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试卷_第1页
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试卷_第2页
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试卷_第3页
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试卷_第4页
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试卷 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植物与土壤 一、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土壤中物质的是 () (A)矿物质 (B)氧气 (c)水 (D)臭氧 2土壤中死亡的生物体,最后被分解成无机物,主要是因为 () (A)土壤氧气氧化的结果 (B)小动物食用后排出 (c)微生物分解 (D)植物根呼吸作用的结果 3如右图所示,土壤浸出液蒸发后的残留物是 () (A)小细砂 (B)蛋白质 (c)无机盐 (D)金属 4蚯蚓在土壤中生活,能松土,对这种现象认识有错误的是 () (A)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 (B)有利于空气进入土壤 (c)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 (D)使植物光合作用增强 5、下列各项中关于破坏土壤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恣意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 (B)草原的过度放牧会引起沙漠化 (c)焚烧作物秸杆后土壤无须再施肥 (D)烧山开荒将会导致2 / 10 土壤肥力下降 6、周末,小明和爸爸想找地方挖蚯蚓做鱼饵,他们在哪个地方能找到蚯蚓 () (A)乱石堆里 (B)干硬的土堆中 (c)小水洼 (D)湿润的草地 7、关于土壤的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 开始就有 土壤 (B)风和流水、太阳共同作用使岩石变为土壤 (c)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也会使岩石变为土壤 (D)岩石的热胀冷缩导致岩石的分裂,最后形成土壤 8、以下三种土壤样品中,哪种通气性能最差,哪种保水性能最强() (A)甲,甲 (B)甲,乙 (c)乙、乙 (D)乙、丙 9小明同学在探究植物根系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了下列假设,你认为哪个假设 最不适宜() (A)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土壤结构有关 (B)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光照强度有关 (c)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通气状况有关 (D)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地下 水位高低有关 10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 (A)根冠 (B)根毛区 (c)分生组织 (D)侧根 11小明一连几天用妈妈清洗过咸水鱼的水浇一株花卉,不3 / 10 久后发现该花卉枯萎死亡 其原因可能是() (A)营养过多 (B)因阳光过强 (c)因细胞失水而死 (D)水分蒸发过多 12下列根组织中,能使根生长的部分是() (A)分生区 (B)伸长区 (c)根毛区 (D)根冠 13某一植物植株矮小,叶色发黄,则缺:() (A)氮元素 (B)磷元素 (c)钾元素 (D)硼元素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防止水体富营养 化污染的是() (A)使用无磷洗衣粉 (B)合理使用化肥 (c)注意不把生活垃圾倒入水中 (D)小区内禁止机动车驶入 15有人把人行道上的树木用铁丝扎上晾衣,结果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是() (A)树木因缺氧而死 (B)树木不能输送水和无机盐 (c)树木输送有机物的功能被破坏 (D)树木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16、上壤中水分进入到植物体内,主要是由哪个器官和组织完成运输的() (A)叶,营养组织 (B)茎,分生组织 (c)果实,营养组织 (D)根,输导组织 17小明为了探究叶片中的输导组织功能,把芹 菜叶片浸在红墨水溶液中 30 分钟后, 4 / 10 用眼睛仔细观察,发现呈红色部分的是 () (A)只有叶的边缘 (B)整个叶片 (c)叶脉 (D)只有叶尖 18杜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树皮可入药,但剥树皮时不能切口太深,否则会影响树的 生长,其原因是与树茎部哪个结构被破坏有关() (A)木质部 (B)韧皮部 (c)外树皮 (D)形成层 19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与植物的哪个功能有关()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扩散作用 20下列各项中哪种物质不会引起土壤污染() (A)农药 (B)化肥 (c)枯草 (D)病菌 21小明从资料中了解到,清晨割橡胶产量高,主要的理由可能是() (A)清晨植物的呼吸作用最弱,但水分最多,膨压最大 (B)清晨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中的水分多,膨压最大 (c)清晨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最多,膨压最大 (D)清晨植物蒸腾作用最弱,细胞中水分最多,膨压最大 22以下哪个结构与植物体内输送有机物密切有关() (A)导管 (B)叶脉 (c)根毛 (D)筛管 23收割小麦的时候,甲地的农民用镰刀或机械割麦,乙地的农民则用双手把麦株连根 拔起,带回到麦场脱粒,比较这两种收割方 式,说法有错误的是 () 5 / 10 (A)收割小麦时,机械操作比手工效率更高 (B)割麦比拔麦更能保持土壤中的肥力 (c)拔麦将会造成小麦的减产,因此割麦比拔麦好 (D)拔麦可同时完成收获和灭茬两道工序,应该提倡 24中午时分,强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会下降,原因是() (A)温度过高,植物生命活动下降 (B)光过强,导致光合作用不能进行 (c)蒸腾作用强,导致气孔关闭 (D)呼吸作用过强,影响了光合作用 25小明为观察叶细胞吸收水分后的变化,在一株植物上取相同的两片叶,把甲叶片放 在阳光中曝晒 10 分 钟,乙叶片放在清水中浸泡 10 分钟,然后分别做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细胞内变化最大的结构是 () (A)细胞核 (B)细胞壁 (c)液泡 (D)叶绿体 二、填空题: 26 把 生 活 在 土 壤 中 的 _ 、 _ 、_称为土壤生物。 27小明为探究土壤中的成分,取少量土壤,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可以发现试管壁上有 _,证明土壤含有 _。 6 / 10 28农作物一般适宜在 pH 值为 4 8 的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里生长,为测定某农田土壤的酸碱性,取来适量土样,请完成其 PU 值的测定: (1) 把 适 量 土 样 放 人 烧 杯 , 并 _ 和_,得到土壤浸出液; (2)蘸取少许土壤浸出液滴在 _上; (3)将其与 _对照,即可测得土壤的酸碱性。 29最初,地球外层的地壳都是由岩石组成的,并没有土壤,在长期的自然条件作用下,岩石被风化,最后形成了含有砂粒、 _、水和 _等物质 的土壤。 30如果土壤黏性差,表示土壤中 _性能好,但_性能差。 31植物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土壤的结构、肥力、_状况和 _状况等有关。 32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_. 33在自然界中,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一般 _(填 ” 大于 ” 、 “ 小于 ” 或 “ 等于 ”)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吸收 _. 34 在 植 物 的 茎 结 构 中 , 输 导 水 分 和 无 机 盐 的 是_. 35 不 同 的 植 物 具 有 不 同 的 根 系 , 如 大 豆 根 属 于_,而小麦根属于 _. 7 / 10 36植物根能生长与根尖的 _结构有关,根细胞数目不断增殖与 _结构有关 . 37某湖泊水域曾出现过以下几种状况: 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水位明显下降 有黄绿色的“ 水华 ”pH 值等于 5 0 溶解氧下降,则其中能说明属于水的富营养化污染的是 _。 (填序号 ) 38植物木质茎中包括: 木质部 韧皮部 形成层 外树皮 髓,这些结构 从内到外的排列顺序为 _。 (填序号 ) 39水稻、小麦、竹类等植物,它们的茎不能加粗生长,原因是 _. 40如右图所示,请写出植物叶结构中各部位的名称: (1)甲 _;乙 _; (2)其中乙的作用是 _. 41农民有时为了改良土壤结构,在土壤中掺入砂子,目的是 为了 _,同时,为作物的根系和土壤中 _的正常生理活动创造了条件 三、分析说明题 : 42为研究某区域土壤的污染情况,小明同学选择了 4 个地方的土壤进行研究,分别测量土样的 pH,结果如下图所示,小明计划用环毛蚯蚓作为实验动物 (环毛蚯蚓适于生活在弱8 / 10 酸性的环境中 ),研究上述土壤对动物的影响,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从土壤的酸酸碱性考虑,你预测最不适合环毛蚯蚓生活的土壤是 _。 (2)测 量土样的 pH,可以用的方法是 _和_。 (3)如果该地区酸雨污染比较严重,则土壤中的环毛蚯蚓将_。 43如下表所示,这是我国广东省兴宁县下堡乡封山育林前后水土流失状况对比表,请看表回答: 时期水土流失面积 (100 米 2) 封山育林前 1330 封山育林前 500 封山后增减数 830 封山后增减率 ( )一 62 (1)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_. (2)水土流失会 导 致 土 壤 肥 力 下 降 , 主 要 使 土 壤 中_大量流失。 (3)当地不少村实现了全村沼气化,使用沼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是 _ 9 / 10 _. (4)比较封山育林前后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_. 答案: 1、 D2、 c3、 c4、 D5、 c6、 D7、 A8、 c9、 B10、 B11、 c12、 B 13、 A14、 D15、 c16、 D17、 c18、 D19、 c20、 c21、 D22、 D 23、 D24、 c25、 c 26、动物,植物,微生物 27、水珠,水分 28、加水搅拌,过滤, PH 标准试纸 29、有机物,空气 30、通气,保水保肥 31、通气,水分 32、根毛区 33、大于,水分 34、导管 35、直根系,须根系 36、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