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高二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知识与运用: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栈桥(zhn)憎恶(zng)挟着(ji)悄无声息(qio)B诓骗(kung)秕谷 (b)鬓发(bn)惴惴不安(zhu)C星宿(xi)创伤(chung)泯灭(mn)瞻前顾后(zhn)D雾霭(i)兴隆(xng)拮据(j)谆谆教诲(zhn)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喧嚣 锤练 筋疲力尽 铤而走险B小憩 真谛 惊世骇俗 唯唯诺诺C魅力 躁动 稍纵既逝 翻云覆雨D嘈杂 赔偿 郑重其事 相儒以沫3下列各组用横线连接的词语,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A自夸自谦 一味盲目 B敬重鄙视 高尚低贱C安静喧嚣 嫌弃亲近 D踏实浮躁 公开隐瞒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孤僻(孤独) 敬仰(仰慕) 隐姓埋名(姓名)B祈盼(祈祷) 起草(草稿) 前仆后继(倒下)C枉费(浪费) 自夸(夸耀) 怀才不遇(才能)D奏效(效果) 担保(保护) 枕戈待旦(天亮)5下列词语按照感情色彩分类,全是褒义词的一项是A立竿见影 理直气壮 不知所措 投机取巧B侃侃而谈 出神入化 诲人不倦 尽心竭力C惊世骇俗 实事求是 沉默寡言 万无一失D家喻户晓 地大物博 绘声绘色 自以为是6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光阴似箭,两年的高中生活如白驹过隙一般转瞬而逝。B此次灾后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C今年高考,卓玛考上了清华大学,这让她的家人沾沾自喜。D小妹妹手舞足蹈,活泼可爱,夸张的言行,引得在场的人都忍俊不禁。7将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是鲁莽 憨厚 真诚 含蓄在爱情面前,他是这般_,全心全意。因为性情_,他不懂_,所以表现得有些_,有些冲动。A B C D8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春天的时候,校园里总是鲜花盛开,远远地就能闻到淡淡的清香。B一路征战,黄沙万里,遮天蔽日,何时才能回到远方的故乡?C赶超,关键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D林子里很多地方还积着厚厚的雪,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径自开了起来。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文化恰似长河,_有大浪淘沙沉淀的河床,_有奔腾澎湃汇入的支脉,_不舍昼夜、源远流长。外在环境越是变化,文化传统越需坚守,_这样,传统方为传统 这是考验文化守成定力的重要维度。A不仅 而且 还 虽然 B不仅 而且 更 只有C既 更 因而 倘若 D既 也 因而 只有10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间是最公平的:你浪费,它就溜走了;你珍惜,它就给你回报。B她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谁也不知道她最近怎么了。C“反了吗?你。”他说,“不想干就别干了。”D北京时间 1990 年 3 月 3 日 20 时 10 分,我们终于准时到达本次探险的终点苏联和平站。1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昨天的文学讲座对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B有没有健全的体魄,是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关键。C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D冬季是西藏旅游淡季,我区推广并通过 了“冬游西藏”惠民旅游政策。12下列括号内的缩句,与原句的基本意思相符的一项是A计谋高明的诸葛亮用巧妙的方法借到了十万多枝箭。(诸葛亮用方法。)B新开发的“绿色食物”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新开发受到欢迎。)C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发展表明制度。)D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沙地上种着西瓜。)13下列括号内的句子,与原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我们不能不承认马克西姆有着非常出众的音乐才华。(我们承认马克西姆有着非常出众的音乐才华。)B如果有了这样的胸怀,还有什么容不下的东西呢?(如果有了这样的胸怀,没有什么容不下的东西。)C他那受宠若惊的表情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他把全班同学逗得哈哈大笑。)D扎西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这儿玩。(扎西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14下列各项,语序正确的一项是A既然选择了远方,他就会勇敢地面对眼前所碰到的各种困难。B既然选择了远方,他就会面对眼前所碰到的各种困难勇敢地。C既然选择了远方,他就会眼前所碰到的各种困难勇敢地面对。D既然选择了远方,眼前所碰到的各种困难勇敢地面对他就会。15下列诗词名句的作者,错误的一项是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C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柳宗元二、阅读: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一)文言文,完成 16 17 题16竹枝词一文中哪两句既写出江上阵雨天气,又把少女的迷惑和眷恋以及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巧妙的描绘出来?_,_。1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描写了田园风光,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_。18下列选项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D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二)现代文阅读 I阅读下面的 文字, 完成 19 22 题。