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分流式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doc_第1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分流式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doc_第2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分流式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doc_第3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分流式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doc_第4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分流式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题 目:分流式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院 (系): 汽车与交通学院 专业班级: 车辆121 学 号: 设 计 人: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目录1.设计任务书31.1设计题目31.2设计内容32传动方案拟定43.电动机的选择43.1选择电动机类型43.2选择电动机的容量43.3 选择电动机的转速44.总传动比确定及各级传动比分配54.1 计算总传动比54.2 分配各级传动比54.3各轴转速计算54.4各轴输入功率计算54.5各轴输入转矩计算5T=9550*2.882/960=28.67056.齿轮传动设计66.1高速级圆柱齿轮传动设计66.2低速级圆柱直齿轮传动设计13总六.轴的设计计算211.轴的选材:217.轴的结构设计22(一)轴的设计224 轴3的校核;267.键联接强度校核;284)轴3上滚动轴承的校核318.机座箱体结构尺寸及其附件329.减速器的润滑及密封形式选择3410.心得体会351.设计任务书1.1设计题目 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分流式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动力由电动机经减速器传至输送带。每天两班制工作,载荷较平稳,连续单向运转,环境最高温度350C,工作期限八年。(允许输送带速度误差为5%)原始数据滚筒直径mm输送带速度m/s输送带拉力KN3501.2519701.2设计内容1.手绘减速器装配图1张(A1或以上,比例1:2或1:1);2.零件(轴、齿轮、带轮任选其中两种)工作图2张(A4或以上、可电脑绘图,但不可同种零件绘制两份);3.设计说明书1份。2传动方案拟定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电动机1通过带传动2将动力传入减速器3,再经联轴器4传至输送机滚筒5,带动输送带6工作。传动系统中采用两级分流式圆柱齿轮减速器结构较复杂,高速级齿轮相对于轴承位置对称,沿齿宽载荷分布均匀。高速级采用斜齿圆柱齿轮,低速级采用直齿圆柱齿轮。3.电动机的选择3.1选择电动机类型 按已知工作条件和要求,选用Y系列一般用途的三相异步电动机。3.2选择电动机的容量1) 滚筒所需功率: 2) 滚筒的转速3) 电动机至滚筒之间传动装置的总功率为:其中:联轴器的效率;:闭式齿轮传动效率;:四对滚动轴承的效率;4) 确定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电动机的所需功率为, 确定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查表8-53选定电动机的额定功率=3kw,型号Y132S-63.3 选择电动机的转速 =960r/min 该传动系统为分流式圆柱齿轮传动,查阅表4-2推荐传动比为=7.150 则总传动比可取7.1至50之间 则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7.1=7.131.04=186.3r/min =50=5031.04=2173.5r/min4.总传动比确定及各级传动比分配4.1 计算总传动比满载转速nm=960 r / min;总传动比i=nm /=970/6802.9=14.0744.2 分配各级传动比减速器总传动比为 =,* =i=14.074,则=3.752 4.3各轴转速计算 255.8643.752 r/min=68.194 r/min4.4各轴输入功率计算 4.5各轴输入转矩计算 T=9550*2.882/960=28.670 9550/=28.455Nm 9550/=102.524Nm 9550/=369.399Nm 各轴运动与动力参数项目高速轴中间轴低速轴转速r/min960255.86468.194功率kW2.8602.7472.638转矩28.455102.524369.3996.齿轮传动设计6.1高速级圆柱齿轮传动设计1.选定齿轮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1)按图1所示的传动方案,选取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压力角取为,螺旋角为14。