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市邓元泰镇农田水利工程设计_第1页
武冈市邓元泰镇农田水利工程设计_第2页
武冈市邓元泰镇农田水利工程设计_第3页
武冈市邓元泰镇农田水利工程设计_第4页
武冈市邓元泰镇农田水利工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冈市邓元泰镇农田水利工程设计 摘 要: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一举多得、利国利民的好事,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如果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我国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将会有非常大的改观。本设计研究了武冈市农田水利项目通过分析计算设计出符合灌溉、排水要求的沟渠,可以使土地使用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关键词:土地综合整治;灌溉;排水;土地使用质量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Design At Wugang City Dengyuantai Town Author: Cao YuanruiTutor: Pan Jingfu(Oriental Science Technology Colleg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Abstract:The comprehensive land management is fully staffed. It not only benefits the nation and the people, but also will be valuable to nowadays and the future. If we could persist in it, the condition of manufacture and living of rural area and the peasant will be better. The design is about the research of Wugangs farmland irrigation project. The project gives a plan about the ditchs which are up to the requires of irrigation and draining by analyzing and calculating. It will further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of land.Key words: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land;irrgation;drain;quality of land use1 概述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类型项目名称为:武冈市农田水利项目,项目类型为:示范项目。1.1.2 项目性质本项目性质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1.3 项目区的位置和范围项目区位于武冈市中部的邓元泰镇内,邓元泰镇资水河西边为邓元泰镇一期工程项目区,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本次项目区选址选择了一期工程和资水河东边、市级土地整理区西边所夹的集中分布的农田,周边零星分布的农田若进行整理,则需采取的工程力度较大,造成工程不经济,因此本次项目范围划定只选取了这之间集中分布的耕地,东至赤塘村,南至蔡家塘村,西至天心桥村,北至渡头桥村,共涉及天心桥、蔡家塘、渡头桥、赤塘村等七个行政村,位于东经11036031103539,北纬264250264011之间。1.1.4 项目区的地貌类型项目区位于武冈市邓元泰镇的中部,相对高差小,地形平缓,地面坡度较小。依据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标准确定项目区属岩溶山地丘陵工程类型区。1.1.5 土地权属状况项目区总规模521.78 ha,建设规模为509.3 ha(不动土面积坑塘0.35 ha、农村宅基地12.13 ha)。涉及天心桥、蔡家塘、渡头桥、赤塘村、渡头桥村、潘家所村、落子铺村七个行政村。整个项目区均为集体所有土地,土地权属清楚,无土地权属纠纷。赤塘村、蔡家塘村、山岚村、潘家所村、渡头桥村已分别与湖南云山粮食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土地流转意向合同,将共386.67 ha的土地(包括相应面积的配套沟渠面积)流转给后者种植农业经济作物,流转期限为10年(2009年7月1日2019年7月1日)。1.1.6 项目新增耕地面积和新增耕地率项目新增耕地面积为15.38 ha,新增耕地率为3.02%。1.2 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本项目由武冈市政府牵头,以国土部门为主体,整合多部门资金,协同建设。本项目总投资4480.52万元,其中国土部门投资2740.52万元,全部申请省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建设内容分为五项: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路桥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和其他工程。