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S-IV型石油密闭脱水仪操作使用说明书.doc_第1页
DTS-IV型石油密闭脱水仪操作使用说明书.doc_第2页
DTS-IV型石油密闭脱水仪操作使用说明书.doc_第3页
DTS-IV型石油密闭脱水仪操作使用说明书.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TS-IV型石油密闭脱水仪操作使用说明书一、概述 DTS型石油密闭脱水仪适用于原油油性分析时的脱水处理,尤其适用于稠油脱水。作为行业标准分析方法,该系列仪器已在全国各大油田的采油厂、采油计量站、地科院、采油工艺所、炼油厂(电脱盐)、有关科研和教学实验室等石油、石化地质化验部门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二、主要性能指标 1. 分析范围:0100 2. 分析液量:标准为500mL、1500mL 、2500mL、5000mL(或按用户要求定制)3. 便捷式倒油口:内径有34、45、50三种规格。(其中对1500mL以下的釜体只能使用34的并放在釜盖的正中央 ;对2500mL及以上的釜体这三种规格都行,34、45可放在釜盖正中或侧边、50的只能放在釜盖的正中央) 4. 油水分离时间: 150 Min 5. 残余含水量: 0.5 6. 釜体温度控制:室温120(或按用户要求定制) 7. 釜内压力控制:00.6MPa(或按用户要求定制) 8. 功耗:加热1KW,脱水20W9. 电源:电压 AC 220V10 频率 50 Hz5三、工作原理含水原油多呈乳化状态,即石油中的水份分散成微小水珠悬浮在石油中,由于石油中含沥青质、胶质、环烷酸等成份,并且很容易被吸附在水珠表面,而形成一层坚韧的乳化膜,阻碍各水珠间的相互吸引聚集,同时,由于水珠极小,所受重力也极小,难以克服石油对它的粘滞阻力,因而自然沉降极为缓慢,致使油水乳化液能长期保持稳定而不分离。电脱法的核心是根据斯托克定律,通过电破乳技术来实现乳化状的油水分离,它利用非均匀的高频脉冲强电场对悬浮在油中的小水珠进行极化,被极化的小水珠在高频电场中剧烈运动,产生内摩擦热,不断克服膜强度与其它被极化小水珠相结合形成大水珠,在重力作用下加速沉降,使油水分离。另外,加入适量的破乳剂,可降低乳化膜强度;提高石油温度,可降低原油的粘滞阻力,从而加快油水分离速度,改善脱水效果。油水电脱水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油水乳化液水珠被极化水珠聚集油水分离图1油水电脱过程示意图 DTS型石油密闭脱水仪使用时,原油要先在釜体内进行预加热,使油温达到一定值,以降低原油的粘滞系数,加速原油中水的沉降。仪器采用“O”型耐温耐压耐油橡胶密封圈密封,使得在加热过程中轻组分不会损失。随温度升高,釜体内的压力也升高,原油中的含水不易汽化。当高压电脱水时,其含水较快地分离,下沉到容器底部,直到原油中的含水量脱至0.5以下,满足原油油品的分析需要。四、仪器组成与作用 仪器由釜体、电接点压力表、便捷式倒油口、排空阀、内电极、外电极、温度控制器等主要部分组成,如附图所示。 1釜体:盛放所分析的原油,其容积为2500毫升(另外还有500毫升、5000毫升两种规格),或根据用户要求定做。 2电接点压力表:仪器进行工作时,显示并控制釜体的内部压力。其最高控制压力为0.6MPa,其作用为当釜体内的压力升到所设定的控制压力时,将断开加热电路使釜体内的压力不再升高,起到控制压力安全的作用。其中电接点压力表的引出线采用航空插头与右侧板连接,便于釜盖的装拆。3便捷式倒油口:油样从此倒入,方便油样的倒入及清洗,改善了原仪器拆装螺母的不便。倒入油后,盖好倒油口盖,用卡箍固定好。 4排空阀:在脱完水后,排出釜体内的压力,便于放水放油。排空管线为4的不锈钢管。 5内电极:用于对原油脱水,内电极的外部采用四氟绝缘,不会和外电极产生的高压脉冲电压,发生短路。 6外电极:用于原油脱水功能,紫铜绕制成螺旋状,固定在釜盖上,与内电极产生圆柱型电场,使水珠极化,实现水珠聚集。 7温度控制器:显示并控制釜体内的原油温度。其具体使用见附录一、CD501智能温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 8铜直嘴旋塞:原油脱水完毕,分离出的水和原油由此放出。 