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金山煤业公司4.00Mta矿井型选煤厂初步设计.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金山煤业公司4.00Mta矿井型选煤厂初步设计.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金山煤业公司4.00Mta矿井型选煤厂初步设计.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金山煤业公司4.00Mta矿井型选煤厂初步设计.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金山煤业公司4.00Mta矿井型选煤厂初步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201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155页1 概述1.1选煤厂设计规模金山煤业公司矿井型选煤厂主要入洗3#和8#煤层生产的毛煤,其中3#煤层生产的毛煤占到入洗毛煤总量的15%,8#煤层生产的毛煤占到入洗毛煤总量的85%。该选煤厂是一座现代化的矿井型选煤厂,年设计能力达到4Mt/a。1.2工作制度根据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GB50359-2005的规定,本选煤厂实际生产时间为每年330天,每天16小时,两班生产,一班检修。全套图纸加扣 30122505821.3矿区及厂址概况1.3.1矿区位置乡宁县,位于黄河中游,山西省西南,临汾市西隅,吕梁山南端,在旧石器时期,有人类在此活动。春秋晋鄂侯居此,称鄂。战国先属韩后属赵,秦属北屈,汉为骐县。之后,又有昌宁、平昌、吕香等称,五代后唐始称乡宁县。全境面积2029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182个村,1113个自然村,人口23万。县城位于鄂河中游,海拔950米。县城建于宋皇祐三年(1051)距今已有947年。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境内峰峦起伏,沟壑纵横,梁峁交错。海拔最高1820.5米(高天山),最低385.1米(师家滩),相对高差1435.4米。主要山峰有高天山、云泰山、断山岭、云邱山、林山等。年平均日照介于24002700小时之间、降水量570毫米、气温摄氏9.9度、无霜期212天。地域气候差异较大,自然形成凉温、中温和暖温等小气候。乡宁交通以公路为主。境内有国道209、309线、省道3条共5条干线公路。209国道纵贯县域西部地区,沟通本县与运城市及吕梁地区的联系;309国道横贯县域东北部,沟通本县与临汾尧都区的联系。省道分别由县城通达稷山、襄汾,并与候西一候月铁路、晋韩公路和南同蒲铁路、大运高速相接。1.3.2厂区位置金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型选煤厂,位于乡宁县城北东方向双鹤乡前西沟村一带,井田到县城直线距离约22km,行政区划隶属乡宁县双鹤乡管辖。该矿有矿区简易公路和乡(宁)临(汾)干线公路相接,其间相距约4.5km,可通往临汾、浦县、乡宁等地,交通较为方便。1.4原料煤矿井金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型选煤厂毛煤主要来自于矿井的第3#煤层和第8#煤层,品种属焦煤,其灰分约为20%,水分约为4%,矸石量约为5.2%,煤质易碎,矸石量属高矸,原煤可选性为难选。1.5产品品种及用途金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型选煤厂产品种类为精煤、中煤、矸石和煤泥。其中精煤产品主要用于炼焦配煤和气化用煤,也可用于冶金、化工、铸造等行业。中煤主要供应周围的电厂,矸石主要用于附近的矸石砖厂或者其他建筑、筑路行业等,煤泥主要销售给附近居民家用或供场内锅炉房使用。1.6选煤工艺金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型选煤厂将3#和8#煤层毛煤按15:85比例入洗,根据原煤资料分析以及产品的灰分要求,原煤可选性属较难选煤。