(2)带式输送机为一般工作机器,参考表10-6,选用8级精度。(3)材料选择。由表10-1,选取小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齿面硬度为255HBS,大齿轮采用45钢(调质),齿面硬度为220HBS.(4)选小齿轮齿数,大齿轮齿数,取,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1)由下列式子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即 1) 确定公式中的各参数值1. 试选。2. 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3. 由表10-7齿宽系数。4. 由图10-20查的区域系数。5. 由表10-5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6. 由式(10-9)计算接触疲劳强度用重合度系数。 7. 计算接触疲劳需用应力。由图10-25查的小齿轮和大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分别为。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由图10-23查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得 取两者中较小的作为该齿轮副的解除疲劳需用应力,即 2) 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2) 调整小齿轮分度圆直径1) 计算实际载荷系数前的数据准备。1. 圆周速度v。 2. 齿宽b。 2) 计算实际载荷系数。1. 由表10-2查的使用系数。2. 根据v=0.53m/s、7级精度,由图10-8查的动载荷系数。3. 齿轮的圆周力。 查表10-3得齿间载荷分配系数.44. 由表10-4用插值法查的6级精度、小齿轮想对支撑对称布置时,齿向载荷分布系数,由此得到实际载荷系数 3) 按实际载荷系数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及相应的齿轮模数 3.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1) 计算模数,即 1) 确定公式中的个参数值1. 试选2. 计算弯曲疲劳强度用重合度系数。 3. 计算由图10-17查的齿形系数。由图10-18查的应力修正系数。由图10-24查的查的小齿轮和大齿轮的齿根弯曲疲劳极限分别为。由图10-22查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取弯曲安全系数S=1.25,得 =0.016748 =0.016302因为小齿轮的大于大齿轮,所以取 =0.0167482) 试算模数 (2) 调整齿轮模数1) 计算实际载荷系数前的数据准备1.圆周速度v2.齿宽b3. 宽高比b/h2)计算实际载荷系数1. 根据v=1.019m/s、8级精度,由图10-8查的动载荷系数。2齿轮的圆周力。 查表10-3得齿间载荷分配系数.44.由表10-4和图10-13用插值法查的6级精度、小齿轮想对支撑对称布置时和b/h=287,查的,由此得到实际载荷系数 4) 按实际载荷系数算得的齿轮模数 对比数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m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由于齿轮m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弯曲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仅与齿轮直径有关,所以取弯曲疲劳强度算得的模数1.1193mm就近圆整后m=1.5mm,分度圆直径,算的小齿轮数,取,则大齿轮,取,两齿数互为质数。4. 几何尺寸计算(1)计算中心距,a取90mm (2)计算分度圆直径和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初选螺旋角为15 (3) 计算齿轮宽度 考虑到安装误差,小齿轮齿宽为,大齿轮齿宽。5. 圆整中心距后的强度校核(1)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校核按前面类似的做法,计算个参数,带入下式,得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符合要求,并且齿面接触应力比标准齿轮有所下降。(3)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按前面类似的做法,计算个参数,个参数数据:,得到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满足要求。6. 结构设计(1) 分度圆直径:(2) 中心距:a=90mm(3) 齿宽:(4) 齿顶圆直径:(5) 齿顶高:(6) 齿根高:(7) 齿根圆直径:小齿轮由于直径较小,所以采用齿轮轴设计,大齿轮采用腹板式结构设计。6.2低速级圆柱直齿轮传动设计1.