9电流表:显示仪器工作时的电流。 10加热开关:控制原油的加热电路。11脱水开关:控制原油脱水电源。附图型号说明:附图一为不带便捷式倒油口的DTS-4C型石油密闭脱水仪;附图二为带便捷式倒油口的DTS-4C型石油密闭脱水仪;具体型号由用户选择。附图三图示必须装好防护罩后再做实验。五、操作使用步骤1装油样,参照附图安装好仪器,认真检查每一步,可参照注意事项。松开倒油口上的卡箍,取下倒油口盖。将原油倒入釜体内,以装满釜体的三分之二为宜。盖好倒油口盖(使用时在“O”型圈上抹一层凡士林最佳),装上卡箍并拧紧。检查并确认釜盖上的四个螺栓压紧釜盖,并关紧排空阀。插上高压接线插头,套上防护罩。 2电接点压力表的控制压力,可用平口螺丝刀压着表盘上的调节指针调节到需要控制的压力,调节时使上下限的压力相等,即使两调节指针重合。仪器在出厂前已将控制压力调在0.6Mpa,若没特殊情况,请不要随意调节控制压力。 3按下加热开关,将温度控制器上的温度给定值设定在80120左右,当温度开始升高时,再按下脱水开关,之后且勿触摸高压接头部位。 4加热脱水约两小时后,将温度控制器上的温度给定值设定在室温。 5排空。必须在釜体内的压力小于0.1Mpa。稀油温度高于30时,不能打开排空阀排空;稠油温度高于60后,不能打开排空阀排空。满足条件后,关闭加热电源和脱水电源开关,用一合适的烧杯装3/4左右的凉水,将排空管线出口插入水底,再慢慢拧动排空阀使釜体内的压力缓慢排出,以免烫伤。当釜体内的压力完全排出后,不用打开釜盖,便可将分离出的水放出。 6在取分析油样时,请放出部分油水过渡层,然后取所需的分析油样。六、注意事项1. 实验前,先检查排空阀和电接点压力表的快速插头及接头是否松动,若松动,请拧紧并关紧阀门;检查电接点压力表的控制压力是否被调动,若被调动,请将控制压力调在0.6Mpa;原油装好后,请把卡箍拧紧并检查确认釜盖上的螺栓拧紧后,并装好防护罩再做实验。2. 卡箍螺丝拧紧时用劲适度,同样釜盖上的螺栓也不能拧得过紧,以免使螺栓滑扣,若有滑扣,请不要再使用。3. 排空时,注意从管线漏出的高温蒸汽,以防烫伤。釜盖上的外电极一定不得随意转动。4. 在做原油脱水之前,应检查外电极的四氟密封垫是否拧紧。5. 使用一定时间后,应检查大“O”型密封圈是否老化,如果老化,要及时更换。6. 内电极的四氟绝缘套如发生异常现象,要及时维修或更换。7. 加热温度一般设定控制温度80(可根据当地油品的特性,可试验控温,找到脱水效果最好的控温过程,指导以后的实验),釜内压力不得超过0.6MPa。在釜内压力为0时,才可以打开釜盖。8. 加热、脱水操作时,必须装上防护罩。9. 试验过程中,实验操作人员不得离开试验现场。七、与其他分析方法的比较油田的油水分离,对将稠油(指粘滞系数大于10000厘泊)脱水至残余含水量小于0.5的石油进行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参数的测定和分析是石油开发的重要环节。DTS型石油密闭脱水仪能进行各种原油的脱水分离,尤其对稠油、大液量原油的分离与以前使用的其它油水分离仪器(蒸馏法脱水器、离心法脱水器、直流电脱法脱水器)相比较,具有其独特的优点。 蒸馏法脱水器,是将原油经过反复的蒸馏、冷却、沉降而达到油水分离,如果将2000毫升左右的含水稠油脱水至0.5以下,需要耗时十几个小时,效率低、耗电大。离心法脱水器,其离心管容积小,受恒温限制,不宜做大液量的脱水使用。高压直流电脱水器的正负电极均固定在密闭容器内,当分离出的水面浸泡正负电极时,两高压电极短路,产生几十安培的大电流,不仅损坏电流表,还会危及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DTS型石油密闭脱水仪,是综合国内外各种石油脱水方法的优点研制而成的一种高新技术产品,特有的原理与结构,使仪器能分析各种原油,尤其在对稠油和大液量原油分析时能保证原有组分性质不变,轻质组分不丢失,解决了油田和石油化工部门对稠油和大液量原油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八、附件附 件 清 单名 称单 位DTS-IV系列操作使用说明书1本产品合格证1份排空阀及管线1套压力表及管线1套电源线1根7X1.9密封“O”型圈2个155X5.7橡胶“O”型圈1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