通过五种初步方案的比较,最终选定的工艺流程为:50-13mm浅槽主再选,13-1mm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1-0.25mmTBS粗煤泥分选,-0.25mm直接浮选联合工艺。具体工艺为:入洗毛煤经过50mm准备筛分;50mm 的产物破碎到50mm以下,与50mm筛下产物一起进入13mm原煤分级筛;13mm 的筛上产物进入浅槽主洗,得到块矸石和块中煤,块中煤进入浅槽再洗,得到块精煤和块中煤;-13mm的筛下产物进入1mm脱泥筛,脱泥筛筛上产物进入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得到末精煤、末中煤和末矸石;脱泥筛筛下产物与块煤磁尾、末煤磁尾、离心液一起进入0.25mm分级旋流器组,分级旋流器底流1-0.25mm粒级产物进入TBS粗煤泥分选机,得到粗精煤泥(TBS分选机底流返回至分级旋流器组);分级旋流器溢流-0.25mm粒级产物进入浮选机,得到浮选精煤和浮选尾煤,二者分别用快开式压滤机压滤得到最终产品;块精煤、末精煤、粗精煤泥和浮选精煤合在一起组成最终精煤产品,块中煤、末中煤合在一起组成最终中煤产品,块矸石、末矸石合在一起组成最终矸石产品,浮选尾煤则经浓缩机浓缩后压滤,并经煤泥堆放场地晾干后作为尾煤泥产品。1.7水电源供应1.7.1水源生活及消防用水取自厂外生活及消防给水管网,其水量、水质、水压都能满足生活用水要求;生产用水可取自处理后的矿井井下来水,也可来自水源井,水量、水质都能满足生产用水要求。1.7.2电源矿井设有变电所,电源引至10kVA高压电网。经矿井变电所将其变成动力用电、生活用电等级后供厂区生产、生活使用,因而电源有可靠保证。1.8铁路运输金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型选煤厂,位于乡宁县城北东方向双鹤乡前西沟村,井田到县城直线距离约22km,行政区划隶属乡宁县双鹤乡管辖。该矿有矿区简易公路和乡(宁)临(汾)干线公路相接,其间相距约4.5km,可通往临汾、浦县、乡宁等地,交通十分便利。1.9选煤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表1-1 选煤厂主要技术指标序 号指标名称单 位指 标备 注1选煤厂类型矿井型2处理能力(1)年处理能力万t400(2)日处理能力t12121.21(3)小时处理能力t757.583设计工作制度(1)年工作天数d330两班生产一班检修(2)日工作小时h164原煤质量牌号焦煤灰分20.485原煤的可选性较难选6选煤方法重介-浮选联合工艺7选后产品质量(灰分/水分)(1)精煤9.01/10.64(2)中煤26.75/10.21(3)矸石59.74/18.53(4)煤泥38.25/22.008选后产品产率(1)精煤67.22(2)中煤11.37(3)矸石14.84(4)煤泥6.589选后产品年产量(1)精煤万t268.88(2)中煤万t45.46(3)矸石万t59.35(4)煤泥万t26.3110全厂在籍人数人202其中:生产工人179续表1-1 选煤厂主要技术指标序 号指标名称单 位指 标备 注11劳动生产率(1)全员效率t/工90(2)生产工效率t/工96.9712吨煤用水量(1)清水m3/t0.15(2)循环水m3/t2.2313吨煤电耗kw.h2.8914重介系统吨煤介耗Kg/t1.6915建设项目静态总投资万元25813.46其中:土建工程万元16452.78 设备购置万元5339.65 安装工程万元666.63 其他费用万元1893.26 工程预备费万元1461.1416吨原煤基建投资元64.5317吨原煤加工费元25.8018选后产品单位成本(1)精煤元/t609.75(2)中煤元/t249.59(3)矸石元/t5.17(4)煤泥元/t103.3519年平均税后利润万元/年111733.7420静态投资回收期年0.232 工艺部分2.1煤质资料分析及煤的可选性由于成煤环境和成煤条件不同,形成了煤炭赋存状况方面的差异。在设计选煤厂时,设计人员一定要以当地煤田的煤质为根据,符合实际,设计出匹配、高效率的选煤工艺。