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集体劳动合同_第1页
论集体劳动合同_第2页
论集体劳动合同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东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论集体劳动合同张兆亮(政法学院,法学专业,2004级2班,041210122)摘要:集体劳动合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合同的特别规定,它渊源于工人运动,在二次大战后成为重要的劳动合同形式。基于其独特的价值,集体劳动合同在分担调整劳动关系、衡平利益失衡、实现实质公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集体劳动合同的含义、历史沿革、理论基础、构成要件和效力以及与相关法律规则的关系的分析,集体劳动合同在我国的现状,和改革方向上对集体劳动合同制度进行讨论。关键词:集体劳动合同;集体谈判;工会On the Collective Contract of LabourZhang Zhaoliang(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 Law, Class 2, Grade 2004, 041210122)Abstract: The collective contract of labor is the special regulation about the labor contract in the law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labor contract. It originated from the labor movement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form of labor contract. Based on its unique value, collective contract of labor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sharing the adjustment work relations,blancing the unbalanced benefit and realzing substantial fair and so on. By the analysls on the collective labor contracts meaning,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the theoretieal basis, the important document of composing, the potency as well as the relation between it and the related legal rules, this article carrics on a discuss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abor contractin in our contry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collective contract of labor s reform. Key Word: collective contract of labor;collective bargaining;labor union引 言集体劳动合同是同个体劳动合同相对的一种劳动合同形式,因其效力的广泛性概括性及其便于监管性被各地各级工会和劳动保障部门一再推广。在工人日报2008年4月24日第二版“工会新闻” 版面中报道:近日,中国家具城工资集体协商取得重大突破。不会谈,不敢谈,是对企业推广集体劳动合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一大问题。2006年11月沈阳市总工会成立了集体合同专家团,聘请100名律师,法律工作者,工会干部为专家团成员,团长由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鞠秀礼担任。其宗旨是改变劳资双方力量的对比,提高集体协商质量,解决企业工会不会谈不敢谈的问题。沈阳市实行专家分片到户,指导企业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劳动合同,有力的推动了签订集体劳动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开展。市总工会派出专家团成员刘禹律师与工会一同进驻家具城,以员工协会代表的身份参与协商谈判。刘律师帮助行业工会起草协商建议书和工资协议文本,参加职工代表座谈会,征求职工意见,与业主代表协商“工资标准,发放时间,加班补助,带薪休假,女职工特殊保护”等内容进行协商。最终成功的签订了沈阳市家具行业工资集体合同,覆盖行业内142个用人单位,职工2110人。目前,该市已累计签订集体合同11525份,占建会企业的71%覆盖职工758918人,签订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323份,覆盖企业7049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下称劳动合同法)已于2008年1月1日施行,本法能否为劳资双方签订集体劳动合同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是本文主要的思考源流。一、集体劳动合同的含义及历史沿革(一)集体劳动合同的含义集体劳动合同又称“集体协议”“团体协议”“联合工作合同”“劳动合同”是个人劳动合同的对称。国际劳工组织1951年集体协议建议书(第91号)第2条第1款规定:“集体协议”系指有关劳动与就业的书面协定。其缔约双方:一方为一名雇主,一个雇主团体或一个或几个雇主组织;另一方为一个或几个劳动者代表组织或是没有此类组织的情况下,由有关劳动者根据本国法律或条例选出并委任的代表。劳动合同法关于集体劳动合同的定义性条款为第五十一条,采用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公认的概念。概括为:个别或多数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团体,与代表职工的团体或职工选举的代表所缔结的关于规定工作条件及劳动报酬,保险福利等条件的书面合同王全兴.劳动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第1版,第339页.。(二)集体劳动合同的历史沿革1国际上集体合同立法进程在18世纪的欧洲,集体劳动合同作为一种劳动合同的特殊形式便出现了。它首先在英国出现,表现为雇主和工人代表经过协商之后签订雇用条件协定郭捷.劳动与社会保障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一版,第372页.。1799年,美国费城制鞋工人联合起来与雇主谈判,并在谈判的基础上签订协议。