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2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专题五生命活动调节,1.反射弧(1)构成反射弧的神经元传入神经元也称感觉神经元,胞体在神经节内,神经纤维终末在皮肤和肌肉等部位形成感受器。传出神经元也称运动神经元,胞体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和植物神经节内,神经纤维在肌组织和腺体等部位,形成效应器。中间神经元是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整合作用的神经元,胞体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内,其突起一般也位于灰质。,要点整合,(2)反射弧的完整性反射弧结构不完整,无法完成反射。不经历完整反射弧所引起的反应不可称为“反射”:刺激传出神经,虽然也能引起效应器作出一定的反应,但不能称为反射;从接受刺激到大脑皮层产生疼的感觉也不能称为反射。,2.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1)兴奋的产生,a点之前静息电位:神经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小,主要表现为K外流,使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ac段动作电位的形成:神经细胞受刺激后,Na通道打开,Na大量内流,导致膜电位迅速逆转,表现为外负内正;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ce段静息电位的恢复:Na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K大量外流,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ef段静息电位:K通道开放,K外流。,(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膜外: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膜内: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特点:可双向传导(但在机体内反射弧中只单向传导)。(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递质的释放、性质及作用,物质阻断突触处神经冲动传递的3种可能原因a.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止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b.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c.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或抗体占据,使神经递质不能和后膜上的受体结合。,3.大脑皮层的3大功能(1)一切“感觉”形成的唯一场所躯体感觉中枢。(2)对低级中枢的反射活动予以“控制”,因而大脑皮层是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3)具有“语言、学习、记忆、思维”功能。,题型一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分析1.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伸肌中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B.刺激处效应器也能做出反应,这种反应也属于反射C.该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和处的传导是双向的D.正常情况下,大脑皮层无法控制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答案,解析,题型集训,1,2,3,4,5,6,解析从神经中枢处突触的形状可以判断与伸肌相连的两条神经元中,所处的神经元为传入神经,另一条神经元为传出神经,所以伸肌中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A正确;只有通过完整反射弧的活动才是反射,仅刺激处效应器引起的反应不是反射,B错误;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的传递和传导都是单向的,C错误;图中的反射是由脊髓中的低级神经中枢控制的,所以大脑皮层可以控制该反射,D错误。,1,2,3,4,5,6,1,2,3,4,5,6,“三看”法判断反射弧结构(1)看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看脊髓灰质结构:与前角(宽)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窄)相连的为传入神经。(3)看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所以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2.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复杂反射活动,排尿的低级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平时,膀胱逼尿肌(位于整个膀胱壁)舒张,尿道内括约肌收缩,膀胱内贮存的尿液不致外流。如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2,3,4,5,6,1,2,3,4,5,6,解析膀胱充盈时,膀胱壁内的牵张感受器产生兴奋(动作电位、神经冲动),其在A、B间的传导是单向的。,(1)膀胱充盈时,膀胱壁内的牵张感受器产生_,其在A、B间的传导是_(填“双向”或“单向”)的。,兴奋(动作电位、神经冲动),单向,答案,解析,1,2,3,4,5,6,解析正常人在没有合适的时机或场所时能够憋尿,这是因为脊髓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控制,这体现了神经系统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这个过程中,神经元释放的抑制性递质和突触后膜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2)正常人在没有合适的时机或场所时能够憋尿,这是因为脊髓排尿中枢受_的控制,这体现了神经系统具有_调节的特点。这个过程中,神经元释放的抑制性递质和突触后膜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表现为_。,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分级,外正内负,答案,解析,1,2,3,4,5,6,(1)产生感觉完成反射一切感觉无一不是形成于大脑皮层,其产生路径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上行传导至大脑皮层,可见传出神经及效应器受损时仍可产生感觉,但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受损时将不形成感觉。(2)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这一高级中枢调控。,题型二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变化的分析3.(2018宁波一模)将蛙的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M中,给予适宜刺激后,记录其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如图中曲线所示)、膜电位变化(如图中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培养液M只有钠离子的浓度会发生变化B.图中a点后,细胞膜内钠离子的含量开始高于膜外C.曲线的峰值大小与培养液M中钠离子的浓度有关D.图中c点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答案,1,2,3,4,5,6,4.(2018全国,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解析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细胞外,而Na浓度比细胞外低。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答案,解析,1,2,3,4,5,6,1,2,3,4,5,6,Na、K与膜电位变化的关系,A.接受神经递质前,突触后膜的电位分布为外正内负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所有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改变并开始传播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内流,题型三神经调节的综合知识应用5.如图表示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兴奋性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2,3,4,5,6,答案,6.(2018漳州八校联考)分析有关神经调节的资料,回答问题。科学家发现人体中有一种与肥胖有关的物质瘦素。通过小鼠实验发现,瘦素可以通过血脑屏障,然后与下丘脑特异性受体结合,把人体相关物质含量的信号传递给下丘脑的体重调节中枢,调节摄食行为。图1表示瘦素通过下丘脑发挥作用的过程,图2为图1中某局部模式图。,1,2,3,4,5,6,1,2,3,4,5,6,解析图2中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称为突触,此结构在图1中有7个,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在图2所示结构中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1)图2中结构称为_,此结构在图1中有_个。兴奋在图2所示结构中的传递方向是_(填“单向”“双向”或“无方向”)的。,突触,7,单向,答案,解析,1,2,3,4,5,6,(2)瘦素通过血脑屏障到达下丘脑,通过一系列调节,从而抑制食欲,减少能量的摄取,达到减重的效果。此时饱中枢和摄食中枢的兴奋性依次是_。A.增强、增强B.增强、减弱C.减弱、增强D.减弱、减弱,解析瘦素的作用是抑制食欲,因此导致饱中枢和摄食中枢的兴奋性依次是增强、减弱。,答案,解析,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快速物流合同范本
- 2025版京东公司快消品供应链采购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安装合同
- 林场森林资源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 煤矿单轨吊安装与使用安全技术措施研究
- 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新材料技术与企业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大数据分析与安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电视节目综合制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艺术学院《创新专业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空间分析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第九讲 全面依法治国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门卫保安反恐演练方案
- 英文字母书写练习直接打印
- GB/T 24620-2022服务标准制定导则考虑消费者需求
- JJF 1221-2009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
- 专用电话-手册dsl单板使用说明
- 环网柜基础知识课程课件
- 红火蚁的危害和检疫防控措施方案课件
- 2015热力公司锅炉水冷壁爆管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 博雅装饰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红头文件模板格式
-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认识分数课时1》课堂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