在设计之初,准确地分析煤田的煤质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下面就将进行初步的煤质资料分析:2.1.1煤质资料的审查煤质资料是制定合理的选煤工艺流程、进行流程计算和作为主要设备选型的基本依据,它要有足够的代表性。用不具代表性或代表性差的筛分、浮沉资料提供设计,是对设计的误导,后果是严重的。因此,对煤质资料的代表性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煤质资料的可靠性,对设计所选用的流程和设备起着决定性作用。现将原煤资料可靠性分析如下:1、本次设计用煤质资料来自于本厂设计入洗的A矿及B矿的建井煤质资料,没有用相邻矿井和其它地质资料作代资料,故该矿样具有高度的代表性。2、该煤样是经过采样,试验,制样,化验,计算等工序完成的,各工序都可能产生误差。如果误差超过一定限度,不仅影响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甚至判定该资料不能使用,所以筛分、浮沉试验都要按国家标准GB/T477-1998煤炭筛分试验方法、GB478-87煤炭浮沉试验方法和行业标准MT-93煤粉筛分试验方法、MT57-93煤粉浮沉试验方法进行审查。1)试验过程中试样重量损失的审查:对筛分或浮沉试验资料,试验前后煤样的重量的差值比不得超过2%。即 1=(煤样总质量-毛煤质量)/煤样总质量 = (G1-G2)/G12%式中 G1筛分或者浮沉试验前煤样总重G2筛分或者浮沉试验后各产品重量之和。由表2.1-1可知,审查结果小于规定的重量损失百分数,故资料可用。2)试验结果的灰分差值:筛分试验前总样灰分与试验后各粒级产物灰分的加权平均值的差值,以及浮沉试验前煤样灰分与试验后各密度级产物灰分的加权平均值的差值,按其灰分不同、粒度不同有不同的规定。3)筛分试验的审查:对于筛分试验,煤样灰分20%,相对差值不超过10%;煤样灰分20%,绝对差值不超过2%。即:2=筛分试验前总样灰分-试验后各粒级产物灰分的加权平均值由表2.1-1可知,审查结果小于规定的重量损失百分数,故资料可用。A矿和B矿筛分试验重量与灰分误差审查的结果,见表2.1-1。4)浮沉资料的审查:对于浮沉资料,粒度大于或等于25mm时,煤样灰分20%,相对差值不超过10%;煤样灰分20%,绝对差值不超过2%;最大粒度小于25mm时,煤样灰分15%,相对差值不超过10%;煤样灰分15%,绝对差值不超过1.5%。现将3#和8#矿井自然级和破碎级浮沉前后资料作如下分析:其中,3#矿井浮沉资料见表2-1:表2-1 3#煤层浮沉资料灰分的审查粒度mm自然级+破碎级浮沉前灰分浮沉后灰分误差%50-2555.3655.670.3125-1341.0739.891.1813-634.0833.720.366-324.1423.970.173-0.520.0320.220.19其中,8#矿井浮沉资料见表2-2:表2-2 8#煤层浮沉资料灰分的审查粒度mm自然级+破碎级浮沉前灰分浮沉后灰分误差%50-2530.1829.790.3925-1322.6322.940.3113-618.7118.490.226-315.1215.860.743-0.513.5514.190.64根据以上两表,3#和8#煤层自然级和破碎级浮沉前后灰分误差均0.2时,采用调整各密度级的数量,各密度级的灰分不变,使其实验前后的灰分相等。=100(A后-A前)/(A+1.8-A-1.8) (公式2-4)式中:为调整的数量,%A前校正前灰分,%A后校正后灰分,% A+1.8+1.8密度级灰分,%A-1.8-1.8密度级灰分,%在A后A前的情况,为负值,即+1.8密度级减量,而-1.8累计的密度级增量。在计算出以后,还应该用比例关系分别计算出-1.8每一个密度级调整后的数量百分数n=n(1-/-1.8) (公式2-5)式中:n-1.8中的某密度级n调整后的数量百分数,%n-1.8中的某密度级n调整前的数量百分数,%-1.8-1.8所有密度级数量百分数的累计数,%2.1.3煤质资料的分析为了采用合理正确的工艺方法,将煤质资料的数据规律和分析内容与选煤方法的选择、工艺环节的设置、流程的制定、甚至与产品的定向定位结合起来,为下一步工艺设计做基础,现将煤质特征分析如下:1、原煤的工业分析a、3#煤层原煤的工业分析:表2-3 3#煤层筛分总样化验结果项目煤样水分灰分挥发分全硫发热量胶质层GR.I%粘结性指数Mad %Ad %Vdaf %St,d %Qgr,d MJ/kgX mmY mm毛煤30.4827 1.210 23.670 102052全水 Mt4.67%煤质牌号JM 通过分析,由表2-3可以看出:(1)由给定的原始资料易知,3#煤层原煤牌号为焦煤,可用于炼焦配煤和气化用煤。