的人表示“无所谓” 。 这表明整体看来,市民还是很乐意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因此进一步扩大社区 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是非常可行的。 为了创造出多样化的垃圾分类参与机制和参与模式,可以对北京、上海的 垃圾分类小区进行调查,分析发掘垃圾分类有特点且分类效果好的小区,总结 推广垃圾分类实施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扩大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范围。 14 专题报告专题报告 1上海社区垃圾管理现状调查报告上海社区垃圾管理现状调查报告 2005 年 1 月课题组分别到上海市市容环境管理局、卢湾区环卫局、上海鑫 港废品回收有限公司、东怡花苑小区、巴士小区进行了有关社区垃圾管理方面 的调研。 一、上海市生活垃圾现状一、上海市生活垃圾现状 1 1、上海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上海市生活垃圾产生量 根据上海市容环境管理局的统计,生活垃圾日产量从 1990 年 8620 吨/日增 加到 2003 年 16040 吨/日。2003 年上海市餐厨垃圾产生量为 1100 吨/日。预计 到 2010 年,上海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为 657 万吨,平均日产生量为 18,000 吨, 人均垃圾产生量将从目前的 0.84 千克千克/日增至 1.12 千克千克/日。“九五”期间上海 市生活垃圾年平均增长率 12.03%,“十五”期间垃圾年平均增长率为 3.5%, 预计 2005 年2010 年生活垃圾年平均增长率为 2%。表 1 中数据取自 1994- 2004 年上海市环境质量公报,图 1 根据表数据做出垃圾产生量图。从图 1 也可 以明显的看出上海市垃圾产生量的增长趋势。 15 图图1 1- -1 1 1 19 99 94 4- -2 20 00 03 3年年上上海海市市垃垃圾圾清清运运量量 526.5 325 372.03 585.32 376.91 523.9 499.79 470.1 453.8 478.3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年年份份 垃垃圾圾清清运运量量(万万吨吨/ /年年) 表表 1-11-1 1994-20031994-2003 年上海市垃圾产生量年上海市垃圾产生量 单位:万吨/年 年 份 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 上 海 325372.03478.3453.8470.1499.79523.9526.5376.91376.911 1585.32 注 1:2002 年数据是上海市城区实际产生的垃圾量。 2 2、上海市生活垃圾成分、上海市生活垃圾成分 根据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胥传阳在上海人居与信息化论坛关于 “上海市固体废弃物处置现状及对策”报告中的相关数据显示,上海市生活垃 圾成分从1990年到2003年之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海市把生活垃圾分为:金 属、渣石、玻璃、竹木、布类、纸张、塑料、果皮、和厨余垃圾。根据统计数 据,从1990年到2003年,塑料垃圾从4.0%升至13.33%,纸类垃圾从4.0%升至 9.23%,果类垃圾10.8%升至14.08%,厨余垃圾从71.9%降至51.82%。 16 资料来源:胥传阳, 上海市固体废弃物处置现状及对策 ,上海人居与信息化论坛 图图 1-21-2 上海市垃圾构成变化图上海市垃圾构成变化图 3 3、上海市垃圾分类方法、上海市垃圾分类方法 结合上海市社区垃圾管理的现状,上海市垃圾分类方式确定为: 焚烧厂服务地区分为:可燃垃圾(黑色容器)、玻璃(绿色容器)、有害垃圾 (红色容器)。 其它地区(堆肥厂等其它处理方式服务区)分为:可堆肥垃圾(黑色容器)、 其它垃圾(绿色容器)和有害垃圾(红色容器)。 公共场所可分为:可回收物(或将可回收物单独按纸张、金属、塑料、玻璃 进行分类)、其它垃圾,收集容器按与周边环境协调的原则配置。 17 4 4、上海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上海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 上海市目前生活垃圾处置能力共计达到9400吨/日。其中有3座填埋场,日 处理能力6400吨/日,2座焚烧厂,日处理能力2,000吨/日,1座生化处理厂,日 处理能力1,000吨/日/。上海市垃圾处置能力与目前垃圾产生量相比,严重不足。 图图1-31-3 上海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分布图上海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分布图 表表1-21-2 上海市生活垃圾处理现有设施及规划数量一览表上海市生活垃圾处理现有设施及规划数量一览表 单位:座 填埋场焚烧厂综合处理厂生化处理厂危险废物填埋场 2004年 32010 2005年 33741 2010年 35761 2005年,上海市将全面取缔郊区农村781个生活垃圾简易堆点。改造和扩建 18 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新建1座闵行生活垃圾焚烧厂,新建堆肥和生化处理厂3 座,新建综合处理厂7座。 2010 年,上海将达到焚烧厂5座、填埋场3座、综合处理场7座、堆肥及生 化处理厂6座、危险废物填埋场1座。将能够满足18000吨/日处理的需求。 图图1-41-4 上海市上海市20102010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分布示意图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分布示意图 5 5、上海城市垃圾处理费用、上海城市垃圾处理费用 2003 年上海市用于处理生活垃圾的费用达 8.75 亿元,其中 3.1 亿元是通 过收费的方式由垃圾产生者支付费用,而剩下的 5.65 亿元都是通过政府财政解 决。 19 6 6、上海市垃圾管理工作目标、上海市垃圾管理工作目标 上海市近期工作目标: 1、2005 年中心城区覆盖率达到 60%以上,基本覆盖全市各建成居住区;城 镇地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 40%以上。 2、在巩固和提高住宅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在世博会举办区域、 机场、车站、涉外宾馆等公共场所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垃圾分类,树立上海国 际化大都市形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增强现实游戏中的用户生成内容创新研究-洞察及研究
- 承包竹笋场地合同范本
- 水厂机电安装合同范本
- 车库购买合同范本
- 加工生产协议合同范本
- 分公司招商合同范本
- 保密合同范本
- 美甲店转租店铺合同范本
- 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某电厂招聘值长笔试、面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秋季开学全体教师大会校长讲话:践行“六个学会”做学生生命中的那束光
- 2025年上海公务员考试(城市建设管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舆情安全管理办法
- 2025个人洗护市场趋势洞察报告-魔镜洞察
- 厨房4D管理课件下载
- 建筑工地实名制管理
- 铜陵维修基金管理办法
- 马工程宪法学配套课件
- 《运用感觉器官》教案-2025-2026学年粤教粤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超声评估要点
- 关于结算培训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