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显微镜使用的相关题(附答案).doc_第1页
关于显微镜使用的相关题(附答案).doc_第2页
关于显微镜使用的相关题(附答案).doc_第3页
关于显微镜使用的相关题(附答案).doc_第4页
关于显微镜使用的相关题(附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显微镜使用的相关题 APPLELAI1(96上海)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则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A物镜上B目镜上C实验材料中 D反光镜上2(00广东)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a物镜载玻片b物镜载玻片c物镜载玻片d物镜载玻片ABCD3(01广东)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当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体。可能的原因是 A物体不在视野中央 B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C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D未换目镜4(01上海)某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见视野中有甲、乙、丙三异物。为判断异物的位置,他先转动目镜,见甲异物动,然后转换物镜,三异物仍存在。据此,三异物可能在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装片5(04上海)在生物学实验中,关于引流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试剂,然后将装片倾斜 B引流目的是让试剂渗到盖玻片下C还原性糖鉴定实验中需要用引流法 D引流法可防止装片中产生气泡6(04上海)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 A目镜 B物镜 C光 D反光镜7(05上海)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A2个 B4个 C8 D16个训练试题1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A反光镜未调节好 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匀C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D显微镜的目镜被损坏2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做质壁分离实验,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地看到细胞壁,但不易看清楚细胞是否发生了质壁分离,为了便于判明,此时应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3以下哪一组实验材料必须自始至终保持在生活状态下: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A B C D4在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组织切片,发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体细胞的一半,有的是体细胞的两倍,该切片取自 A人的原肠胚 B家兔胚胎 C绵羊肝脏 D牛卵巢5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 A经过染色的 B形态规则的 C干净的 D薄而透明的6要把位于显微镜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玻片标本应向哪个方向移动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7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 A污物B气泡 C细胞 D墨水8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A调节焦距 B调节视野亮度 C调节光线角度D调节图像图像清晰度9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第一次使用的是5目镜、10物镜,第二次使用的是10、40物镜,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 A细胞较小,细胞数目较多B细胞较小,细胞数目较少 C细胞较大,细胞数目较多D细胞较大,细胞数目较少10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再轻轻地盖上,其主要目的是 A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B防止水溢出 C增强透明度 D防止实际材料被损坏11盖盖玻片正确方法是 A B C D12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高倍镜观察时视野非常模糊,调整细准焦螺旋不能解决问题,转动目镜无明显变化,下列所列的原因中不可能的是 A载玻片放置反了B高倍镜镜头被污染C目镜被污染D在玻片被污染13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正确的方法应是 A两眼睁开,用左眼观察 B两眼睁开,用右眼观察C闭右眼,用左眼观察 D闭左眼,用右眼观察14正确的显微镜操作步骤是 对光 装镜头 放置 升镜筒 降镜筒 低倍镜观察 调细准焦螺 寻找物象A B C D15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A观察切片时,先低倍后高倍是因为低倍镜下易找到观察的目标B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将变暗。为提高亮度,可放大光圈或换平面镜为凹面镜采光C低倍镜下视野的右上角有一不清晰物像,此时就换用高倍镜并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D观察质壁分离时不需用高倍镜,因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较大16在低倍镜下视野较亮,物像清晰,但转换高倍物镜后物像很暗不便观察,此时应 A移动装片B调节反光镜或光圈 C调节粗准焦螺旋D调节细准焦螺旋17下列哪种材料不能直接放在载玻片上观察叶绿体 A藓类的叶片 B黄杨叶的横切片C菠菜叶下表皮或沾在下表皮上的少数叶肉细胞 D种子植物的叶片18下列细胞中存在有叶绿体的是 A根尖细胞B根茎中的筛管细胞 C叶肉细胞 D茎内形成层细胞19在将显微镜的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过程是 A转动细准焦螺旋B转动粗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D调节反光镜和光圈20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到的叶绿体是 A绿色、棒状 B红色、棒状C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D红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21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22将“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的将是 Ab Bd Cq Dp23用显微镜观察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时,一般看不到染色体,这是因为 A紫色液泡干扰了观察 B染色体没有染色C洋葱表皮细胞一般不分裂 D洋葱表皮细胞无细胞核24甲、乙、丙、丁、戊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下面两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要将图1转换为图2,所列A、B、C、D4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 乙:转动细准焦螺旋 丙:调节光圈 丁:转动转换器 戊:移动装片A甲乙丙丁 B丁丙乙 C戊丁丙乙D丁戊甲丙 25下列几种正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用显微镜的操作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眼睛注视目镜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B眼睛注视着物镜与玻片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C眼睛注视着反光镜下降镜筒D升镜筒时眼睛必须注视着目镜26下列关于高倍镜的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高倍镜观察C换用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27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所观察到的物象,后者比前者 A物像较大,视野较亮B物像较大,视野较暗C物像较小,视野较亮D物像较小,视野较暗28小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片细胞时,他看到了细胞核和细胞壁。