(2)原煤灰分Ad=30.48% ,在30.01-40.00%之间,根据选煤工艺设计与管理P40 表3-1可知,该煤为中高灰分煤,故需要洗选。(3)原煤硫分St.d=1.21% ,在1.01-1.50%之间,根据选煤工艺设计与管理P40 表3-1可知,该煤属于低中硫分煤,故初步确定在洗选加工工艺中不考虑脱硫。b、8#煤层原煤的工业分析:表2-4 8#煤层筛分总样化验结果项目煤样水分灰分挥发分全硫发热量胶质层GR.I%粘结性指数Mad %Ad %Vdaf %St,d %Qgr,d MJ/kgX mmY mm毛煤18.7225 1.40 23.670 121955全水 Mt3.82%煤质牌号JM 通过分析,由表2-4可以看出:(1)由给定的原始资料易知,8#煤层原煤牌号为焦煤,可用于炼焦配煤和气化用煤。(2)原煤灰分Ad=18.72% ,在10.01-20.00%之间,根据选煤工艺设计与管理P40 表3-1可知,该煤为低中灰分煤,故需要洗选。(3)原煤硫分St.d=1.40% ,在1.01-1.50%之间,根据选煤工艺设计与管理P40 表3-1可知,该煤属于低中硫分煤,故初步确定在洗选加工工艺中不考虑脱硫。2、原煤的筛分资料分析a、3#煤层原煤的筛分资料分析:通过对原煤筛分资料的分析,从表2-5中可以看出:(1)大块可见矸的含量7.35%,根据选煤工艺设计与管理P42表3-5可知,该矿原煤含矸量为高矸,所以不适宜采用手选拣矸,应初步确定考虑机械选矸方法。矸石的灰分Ad为74.96%。(2)50mm煤的含量为3.45%,灰分为22.60%,含量较少,灰分50%,且含有夹矸煤,故入选粒度上限不宜太高。(3)原煤主导粒级3-0.5mm,占原煤总样的26.65%,该煤种50-13mm粒级的含量占全样18.67%,且+50mm粒级的含量较少,占10.81%;13-0mm含量多,占70.52%,说明该煤较脆、易碎。(4)各粒级灰分随粒度减小而减小,但相差较大,说明细粒级中含煤较多,煤质较易碎;(5)原生煤泥(-0.5mm粒级)的灰分在各粒级中是最低的,由此可以初步判定矸石不易泥化,故该煤洗选的煤泥水处理较为方便。b、8#煤层原煤的筛分资料分析:通过对原煤筛分资料的分析,从表2-6中可以看出:(1)大块可见矸的含量4.80%,根据选煤工艺设计与管理P42表3-5可知,该矿原煤含矸量为中矸,但考虑到劳工人力成本高,所以不适宜采用手选拣矸,应初步确定考虑机械选矸方法。矸石的灰分Ad为69.54%。(2)50mm煤的含量为14.54%,灰分为14.70%,含量较大,灰分10%,且含有夹矸煤,故入选粒度上限不宜太高。(3)原煤主导粒级3-0.5mm,占原煤总样的22.68%,该煤种50-13mm粒级的含量占全样18.50%,且+50mm粒级的含量较多,占19.57%;6-0mm含量多,占51.47%,说明该煤较脆、易碎。(4)各粒级灰分随粒度减小而减小,但相差不大,说明细粒级中含煤较多,煤质较易碎;(5)原生煤泥(-0.5mm粒级)的灰分在各粒级中是最低的,由此可以初步判定矸石不易泥化,故该煤洗选的煤泥水处理较为方便。表2-5 3#煤层原煤筛分试验报告表粒级(mm)产品名称重量数量(%)灰分(%)100煤53.8000.98610.940夹矸煤19.6000.35950.360矸石 161.8002.96776.390硫铁矿小计235.2004.31259.250100-50煤82.8001.51811.780夹矸煤32.1000.58951.790矸石 239.2004.38673.620硫铁矿小计354.1006.49257.18150589.30010.80558.00750-25煤482.8008.85249.51025-13煤535.7009.82238.45013-6煤758.20013.90232.9106-3煤908.20016.65223.5303-0.5煤1453.20026.64519.6300.5-0煤726.60013.32215.81050-0合计4864.70089.19526.895总计5454.000100.00030.257表2-6 8#煤层原煤筛分试验报告表粒级(mm)产品名称重量数量(%)灰分(%)100煤500.9008.25011.676夹矸煤45.0000.74141.956矸石 