部门配套工程投资共1740万元,建设内容和投资分别为:水利部门计划投资430万完善渡头桥村居民点外防洪堤;交通部门计划投资320万修筑渡头新桥和配套道路建设工程;林业部门计划投资30万将在防洪堤和一级田间道沿线的绿化工作;民政局投资25万完善村庄规划建设用地区的基础设施;农业局投资约50万,其中30万元用于项目区土壤改良,20万元用于建设一个高标准的优质稻高产示范片,并结合项目区的规划拟在落子铺村修农业生态示范园一处。水管所投资约200万元,改造项目区威溪水库右干渠;畜牧水产局投资100万元,发展生猪、铜鹅规模养殖基地15个;农机局投资约80万,推广新优农机具,发展农业合作社一个;能源办投资约20万元,建沼气池200个;教育局投资约30万,改造城西中学和小学一座;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筹资约20万,搞好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工作;文体局投资约10万,在居民区修建篮球场等文化设施。发改局投资100万元,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发展;扶贫办投资15万元,用于贫困农户农业生产资料的购置,农业生产技术的指导;市土地储备中心投资300万元,用于拆旧区土地复垦卫生投资10万元,用于建设2个村卫生室。2 项目概况2.1 项目所在地区简况武冈市位于湖南省的西南部,东西宽60.80 km,南北长54.43 km,全市总面积为153214.80 ha。东北与隆回、洞口两县接壤,东南与新宁相邻,西南与城步县毗连,西北与绥宁县相依,北与洞口县交界,地处东经:11034281103623,北纬:264250264011之间。境内最高处照面山顶海拔1409.5 m,最低点是双牌乡的滔溪河石宝坳河床,海拔只有255 m,相对高差1154.5 m。一般海拔在300至500之间,坡度525。东、西、南三面环山、中部低平,呈朝北开口的南高北低的倾斜地势。本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具有气候温暖湿润、光热充足、降雨较多、生长期较长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6.6 ,平均无霜期264 d,年平均日照时数1520.2 h,平均日照率为35%。全市辖8个镇,9个乡和2个街道办事处及一个国营农场。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达25319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14220万元,第二产业67441万元,第三产业71529万元,一、二、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为45.126.628.3。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4254万元。社会劳动力资源丰富。2008年全市总人口72.2万人,乡村劳动从业人员3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9.5%。2.2 项目区基本情况2.2.1 自然条件a)地形地貌项目区位于武冈市邓元泰镇的中部,属岩溶山地丘陵工程类型区,相对高差小,地形平缓,地面坡度较小,土壤肥沃,适宜进行土地整理。地形切割强烈的山地丘陵狭长的支沟支谷高差200米以内的地带,发育石笋、石林、漏斗、落水洞、溶谷洼地,盲谷等岩溶地貌,台面带状。b)气象项目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温多变,盛夏酷热,秋季长旱,无霜期长,严寒期短等季风性气候特征。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396毫米。年均气温16.6,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年均360.3天,10的积温5141.2。年平均无霜期264天,气候及光热条件适合农作物特别是水稻及蔬菜的生长。d)土壤项目区土壤以红壤土为主。土壤一般厚度在02m以内,土层较薄处,有大片沙土田。d)植被项目区内主要植被类型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为主,包括水稻、黄豆、玉米、红薯等。有少量的农田防护林,植物生长茂盛,植被覆盖率较高。未利用地(滩涂、荒草地等)主要植被为杂草,少部分被农民自发开垦作为菜地使用。e)水文与水文地质项目区内水资源极为丰富。在项目区南部云山脚下有一中型水库威溪水库,其储水量丰富,有效库容约3000万m3,在每年的降水季节便储存大量的雨水,在庄稼缺水季节开闸放水,通过威溪大坝下的左右两主干渠向武冈市和城步县内的大片耕地供水灌溉,而项目区的耕地正好处于威溪大坝脚下,项目区的供水是不会间断的。1)土层以残坡积单层粘性土为主,其次是冲积双层的粘质砂质土、砂砾石土,厚度015m,局部具特殊性土。2)地表溪流不发育,含较丰富的熔岩地下水,水位埋深随地形而异。3)土壤侵蚀模数约3900t/km2.a。f)工程地质项目区属于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主要为冲积层,具二元结构,上部为冲洪积粘性土、砂性土,下部为砂砾层,厚2.310.0m。g)天然建筑材料土地整理项目主要涉及的天然建筑材料有土料、石料和砂砾石。本项目建筑材料主要涉及到土料和砂砾石。