至1910年英国签订集体劳动合同达1696件,其它西方国家的集体劳动合同制度也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但这时的集体劳动合同却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一般表现为劳动者利用罢工来强迫雇主来履行合同。当时的政府也认为,劳动者迫使雇主签订集体劳动合同有悖于“契约自由”的原则,妨碍自由竞争,因而不承认集体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甚至禁止签订集体协议,法院也不受理劳动者依据集体劳动合同而提起的诉讼。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集体谈判制度的成熟,各国政府逐渐改变了态度。世界上第一个明确进行集体劳动合同立法的国家是新西兰,1904年该国颁布了行业竞争法使劳资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谈判并签订集体劳动合同得到法律的保护。1907年,奥地利,荷兰制定了大量集体谈判的法律。德国于1970年颁布了劳动协约,劳动者及用人单位位委员暨劳动争议调停令,并于1922年颁布了集体协议法后又将其编入劳动法典。美国1935年国家劳资关系法(即华格纳法)也对集体协议作了规定,标志联邦政府对组织工会和集体谈判制度给与支持。在二次大战结束后,工人运动高涨,劳动者对权利的要求更加迫切,而各国政府又大都急切的希望本国经济快速走上正轨因此更加注重工人同雇主的利益平衡,也就对集体谈判情有独钟,集体劳动合同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合同形式。1949年日本修改工会法,规定工会和雇主或雇主团体关于劳动条件及其他事项签订集体劳动合同。1946至1956年法国也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来对集体劳动合同进行修改。1956年加纳,1907年卢旺达,1970年伊拉克,利比亚,阿拉伯也门共和国,1971年赞比亚的劳动法,都对集体合同作了专门规定。20世纪以来,集体劳动合同在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成为调节劳动关系的一项基本合同形式。2我国集体劳动合同的立法进程述及我国的集体劳动合同制度的规定要追溯到1924年,孙中山先生用大元帅令的方式公布的工会条例,确定工人有组织工会的权利和与雇主或雇主团体缔结协议(即集体劳动合同)的权利。1930年国民党政府出台了集体协议法,用专门立法的方式承认了工人团体有与雇主或雇主团体缔结集体劳动合同的权利。中国共产党在对待集体劳动合同上一直比较重视,在历次劳动合同法的订立和修改中都对集体劳动合同作了规定贾俊玲.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第一版,第367页.。在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私人经营的企业,为实现劳资两利的原则,应由工会代表职工与资方订立集体劳动合同。”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集体劳动合同的规定便和其他劳动法规一起消失了。1979年中国总工会九届二次执委扩大会议发出倡议,呼吁恢复集体协议制度。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劳动合同法中都对集体劳动合同作了规定,集体劳动合同又一次为中国的劳资关系调整作出贡献。二、集体劳动合同的构成要件及效力(一)集体劳动合同的构成要件1.集体劳动合同签订的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第二款明确规定:“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荐的代表与企业签订。”根据这一规定,签订集体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在已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中一方是代表职工的工会,一方是企业;在尚未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一方是代表全体职工的代表,另一方是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这一规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规定是完全一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20条规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为订立。”在引言中家具城集体劳动合同的签订主体是行业工会和本行业业主代表。2.集体劳动合同的内容有关集体劳动合同内容的规定在集体劳动合同的定义中体现的十分明显,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集体劳动合同的内容比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要广泛得多。一般集体劳动合同的内容要包括三个方面:(1)劳动标准条件规范部分,是集体劳动合同的核心部分,对个人劳动合同起到制约作用。主要有以下内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于休假、保险待遇、生活福利、职业培训、劳动纪律、劳动保护。(2)过渡性规定,主要包括因签订和履行集体劳动合同而发生争议的解决办法;以及集体合同监督检查办法等。(3)集体劳动合同文本本书的规定,包括集体劳动合同的有效期限,变更解除条件等。黎建飞.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第346页.(二)集体劳动合同的效力集体劳动合同只要完全具有有效要件,即主体资格、内容、和形式合法、意思表示真实、订立程序合法,就具有法律效力,其条款一定范围内成为劳动关系的规范,并设立债权债务。立法中关于集体劳动合同效力的规定同时以效力范围和效力形式为重点。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效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当地本行业本区域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这一规定从三方面规定了集体劳动合同的效力即:对人效力、空间效力、时间效力。1对人效力对人效力是指集体劳动合同对什么人具有效力。一般而言,受集体劳动合同约束的人包括集体合同的当事人和关系人。前者指订立集体劳动合同并受集体劳动合同约束的主体,即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或组织;后再指无权订立合同却直接由集体合同获得利益并是集体劳动合同约束的主体,即工会组织所代表的全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团体所代表的各个用人单位。