175.0002.88270.046硫铁矿 8.6000.14250.836小计729.50012.01528.008100-50煤313.5005.16312.956夹矸煤23.2000.38237.626矸石 116.4001.91767.926硫铁矿 5.4000.08956.616小计458.5007.55128.674501188.00019.56628.26550-25煤539.5008.88525.11625-13煤584.0009.61821.38613-6煤635.30010.46317.9066-3煤769.40012.67214.7363-0.5煤1377.10022.68013.2160.5-0煤978.50016.11511.27650-0合计4883.80080.43415.968总计6071.800100.00018.3743、原煤浮沉资料分析根据前面所述的原煤浮沉资料的审查,该资料准确可信,对指导设计有很大的作用,下面将3#和8#两煤层的浮沉资料分析如下:a、3#煤层原煤的浮沉资料分析: 3#煤层原煤自然级和破碎级50-0.5mm浮沉资料见表2-7所示:由表2-7分析可知:(1)由50-0.5mm级可以看出,该矿的主导密度级为1.3-1.4kg/L,占该矿样的50-0.5mm级的28.88%,占该矿全样的24.25%。-1.4kg/L密度级的含量较多占本矿样的40.56%。1.4-1.8kg/L密度级的含量少,+1.8kg/L密度级的含量增多,综上可以发现,该煤样的密度分布是“两头多中间少”,可以粗略的判断出,该煤样在灰分要求不低的情况下可选性较好。在具体的灰分要求下,用0.1邻近密度物含量法来判定煤的可选性。(2)12%,故没有用重力分选方法获得低灰精煤的可能;1.8 g/cm3密度级的灰分Ad=71.23%,故矸石较纯,在生产中可以得到高灰产品。(3)原煤中1.8g/cm3的产率为28.70%,灰分为71.23%,因此矸石含量多,初步考虑需进行机械排矸。(4)随着粒度的降低,低密度级(-1.301.40 g/cm3)和中间密度级(1.40-1.80 g/cm3)含量明显增加,说明该煤易碎。随着粒度的降低,高密度级(+1.80 g/cm3)含量降低,但灰分无明显变化,说明矸石较硬。综合以上分析:该煤样经过破碎可得到较好的解离,得到部分低灰煤,而且煤易碎,矸石硬度较高,煤泥量大,可能会使煤泥水系统的处理量变大。b、8#煤层原煤的浮沉资料分析:8#煤层原煤自然级和破碎级50-0.5mm浮沉资料见表2-8所示:由表2-8分析可知:(1)50-0.5mm级可以看出该矿的主导密度级为1.30-1.40kg/L,占该矿样的50-0.5mm级的38.55%,占该矿全样的31.54%;小于1.4kg/L多且占全矿样的43.59%,+1.80kg/L密度级的含量较相邻的密度级稍有增加;中间密度级含量不大,可以粗略的判断出,该煤样在灰分要求不低的情况下可选性较好。在具体的灰分要求下,用0.1邻近密度物含量法来判定煤的可选性。(2)12%,故没有用重力分选方法获得低灰精煤的可能;1.8 g/cm3密度级的灰分Ad=56.16%,故矸石不太纯,在生产中可以得到的中高灰产品可能会夹带低灰煤。(3)原煤中1.80 g/cm3的产率为12.91%,灰分为56.16%,因此矸石含量较多,矸石中可能会夹带煤。(4)随着粒度的降低,低密度级(-1.301.40 g/cm3)和中间密度级(1.40-1.80 g/cm3)含量明显增加,说明该煤易碎。随着粒度的降低,高密度级(+1.80 g/cm3)含量降低,且灰分几乎不变,说明矸石不易碎。综合以上分析:该煤样经过破碎可得到较好的解离,得到部分低灰煤,而且煤易碎,矸石硬度较高,煤泥量大,可能会使煤泥水系统的处理量变大。由上述浮沉资料分析可知,3#和8#两煤层原煤的性质非常相似,除上述分析外,两矿原煤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1.8 g/cm3含量较高,灰分较高,即矸石含量较大,而且矸石可能会夹带煤,这使得通过选煤方法不容易得到较纯的矸石。同时可以考虑原煤先进行破碎,将矸石中的煤解离出来;并且从某种方面来说可以改善原煤的分选性质,能够更容易得从原煤中选出满足用户要求的产品。