他还可能看到的构造是 A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 B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C只有叶绿体 D上述细胞器均不能看到29下面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甲转为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甲乙转动粗准焦螺旋 调节光圈 转动细准焦螺旋 转动转换器 移动标本A BC D30制作菠菜叶的临时装片时,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_,放人盛有_的培养皿中,装片制成后要随时保持_状态。 31观察蚕豆叶的下表皮(稍带叶肉)细胞,能清晰地观察到叶绿体,而不易看到线粒体的主要原因是_。32显微镜镜头盒中有4个镜头。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丙、丁皆无螺纹。甲长3 cm,乙长5 cm,丙长3cm,丁长6cm。请问:物镜与装片之间距离最近的是_;在同样光源条件下,视野中光线最暗的一组镜头是_。33如图是制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字母表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_。(2)图E的操作目的是_。(3)图D和图G所滴的液体分别是_和_。(4)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颜色最深的是细胞的_。(5)显微镜的镜臂不能向后倾斜的原因是_。34下面是某同学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1)取出显微镜后,放在实验台中间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3)调整光圈,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白亮的视野。(4)把玻片标本用压片夹夹在载物台上,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5)左眼注视目镜,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镜筒,直到看到清晰的物象。(6)使用高倍物镜观察时,先用粗准焦螺旋升镜筒,再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然后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看到清晰的物像。(7)观察完毕,直接取下玻片标本,用纱布擦拭显微镜后还原,并放回原处。指出上述操作中的错误,并改正。( )_( )_( )_( )_35某同学在观察变形虫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较大的变形虫,但在图像上有一小片污物,影响了对变形虫的观察。在不调换目镜和物镜的情况下,该同学应如何判断污物在何处?写出操作步骤。36观察叶绿体的分布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操作步骤: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夹住所取的叶,放在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制好的临时装片,找到叶绿体,换用_镜。一侧用强光照射,观察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哪一面朝向光源。一侧用弱光照射,观察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哪一面朝向光源。结果分析:在高倍镜下,可以看到叶绿体呈_形,颜色为绿色。由于细胞质的流动,叶绿体也是不断转动着的。在不同的光下,可以运动改变椭球体的方向,这样既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_面朝向光源;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_面朝向光源。关于显微镜使用的相关题答案APPLELAI1 B提示: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说明异物不在装片中,转换高倍镜后仍可看到异物说明异物不在物镜上,反光镜上的异物不能在视野中成像。2 D提示:显微镜一个视野中能看到的细胞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所用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因此,当目镜一定时,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细胞数就越少,反之观察的细胞数越多。而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物镜头越长,观察到清晰的物像时物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小,从图中显示的不同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可知,d图所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最大可知,d图中物镜的放大倍数最小。3 B提示:物体如不在视野中央,则看不到物体,低倍镜下看到目标后换高倍镜时,不需要换目镜。切片放反之后,由于载玻片的厚度比盖玻片大得多,物镜头与被观察的物体之间的距离太大,高倍下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4 D提示:根据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可知,物像能随着目镜的转动而转动,可判断形成该物像的异物在目镜上。另有异物转动目镜时不动,可说明这些异物不在目镜上,而换物镜后仍然存在,则可说明这些异物在装片上。反光镜上的异物不会在视野里成像。5 B提示:引流是一种将某种试剂加到临时装片的盖玻片下的方法,往往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试剂,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液体,从而使试剂渗到盖玻片下。6 D7 B提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由100倍放大到400倍是指视野中长和宽同时放大,而这64个分生组织细胞是排成一片的。训练试题1 B提示: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标本的一部分能够看得清晰,说明显微镜是好的,看清的部分正好在焦点上,而看不清的部分在焦点外,这是由于标本切得厚薄不均所致。2 D提示:白色洋葱表皮细胞没有色素,不易观察,如将视野调暗点有利于观察。3 C提示:观察植物有丝分裂的细胞时,由于解离细胞已死亡,叶绿体中色素提取时,叶肉细胞大量破碎死亡,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时,细胞始终是活的。4 D提示:卵巢中有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而卵巢组织中有的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5 D提示:普通显微镜成像时,要看清材料的结构,光线必需能够穿过材料。6 A 7 B 8 B 9 D 10A 11 B 12C 13 A 14 B 15 C 16 B 17 D下列哪种材料不能直接放在载玻片上观察叶绿体提示:上述四种材料的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但用显微镜来观察其细胞中的叶绿体时,材料最好是一层细胞。上述藓类的叶片只有一层细胞可直接观察,种子植物的叶片都由多层细胞构成,不透光,所以无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但将种子植物叶片切成薄片(如黄杨叶的横切片)后透光可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18C 下列细胞中存在有叶绿体的是提示:根尖等植物不能见光的部分细胞中没有叶绿体。19 B 20 C 21 C 22 C 23 C 24 A 提示:图1为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图2为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25 B 26 D 27 B 28 C 29 B30【答案】带些叶肉;清水;有水31【答案】叶绿体为绿色,而线粒体是无色的 32提示:显微镜的镜头有两种:目镜和物镜。目镜是套在镜筒上端的。物镜是通过螺纹固定在转换器上的,因此,根据无螺纹可判断镜头是目镜还是物镜。4个镜头中,甲、乙是物镜,丙、丁是目镜。镜头的长短与放大倍数是相关的。物镜的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高,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也就越近;目镜正好相反,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低。镜头的放大倍数还与视野的明亮程度相关,不同的镜头,镜口直径不同,通光量也不同。倍数越高,镜口直径越小,通光量越小,用于观察时视野越暗;倍数越低,镜口直径越大,通光量越大,用于观察时视野越亮。【答案】乙;乙、丙33【答案】(1)BDCAEGF (2)避免盖玻片下面产生气泡(3)清水;稀碘液 (4)细胞核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