土地平整工程以及田间道路修筑工程所涉及到的土均为项目区田块的土,不需要进行土料开采。项目区附近有一处山岚沙石厂,区内工程建设所需天然建筑材料沙和卵石可以从沙石厂购买,运输十分方便。h)自然灾害项目区自然灾害较少,对作物的生长基本没有影响。2.2.2 社会经济情况近几年来,武冈市经济建设不断加快,人地矛盾趋于紧张。经济建设难免会占用一定的耕地,为维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需要实施土地整理工程来补充因建设所占用的耕地。项目区位于武冈市邓元泰镇,7个行政村,其各村社会经济情况如下表:表1 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统计表Tab 1 Statistics of condition area social economy 村 名人口数田亩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平均产量人均收入口haha/人斤/亩元/年潘家村702214.650.304单季稻:12001900山岚村2338672.30.287单季稻:1100单季稻:11001800天心桥村1708475.10.2791800蔡家村2390708.750.2961900渡头桥村1642458.10.2791900赤塘村18825840.3121800落子铺村1729494.50.2871800长期以来,项目区农民以土为本,在种植水稻、红薯、玉米等粮食作物和瓜果和蔬菜等经济作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项目区农民正在寻求通过实行规模化经营增加土地投资的路子。农民这种适应市场变化调整产业结构及通过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的经营理念,为项目区土地整理后的土地结构调整及土地流转提供了良好的群众条件。2.2.3 土地利用现状a)土地权属项目区共有土地521.78 ha,建设规模为509.3 ha(不动土面积坑塘0.35 ha、农村宅基地12.13 ha)。涉及天心桥、蔡家塘、渡头桥、赤塘村等七个行政村。整个项目区均为集体所有土地,土地权属清楚,无土地权属纠纷。赤塘村、蔡家塘村、山岚村、潘家所村、渡头桥村已分别与湖南云山粮食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土地流转意向合同,将共386.67 ha的耕地流转给后者种植农业经济作物,流转期限为10年(2009年7月1日2019年7月1日)。b)土地利用结构项目区耕地共363.01 ha,园地7.37 ha,其他农用地130.14 ha,建设用地2.6 ha未利用土地6.18公顷。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如下表所示:表2 土地利用结构现状表 单位:ha、Tab 2 Status of present land use structure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蔡家塘村赤塘村渡头桥村落子铺村潘家所村山岚村天心桥村合计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1农用地11耕地111灌溉水田82.0771.3131.724.7245.68107.5618.95362.01114旱 地0.090.290.290.331小计82.1771.6132.014.7245.68107.8818.95363.0112园地121果园0.210.240.150.6122茶园6.776.7715其他农用地153农村道路0.840.750.520.051.151.460.385.16156农田水利用地3.031.842.280.131.353.60.7512.98157田 坎23.1620.1918.591.3316.0527.295.39112小计33.822.7921.61.5118.832.56.52130.14合计115.9794.3953.616.2364.47140.3825.47500.522建设用地25住宅用地253农村宅基地1.51.12.6续表1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蔡家塘村赤塘村渡头桥村落子铺村潘家所村山岚村天心村合计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3未利用地31未利用土地311荒草地0.040.580.6232其他土地324滩涂2.922.370.285.56总 计115.9795.8957.636.2364.51142.7526.32509.3注:土地利用结构统计表中未包括不动土面积(不动土面积坑塘0.35 ha、农村宅基地12.13 ha)。c)土地利用程度项目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无霜期长,适宜于动植物生长。水田旱地以种粮为主。农作物以种植双季稻为主,以及油菜、玉米、豆类、花生、茶叶等。3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3.1 基础设施条件3.1.1 水源条件项目区水源主要是在项目区南部云山脚下有一中型水库威溪水库(图3-1),其储水量丰富,有效库容约3000万m3,该水库不仅是下游耕地的水源,而且是武冈市城区自来水的取水水库,可见水资源的丰富和水质的良好。威溪水库右干渠为原有硬化渠道,但渠道逐年老化,威溪水库水管所计划投资对威溪右干渠进行维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确保项目区的供水。