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变电站电气设计.doc_第1页
kV变电站电气设计.doc_第2页
kV变电站电气设计.doc_第3页
kV变电站电气设计.doc_第4页
kV变电站电气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题 目:110kV变电站设计专 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摘 要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的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厂*0.8/40000=0.80.15中压侧:K2=25000*0.8/40000=0.50.15低压侧:K3=15000*0.8/40000=0.30.15由以上可知此变电所中的主变应采用三绕组。故选择三相三绕组有载调压降压变压器,其型号及参数如下:型号SFSZ940000/110额定容量KVA)额定电压kv)连接组别空载损耗kw)负载损耗kw)空载电流%)阻抗电压)绕组阻抗百分数电抗标么值40000110/38.5/10.5y/y/d 1136.6189.00.36Uk1-2=10.5Uk1-3=17.5Uk2-3=6.5X1=10.75X2=-0.25X3=6.75X*1=0.2688X*2=-0.0063X*3=0.1687第三章 电力主接线设计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设计规模。在分析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参照电气主接线设计参考资料。依据对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和适用范围,首先淘汰一些明显不合格的接线型式,保留23个技术上相当,又都满足设计要求的方案。对较好的2-3个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最后确定一个技术合理,经济可靠的主接线最佳方案。3.1110KV侧主接线的设计110KV出线回路数为2,由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中的规定可知:当11022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不超过2回,采用单母线接线故110KV侧采用单母分段的连接方式。3.235KV侧主接线的设计35KV侧出线回路数为6回由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中的规定可知:当3563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48回,采用单母分段连接,当连接的电源较多,负荷较大时也可采用双母线接线。故35KV可采用单母分段连接也可采用双母线连接。3.310KV侧主接线的设计10KV侧出线回路数为12回由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中的规定可知:当61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6回及以上时采用单母分段连接故10KV采用单母分段连接3.4、主接线方案的比较选择由以上可知,此变电站的主接线有两种方案方案一:110KV侧采用单母线的连接方式,35KV侧采用单母分段连接,10KV侧采用单母分段连接。方案二:110KV侧采用单母线的连接方式,35KV侧采用双母线连接,10KV侧采用单母分段连接。此两种方案的比较 方案一 110KV侧采用单母线的连接方式,接线简单,操作方便、设备少、经济性好,并且,母线便于向两端延伸,扩建方便,35KV、10KV采用单母分段连线,对重要用户可从不同段引出两个回路,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分段断路器自动将故障切除,保证正常母线供电不间断,所以此方案同时兼顾了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的要求。 方案二虽供电更可靠,调度更灵活,但与方案一相比较,设备增多,配电装置布置复杂,投资和占地面增大,而且,当母线故障或检修时,隔离开关作为操作电器使用,容易误操作。由以上可知,在本设计中采用第一种接线,即110KV侧采用单母线的连接方式,35KV侧采用单母分段连线,10KV侧采用单母分段连接。第四章 电气设备的选择电气设备要能可靠的工作,必须按正常工作条件进行选择,并按短路状态来校验热稳定和动稳定。4.1 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4.1.1额定电压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是标示在其铭牌上的线电压。另外,电气设备还有一个最高工作电压,即:允许长期运行的最高工作电压,一般不得超过其额定电压的10%至15%。在选择时,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不应低于安装地点的电网额定电压。即: UNeUNS式中:UNe电气设备铭牌上所标示的额定电压kV); UNS电网额定工作电压kV)。