选定齿轮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1)按图10-26所示的传动方案,选取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压力角取为。(2)带式输送机为一般工作机器,参考表10-6,选用8级精度。(3)材料选择。由表10-1,选取小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齿面硬度为255HBS,大齿轮采用45钢(调质),齿面硬度为220HBS.(4)选小齿轮齿数,大齿轮齿数,取。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1)由下列式子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即 2) 确定公式中的各参数值3. 试选。4. 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7. 由表10-7齿宽系数.2。8. 由图10-20查的区域系数。9. 由表10-5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10. 由式(10-9)计算接触疲劳强度用重合度系数。8. 计算接触疲劳需用应力。由图10-25查的小齿轮和大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分别为。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由图10-23查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得 取两者中较小的作为该齿轮副的解除疲劳需用应力,即 3) 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3) 调整小齿轮分度圆直径2) 计算实际载荷系数前的数据准备。2. 圆周速度v。 3. 齿宽b。 3) 计算实际载荷系数。4. 由表10-2查的使用系数。5. 根据v=0.75m/s、8级精度,由图10-8查的动载荷系数kv1.01。6. 齿轮的圆周力。 查表10-3得齿间载荷分配系数5. 由表10-4用插值法查的6级精度、小齿轮想对支撑对称布置时,齿向载荷分布系数,由此得到实际载荷系数 5) 按实际载荷系数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及相应的齿轮模数 4.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2) 计算模数,即 2) 确定公式中的个参数值2. 试选3. 计算弯曲疲劳强度用重合度系数。 3.计算由图10-17查的齿形系数。由图10-18查的应力修正系数。由图10-24查的查的小齿轮和大齿轮的齿根弯曲疲劳极限分别为。由图10-22查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取弯曲安全系数S=1.25,得 =0.0164 =0.01575因为小齿轮的大于大齿轮,所以取 =0.01643) 试算模数(3) 调整齿轮模数2) 计算实际载荷系数前的数据准备1.圆周速度v 2.齿宽b 4. 宽高比b/h 2)计算实际载荷系数1. 根据v=0.524/s、8级精度,由图10-8查的动载荷系数。2齿轮的圆周力。 查表10-3得齿间载荷分配系数4.由表10-4和图10-13用插值法查的8级精度、小齿轮想对支撑对称布置时和b/h=12.8,查的,由此得到实际载荷系数 6) 按实际载荷系数算得的齿轮模数 对比数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m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由于齿轮m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弯曲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仅与齿轮直径有关,所以取弯曲疲劳强度算得的模数1.732就近圆整后m=2mm,按接触疲劳强度算的分度圆直径,算的小齿轮数,取,则大齿轮,取,两齿数互为质数。5. 几何尺寸计算(1) 计算分度圆直径 (2) 计算中心距,a取155mm(4) 计算齿轮宽度 考虑到安装误差,小齿轮齿宽为,大齿轮齿宽。6. 强度校核中心距为a=157mm(1)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校核按前面类似的做法,计算各参数,带入下式,得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符合要求,并且齿面接触应力比标准齿轮有所下降。(4)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按前面类似的做法,计算个参数,个参数数据:,得到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满足要求。6.结构设计(5) 分度圆直径:(6) 中心距:a=157mm(7) 齿宽:(8) 齿顶圆直径:(8) 齿全高:(9) 齿厚:(10) 齿顶高:(11) 齿根高:(12) 齿根圆直径:小齿轮由于直径较小,所以采用齿轮轴设计,大齿轮采用腹板式结构设计。总六.