表2-7 3#煤层原煤自然级和破碎级50-0.5mm浮沉试验报告表密度级(Kg/L)50-25(mm)25-13(mm)13-6(mm)产率(%)灰分A(%)产率(%)灰分A(%)产率(%)灰分A(%)16.45 55.36 11.36 41.0714.67 34.08 占本级(%)占全样(%)灰分(%)占本级(%)占全样(%)灰分(%)占本级(%)占全样(%)灰分(%)1.867.35 11.01 74.27 48.10 5.35 69.65 35.41 5.11 70.13 合计100.00 16.35 55.55 100.00 11.13 41.50 100.00 14.42 34.28 煤泥0.66 0.11 26.43 2.02 0.23 19.84 1.68 0.25 21.85 总计100.00 16.45 55.36 100.00 11.36 41.07 100.00 14.67 34.08 续表2-7 3#煤层原煤自然级和破碎级50-0.5mm浮沉试验报告表密度级(Kg/L)6-3(mm)3-0.5(mm)50-0.5(mm)产率(%)灰分A(%)产率(%)灰分A(%)产率(%)灰分A(%)17.01 24.14 26.99 20.02 86.4832.70 占本级(%)占全样(%)灰分(%)占本级(%)占全样(%)灰分(%)占本级(%)占全样(%)灰分(%)1.820.49 3.34 68.78 15.75 4.06 67.56 34.18 28.70 71.23 合计100.00 16.29 24.31 100.00 25.78 20.01 100.00 83.96 33.06 煤泥4.23 0.72 20.42 4.49 1.21 20.29 2.91 2.52 20.70 总计100.00 17.01 24.14 100.00 26.99 20.02 100.00 86.48 32.70 表2-8 8#煤层原煤自然级和破碎级50-0.5mm浮沉试验报告表密度级(Kg/L)50-25(mm)25-13(mm)13-6(mm)产率(%)灰分A(%)产率(%)产率(%)灰分A(%)产率(%)21.60 30.18 11.74 22.63 12.09 18.71占本级(%)占全样(%)灰分(%)占本级(%)占全样(%)灰分(%)占本级(%)占全样(%)灰分(%)1.840.22 8.54 56.02 21.58 2.48 55.88 10.72 1.29 58.29 合计100.00 21.23 30.51 100.00 11.47 22.93 99.99 12.02 18.73 煤泥1.71 0.37 10.86 2.31 0.27 10.12 0.63 0.08 15.10 总计100.00 21.60 30.18 100.00 11.74 22.63 100.00 12.09 18.71 续表2-8 8#煤层原煤自然级和破碎级50-0.5mm浮沉试验报告表密度级(Kg/L)6-3(mm)3-0.5(mm)50-0.5(mm)产率(%)灰分A(%)产率(%)产率(%)灰分A(%)产率(%)13.63 15.12 24.05 13.55 83.13 20.16 占本级(%)占全样(%)灰分(%)占本级(%)占全样(%)灰分(%)占本级(%)占全样(%)灰分(%)1.84.25 0.57 58.79 2.27 0.53 53.12 16.41 13.42 56.16 合计100.00 13.50 15.15 100.00 23.58 13.60 100.00 81.81 20.31 煤泥0.96 0.13 11.54 1.95 0.47 11.05 1.58 1.32 11.09 总计100.00 13.63 15.12 100.00 24.05 13.55 100.00 83.13 20.16 4、小筛分试验资料分析:3#和8#两层煤的小筛分试验资料分别见表2-9至表2-12所示。从3#煤层的小筛分表中可以看出:(1)煤泥各粒级的分布不均匀,-60-140网目的含量较多,占到该样的90%左右;煤泥各粒级灰分相近且粗粒煤灰分低于细粒煤的灰分。 (2)煤泥各粒级的灰分变化幅度很小,自然级各粒级煤泥灰分约为17%,破碎级各粒级煤泥灰分约为29%;破碎级煤泥灰分明显高于自然级,矸石较易碎。从8#煤层的小筛分表中可以看出:(1)煤泥各粒级的分布不均匀,-60-200网目的含量较多;煤泥各粒级灰分相近且粗粒煤灰分低于细粒煤的灰分。 (2)煤泥各粒级的灰分变化幅度很小,自然级各粒级煤泥灰分约为12%,破碎级各粒级煤泥灰分约为11%;破碎级煤泥灰分略低于自然级,煤质较易碎。