4.1.2额定电流在额定周围环境条件下,导体和电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所在回路的最大工作电流。即: INIWmax式中:IN电气设备铭牌上所标示的额定电流A); IWmax回路中最大长期工作电流A)。在决定IWmax时,应以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的额定容量和线路的负荷作为出发点,同时考虑这些设备的长期工作状态。例如:由于发电机、调相机在电压降低5%时,出力保持不变,故其相应回路的IWmax为1.05倍的IN,IN为电机的额定电流;在确定变压器回路的最大长期工作电流时,应考虑到变压器过负荷运行的可能性;母联断路器回路一般可取母线上最大一台发电机或变压器的最大长期工作电流;母线分段电抗器的最大长期工作电流应为母线上最大一台发电机跳闸时,保证该母线负荷所需的电流;出线回路的最大长期工作电流,除考虑线路正常过负荷电流包括线路损耗)外,还应考虑事故时由其他回路转移过来的负荷。4.1.3环境条件对设备选择的影响当电气设备安装地点的环境条件如温度、风速、污秽等级、海拔高度、地震烈度和覆冰厚度等超过一般电气设备使用条件时,应采取措施。一般非高原的电器设备使用环境的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当地区海拔高度超过规定值时,由于大气压,空气密度,湿度的减小,使空气间隙和外绝缘的放电特性下降,一般海拔比规定值每升高100m,电气设备而允许之高工作电压下降1%。当最高工作电压不满足要求时,应采用高原型电气设备,或采用外绝缘提高一级的产品。此外,还应按电器的装置地点,使用条件,检修和运行等要求,对电器进行种类和形式地选择4.2 按短路状态校验4.2.1热稳定校验:当短路电流通过被选择的电气设备和载流导体时,其热效应不应超过允许值,QdQy,QdI2r t,t=tb+tdf 校验电气设备及电缆36KV厂用馈线电缆除外)热稳定时,短路持续时间一般采用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加断路器全分闸时间。4.2.2 动稳定校验:ichidw, IchIdw,用熔断器保护的电气设备和载流导体,可不校验热稳定;电缆不校验动稳定;4.2.3 短路校验时短路电流的计算条件所用短路电流其容量应按具体工程的设计规划容量计算,并应考虑电力系统的远景发展规划;计算电路应按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正常接线方式,而不应按仅在切换过程中可能并列的接线方式;短路的种类一般按三相短路校验;对于发电机出口的两相短路或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自耦变压器等回路中的单相、两相接地短路较三相短路更严重时,应按严重情况校验。4.3 断路器的选择及校验4.3.1 110千伏侧选用六氟化硫断路器:型号;GL312145该断路器的具体技术参数如下:额定电压110KV最高工作电压145KV额定电流3150A额定短路开断电流40KA关合电流100kA固有分闸时间0.035s1)按额定电压选择, 选择的断路器的最高工作电压为145KV,大于系统额定电压为110KV。 2按额定电流选择。变电所按2台变压器同时运行时,则110kV侧额定负荷为420A该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为3150A,满足要求。3)校验断路器的断流能力此断路器额定开断电流40kA大于110侧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效值13.12KA4)动稳定校验动稳定电流100KA大于系统三相短路冲击电流33.46KA 5)热稳定效应:取继电保护装置后备保护动作时间tr=0.6s,断路器分闸时间to=0.035s则Te=tr+to=0.6+0.035=0.635s计算110kv侧短路热稳定电流,即选择断路器短时3S热稳定电流大于110KV侧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稳态值13.12KA,故满足要求4.3.235千伏侧选用六氟化硫断路器:DW835I该断路器参数额定工作电压:35KV最高工作电压:40.5kv额定工作电流:1000A额定开断电流有效值:16.5KA2秒热稳定电流:31.5KA;动稳定电流:41 kA;按电压选择:符合电网电压要求。按电流选择:IN=1000A, IWmax=40000/1.732/35=660A,所以: INIWmax ,满足电网电流要求。按开断能力选择:断路器额定短路开断电流为:=15.8 kA,线路最大短路电流为:=11.8875kA ,所以:,满足开断能力要求。热稳定校验:固有分闸时间:tfd=0.03S110千伏侧电源后备保护动作时间: tb=0.6S所以:td= tb+ tfd=0.63I2tj =11.88750.63=7.4kA)所以:Ith2t=31.5I2tj,满足热稳定要求。动稳定校验:Imax=41 kA,Ib=30.3 kA所以:ImaxIb,满足动稳定要求4.3.310千伏侧选用六氟化硫断路器:SN310/2000该断路器的具体技术参数如下:额定电压10KV额定电流2000A额定短路开断电流29KA关合电流75kA固有分闸时间0.14 s1)按额定电压选择, 选择的断路器的最高工作电压为10.5KV,大于系统额定电压为10KV。 