3.1.2 灌溉系统骨干设施状况原有渠道-1、7、14从威溪水库右干渠引水至项目区内,再由原有渠道-1由南向北分别向蔡家塘村,潘家村、天心桥村,山岚村、渡头桥村靠郝水河岸田地分水;原有渠道-7向蔡家塘、潘家所村南端田地分水,水利设施框架较好。由于资金原因,原有渠道1、7等主要引水渠道并未完全硬化(图3-2),已硬化渠道因当时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低,有破损、倒塌等现象。3.1.3 田间灌排设施状况田间灌溉均是在较高处堵水,挖土渠引水进田地后进行自流灌溉,不仅影响合理灌溉、排水晒田,而且造成肥料流失、水量浪费。并且土渠常年淤积,需每年对其进行清淤处理,利用率较低。不能利用项目区充足的水源系统的、成规模的进行灌溉。项目区主要排水渠道是原有渠道-3、4,原有渠道-3(图3-3)是连接原有渠道-14的一条分水渠,该渠道负责天心桥村、山岚村、赤塘村的田间水排泄;原有渠道-4(图3-4)为威溪水库右干渠泄水渠道,该渠道不仅负责蔡家塘、赤塘、落子铺村、渡头桥村的田间水排泄排水,而且渠道东侧山坡集雨面积的山水也经该渠道排入郝水河,目前该渠道为土质渠道,由于多年河水冲刷,渠道逐年变宽,毁坏沿岸农田。该渠道流至落子铺村穿过原有道路-3后分别与原有渠道-2、3汇合,因此该段排水量相当大,由于土质渠道流速慢,目前该段渠道上口宽4.0m,下口宽3.6m。每年当地居民都需对该渠道进行人工夯实,减缓渠道进一步扩大。由于串灌串排现象普遍,田间基本没有排水渠道,田间渠道渠道均是灌排渠道,高灌低排。综上所述,项目区水源充足,但由于原有渠道的破损、淤积,灌溉体系的不完整,无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原有渠道-4急需整治,并根据田间灌水的布置,完善其他田间排水系统。表3 项目区内及附件水系基本状况统计表 单位:m Tab 3 Statistical table of basic situation at the project area and attachment system名称断面形式护砌材质底宽顶宽渠深规划后状况现状备注原有渠道-1矩形护砌1.51.5整修浆砌石原有渠道-2矩形护砌1.01.0整修浆砌石原有渠道-3矩形护砌1.31.0整修浆砌石原有渠道-4矩形无护砌2.21.1急需整修土渠原有渠道-5矩形无护砌0.81.5保留浆砌石原有渠道-6矩形无护砌0.90.7保留土渠原有渠道-7矩形护砌2.21.5保留浆砌石原有渠道-8矩形无护砌1.51.2废弃土渠原有渠道-9矩形护砌1.51.0整修浆砌石原有渠道-10矩形护砌0.90.7整修现浇混泥土 续表1名称断面形式护砌材质底宽顶宽渠深规划后状况现状备注原有渠道-11矩形无护砌0.70.7废弃土渠原有渠道-12矩形护砌0.90.8整修浆砌石护砌原有渠道-13矩形无护砌0.90.8整修土渠原有渠道-14矩形护砌0.80.8整修现浇渠道原有渠道-15矩形无护砌0.90.7废弃土渠3.1.4 电力设施项目区内沿着村道和省道有低压电网通过,电力设施比较齐全,220 V电力照明线路和380 V农用输电线路均通到项目区内居民点,完全可以满足区内农业生产生活用电需求。项目区的村民约有2030%的村民装有有线电话,并且武冈市和邓元泰镇内的无线网路(移动和联通)全面覆盖着整个项目区,信道良好。3.1.5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设施项目区内属于岩溶山地丘陵工程类型区,农田小气候优越,水分充足,植物生长繁茂。项目区内无工业生产,环境污染因子主要是农民的生活污水,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污染,基本上不会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结合项目区机械化耕作的需要,林业部门在硬化路及农田防护堤边种植防护林,以进一步加强项目区的自身净化能力。3.2 农村居民点建设发展状况项目区共有土地521.78 ha。涉及天心桥、蔡家塘、渡头桥、赤塘村等七个行政村。其中潘家所人口为702人,山岚村人口为2338人,天心桥村人口为1708人,蔡家村人口为2390人,渡头桥村人口为1642人,赤塘村人口为1882人,落子铺村人口为1729人,居民点主要沿郝水河及1865线和威武公路两边布置,依山傍水而居。根据新农村建设的精神结合当地乡镇规划,按照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居民点向乡镇集中的要求,将项目区内零星居民点进行拆迁,将项目区零星分散的项目区内零散居民点(27户人,占地面积为15.79 ha)进行搬迁,和原王家院子与项目区零散居民点统一安置到天心桥村拆迁安置区(具体位置见规划图),在挖掘居民点整理潜力的同时,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并依托土地综合整治建设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配套、生态良好的农村新型社区。3.3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3.3.1 土地利用存在问题a)项目区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够均匀,年际变化大,而项目区缺乏统一规划布局,尤其是田间水利灌排系统薄弱,无法有效的对季度降水不均进行调蓄,很容易造成作物需水量的供求不平衡,对农业的稳产不利;b)项目区内部交通框架较好,现有三条出入居民点的硬化路,但田间道路况较差,生产路较少,无法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有待完善。