曾咏梅.劳动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第一版105页.2空间效力空间效力主要是指集体合同在哪些领域、哪些产业发生效力。全国集体劳动合同,地方集体劳动合同分别在全国或特定地区内有效;产业集体劳动合同对特定产业的用人单位及职工有效;职业集体劳动合同对从事特定职业的职工及用人单位有效。3时间效力时间效力是指集体劳动合同在多长时间内有效。它一般有集体劳动合同自行规定,在有的情况下有法律规定。法律界一般认为,集体劳动合同的当期效力是无条件的,溯及效力和余后效力是有条件的并相互冲突的,它们生效的标准是有利于劳动者。引言中举出的工人日报中关于家具城签订的集体劳动合同的例子,集体劳动合同的效力及于沈阳中国家具城的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三)集体劳动合同与个人劳动合同区别集体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都是劳动者用来调整劳动关系的合同形式。然而,两者是有区别的:1当事人不同集体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一方一般是企业,劳动者一方一般是代表全体职工的工会组织或职工推荐的代表;劳动合同中虽然用人单位一方也是企业,而劳动者一方只能是职工个人而不是代表全体职工利益的工会。2.内容不同集体合同是关于全体职工的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的协议,内容具有广泛性、整体性;劳动合同的内容则只适用于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并且一般不就集体劳动合同中已经明确的事项进行再次规定除非劳动者会获得更好的劳动条件或待遇。3效力不同集体劳动合同效力高于个人劳动合同。劳动法第35条规定:“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由工会代表职工和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就工资、工时、劳动保护、生活福利、职工培训、社会保险等问题达成协议,效力高于个人劳动合同,可以防止用人单位利用自身优势侵犯劳动者的合法利益。三、集体劳动合同与其它相关制度的关系(一)集体劳动合同与集体谈判的关系集体谈判,又称集体协商、团体交涉。国际劳动组织1981年促进集体谈判公约(第154号)第2条将集体谈判定义为:“集体谈判适用于一个雇主、一些雇主或一个或数个雇主组织为一方或一个或数个工人组织为另一方之间就以下目的所进行的所有谈判:确定劳动和就业条件,解决工人和雇主之间的关系或解决雇主或其组织同一个或数个工人组织之间的关系。”我国尚未批准该公约黎建飞.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第350页.。在我国,集体谈判是指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为签订集体协议,进行商谈的行为。集体谈判是劳动者团体与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团体之间通过谈判,使劳动关系得以稳定、协调,其内容涉及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保障福利等事项,谈判的结果体现在所签订的劳动协议中。因此集体劳动合同是集体谈判的结果,结果的好坏同集体谈判是否有序、顺畅进行有直接关系。集体谈判相比较劳动者个人谈判有如下特点,这也是集体劳动合同的优点来源:1集体协商是通过对话而不是冲突和对抗来解决问题韩君玲.劳动与社会保障发简明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第一版,第74页.集体协商的内容涉及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双方的利益,因而就要求谈判双方通过协商方式力求达到一个为各方都能接受的一致性的协议来实现自身利益,从而有利于劳动关系的稳定。2集体协商是共同参与的制度设计集体协商双方当事人都有表达的权利,劳方和资方共同参与以求得利益最优化。劳动者为了得到更好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争得必须的待遇和合法权益,通过工会和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之间进行集体谈判,形成集体劳动合同。3集体协商有助于社会合作关系的建立集体协商比较个人协商因力量对比差距较小,更有利于双方真实意见的表达。同时协商较之冲突更有利于营造一种和谐、互利的用工环境。集体合同规定第13条规定:“集体协商的内容、时间、地点应该由双方共同商定。在不违反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不涉及企业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协商双方有义务向对方提供与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或资料。”第14条规定:“协商未达成一致或出现事先未预料的问题时,经双方同意,可以暂时中止协商。协商中止期限最长不超过60天。具体中止期限及下次协商的时间、地点、内容由双方共同商定。”这种对集体协商的程序性规定对建立社会合作关系至关重要。(二)集体劳动合同与工会的关系集体劳动合同同工会组织有着先天的相关性,一般认为工会的初级形式是劳资协商会(Trade Board),是指根据1909年和1918年的法律建立的机构,旨在确定最低限度的工资郑永流等.牛津法律大辞典Z.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第一版,第889页.。1945年后被工作委员会取代。工会组织的产生是斗争的需要,在工会产生之前劳动者利益的维护只是一种空想,劳资力量的强烈对比使劳动者对利益的追求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工会的出现使这种力量对比不再明显,工会可以用组织罢工的方法来同资方进行对抗。这样集体劳动合同就更能体现劳动者地利益反过来有刺激了工会的强大和集体劳动合同的签订。四、集体劳动合同在我国的现状分析(一)立法层面劳动合同法中关于集体合同内容的规定,现有的条款根本不足以构成集体合同法律制度比如没有规定集体合同的要约与承诺制度;没有规定协商不成以及协调不成应如何处理;没有规定变更、解除集体合同的程序;没有规定违反集体合同的构成要件以及承担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没有规定无效集体合同的确认和处理;等等孙德强. 论集体合同制度的完善J.论坛:研究探索,2007.10.。对上述问题的规定一般在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规章中,这对于集体劳动合同的地位和重要性打击很大,对集体合同发展完善和推广十分不利,有待改善。1.