2按额定电流选择。变电所按2台变压器同时运行时,则110kV侧额定负荷为420A该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为2000A,满足要求。3)校验断路器的断流能力此断路器额定开断电流29kA大于10KV侧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效值9.47KA4)动稳定校验动稳定电流75KA大于系统三相短路冲击电流24.15KA 5)热稳定效应:取继电保护装置后备保护动作时间tr=0.6s,断路器分闸时间to=014s则Te=tr+to=0.6+0.14 =0.74 s计算110kv侧短路热稳定电流,即选择断路器短时3S热稳定电流大于110KV侧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稳态值13.12KA,故满足要求4.4隔离开关的选择及校验4.4.1110千伏侧选用GW4-110/2500型隔离开关。参数:额定工作电压:110kV;额定工作电流:2500A;5秒热稳定电流:40 kA;额定动稳定电流:100 kA;按电压选择:符合电网额定电压要求。按电流选择:IN=2500A, IWmax=420A,所以: INIWmax ,满足电网电流要求。热稳定性校验:Ith2t=40kA)I2tj=7.9 (kA2S)所以:Ith2tI2tj,满足热稳定要求。动稳定校验: tdf=100 kA, ich=31.9 kA所以: tdfich ,满足动稳定要求4.4.235千伏侧选用GW4-35/2000型隔离开关。参数:额定工作电压:35kV;额定工作电流:2000A;5秒热稳定电流:31.5kA;额定动稳定电流:80 kA;按电压选择:符合电网额定电压要求。按电流选择:IN=2000A, IWmax=660A,所以: INIWmax ,满足电网电流要求。热稳定性校验:Ith2t=31.5kA)I2tj=7.4 (kA2S)所以:Ith2tI2tj,满足热稳定要求。动稳定校验: tdf=50kA, ich=30.3 kA所以: tdfich ,满足动稳定要求4.4.310千伏侧选用GN2-10/3000型隔离开关参数:额定工作电压:10kV;额定工作电流:3000A;5秒热稳定电流:50 kA;额定动稳定电流:100 kA;按电压选择:符合电网额定电压要求。按电流选择:IN=3000A, IWmax=2309A,所以: INIWmax ,满足电网电流要求。热稳定性校验:Ith2t=50kA)I2tj=15.8 (kA)所以:Ith2tI2tj,满足热稳定要求。动稳定校验: tdf=100 kA, ich=64.2kA所以: tdfich ,满足动稳定要求4.5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及校验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额定绝缘水平200、480KV,额定一次、二次电压比110/0.1/0.1/0.1KV,额定负载150VA/150VA/100VA,准确级0.2/0.5/3P。 110KV电流互感器选择110KV进线选用LB7-110(GYW2型电流互感器,主要技术参数为:额定电流2300/5A,级次组合为10P15/10P15/0.5/0.2,短时 35KV电流互感器选择35KV进线选用LCZ-35(Q型户内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为1200A,准确级10P20/10P20,额定短时热电流为48KA,额定动稳定电流为120KA,满足短路计算。(3 10KV电流互感器选择10KV进线选用LMZB6-10型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2000/5A,级次组合0.5/10P10,动稳定电流峰值90KA,短时热稳定电流100KA,满足短路计算值。10KV出线选用LQZBJ8-10型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选择600A,200A等,级次组合0.2/0.5/10P10/10P10,动稳定电流峰值90KA,短时热稳定电流100KA,满足短路计算值。10KV母线选用LA-12(Q型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1000/5A,级次组合0.5/10P10,动稳定电流峰值90KA,短时热稳定电流50KA,满足短路计算值4.7 接地开关的选择及校验选用EK6型接地开关。参数: 额定工作电压:10 kV;最高工作电压:12 kV;额定频率:50Hz;额定短路关合电流:50 kA;2秒热稳定电流:20 kA;额定动稳定电流:50 kA;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对地及相间:75 kV。校验:动稳定电流峰值 热稳定电流2S)可见所选的EK6型接地刀闸能够满足要求。4.8 载流导线的选择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其他导体长度超过20M时应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现选LGJ-240/30型钢芯铝绞线,其屋外载流量为380安。修正系数:K=0.88所以, K= 3800.88=334.4A母线最大长期工作电流为 262A;334.4A262A,所以满足电流要求。