c)项目区水利基础框架较好,但主要灌排渠系质量差,数量少,田地田间灌溉均是在较高处堵水,挖土渠引水进田地后进行自流灌溉,并且土渠常年淤积,水资源利用率较低。不能利用项目区充足的水源系统的、成规模的进行灌溉。d)项目区虽然整理较平,但依然存在部分丘块地势较高无法有效灌溉的问题,村民要求对其进行平整,解决田块灌水问题。e)项目区靠河沿岸,由于长年河水冲刷及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存在水土流失的情况,当地居民自行砌筑了几段石坎,每年都需对石坎进行维护,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在灾毁严重的地方当地村民已经无法通过砌筑石坎来保护耕地。渡头桥、山岚村村民强烈要求将已被毁坏的耕地恢复,并修筑农田防护堤进行保护耕地。3.3.2 土地利用问题应对措施a)科学合理的规划引水及灌溉的浆砌石、页岩砖渠道,同时还对原有重要渠道(包括坍塌、渗漏严重的渠道)进行整修硬化。本次规划设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整修原有渠道III-1中设置节制闸,引水对郝水沿岸田地进行灌溉,新修灌排渠道I-1从整修原有渠道III-1中引水对赤塘村、山岚村、渡头桥村、落子铺村田地间布置得农渠分水灌溉。新修斗渠II-1、新修灌排渠道I-1、新修灌排渠道III-1从原有渠道中引水向蔡家塘村、潘家所村、天心桥村田地中布置得农渠分水灌溉。通过本项目的措施可以较好的解决项目取雨热同期,晚稻灌溉无保障以及引水渠道破损老化、渗漏严重导致灌溉没有保障的问题;b)项目区大面积冲田因排水沟堵塞、坍塌等原因导致排水不畅引起稻田过量积水的问题,在项目区靠郝水河旁新修斗沟II-1。水利部门将整修原威溪水库右干渠分水渠,将山岚村、赤塘、落家铺子以及赤塘村的多余的水排至资水河内。d)通过土地平整工程以及土地权属的调整可以较好的解决由于部分丘块地势较高无法有效灌溉的问题,同时对责任制以来,土地分配过于零散问题的解决也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e)对项目区位于山岚村西侧及渡头桥北端靠近资水的滩涂,采用外运耕作层复垦,并修筑河堤以保护耕地。3.4 水土资源分析3.4.1 供水量分析水库可供灌溉水量。威溪水库其有效库容3000万m3,有两条渠道处从其左右干渠引水的渠道已引入项目区,原有渠道-14平均宽1.5m,高1.5m水渠,年均流速为0.7m3/s,原有渠道-11宽0.8m,高0.8m,年均流速为0.4m3/s,折算可利用系数为0.2,在灌溉期410月内。水库可供水量为:W1=引水渠道流速引水渠过水断面3600242050.2=(0.71.51.5+0.40.80.8)3600242050.2=316.40万m3。3.4.2 需水量预测项目区水资源丰富,在项目区的水源供给上,除了靠雨水以外还有威溪水库一个大水源。在项目区南部云山脚下有一中型水库威溪水库,其储水量丰富,有效库容约3000万m3,在每年的降水季节便储存大量的雨水,在庄稼缺水季节开闸放水,通过威溪大坝下的左右两主干渠向武冈市和城步县内的大片耕地供水灌溉,而项目区的耕地正好处于威溪大坝脚下,水源条件相当优越,因此可以说无论多么干旱的季节此项目区的供水是不会断的。另外,项目区雨量充沛,水利条件优越,地表水丰富,因而在水资源平衡分析时不考虑地下水。又因项目区规划主要用地为农用地,区内没有大的工矿企业,所以需水量分析不考虑工业用水及人畜饮用水,只分析农作物品种的需水状况。a)农作物品种的选择根据云山指挥部对于土地流转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意见结合项目区群众要求,项目区耕地主要种植双季水稻,辅以种植玉米、油菜等。结合项目区的耕地作物构成情况和当地农民耕作习惯及当地惯用的水利工程设计标准,本规划中水田全区统一以双季稻、一季油菜作为典型作物计算需水量。b)灌溉设计标准水量平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保证率下的水量供需平衡。因此,在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之前,首先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由于项目区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水资源丰富,以种植水稻为主,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湿润地区或水资源丰富地区,水稻灌溉保证率应为8595%,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本设计确定灌溉保证率为95%。c)灌溉需水量计算根据武冈市水资源调查及水利区划研究报告集,项目区内的水稻作物净灌溉定额和需水量分析如表4、5。表4 95%双季稻生长每月灌溉定额表 单位:ha2、mTab 4 Quota table of 95% rice growth monthly irrigation 月份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早稻8758959150000晚稻000875895915935合计875895915875895915935表5 项目区双季稻生长每月所需水量表 单位:ha、m Tab 5 Water table of project area of double cropping of rice growth required a month月份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总计早稻8758959150000-晚稻000875895915935-合计875895915875895915935-规划水田面积373.22373.22373.22373.22373.22373.22373.22-需水量(万m3)32.6633.4034.1532.6633.4034.1534.90235.32根据武冈市水资源调查及水利区划研究报告集,项目区内的旱作物净灌溉定额如下表6。