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生物的生活环境 【教学目标】1、描述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2、 举例说明不同生物的栖息地是不同的。3、关注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教学重点】1、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条件。2、栖息地的概念,不同生物栖息地生物群体不同。【教学难点】不同生物栖息地生物群体不同。【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结全实际:本节课旨在唤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对生物圈和栖息地概念形成科学的认识,这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讨论法、谈话法、研究法、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赏图片、阅读教材、表达交流,初步形成生物生活环境的科学概念。引导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课前准备 精心制作课件,完成备课和助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5分钟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自主学习6分钟合作探究15分钟给同学们2分钟的时间看书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要求脱离课本)1、 生物的简单分类2、 生物的基本特征 提问2-3位同学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多媒体放映课题问:生物生活在哪里?放映地球图片和梯田、草地、万里长城、江南水乡图片,这就是我们美好的家园我们就生活在这里,接下来我们就具体的学习下生物生活的环境出示学习目标 板题 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本6-8页,思考下面问题1、描述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2、举例说明不同生物的栖息地是不同的3、关注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巡视指导点拨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效果,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准确判断不同学生的特点。展示课本图1.1-3生物圈示意图,提问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找同学回答板书 一、生物圈 1、概念 2、范围参照图具体讲解我们知道地球有很多圈层有大气圈、水圈、岩石圈。那么生物圈就是其中有生物生存的圈层。范围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下层。通常认为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之间但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约100米厚的范围内。同学们把这两题答案在书上标记下来请同学们思考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的条件?找同学回答总结答案,生物生存需要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缺一不可。给同学时间记忆一下。提问1、栖息地的概念及类型, 2、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的生物群体相同吗?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全面做简单总结,放映各种动物的栖息地,热带雨林里的动植物,黄河三角洲的动植物,海豚、骆驼、鹿、野鸭子等生物的栖息地放映几种濒临灭绝生物的图片让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他们会濒临灭绝总结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放映很少树的山林,提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树少了山上的生物也会少了很多,所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是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分清关键因素和重要因素学生看书回忆,思考问题回答:1、 生物简单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2、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摄取营养排出废物)生物能够生长发育能够繁殖后代遗传和变异具有应激性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答: 地球学生熟悉问题,思索阅读目标。学生疏理目标和指导。按要求自学学生边看图片,边思考回答问题。学生得出结论: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做生物圈。范围: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之间看图认真听讲,和老师互动,把重点内容标记记忆思考问题组织语言,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并组织语言回答问题:1、 在生物圈内,我们把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称为栖息地。包括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等2、 不同同学们观赏图片做适当记录学生回答:因为他们的栖息地被破坏人类滥砍乱伐在课本标记,记忆复习旧知常态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巩固上节课重点内容培养兴趣,使学生对生物生活环境有初步的了解,明确本节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熟悉课本,对本节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建立知识框架,从而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结合课本和课件生动形象的讲述所学知识,使同学们对知识了解更深刻形成清晰地知识结构,从而更好地掌握所有内容,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知识整合6分钟本堂重点内容:1、 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2、 栖息地的概念及不同生物群体栖息地是不同的学完本节大家有什么感想总结关爱家园,保护环境,珍惜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星球!同学们一起回答问题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巩固所有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当堂训练达标检测5分钟 独立完成,及时纠正【板书设计】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大气圈下层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上层【教学反思】 本节生物课是新生学习的第二堂课,其主旨在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用放映一些动物的生活环境导入,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对于重难点内容: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基本条件,不同栖息地生物群体不同,用图文并茂,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突破,效果很好。结合学生观察人为破坏栖息地造成的动植物灭绝的图片,更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关爱家园的意识。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相对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是()A绿洲荒漠交界带B水土流失严重区C地质灾害易发区 D高寒带生态系统解析:选D相对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常见的有海岛生态系统、干旱区生态系统和高寒带生态系统等。2下列属于非洲的荒漠化问题特别严重的自然原因是()A气候干旱 B乱垦滥伐C过度放牧 D破坏植被解析:选A非洲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荒漠化问题特别严重;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和破坏植被为人为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河北怀来沙漠离北京天安门已不足70 km。我国形成的沙漠化土地有85%是滥垦、滥牧和滥伐森林的结果;10%是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建设破坏林草造成的;5%是沙丘入侵农田和草场所致。据此完成34题。3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4这些沙漠化土地的形成()A主要是人类对土地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B是人类发展工农业所致C主要是由于降水减少,蒸发加剧D是由于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土地推进解析:3.C4.A第3题,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和具有旱害的半湿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第4题,由材料可知,我国形成的沙漠化土地有85%是滥垦、滥牧和滥伐森林的结果。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据此完成57题。5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后,给下游地区带来的危害是()A泥沙淤积河、湖,洪水排泄不畅,致使洪涝灾害频繁B水土流失日趋严重C气候恶化,导致全球气候变暖D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6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四月、七月 B四月C七月 D十一月7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分解者B缺少枯枝落叶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解析:5.A6.C7.D第5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经济考试中的解决方案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政工程备考经验与试题及答案
- 公共关系的创新传播工具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投资回收期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程项目管理关键环节试题及答案
- 202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新疆乌鲁木齐卷)数学【含答案、解析】
- 公共关系学课程建设探讨试题及答案
- 深度学习2025年工程项目管理试题及答案
- 代招投标合同范例
- 2025年工程项目管理合伙关系试题及答案
- 地七年级下册全册知识要点总复习-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教学课件(人教版2024)
- 海洋能发电技术-中国海洋能发电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
- 创业大赛活动策划方案
- 西部计划考试试题及答案
- 【广安】2025上半年四川广安理工学院筹建处第一次招聘非事业编制专任教师1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医院护理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新疆西北兴业城投集团有限公司岗位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餐厅供餐协议书范本
- 期中素养测评卷(试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 供水公司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宝鸡市城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