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之能力ppt课件_第1页
心理学之能力ppt课件_第2页
心理学之能力ppt课件_第3页
心理学之能力ppt课件_第4页
心理学之能力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能力,1,一、能力概述二、能力的测量三、能力的个别差异四、能力的形成和培养,2,3,千手观音舞蹈表演图,4,5,一、能力概述,(一)什么是能力(二)能力的分类(三)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6,(一)什么是能力,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和活动密切相关。一方面,能力在活动中发展并表现在活动之中。另一方面,从事某种活动必须以某种能力为前提。,7,才能:在完成某种活动中,各种能力的独特结合。天才:高度发展的多种能力,在活动中最完备的结合。天才不是天生的,离不开个人的勤奋和努力。,8,陶哲轩父母均毕业于香港大学,1972年他的父母移民至澳大利亚,1975年他出生于澳大利亚,是家中的长子。陶哲轩两岁就研究数学,8岁升入中学,曾参加美国SAT(美国高考)数学部分测试得了760分的高分(满分为800分),9岁修完大学数学,十三岁成为最年轻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获得者,1996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24岁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全职正教授。2006年获得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9,(二)种类:适用范围: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创造程度: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功能(桑代克):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能力测验: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斯滕伯格:学业智力和职业成功智力;(第十名现象)形态(卡特尔):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10,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1)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智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像力、创造力等。)2)特殊能力:是指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11,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1)模仿能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2)创造能力:是指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产品的能力。,12,3、认识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1)认识能力:是指接受、加工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等),13,3、认识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2)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是在操作技能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劳动能力、艺术表演能力、体育运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3)社交能力:是在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力、判别决策的能力、解调纠纷、处理意外事故的能力等),14,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中年之后流体智力有下降的趋势,而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是稳步上升的。,15,三、能力与知识、技能,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它以概念和思维的形式为人们所掌握。陈述性知识(是什么)程序性知识(如何做),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以动作方式的形式为人们所掌握。操作活动(动手能力)心智活动(思维能力),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16,三、能力与知识、技能,区别:(1)范畴不同知识是心理活动的对象,具有客观性;技能属于心理过程,能力是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能力是为顺利完成活动而在个体身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能力与技能不同。技能是一种通过练习而巩固了的自动化的活动方式。而能力是针对进行活动的可能性而言的。(2)发展速度不同一般来说,知识和技能发展较快,能力发展较慢。(3)概括化的内容与结果不同。知识是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中对相应经验的概括化结果,而能力则是调节行为、活动的相应心理过程的概括化结果。(4)迁移的范围不同。知识迁移范围都比较狭窄它只能在类似的活动、行为或情景中发生迁移;能力则有相当广的迁移范围,可以在很多场合间发生迁移。,17,联系:能力与知识、技能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1)知识、技能是能力的基础。(2)知识、技能的掌握方式影响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3)一定的能力又是进一步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18,思考题:,如何解释现在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的这种现象?,所学知识仅仅停留在机械识记阶段,未能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缺乏灵活性。