表6 旱作物净灌溉定额 单位:m亩Tab 6 Quota of dry crop net irrigation 作物名称灌溉保证率(50%)灌溉保证率(75%)灌溉保证率(95%)旱土作物95110150注:武冈市农业区划报告集,1984年根据项目旱作物净灌溉定额,结合项目区规划旱地面积,灌溉需水量按下式计算:W需=MA/ 式中:W需灌溉需水总量(m); M灌溉定额(旱土60.75 m/亩); A规划后灌区面积;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80)。W旱(7.771560.75)0.800.88(万m)根据项目区水田和旱地的需水量分析计算,得出项目区总需水量:W需235.32+0.88236.12(万m)3.4.3 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根据以上计算,项目区的水资源平衡分析如下表:表7 项目区需水量计算结果表 单位:万m3Tab 7 Project area water demand calculation result table名 称需水量供水量水量净余数 量237.50316.4078.90从上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项目区供水量大于需水量,作物灌溉用水可以得到保证,灌溉设计保证率确定为95%。3.5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限制性因素分析和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本项目新增耕地分析计算如下:a)项目区现有荒草地0.62 ha,荒草地地势低于原有排渠控制的田块,荒草地表土裸露,坡度小于3度,与项目区一些田块一样,分布在郝水河边。从土地利用现状图结合项目踏勘的情况来看,将这部分荒草地加以开发利用。本次计划将其翻耕,施加土杂肥,整理成耕地,再由农民逐年加以改善,可达到附近田块的质量等级。b)项目区现有6.77 ha的茶园,现在茶园已处于废弃的状态,表土裸露,地表长满了杂草,坡度小于5度,主要植被是荒草,本次规划应当地要求,将茶园开发成耕地。c)项目区现有5.56 ha的内陆滩涂地还没有利用,在现场踏勘时,省土地整理中心领导以及省市专家,认为滩涂可以开发成耕地。通过外运土、修筑农田防护堤等措施改善土地耕种条件。d)由于以前人力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农业生产人挖犁扒,受小农经营模式和地形地势的影响,田块破碎,田坎占地较多。当前,机械耕作的便利让农民充分认识到规模经营的优越性,加上现在农村务农人口少,农民普遍愿意进行田块归并,以方便机械耕作。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本次土地整理过程,对项目区内相邻高差较小的部分零乱田块进行土地平整,减少田坎占地,可增加部分耕地公顷。e )农村宅基地拆迁项目区有2.60 ha农村宅基地需要拆迁,拆迁后对宅基地进行复垦,采取工程措施可以全部变为耕地。根据协商,地上建筑物拆除、地基清理、拆除物外运工作由武冈市土地储备中心负责,该部分资金也由其筹集。项目区新增耕地来源计算:新增耕地面积计算公式:S=S整理后-S整理前=378.39-363.0115.38 ha新增耕地为15.38 ha,新增耕地率3.02%。新增耕地汇总计算如下表。表8 新增耕地面积主要来源情况统计表 单位:ha2Tab 8 Statistics of the main sources of new land area 名称果园茶园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用地田 坎荒草地滩涂耕地增加增减变量-0.6-6.779.921.03-12.78-0.62-5.5615.383.6 新增建设用地置换指标来源分析该项目拆旧区建设用地面积为2.60 ha,根据安排,需安置的农村居民和原王家院子零散居民统一安置到天心桥村拆迁安置区(具体位置见规划图),可盘活建设用地指标为1.67 ha。拆迁费用将由武冈市土地储备中心负责筹集300万元,相关证明见附件(关于武冈市邓元泰镇拆旧区土地整理复垦资金筹措的承诺函)4 项目规划4.1 规划设计依据本项目的提出和论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4.2 规划目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规划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指导下编制的。项目规划的主要目标是:a)确定项目区的土地利用方向。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建立具有规模的粮、油、菜等特色农田区,实现了耕地数量稳定、质量上升。b)确定合理的工程配置。实现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打造集高效农业、节水农业和集约化农业为一体的高标准农田。c)以土地整治为依托,建设新农村。依托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新建农村新型社区,生态良好、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健全、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初现现代农村与现代城市和谐相融的新型城乡形态。