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天大柴诚敬01-02学时.ppt_第1页
化工原理天大柴诚敬01-02学时.ppt_第2页
化工原理天大柴诚敬01-02学时.ppt_第3页
化工原理天大柴诚敬01-02学时.ppt_第4页
化工原理天大柴诚敬01-02学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工原理(上册),2,总学时51绪论1第一章流体流动13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8第三章非均相混和物分离及固体流态化8第五章传热14总复习4考试3,学时安排,3,教材,柴诚敬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化工原理(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第二版),4,(1)柴诚敬,张国亮.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2)夏清,陈常贵.化工原理,上册.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3)W.L.McCabe,J.C.Smith.UnitOperationsofChemicalEngineering,6thed.NewYork:McGraw.HillInc.,2001,参考教材,5,网络课程辅助教学,化工原理及实验网络课程网址:202.113.179.181,6,网络课程站点,化工原理及实验网络课程,虚拟课堂,演示实验,图片汇总,动画汇总,思考题汇总,作业汇总,讨论与答疑,网上自测,教师主页,附件下载,网络课程辅助教学,7,通过绪论的学习,应了解化工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单元操作的分类和特点,工程学科的研究方法,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单位制及单位换算方法。,学习目的与要求,绪论,8,0.1化工原理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绪论,9,一、化工原理课程内容,化工生产过程,化学反应,单元操作,反应工程,化工原理,三传一反,10,二、单元操作的分类和特点,1、流体动力过程:流体输送、沉降、过滤、搅拌2、传热过程:换热、蒸发3、传质过程:蒸馏、吸收、萃取、吸附、浸取、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4、热质同时传递过程:增减湿、结晶、干燥,分类,11,化工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学科。单元操作的研究内容包括“过程”和“设备”两个方面。所有的单元操作都可分解为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这三种传递过程和它们的结合。三种传递过程现象中存在着类似的规律和内在的联系。传递过程是联系各单元操作的一条主线。,二、单元操作的分类和特点,特点,12,三、化工原理课程的研究方法,1、实验研究方法(经验法):用量纲分析和相似论为指导,依靠试验来确定过程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量纲为一数群(或称准数)构成的关系式来表达。是一种工程上通用的基本方法。(P23,雷诺数表达式),13,2、数学模型法(半经验半理论方法)在对实际过程的机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在抓住过程本质的前提下,作出某种合理简化,建立物理模型,进行数学描述,得出数学模型。通过实验确定模型参数。研究工程问题的方法是联系各单元操作的另一条主线。,三、化工原理课程的研究方法,14,四化工过程计算的理论基础,设计型计算操作型计算,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平衡关系速率关系,所用基本关系:,化工计算分为,15,五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1)单元操作和设备选择的能力工程设计能力操作和调节生产过程的能力过程开发或科学研究能力实验能力,16,绪论,0.1化工原理课程的内容和特点,0.2单位制度及单位换算,17,一单位和单位制度,1、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基本单位,导出单位,质量、长度、时间和温度,速度、密度、加速度,2、绝对单位制和重力单位制,绝对单位制,重力单位制,长度、质量、时间,长度、时间和力,18,3、国际单位制(SI制)根据1960年10月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一种单位制。,4、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在SI制基础上制定的。,一单位和单位制度,19,二、单位换算,1、物理量的换算,基本物理量中为1m物理单位制中100cm英制3.2808ft,2、经验公式(或数字公式)的单位换算,(a)物理方程,(b)经验方程,换算方法见例02。,20,第一章流体流动,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流体在管内流动过程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并运用这些原理和规律分析和计算流体流动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学习目的与要求,21,第一章流体流动,1.1流体的重要性质1.1.1连续介质假定,22,连续介质假定,假定流体是由连续分布的流体质点所组成,表征流体物理性质和运动参数的物理量在空间和时间上是连续的分布函数。,连续介质假定,23,第一章流体流动,1.1流体的重要性质1.1.1连续介质假定,1.1.2流体的密度,24,流体的密度,流体空间某点上单位体积流体的质量,流体的密度是位置(x,y,z)和时间的函数,密度,25,流体的密度,纯物质的密度:液体:基本不随压力变化(极高压力除外),随温度略有变化。气体:密度随温度、压力改变。低压下可按照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26,气体混合物,混合前后质量不变,液体混合物,混合前后体积不变,组分的质量分数,组分的体积分数,混合物的密度:,流体的密度,27,第一章流体流动,1.1流体的重要性质1.1.1连续介质假定1.1.2流体的密度,1.1.3流体的可压缩性与不可压缩流体,28,一、流体的可压缩性,或,(1-4),(1-5),流体的可压缩性通常用体积压缩系数来表示。其意义为在一定温度下,外力每增加一个单位时,流体体积的相对缩小量,体积压缩系数,29,二、不可压缩流体,值越大,流体越容易被压缩。,可压缩流体,0的流体为可压缩流体,不可压缩流体,=0的流体为不可压缩流体,气体在一般情况下是可压缩流体,大多数液体可视为不可压缩流体。,30,需要指出,实际流体都是可压缩的,不可压缩流体乃是为便于处理密度变化较小的某些流体所作的假设而已。,二、不可压缩流体,31,第一章流体流动,1.1流体的重要性质1.1.1连续介质假定1.1.2流体的密度1.1.3流体的可压缩性与不可压缩流体,1.1.4流体的黏性,32,一、牛顿黏性定律,流体在运动时,相邻流体层之间是有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抵抗的作用力称为剪切力,流体所具有的这种抵抗两层流体相对运动速度的性质称为流体的黏性。黏性是流体的固有属性之一,不论流体处于静止还是流动,都具有黏性。,黏性,33,图1-1平板间黏性流体的速度变化,一、牛顿黏性定律,上板以恒定速度沿x的正方向运动,34,实验证明:对于多数流体,任意两毗邻流体层之间作用的剪切力与两流体层的速度差及其作用面积成正比,与两流体层之间的垂直距离成反比(P11),牛顿黏性定律:,(1-7),一、牛顿黏性定律,=F/A,单位面积的剪切力称为剪应力,以表示,35,一、牛顿黏性定律,牛顿型流体(Newtonianfluid),遵循牛顿黏性定律的流体所有气体和大多数低分子量液体均属牛顿型流体,如水、空气等。,36,凡不遵循牛顿黏性定律的流体为非牛顿型流体(non-Newtonianfluid)。某些高分子溶液、悬浮液、泥浆、血液等属于非牛顿流体。,非牛顿型流体(non-Newtonianfluid),一、牛顿黏性定律,37,二、流体的黏度,一般以泊的1/100的厘泊(cp)来表示黏度。,在SI单位制中,黏度的单位为Pas,,在物理单位制上,其单位为P(泊),,38,运动黏度,SI单位为m2/s;在物理单位cm2/s称为斯,以St表示。,二、流体的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