4.9避雷器选择及校验4.9.1 110kV侧避雷器的选择1)按额定电压选择 110kV系统最高电压为126kV,相对地最高电压为126kV/=73kV,根据手册选择氧化锌避雷器的额定电压为0.75Um=0.75*126kV=94.5kV,取氧化锌避雷器的额定电压为100kV2)按持续运行电压选择 110kV系统相对地最高电压为126kV/=73kV,故选择氧化锌避雷器持续运行电压为73kV3)标称放电电流的选择 110kV氧化锌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选10kA。4)雷电冲击残压的选择 查手册得110kV变压器额定雷电冲击外绝缘耐受峰值电压为450kV,内绝缘耐受峰值电压为480kV,按下式计算避雷器标称放电引起的雷电冲击残压为Uble选择氧化锌避雷器雷电冲击电流下残压校核陡波冲击电流下的残压 查表手册知变压器110kV侧内绝缘截断雷电冲击耐受电压为530kV,按下式计算陡波冲击电流下的残压为Uble选择氧化锌避雷器陡波冲击电流下残压峰值)不大于291kV。6)操作冲击电流下残压的选择 查手册得110kV级变压器线端操作波实验电压值为SIL=375kV,按下式计算操作冲击电流下残压为Us=取氧化锌避雷器操作冲击电流下残压峰值)不大于221kV。7)根据上述选择校验,查手册选择Y10W5-100/260型氧化锌避雷器满足变压器110kV侧过电压保护的要求。4.9.2变压器110kV侧中性点避雷器的选择1)按额定电压选择 主变压器110kV侧中性点为不固定接地,查手册得变压器中性点额定电压为0.57Um=0.57*126kV=71.82kV,取避雷器额定电压为72kV。2)按持续运行电压选择 变压器110kV对地相电压为Um/=126kV/=72.8kV,故选择氧化锌避雷器额定电压72kV能满足持续运行电压的要求。3)标称放电电流的选择 变压器110kV侧中性点氧化锌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选择1.5kA。4)雷电冲击残压的选择 查表手册得电力变压器110kV中性点雷电冲击全波和截波耐受峰值电压为250kV,选择110kV氧化锌避雷器雷电冲击下残压186kV,满足雷电冲击的要求。5)操作冲击电流下残压的选择 查手册得电力变压器线端操作波实验电压为375kV,按下式计算中性点受到的操作电流下的残压为Us=选择110kV氧化锌避雷器操作冲击电流下峰值残压为165kV,满足要求。6)根据上述避雷器的选择计算与校验,查手册知,选择Y15W5-72 186型氧化锌避雷器能满足变压器110kV侧中性点过电压保护。4.9.3 35kV侧避雷器的选择1)按额定电压选择 35kV系统最高电压为40.5kV,相对地电压为Um/=40.5/=23.4kV。根据手册计算避雷器相对地电压为1.25Um=1.25*40.5kV=50.6kV,取避雷器额定电压为53kV。2)按持续运行电压计算 35kV系统相对电压为40.5/=23.4kV,选择氧化锌避雷器持续运行电压40.5kV,此值大于23.4kV。3)标称放电电流的选择 35kV氧化锌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选择5kA。4)雷电冲击残压的选择 查手册得变压器35kV额定雷电冲击外绝缘峰值耐受电压为185kV,内绝缘耐受电压为200kV,按下式计算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引起的雷电冲击残压为Uble=选择氧化锌避雷器雷电冲击电流下残压峰值)为134kV。5)校核陡波冲击电流下的残压 查手册得35kV变压器类设备的内绝缘截断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为220kV,按下式计算陡波冲击电流下的残压为Uble=选择陡波冲击电流下残压峰值)为154kV。6)操作冲击电流下残压的选择 查手册得35kV变压器线端操作波实验电压为170kV,按下式计算变压器35kV侧操作冲击电流下残压为Us=选择35kV氧化锌避雷器操作冲击电流下峰值残压为114kV。7)根据上述计算与校核,查手册知选择Y5WZ-53/134型氧化锌避雷器能满足变压器35kV侧的电压保护要求。4.9.4变压器35kV侧中性点避雷器的选择1)按额定电压选择 变电所选用三绕组变压器,35kV侧中性点安装消弧线圈接地,查手册得变压器中性点额定电压为0.72Um=0.72*40.5kV=29.16kV,选择氧化锌避雷器额定电压为53kV。2)按持续运行电压选择 35kV相电压为40.5kV/=23kV,中性点额定电压0.72Um=0.72*40.5kV=29.16kV,故选择氧化锌避雷器持续运行电压为40.5kV。3)标称放电电流的选择 变压器35kV侧中性点氧化锌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选择5kA。4)雷电冲击残压的选择 查手册得变压器35kV侧中性点额定雷电冲击耐受峰值电压为185kV,选择35kV氧化锌避雷器雷电冲击电流下峰值残压为134kV,故满足雷电冲击要求。5)校核陡波冲击电流下的残压 查手册知变压器35kV内绝缘截断雷电冲击耐受峰值电压为220kV,按下式计算陡波冲击电流下的残压为Uble=选择35V氧化锌避雷器陡波冲击电流下峰值残压为154kV。6)操作冲击电流下残压的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