d)确定预算投资额度和项目预期效益。投资额度是影响项目成本、项目预期效益和项目规划方案合理可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成本过大,必然降低项目效益。投资不足,难以发挥项目效益。规划的目标就是要确定合理的投资额度,以保证项目效益的正常发挥。e)确定土地产权调整方案,使整理后的土地分配方案事先得到有关权益各方的同意,避免后期权属纠纷而影响预期土地利用效益的产生。4.3 建设标准4.3.1 土地平整标准项目区土地平整工程设计严格按照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标准执行。在确保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节约投资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为本项目土地平整的基本原则。从总体上讲,土地平整应满足项目区内耕地对自流灌溉自流排水的要求;从细部来看,土地平整应符合农作物耕种的需要。本项目土地平整工程涉及的工程内容有:田块修筑工程和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田块修筑工程中包含了条田修筑,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包含了客土外运,表土剥离回填、细部平整及培肥工程。项目区内田块采用局部平整方案。田块按确定的设计高程和一定的坡降进行平整,并基本做到田块内部的填挖土方平衡。根据项目区地形地势,考虑将项目区内的田块设计为条田。条田的长度基本控制在150300m,宽度控制在80200m。条田内部设置格田,格田由耕作的农民自行整治。格田内部的高差控制在3cm以内,格田之间以田埂为界,用田间土修筑,田埂应大致垂直农沟、农渠,埂宽一般在30cm,埂高约40cm。对于地势平坦,不作平整的田块,内部格田布置也参照标准田块布置格田。为保护耕作层,在动土厚度大于0.3m的平整田块或需土方调配时需进行耕作层剥离,表土剥离工程采用机械作业,剥离厚度为30cm,耕作层回填前田面必须达到设计回填耕作层层底面高程。土地翻耕及培肥工程,新增耕地的土地翻耕,机械翻耕平整厚度为30cm。培肥工程具体措施为人工施土杂肥。通过土壤改良,使新增耕地土壤质量达到以下指标:土壤剖面为均壤型,耕作层土壤质地为砂壤、土层厚度大于300mm、有效耕作层厚度厚度大于200mm,底土保持厚度大于400mm,有毒有害成分含量达到环保和卫生标准,碎石、砾石等粗颗粒含量小于10,粒径小于30mm,0.001mm粘粒含量为2060,土壤有机质大于1.5,全氮含量大于1.0g/kg,全磷含量大于0.5g/kg,全钾含量大于10g/kg,碱解氮大于25mg/kg有效磷大于8mg/kg,速效钾大于60mg/kg。4.3.2 灌溉与排水标准本项目灌溉保证率为95%,项目建成后,将消除目前的串排串灌现象。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一日暴雨水田一天耐淹深度。根据项目区的地形条件,将项目区规划为水田和旱地。通过渠道引水自流方式灌溉和明沟自排的方式排水,沟渠的布置采用灌排相邻方式,即在田块相对较高的一边布置渠道,相对的另一边设置排水沟,采用“路渠田沟”的布置形式。按照设计流量的不同,渠道共分为斗渠和农渠两级。排水沟分为斗沟和农沟两级4.3.3 道路建设标准按照本规划的目标和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标准的要求,道路建设应满足项目区对内和对外交通需要,既要满足农业机械化作业的需要,又能保持与外界便捷的联系、方便农业生产、便于农产品的运出和农业生产资料的运入。整修一级田间道面宽3.5m,路基宽4.5m,路面铺设20cm厚C25砼,10cm厚砂垫层,20cm厚夯实土,路面高出地面0.5m,两边采用M7.5浆砌石路肩,路肩为梯形,低于路面0.2m,上宽0.3m,底宽0.5m,深入地下0.3m整修一级田间道路面3.0m;新整修田间道路面宽3.0m,占地宽4.0m,路面铺设0.2m的泥结石,10cm厚的砂石,0.2m厚土路基。两边采用M7.5浆砌石路肩,路肩为梯形,与路面平齐,上宽0.3m,底宽0.5m,深入地下0.3m,新修田间道基础采用0.3m厚夯实土,0.2m土路基;新(整)修生产路占地宽1.8m,路面宽1.4m,高出地面0.3m,采用10cm厚泥结石铺筑路面。4.4 总体布局4.4.1 土地利用布局根据龙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龙山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按照有利于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土地产出率的要求,对“田、水、路、村”进行综合整治,优化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地类用途,系统规划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后,低价值果园和茶园将被调整成耕地,荒草地、滩涂和待拆迁宅基地将建设成为优质耕地,田坎系数将在一定幅度内减少,区内农村居民点向集聚区集中;农田水利用地、农村道路用地随着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完善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实施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情况详见表4-1。