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所”字用法研究的论文_第1页
《红楼梦》“所”字用法研究的论文_第2页
《红楼梦》“所”字用法研究的论文_第3页
《红楼梦》“所”字用法研究的论文_第4页
《红楼梦》“所”字用法研究的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红楼梦“所”字用法研究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红楼梦“所”字用法研究“所”和“所”字结构的性质和用法是古汉语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现代汉语中,虽然这一结构的一些用法为其他的词和结构所替代,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仍非常活跃。近代汉语是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过渡,通过对“所”和“所”字结构在近代汉语中的用法研究,可以比较清楚地说明其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过程。红楼梦是古典白话文小说的典型代表,其语言充分反应了近代汉语的特点。本文以红楼梦前80回为语料,采用计量方法,研究“所”和“所”字结构在这一时期的用法。经统计红楼梦前80回中“所”字共出现601次。一、“所”为名词“所”作为名词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具体指称某个“处所”“地方”;二是用作泛指,表示“恰当的位置”或“应有的结果”,这两种用法在红楼梦中都是存在的,第一种用法6例,第二种用法4例。表“处所”“地方”例:(1)原来这梨香院即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4回)(2)于是来至东边这间屋内,乃是贾琏的女儿大姐儿睡觉之所。(6回)表“恰当的位置”或“应有的结果”例:(1)当下各得其所,就如倦鸟出笼,每日园中游戏。(58回)(2)又见园中姊妹各各相好,倒也安心乐业的自为得其所矣。(68回)由以上统计结果可知,红楼梦中“所”作名词的用法并不普遍,一共10处,仅占全部“所”字用法的%。二、“所”为量词“所”作为量词在红楼梦中共15例,仅占全部“所”字用法的约%,可见“所”作量词和作名词一样,都不是红楼梦中的常见用法。其中,和数词“一”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一所”修饰名词的用法最多,共13处,如:(1)后面便是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5回)(2)一面想,一面顺步早到了一所院内。(56回)三、“所+介词”的基本形式及变化“所+介词(短语)”的结构在古汉语中很常见,但红楼梦中严格意义上的“所+介词(短语)”的结构仅有一例: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的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6回)有一点值得注意,古汉语中“所+介词” 的典型形式 “所+以”在红楼梦中大量存在,共出现271次,几乎是红楼梦中“所+介词(短语)”结构的唯一形式。如:(1)独有林黛玉自幼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等语,所以深敬黛玉。(36回)(2)我因想着太太事多,且连日不自在,所以没回。(73回)纵观这271例,“所+以”无一例外都已经凝固成一个连词“所以”,其用法和现代汉语无异,在句中表示因果关系。只有一个例外“宝官等不解何故,因问其所以。(36回)”,在这一例中,“所以”的用法相当于一个名词,表原因、缘故之义。四、“所+动词”的基本形式及变化“所+动词(短语)”的结构及其变体是“所”在古汉语中最为常见的用法,在红楼梦中也不例外,共303处,约占全部“所”字用法的一半。(一)所+动词(短语)根据统计,“所+动词(短语)”这一结构共97例,其中“所+动词”95例,占这一结构的绝大多数,而“所+动词短语”仅现两例。“所+动词”例:(1)且生得才貌双全,风流潇洒,每不以官俗国体所缚。(14回)(2)袭人见了这般,慌起来,只说时气所感,热汗被风扑了。(57回)“所+动词短语”例:(3)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妹辈素所深知。(18回)(4)此中“潇湘馆”,“蘅芜苑”二处,我所极爱(18回)(二)所+否定词+动词“所+否定词+动词”结构在红楼梦中凡16见,且全部表现为“所+不+动词”,如:(1)人多谓黛玉所不及。(5回)(2)岂只吃酒赌钱,在外头无所不为(72回)其中,双重否定式“无所不+动词”共出现12次,是这一结构的主要形式,可见该结构搭配的随意性明显降低,呈现出固定化的趋势,这一形式在现代汉语中进一步发展成“无所不”的固定格式。(三)为所在该结构中,“所”是助词,它与“为”共同构成的这一结构是古汉语中表示被动的典型句式。这一句式在红楼梦中亦有出现,且无一例外都用来表示被动。(1)我平生最不喜限韵的,分明有好诗,何苦为韵所缚。(37回)(2)贾珍贾蓉此时为礼法所拘,不免在灵旁籍草枕块,恨苦居丧。(64回)(四)所+动词+名词该结构在红楼梦中共出现了30例,其中29例表肯定,仅一例表否定。如:(1)但闻一缕幽香,竟不知其所焚何物。(5回)(2)本朝皆系千古未有之旷典隆恩,实历代所不及处(78回)(五)所+动词+者该结构实际上是由“所+动词+名词”演变而来的,当这一结构中的名词固定为名词性词尾“者”时,这一形式也就固定了下来,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名词的性质。这一结构在红楼梦中共有11例,如:(1)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至朝廷,下及草野,比比皆是。(2回)(2)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3回)(六)所+动词(短语)+之+名词这一结构共出现44次,一次表否定义,其余43次均表肯定义。 (1)其间铺陈之盛,乃素所未见之物。(5回)(2)宝玉放了心,于是将所应读之书,又温理过几遍。(70回)(七)所+动词+的这一形式和古汉语迥然有别,却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结构助词“的”取代“之”是古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一个重要表现,这一点在近代汉语中已有所体现,但在这一时期,结构助词“之”和“的”还是并存的。该结构具体又包括两种形式:“所+动词+的”(13处)和“所+动词+的+名词”(26处)。如:(1)连我们两个所知所能的,你还不知不能呢,还去参禅呢。(22回)(2)那顽石亦曾记下他这幻相并癞僧所镌的篆文,今亦按图画于后。(8回)(八)所有“所有”本是“所+有”的松散结合,是“所+动词”结构的一种,但是考察红楼梦中全部50例“所有”后我们发现,这一时期的“所有”已经完全凝固成词,表示“全部”修饰名词或作名词表示“全部的东西”。如:(1)既如此,先来搜我的箱柜,他们所有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74回)(2)贾珍拍手道:“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13回)(九)所在“所在”和“所有”一样,本来也只是一个“所+动词”的松散结合,红楼梦中“所在”共出现10次,全部作为单独的名词使用,表处所。例如:(1)众人都道:“好个所在!”(17回)(2)宝钗只顾看着活计,便不留心,一蹲身,刚刚的也坐在袭人方才坐的所在(36回)五、结语:红楼梦“所”字用法的特点通过对红楼梦前80回中全部601个“所”字用法的逐一考察,我们发现,其用法特点至少有以下几点:第一,和古代汉语一样,这一时期“所”字最普遍的用法还是“所+动词”,不同的是,其变化形式不如古汉语丰富,如“所+动词+者”的用法就并不普遍,而且“所+动词短语”的格式中,“动词短语”的形式并不多;相反,这一时期“所+动词+的”这一新的结构形式却使用得很普遍。第二,没有出现“所+形容词”“所+动词”“所+数词”等结构,而且“所+介词(短语)”的形式也很有限。第三,对于古汉语中“为所”这样典型的表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