没有关于集体谈判的强行性规定劳动合同法第51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根据这一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只是“可以”订立集体合同,而不是“必须”。孙德强. 论集体合同制度的完善J.论坛:研究探索,2007.10.按照理论界和实务的理解,集体劳动合同是对劳动关系的强制性调整,不是单纯的意思自治。早期的集体劳动合同是以工会组织罢工和资方利用资本威力来维护力量平衡的,但现在的世界特别是中国,工人罢工的代价非常之大,所以法律要用法定强制的方式促进集体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发挥效力。2.没有关于集体劳动合同违法的法律责任的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法虽然规定了集体劳动合同制度,但是并没有违反集体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对于这样一种重要的劳动合同形式,没有法律责任就是没有强制性,最终会使它流于形式,严重影响其效力的发挥。集体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的明确化会极度有利于集体劳动合同的推广实施。(二)制度层面1劳动合同法缺乏解决工会地位和作用的明确表述工会缺乏向用人单位显示力量和威慑的手段,因此,用人单位并不惧怕工会,因而也不会认认真真地平等协商集体合同流于形式也就在所难免。孙德强. 论集体合同制度的完善J.论坛:研究探索,2007.10.工会的资金来源,工会的组织形式还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企业的支持。特别是工会负责人的选取和隶属问题一直是制约工会发挥更大作用的主要问题。2.集体协商缺乏强制性集体协商在现有的法规中并没有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和集体合同规定中虽要求企业在接到协商意向书后,应于20日内予以书面答复,但是对于企业无端拒绝协商的行为却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只有工会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无正当理由拒绝进行平等协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改正。李凌云. 最新集体合同立法与集体协商的发展趋势J.上海企业,2007(10).但是动辄请求行政权力的支援是低效和无奈的表现,不符合集体合同签订的初衷。3. 应该加强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与集体劳动合同的签订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与集体劳动合同的签订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它节省人力,减少谈判成本,签订后更有利于行政监督。区域性行业性的谈判和集体劳动合同签订还没有形成制度性体制,各地方工会在自己的管辖范围里也只是探索性的予以支持和促进。另外我国的行业工会并不发达,有些行业工会远没有像区域性工会一样的“行政力量”这样行业性集体协商最终促成行业集体劳动合同签订就更加困难。促进行业性和区域性谈判和集体劳动合同的签订也是有现实要求的,现在中国的企业工会萎缩,没有同企业资方抗衡的力量。在谈判中不敢谈不会谈的现象很普遍,而谈判质量直接关系到集体劳动合同的质量。因此导言中提及的案例关于行业工会的努力是值得关注和提倡的。五、我国集体劳动合同在立法层面上的分析及思考(一)集体劳动合同签订主体我国集体劳动合同的签订主体和谈判主体相同并且限制在本单位或本行业的职工代表和工会组织这同很多国家的规定不同。澳大利亚1996年 劳资关系法案 意义上所称的“ 雇员所在组织”, 可界定为“ 雇员所在的、依法被登记注册的、并对组织宗旨和活动范围有责任能力的团体”。将我国集体雇佣劳动合同集体协商和集体签订的有关法律规定, 通过与澳大利亚相应法律制度进行比较, 我们注意到: 我国对集体雇佣合同雇员所在组织一方当事人, 特别强调须是“ 工会”,并且是“ 本单位工会”, 而且“ 首席代表必须由非本单位人员代理”, 而且特别强调集体劳动合同雇员方组织和代表与雇主之间的“ 本单位”关系, 即雇员方代表也须受雇于其所代表签订的集体劳动合同雇主方; 薛春丽、 埃勒克斯洛. 借鉴澳洲法律完善中国集体劳动合同立法J.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而在澳大利亚能代表劳动者与资方谈判的组织并没有如此规定,代表职工的组织十分多样并不要求企业同该组织有什么联系, 但特别强调劳动者与组织的成员关系, 符合法定条件各种团体, 都有资格代表自己的成员, 与资方协商谈判和签订集体劳动合同, 这一做法对雇员来说可以更大程度上利用社会资源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二)集体劳动合同的批准形式和方式我国集体劳动合同的批准程序和方式在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该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规定: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我国这种报批程序的立法依据是对劳动合同进行监管但事实上由于监管部门的懒政和用工单位的非法介入使这一规定很难发挥其应有作用。此外,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集体合同规定: 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 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 且须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 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这又更加重了集体劳动合同集体生效的程序要求,不利于劳动者利用集体劳动合同维护自己得利益。集体劳动合同的通过方式相比之下,澳大利亚的规定就更有利于职工的利益的维护,澳大澳洲法律没有特别规定以什么方式来确定雇员有效多数同意批准此雇佣劳动合同, 雇佣劳动合同各方当事人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根据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来协商确定, 澳大利亚产业关系委员会对于所采用的任何“方式”和“途径”都没有理由拒绝, 其任务恰恰是认定: “可以由集体雇佣劳动合同当事人依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来决定。有效多数批准签约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