,所学知识不是解决当前问题所需要的知识,使其知识不能在实际活动中表现出来。,缺乏实际应用与练习。知识转变为能力的关键是在于实际应用,人们只有把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才能不断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9,(三)正确理解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的意义,首先,我们不能仅凭一个人的知识与技能的多少去判断一个人能力的高低。,其次,在教育工作中,应正确处理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不仅关心学生的知识掌握,更要关系他们能力的提高,并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注意纠正只关心知识、技能掌握而忽视能力提高的倾向。,最后,由于能力不等于知识、技能,所以应努力寻求和发展评价能力的特殊方法,避免用知识和技能的评定代替能力鉴定。,20,第二部分能力理论,(一)因素说因素说认为,能力由许多因素组合而成。1、独立因素说这种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他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不同能力和不同因素是彼此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独立的发展。,21,2、两因素说,英国心理学家和统计学家斯皮尔曼根据人们在完成智力作业时的相关程度,认为能力由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组成。G因素是人的全部智力活动所共有的能力,是人的基本心理潜能;S因素只参与特殊智力活动,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定活动所必须的。,22,能力的两因素说理论图,完成任何一种作业,都需要G和S两种因素的参与。如图16-2所示:,23,3、群因素说,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提出的。他不赞成斯皮尔曼过分强调G因素的作用,强调能力由一群不同的原始能力组成。他从不同的实验中概括出七种能力:(1)语词理解力(2)语言流畅性(3)记数能力(4)空间关系(5)记忆能力(6)知觉速度(7)推理能力,24,(二)结构说,1、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用因素分析方法来探讨能力结构,他把所发现的智力因素分分为三个维度:操作、内容和产品,每一维度又由一些有关因素组成。他把这些维度比作立方体的长、宽、高,形成了能力的三维结构理论,如图下所示:,25,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图,26,2、层次结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弗农继承和发展了斯皮尔曼的两因素说,提出了能力的结构模型。他设想按照生物分类学的方式描绘能力的结构,认为能力按层次排列。将能力分为四层:第一层:斯皮尔曼的一般智力因素;第二层:两大因素群(言语和教育因素群及操作和机械因素群);,27,2、层次结构理论,第三层:在言语与教育因素群中又分出言语、数量、教育;在操作和机械因素中又分出机械信息、空间信息和用手操作;第四层:各种特殊能力,即斯皮尔曼的特殊因素。,28,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图,29,(三)多维取向的能力理论,1、能力的多元论该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能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和生产创造所需要的能力。能力的概念是多元的,而现行的智力测验的内容,太偏重于对知识的测量,窄化甚至曲解了人类智力。因此,他认为,能力由8种相对独立的成分构成,每种能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它们可以相互作用,最终产生外显的能力行为。,30,(一)能力的多元论,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空间能力音乐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社交能力自知能力自然能力,31,2、能力的三元论,该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完备的能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统合体的三个方面:一是能力由哪些成分组成?二是能力与环境关系如何?三是能力与情景关系如何?因此,斯腾伯格将人类能力的三元理论概括为:,32,33,第三部分能力的测量,能力测量是运用经过精心研究,设计出的各种标准化量表对人的能力进行定量分析,并用数值表示其水平的一种方式。能力测量按照所测能力的类别,可分为一般能力测量、特殊能力测量和创造力的测量。,34,高尔顿,简介: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Galton1822.02.161911.01.17,英国探险家、优生学家、心理学家,差异心理学之父,也是心理测量学上生理计量法的创始人。主要贡献:差异心理学心理测量的量化实验心理学,35,一、一般能力测验:比奈西蒙智力量表:1905年,为鉴别低能儿童,心理学家比奈和医生西蒙于编制了第一套比较系统的测验量表比奈西蒙量表。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IQ=,36,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中不同年龄组的测验例题,2岁组有一个纸娃娃,指出娃娃的头发、嘴、脚、耳朵、鼻子、手和眼睛。照样子用四块积木搭一座塔。3岁组照样子用三块积木搭一座桥。照样子用铅笔画一个圆。,37,离差智商,是确定个体智力在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实质上是把个人的成绩与同龄组人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韦克斯勒认为,可以假定,人们的智商分布图是一个智商平均数为100和标准差为15的正态分布,计算公式为:IQ15Z+100,韦克斯勒智力量表:,38,中国比奈测验,比奈智力测验于1922年传入我国,陆志伟先生1924年在南京发表了他根据斯坦福-比奈量表(1916年修订版)修订的“中国比奈-西蒙智力测验”,适合浙江地区儿童。