轴的设计计算传动比;I总=960/68.209=14.074各传动比; 高速级 i1=3.752 低速级i2=3.752真实传动比I1*I2=3.792*3.7575=14.2487得误差=(I总- I)/ I总=0.012 小于百分之五,故传动比分配合适。所以算得个轴数据如下高速轴; n1=960r/min P1=2.86kw T1=28.455N*m中间轴; n2=n1/i2=255.864r/minP中=2.747kwT2=102.524N*m低速轴; n3=n2/i3=68.194r/minP低=2.638kwT3=369.399N*m1. 轴的选材:选材料为45钢 ,调质。考虑到材料供应和生产管理上的方便,尽量缩减材料的品种,故高速轴,中间轴,低速轴均采用45钢调质处理硬度为,强度极限640Mpa,屈服极限355Mpa因为、轴均既传递转矩又传递弯矩,由于轴上均开有槽,故直径应增大5 % 。1.根据转矩估算各轴直径 由于轴都是单向转动,取T=45,算得d1=16.027mm, d2=23.626mm, d3=37.671mm由于低速轴转矩很大,由表14-1取工作系数Ka=1.5,故Tca=Ka*T3=480.219N*m根据最小直径及转矩选定联轴器查课程设计书表17-4选取LX3型, 联轴器数据;主动端,d1=38mm,L=60mm,平头建, 7.轴的结构设计(一)轴的设计 1.低速轴设计;低速轴设计简图如下,根据低速级中心距取得轴承间连接螺栓取得M14,得轴承座宽度最小为C1+C2+5-10,取L2=48mm根据三个齿轮的宽度级个齿轮间距及齿轮与内壁间距要求,取内壁线间距为L3=204mm,查联轴器要求得轴长为356mm,又联轴器与减速器有间距要求,故去L1=115mm,由于低速轴最小轴直径为37.671mm,查联轴器取轴直径为38mm,键为10x8x70,轴承处轴直径为50mm,查轴承标准去7010AC轴承,查的a=19.4mm,考虑到高速级大齿轮不发生干涉,取齿轮处直径为62mm,根据键的强度要求取得低速级齿轮键位10x8x70.根据以上数据求得个受力点,根据各受力点做受力分析如下。 中间轴设计;考虑到L5处要安装轴承等,在根据各尺寸取L5=39mm,考虑到L2处要齿轮点位,级齿轮的宽度,取L2=36mm,轴上两轴肩长度取10mm,考虑到制造工艺等,将中间轴做成对称轴,考虑到中间轴最小轴直径为23.626mm,轴直径为25mm,取L2处轴直径为29mm,轴肩处直径为33mm,.轴承选为7005AC,其中,B=12,D=47,d=25,设计如下图高速轴设计;由于Tca=Ka*T1=36.991,联轴器选LM4,主动端直径60,从动端52,L=50,键为6x6x45由于L1处要装轴承等,取L2=L5=13mm,轴承7006AC:B=13,D=55,d=30.联轴器轴段L1=50 .过渡段50,定位轴肩轴段25。设计如图 4 轴3的校核; 圆周力 =2000369399/248=2980径向力 =tan=2980tan20=1084见附表载荷水平面H垂直面V支反力F=1490N=542N弯矩=184015=66937总弯矩M=195811扭矩TT=369399由受力分析知齿轮处轴段为危险截面,齿轮左边处也为危险截面,查表15-1得轴的许用应力为60MP,查课本p369页式15-5公式;带入危险截面直径d=62mm算得ca=12.409MP,即最终算得=12.409,前已选定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查图表(P表15-1)得=60MPa,因此,故轴安全 7.键联接强度校核;1输入轴与联轴器的键连接 1) 由轴II的设计知初步选用键C8732,=84.17,d=29 2) 校核键连接的强度 键、轴和轮毂的材料都是钢,由课本(P表6-2)查得许用应力=100-120MPa,取=110MPa。键的工作长度=L-b=32mm-8mm=24mm,键与轮毂键槽的接触高度k=0.5h=0.57mm=3.5mm。由式可得 =284.174/20.352429MPa=42.087MPa=110MPa 可见连接的强度足够,选用键C8732,2齿轮2(2)与轴III的键连接 1) 由轴III的设计知初步选用键201262,=369.399 2) 校核键连接的强度 键、轴和轮毂的材料都是钢,由课本(P表6-2)查得许用应力=100-120MPa,取=110MPa。键的工作长度=L-0.5b=50mm,d=38,键与轮毂键槽的接触高度k=6mm。由式可得 =39.220MPa=110MPa 可见连接的强度足够,选用键2012623联轴器与轴III的键连接 1) 由轴III的设计知初步选用键108*50,=369.399 2) 校核键连接的强度 键、轴和轮毂的材料都是钢,由课本(P表6-2)查得许用应力=100-120MPa,取=110MPa。D=62键的工作长度=L-0.5b=45mm,键与轮毂键槽的接触高度k=0.5h=0.58mm=4mm。由式可得 =108.011MPa=110MPa 可见连接的强度足够,选用键108*504联轴器与轴I的键连接 1) 由轴IV的设计知初步选用键6*6*45,=28.455 2) 校核键连接的强度 键、轴和轮毂的材料都是钢,由课本(P表6-2)查得许用应力=100-120MPa,取=110MPa。D=22键的工作长度=45mm,键与轮毂键槽的接触高度k=0.5h=3mm。由式可得 =19.16MPa1.213齿轮端面与内机壁距离11机盖,机座肋厚8.5轴承端盖外径+8(嵌入式)85(1轴)77(2轴)120(3轴)3.减速器的附件 1)检查孔与检查孔盖 为检查传动件的啮合情况、接触斑点、侧隙和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