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学艺术单元整合课件 岳麓版.ppt_第1页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学艺术单元整合课件 岳麓版.ppt_第2页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学艺术单元整合课件 岳麓版.ppt_第3页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学艺术单元整合课件 岳麓版.ppt_第4页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学艺术单元整合课件 岳麓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整合提升素能,一、古代中国科技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对点训练1.(2018江苏海门一模,5)明末的小说中几乎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描写的对象,尤其是市井小民、商贾小贩、工匠世人、贫苦农桑、棋手侠盗也成为小说的主角。明末小说的这一特征()A.反映了市民文学的蓬勃发展B.表明小说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C.是小农经济发展的现实反映D.说明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答案,解析,二、中国古代文化特色与社会存在的关系1.先秦: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2.秦汉: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3.隋唐:隋朝盛极一时,昙花一现;盛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文化艺术全面辉煌,同时社会走向正轨,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会需要;中唐以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治黑暗,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4.宋元:北宋重文轻武,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南宋偏东南一隅,文人具有强烈的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促使元曲繁荣。,5.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八股取士、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名师点拨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纵观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便充分体现了这一原理。如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的第一个大统一的时代,由于生产发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歌颂国家一统和君主权威的汉赋应运而生;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时期,揭露封建制度腐朽及体现市民生活情趣的明清小说得到了迅速发展。据此推而广之,在复习任何国家的文学艺术时,从当时的社会存在及经济基础入手,思考其与文学艺术特点的联系是明晰历史发展脉络的途径之一。,对点训练2.(2018北京西城一模,13)文学折射时代。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诗经收录了宗庙祭祀的歌词,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B.离骚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具有现实主义风格C.汉赋和唐诗是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在思想文化上的体现D.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均为满足市民阶层文化生活而作,答案,解析,1618世纪中国和欧洲科技的结局及其原因,对点训练3.(2018山东烟台二模,27)炼丹家们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在他们的著作中甚至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据此判断,制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统治者对工艺的漠视B.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C.社会发展需求的不足D.科技发展基础的薄弱,答案,解析,【真题示例】(2014课标全国,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材料二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命题立意近年来,伴随着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物联网、网络安全、VR技术等科技界许多具备划时代的意义事件,科技正在越来越大地展现着其巨大的能量,未来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必将是更加的丰富多彩。由此上溯历史上的科技发展历程,可以更清晰地明确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以及学科学、爱科学思维的培养。本题即从这一主题出发,从17世纪的宋应星和牛顿入手,考查了其所处的时代对各自科技成果及科技命运影响的准确理解,让考生联想在当今第三次科技革命深入发展的时代,继承、利用并创新科学是每个青年学生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大好机遇,进而培养考生的学习意识、效率意识和世界意识。,审题视角第(1)问:答题限定语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出现的背景。(是各自的特点及各自的背景,注意答题要上升到一定高度总结归纳)答题提示语指出(归纳总结,简明扼要地指出)第(2)问:答题限定语两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原因”要分别指出,但要注意与上一问“背景”的入手角度的区别)答题提示语指出(归纳总结,简明扼要地指出),信息提取,组织答案(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