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充分利用国际先进要素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部地区(指湖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六省)是我国 经济 发展 的重要区域。2002年,中部六省总 人口 为亿人,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27%、23%和;2002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905元,而中部地区只有6714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属欠发达的中间层次,“中部塌陷论”并非毫无根据。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结合WTO的开放形势加快中部地区的 工业 化进程值得深入研究 。 一、利用国际生产要素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的依据 加入WTO后,中国 经济在更广阔范围内、更高的程度上融入了经济全球化进程,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特别是产业领域的全面开放,但开放政策效果主要体现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却呈“塌陷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必须重新审视国际 市场 的作用。这不仅表现于出口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当前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国际先进生产要素和 跨国公司 的作用,为中部地区的开放战略注入新的内涵。 重视国际市场在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中的作用,是新形势下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任何地区推进工业化都必须有国际市场的视野和胆略。在中国加入WTO后,离开了国际市场与国际先进生产要素,我国工业化不可能真正实现,也不可能孤立地完成。十月革命胜利后,在研究恢复俄国经济时,列宁强调:“经济问题 ,如果不是从国际的角度,而是从个别国家或一些国家的角度来考察,那是不可能解决的。”(列宁全集第25卷第161页,人民出版社第2版)1921年7月列宁向共产国际作关于俄共策略的报告中说:“我们并不是孤零零的生存在世界上,我们是作为世界经济的一员,生存在 资本主义 国家的体系中。”(列宁全集第42卷第51页,人民出版社第2版)目前 中国经济 发展面临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已非20世纪初所能比拟,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已达到47%以上。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对国际市场的依存状况就不能仅仅表现于产品销售,国际生产要素的引进也同样具有战略意义。 国内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要重视国际市场导向,按动态比较优势利益原则,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大力扩大优势产业的出口需求。国际需求与国内需求一样,都是中国工业优化和升级的动力。入世后,按照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划分,国内产业大概可分为:一是具有传统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纺织与服装、玩具、手表、鞋帽、箱包等主要创汇产品;二是技术较成熟具有与国外同类产品竞争的实力与较大潜力的家电产业,如洗衣机、电风扇、空调器、电冰箱、 电视 机等的生产和出口;三是国际竞争力较弱和处于进口替代初级阶段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如汽车、计算 机、通讯设备制造业等,还有钢铁、化工等传统制造业,也属于出口竞争力弱的产业;四是因国际物流 成本 高又缺乏国际名牌的饮料、啤酒、家具、建材等行业基本缺乏国际竞争力,并在国内市场被外国品牌取代,市场份额减少。 在新一轮工业升级和优化工业结构的产业洗牌中,我们应进一步通过国际市场开拓有传统优势的劳动密集产业的产品出品,拓展出口需求规模,防止这方面的优势丧失和减少;要积极扩大技术成熟的家电产业的产品出口,以充分利用国内家电生产能力,并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优势,增强家电产品出口的创汇能力。这是应抓住机遇适应国际市场、着力发展比较优势的重点出口产业。而对国际竞争力弱的产业,应先尽可能利用国际市场参与某些生产环节的生产分工,尔后努力提升整体技术创新和整体竞争水平。 另一方面,我们应特别重视通过国际市场引入先进要素,提升国内工业产业竞争优势,带动国内工业升级。美国著名竞争战略专家、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 波特认为一国特定产业竞争力高低取决于六大要素,其中第一大要素就是生产要素,包括 人力 资源 、自然 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他特别强调“要素创造”能力而非一般的要素禀赋。我国中部地区具有劳动成本低的静态比较优势,可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必须要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要素才能发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制造业的动态比较优势。 更为重要的是,中部地区工业产业的升级光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贸易战略是远远不够的,还应特别注意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要素提升国内产业结构的层次和国际竞争力,这也是国际流行的战略贸易理论 的要求。因此,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既要主动接受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使中部地区成为世界某些制造业的中心,以最大限度缓解就业压力;同时,更要积极引进高科技 产品和先进生产要素,有重点培植一批技术含量高的出口市场前景好的产业部门,直接参与国际高科技产业的水平分工,培育一批具有带动产业升级能力和具有巨大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此外,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要素还可从根本上改造中部地区的传统产业,使之升级换代。在引进和利用国际先进生产要素加快工业化方面,中部地区要向沿海省市学习 。2002年,广东省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66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 投资 131亿美元。中部六省实际利用外资69亿美元(其中湖北省最高,亿美元,山西省最低,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约44亿美元。2002年中部六省实际利用外资的总和还不及广东一个省的一半,实际的外商直接投资更低,只有广东省的三分之一。中部六省总和与浙江省相比也同样存在巨大差距,浙江省2002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达47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中部六省如果与整个东部地区省市总和相比较,差距之大是可以想象的。显然,在利用国际生产要素方面,中部地区与沿海省市差距甚大,因此必须向沿海省市学习经验。 广东省在利用外资方面一直就是中部地区的良好典范。广东的市场较早地与国际市场接轨,良好的投资 环境 和较高投资回报预期吸引大量国际生产要素进入工业 领域。截至2002年底,广东实际利用外资达1576多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131多亿美元,约占全国的30%;世界工业500强中有250家在广东设立了分公司,100多家外资企业 在广东设立了研发中心。2002年全省进出口总额2211亿美元,占全国6208亿美元的36%。广东的家电制、信息产品、生物 医 药 产品以及服装针织、日用品、食品、玩具等产品的出口优势逐步形成,2002年广东省全年机电产品出口(进口)()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进口)()亿美元,农产品出口亿美元,服装、纺织品等传统大宗商品出口亿美元。2001年广东省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就达1300多家,超亿美元的企业114家,年出口额超亿美元的商品达到了53种,还带动了1064家企业到境外投资,投资总额达亿美元(参见:中国 经济 时报2002年7月15日)。在利用外资方面,广东省的效果更明显。2002年,全年批准利用外资项目的 合同 外资额就达亿美元,实际引资亿美元;全年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合同外资金额亿美元,实际投资亿美元;通过对外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外资约亿美元;仅 电子 通信 及设备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全年实际吸收外资就有亿美元。至2002年,总投资和增资超1000万美元的项目达538个。另外,广东省的 教育 、 文化 及广播 电影 电视业、科学 研究 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也呈快速增长势头。因此我们说,像广东这样的沿海省市在开放经济下的工业化进程是值得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法学议题探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VB考试模拟题与详细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考试形式介绍试题及答案
- 突破法学概论难题的试题及答案
- 2025超市供货合同模板
- 信息处理技术员2025年试题及答案
- 前台文员如何做好多任务处理计划
- 二级VB考试分析报告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中的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试题及答案
- 邮员工考核评语
- 地七年级下册全册知识要点总复习-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教学课件(人教版2024)
- 【MOOC】大学体育(二)-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版《糖尿病健康宣教》课件
- 案款收款账户确认书
- 9-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第九章(20190403)【已改格式】.课件电子教案
-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置专项方案
- 欢迎新同学幼儿园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入学准备ppt
- (整理)柴油发电机的检修
- 2021年肇庆市端州区华佗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JJG 694-2009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清现行)
- DB23∕T 482-1998 主要树种树高级立木材积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