项目区赤塘村、蔡家塘村、山岚村、潘家所村、渡头桥村已采取租赁形式将386.67 ha的土地流转给湖南云山粮食责任有限责任公司,原有单季稻将调整为优质双季稻。表 9 项目区土地利用调整表 单位:ha2 Tab 9 Adjustment table of the project land use 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整理后比例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1农用地11耕地111灌溉水田373.2273.27 114旱 地7.771.54 12园地121果园00.00 122茶园00.00 15其他农用地153农村道路15.082.96 156农田水利用地14.012.75 157田 坎99.2219.48 合计509.3100.00 2建设用地25住宅用地253农村宅基地00.00 3未利用地31未利用土地311荒草地00.00 32其他土地324滩涂00.00 总 计509.3100.00 注:土地利用布局表中未包括不动土面积(不动土面积坑塘0.35 ha、农村宅基地12.13 ha)。4.4.2 工程平面布局a)国土部门建设工程1)土地平整在确保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节约投资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为本项目土地平整的基本原则。从总体上讲,土地平整应满足项目区内耕地对自流灌溉自流排水的要求;从细部来看,土地平整应符合农作物耕种的需要。根据项目区地形、地势,以规划沟、路、渠为界划分项目区的田块。非平整区域田块保持原状;平整区域田块从有利于组织灌排、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尽可能减少土方工程量的角度进行布设。项目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局部土地平整,土地平整区域主要分布在需要平整的荒草地等新增耕地区域以及田块布局不合理、田埂杂乱、占地较多的地块。田块长边与沟、渠或路平行,长度一般在160260m之间,田块形状基本规划为矩形。2)灌溉与排水项目区内原有骨干渠(原有渠道-1、7、14)多数为灌排两用渠道,当地灌溉模式是在原有渠道上设堵水,引渠道向田间分水进行自流灌溉,田间渠道基本为土渠,并且串灌串排情况较严重,不仅影响合理灌溉,而且造成肥料流失、水量浪费、实际灌溉水利用率低。当地村民的要求主要是解决向田间引水的问题。本次规划设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整修原有渠道III-1并设置节制闸,引水对郝水沿岸田地进行灌溉,新修灌排渠道I-1从整修原有渠道III-1中引水向赤塘村、山岚村、渡头桥村、落子铺村田地间布置的农渠分水。新修斗渠III-1、灌排渠道II-1、II-2、整修原有渠道I-3从整修原有渠道III-1中引水向蔡家塘村、潘家所村、天心桥村田地中布置的农渠分水。在项目区靠郝水河旁新修斗沟II-1、灌排渠道,结合农沟将项目区多余水排入资水或经威溪水库右干渠排入资水。3)农田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持护堤工程适用于河谷平坝及山地丘陵工程类型区项目区内的溪沟两侧,易遭受河水侵蚀堆积河岸的旧堤改造和新建防护地两大类工程,旧堤改造工程指对现有护堤的加固、改建和扩建,护堤新建工程指对无护堤的河岸设置护堤工程。截流沟设置在由茶园改造的新增地区,在坡地上横贯坡向,其作用在于改变坡长,缩短坡面地表径流流程,减少冲刷,拦截坡地上的径流,并将其输导至蓄水工程里或直接用以灌溉农田。它与等高耕作、梯田、蓄水池、沟头防护以及引洪漫地等项措施相互配合,对保护其下部的农田防治滑坡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设置机械下田坡道。 4)其他工程本项目需建设项目标志牌2块,应按照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标准中11.4.8条:项目标志工程是反映项目建设情况的工程,应布置在项目区主干公路旁比较醒目的地方;项目标志工程应按省中心统一设计实施。b)其他部门建设工程水利部门修筑的防洪堤以土地整治项目为主,水利部门计划投资修建水利部门计划投资修建1300米农田防护堤,并整修威溪水库右干渠分水渠;交通部门计划修筑渡头新桥和配套道路建设工程;林业部门计划在防洪堤和一级田间道沿线的绿化工作;民政局计划投资完善村庄规划建设用地区域生活配套设施;农业局计划建设一个高标准的优质稻高产示范片,并结合项目区的规划拟在落子铺村修农业生态示范园一处。威溪水库水管所计划改造项目区威溪水库右干渠;农机局计划推广新优农机具,发展农业合作社一个;能源办计划建沼气池200个;教育局计划改造中学和小学各一座;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搞好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工作,文体局在居民区修建篮球场等文化设施。4.4.3 部门配套工程布局为充分发挥国土部门土地整理工程的功效和资金整合效应,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本次武冈市人民政府组织市水利局、发改局、农业局等部门,对项目区及周边的农业生产基础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