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给孩子童年的快乐.doc_第1页
还给孩子童年的快乐.doc_第2页
还给孩子童年的快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还给孩子童年的快乐 鸣鸣是一个好奇心很强、喜欢找各种小东西玩的孩子户外活动时她发现地上的扫帚条也能拿起来津津有味地玩上半天 一天户外活动时我发现几个孩子围着鸣鸣直嚷嚷:“你快把它扔了那东西不能带回去!”“那是脏的赶快扔掉”“石头会砸着人你不能带回去”只见鸣鸣两手藏在身后低着头吸着嘴一声不吭我蹲下身对她说:“你拣的石头样的让我看看好”他看了我一眼说:“这两个石头小小的不会砸着人的”“让我看看好”她想了想终于把手伸了出来看着她手中托着的两块圆乎乎的小石头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往事:为积攒几张漂亮的糖纸而遍地搜索为寻找几块小石头在石头堆里乱爬乱抠为了不被爸爸妈妈发现我把这些小宝贝偷偷地藏在自以为安全的地方是啊地上的小石头、小扣子成人也许不屑一顾不足为奇但孩子喜欢寻找、收藏这些小宝贝而正是在这找找藏藏中他们体验到童年的快乐和满足 我抱起鸣鸣让她坐在我的腿上问她拣这些小东西干什么“这两块石头能发出声音”说着她轻轻地在我的耳边有节奏地敲击那两块石头随着鸣鸣有节奏地碰击石头周围的孩子也情不自禁地把耳朵凑了过来静静地听着还不时发出“真好听“的赞叹声 看着鸣鸣碰击石头时那全神贯注的表情再看着专心致志地倾听的那一张张稚嫩的小脸我的歉疚感油然而生自己平时的说教剥夺了孩子多少体验童年快乐的机会呀! 搂着鸣鸣我不断地扪心自问:我们保证孩子的卫生与安全只能以牺牲他们的快乐为代价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大胆地进行了一些尝试组织了“让宝宝变干净”、“让宝空变安全”等活动在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走进大自然大胆发现探索的乐趣的同时也让他们懂得怎样保护自己和爱护别人 每当看到孩子们因发现“小宝贝”而雀跃不已听到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呼喊“老师我要用这些小石头做小鸭子”时我总被他们的激情、敏锐和天真烂漫所感动心中感到无限安慰因为我还给了孩子享受快乐的一片自由的天地 评析: 读李老师的随笔不禁感到阵阵欣喜:我们的老师真的变了从内在的思想到外显的行为都在变这种变化源自老师对幼儿活动的认真观察、对幼儿声音的耐心倾听、对自己教育言行的深刻反省这种变化必将给孩子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无限的发展空间也一定会带来幼儿园教育质的变革我们也从中得到启示:只有设身处地地以孩子的视角看待周围的一切用心去领悟孩子的行为并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孩子才能真正地走进童心世界 在随笔的后半部分李老师的扪心自问提出了引人深思的课题:“我们保证孩子的卫生与安全只能以牺牲他们的快乐为代价”对于这一疑问的回答仅以“是”与“否”做判断似乎过于简单因为在答案的背后串联着若干教育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知道无论是作为“对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机构”的幼儿园还是作为担负着“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重要职责的老师无时无刻不在为保护幼儿操劳同时细心周到地制定了一系列的常规和制度在完整的常规、制度里确有一部分有助于保证幼儿的安全和形成良好的习惯但也不乏给幼儿快乐成长带来负面影响的内容许许多多的“不”字的束住儿的行为也束缚了孩子们的发展我们的许多老师也曾像李老师一样地扪心自问过但经常是难以找到答案因为她们时时处于两种思想的交锋之中对“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活动中获取主动的发展”等教育理念的认同与“必须保证幼儿的安全与卫生”的强烈责任心之间产生了矛盾在教育实践中类似的矛盾还有很多恰恰是这诸多的矛盾造成了老师们在教育行为上的点点缺憾 当我们用心去了解老师并潜心与教师合力解决实践操作层面上遇到的种种难题时我们将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