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 11 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 12 个到 18 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 500 响鞭炮。(节选自沈从文边城)19本段文字没有涉及到的内容是A龙舟赛赛前准备 B龙舟赛赛手配置C龙舟赛赛后排名 D龙舟赛赛中情景20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本段文字主要向我们展示了赛龙舟的过程及其热闹景象。B本段文字主要向我们展示了传统龙舟的造型特点及其制作方法。C本段文字主要向我们展示了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D本段文字主要向我们展示了赛龙舟时,岸边观众如痴如醉的情形。21下列判断,与文段内容不符的一项是A赛龙舟是茶峒人端午节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B茶峒龙舟赛的船只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C茶峒龙舟赛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D茶峒龙舟赛的获胜者,每人可以得到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22从文段中找出描写龙舟比赛船只的句子。(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31题。烧开一壶水前两天跟一个领导谈话,领导说现在有太多的人不能够把一壶水烧开,很多人都是烧到六十度就撒手了。还有不少人这壶水没有烧开,又跑去烧别的壶。这些人本来是很有才华、可以有些作为的。人生苦短,看到一个人最终也没有把一壶水烧开,真是令人惋惜。忽然想起我在采访高希均时,高教授说的一番话。高教授在谈到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几个基本的经济观念时,说到“核心优势”。所谓“核心优势”,就是一个人跟别人比较起来,他真正的优势到底是什么。然后的问题是,他能不能把自己的资源都集中运用到这个优势上?高教授的这个观念跟“烧开一壶水”的说法是可以两相参照、互相发扬的。一个人要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归结起来大概有这样的四个问题。一是一壶水值不值得烧,二是应该烧哪一壶,三是如何烧,四是烧开之后又怎么办。就第一个问题来说,社会上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就是所谓“冷门”。考大学,热门的专业报考的人很多。工作,吃香的行业总是门庭若市。其实呢,热门和冷门是相互转换的。社会上只有没有烧开的水,没有不值得烧的水。有句俗话: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所谓状元,无非就是烧开了的水。胡廷武先生有篇文章,说他在深山遇见一个理发师傅,这个师傅不仅能够准确知道顾客头上痒在何处,而且他的剃刀在脸上游走,犹如春风拂面。这样的技艺是不可能冷的。其次,一个人要建立“核心优势”,首先要定位,看看自己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看自己到底有什么潜能,至少应该看看自己的兴趣何在。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太过优秀的人,总是认为壶壶水都值得烧,壶壶都可能烧得开。但是,“核心优势”的关键处就是告诉我们只能有一个优势,多“核心优势”也就降低了优势。有句谚语:不要同时追两只兔子。围棋大师吴清源曾经手书条幅“不博三兔”给聂卫平,委婉批评他精力分散了。定位明确之后,就要不停地烧水,直至水开。水不开,虽然有核心,但是无优势,烧水的过程大概是最困难的,因为我们不免会有见异思迁的弱点,不免会怀疑乃至动摇,对水是不是可以烧开有深度的疑虑,最后我们甚至认为也许这壶水根本就不值得烧一个能够把水烧开的人,一定经过了寂寞、艰难和挫折尤其是烧到六十度之后的难度,常常令无数来者折返。其实任何人在初始阶段有什么大的不同吗?所谓成功人士,无非把一壶水烧开了而已。水既烧开,还要防止水再变凉。要让水持续在沸点,绝对不是容易的事,甚至比起烧开有过之而无不及。取得“核心优势”的人,社会会给他特别的荣誉,然后也要求他有更多的社会活动,于是“核心”不核,“优势”也不优了。有智慧的人往往能够及时警觉到这一点。像前不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主动实行“头衔瘦身”,目的当然是要把“核心优势”延续得长久一点。不过,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在别处”的人太多,想去烧下一壶或者别人那一壶的人太多,哪壶不开提哪壶的人太多。真正能够坐冷板凳,在自己的专业方面能够精进了再精进的人并不多。当然,要让人静下心来烧开自己这一壶,在社会方面来说,还要一些制度上的保证。在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中,一个专业技艺精湛的人应该获得相应的待遇,不应该让人觉得只有做官才是最值得烧的水。只有烧开自己水的人多了,整个国家才会有自己的“核心优势”吧。2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24本文第段使用的论证方法有_、_、_。25下列论据属于事实论据的是A要让水持续在沸点,绝对不是容易的事。B“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主动实行“头衔瘦身”。C有句俗话: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26本文第段“生活在别处”的人指的是A急功近利的人B无所事事,缺乏事业心的人C一心一意去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人D用心不够专一的人27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符的一项是A一个人跟别人比较起来,他真正的优势就是所谓“核心优势”。B要把“核心优势”延续长久,就必须主动实行“头衔瘦身”。C“核心优势”的关键处就是告诉我们只能有一个优势。D围棋大师吴清源曾经手书条幅“不博三兔”给聂卫平是为了告诫聂卫平不要分散精力。28本文题目“烧开一壶水”的含义是A选择自己最适合的事业,并最终取得成功。B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最终取得成功。C考大学时选择热门专业,并最终取得成功。D同时做好许多事,并最终取得成功。29下列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简洁严密 B语言流畅 C生动形象 D词藻华丽30下列对本文文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文 B记叙文 C小说 D议论文31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入括号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