表2-9 3#煤层原煤自然级0.5-0mm小筛分试验报告表自然级粒级/网目重量占本级(%)占全样(%)灰分%6097.00 19.48 2.59 15.71 60-80104.00 20.88 2.78 15.63 80-10058.00 11.65 1.55 15.55 100-12065.00 13.05 1.74 15.92 120-140117.00 23.49 3.13 16.39 140-1606.00 1.20 0.16 16.50 160-1806.00 1.20 0.16 16.25 180-20035.00 7.03 0.94 17.10 200-2804.00 0.80 0.11 17.05 280-3254.00 0.80 0.11 18.51 -3252.00 0.40 0.05 21.05 合计498.00 100.00 13.32 16.03 表2-10 3#煤层原煤破碎级0.5-0mm小筛分试验报告表破碎级粒级/网目重量占本级(%)占全样(%)灰分%60117.00 23.45 0.05 29.37 60-8095.00 19.04 0.04 29.04 80-10059.00 11.82 0.02 29.39 100-12052.00 10.42 0.02 29.85 120-140141.00 28.26 0.06 29.78 140-1606.00 1.20 0.00 29.30 160-1807.00 1.40 0.00 29.28 180-20015.00 3.01 0.01 29.87 200-2803.00 0.60 0.00 28.41 280-3252.00 0.40 0.00 30.22 -3252.00 0.40 0.00 30.09 合计499.00 100.00 0.20 29.49 表2-11 8#煤层原煤自然级0.5-0mm小筛分试验报告表自然级粒级/网目重量占本级(%)占全样(%)灰分%60123.00 18.74 3.02 11.39 60-8078.00 11.88 1.91 11.26 80-10058.00 8.83 1.42 11.36 100-12047.00 7.16 1.15 11.48 120-140125.00 19.04 3.07 11.50 140-16075.00 11.42 1.84 11.55 160-18058.00 8.83 1.42 11.67 180-20050.00 7.62 1.23 12.13 200-28025.00 3.81 0.61 13.58 280-3251.50 0.23 0.04 14.76 -32516.00 2.44 0.39 12.64 合计656.50 100.00 16.12 11.62 表2-12 8#煤层原煤破碎级0.5-0mm小筛分试验报告表破碎级粒级/网目重量占本级(%)占全样(%)灰分%6086.00 15.99 0.12 10.72 60-80107.00 19.89 0.15 10.93 80-10055.00 10.22 0.08 11.04 100-12045.00 8.36 0.06 11.42 120-14085.00 15.80 0.12 11.39 140-1601.50 0.28 0.00 11.76 160-1801.50 0.28 0.00 12.52 180-20085.00 15.80 0.12 12.07 200-28041.00 7.62 0.06 12.69 280-3258.00 1.49 0.01 12.94 -32523.00 4.28 0.03 11.86 合计538.00 100.00 0.76 11.42 2.1.4两煤层原煤可选性研究及分组讨论一、两矿浮沉资料的整理及可选性研究1、将3#煤层50-0.5mm自然级和破碎级浮沉资料综合整理得表2-13如下:表2-13 3#煤层原煤自然级与破碎级50-0.5mm浮沉试验综合表密度级(g/cm3)50-0.5mm(自然级+破碎级)占本级(%)占全样(%)灰分(%)1.834.18 28.70 71.23 合计100.00 83.96 33.06 煤泥2.91 2.52 20.70 总计100.00 86.48 32.70 由表2-13可将3#煤层浮沉资料整理综合如下:表2-14 3#煤层煤浮沉实验综合报告表密度级/KgL-1基元灰分累计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