1936年又与吴天敏进行了第二次修订,使用范围扩展到北方。第三次修订由吴天敏主持,于1982年出版。,39,其它的一些常用测验,瑞文测验K-ABC测验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估测验在儿童临床心理研究中的应用伍德科克-约翰逊能力认知测验伍德科克_约翰逊认知能力测验修订版简介,40,二、特殊能力及创造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对音乐、美术、数学、文书、机械、飞行能力的测量。创造力测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发散思维测验;(铅笔的用途)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41,隐蔽镶嵌图形,42,不同学科最佳创造的平均年龄,43,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与特点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智力在18-25岁之间达到顶峰,不同智力成分达到顶峰的年龄不同;卡特尔提出的流体智力与年龄有关,晶体智力与教育文化有关,终生发展。成年期是智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25-40岁,人常出现创造性活动;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体差异,能力高的发展快,达到高峰的时间晚;能力低的发展慢,达到高峰时间早。,44,3点:在总体趋势上,智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智力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能力结构中不同成分的发展是不一致的,45,智力发展曲线,46,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一)一般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正态分布超常者与智能不足者超常者:一般指智商在130以上的智力高度发展的儿童。特点:说话早,进入青春期也早;具有敏锐的感知觉,观察细致;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极强,保持准且长;思维具有灵活性、深刻性和敏捷性,善于进行抽象思维;想象力丰富,显示出惊人的创造力;兴趣广泛,喜欢涉猎不同的研究范围;自信,好胜心极强;旺盛的求知欲,常寻根问底;喜欢比他们年龄大的儿童在一起玩游戏,比同龄人更具有丰富的游戏知识,但是超常儿童也有不满感和自卑感;人际关系上也不太融洽,常有寂寞、孤独感等。,47,怎样判断孩子是否超常,具有寻求大孩子和成人的倾向有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早期表现出对解释和问题解决的强烈爱好早在2-3岁时就能用完整的句子说话具有非凡记忆力在艺术、音乐或数字技能方面早有天赋通常在3岁之前就对书籍有极大兴趣并能够阅读表现出对他人的善意、谅解和合作态度,48,超常儿童的教育,表现不合群不合格视学校为地狱原因敏感对事物认识较独特,49,智力的常态分布图,50,智能不足者:智商在70以下的,智力发展显著落后于同年龄儿童的水平,或有严重智力障碍的儿童。特点:感知觉范围小且速度漫;思维迟钝,不能对具体的事物进行概括化,更不能理解抽象的东西;言语迟缓,表达模糊或失真;甚至简单的动作都有困难;缺乏自信、情绪紧张、压抑,社会适应能力差,不能较好的处理人际关系。造成智力低下的原因:(1)父母亲的智力低,甚至一些有遗传疾病,缺少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2)其母亲在怀孕阶段患病或者营养不良。,51,(二)特殊能力(能力结构)的差异,52,(三)表现早晚的差异少年早慧,53,中年成才,54,大器晚成,55,(四)性别差异在智力分布上,男性在两端的比例大于女性,女性多属于平均智力;学龄初期,女性智力发育优于男性,青春期后男性智力优于女性;男性视觉优于女性,尤其是多纬度空间能力;女性听觉定位和分辨力优于,女性观察比男性细致;抽象和意义记忆上,男性优于女性;形象和机械记忆上,女性优于男性;抽象和逻辑思维上,男性优于女性;形象思维上女性优于男性;在词的流畅性方面,女性优于男性;而言语的推理上,男性优于女性。,56,五、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一)遗传素质是能力产生的物质基础遗传素质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有的某些生理解剖的特点,即表现在人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脑的结构和机能方面的特点。它是人的能力形成的自然前提、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前提就谈不上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但是,优良的遗传素质仅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并不能决定人的发展,而且这种可能性要变为现实性,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57,(二)环境和教育对能力形成的影响,1营养制约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2早期教育是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早期教育的理论根据是人的能力的发展存在着关键期。3学校教育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主导作用(1)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3)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倡导合作学习(4)在学科教育中培养学生智力。,58,环境教育对能力形成的影响,1)产前环境的影响:胎儿在出生之前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我国古代早有“胎教”的主张。现代科学的研究也证明、重视产前环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59,2)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