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12。26,1,怎样读懂一首诗?,2011。12。26,2,第一步,初步了解-四看,1看题目-了解吟诵对象2看作者-知人论诗,时代/生平/思想/风格/流派3看注释-写作背景/意图/隐含信息4看关键词-名词表示意象,形容词表示情感,动词跟手法/主旨有关。分两层,找诗眼。,2011。12。26,3,第二步,全面把握-四问,1。写了什么景?-三种形象:人物/事物/景物人物形象两类/意象两类,要看名词。2。抒了什么情?-思想内容五种(忧国/建功/思乡/离愁/生活)要注意形容词,如“愁”“凉”“喜”等。3。用了什么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手法四大类,加上语言。4。法有什么用?-各类手法的作用以及语言的作用,要熟读熟记,灵活地综合运用。,2011。12。26,4,第三步,突破难点-五突破,1。泡含蓄蕴藉的立意2。找意象背后的真情3。进复杂深邃的意境4。猜隐喻寄托的心语5。补跳跃省略的笔墨,2011。12。26,5,2011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一览表,2011。12。26,6,2011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一览表,2011。12。26,7,2011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一览表,2011。12。26,8,2011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一览表,2011。12。26,9,2010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一览表,2011。12。26,10,2010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一览表,2011。12。26,11,2010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一览表,2011。12。26,12,2010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一览表,2011。12。26,13,2010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一览表,2011。12。26,14,近年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综合分析,一、体裁上,诗歌大增,词曲减少。唐宋诗词仍将是考查的重点。二、题材多样,以情景交融的写景抒怀之作为多。题材上,咏物言志、山水田园、边塞征战、羁旅思乡都有涉及,但以情景交融的写景抒怀之作为多。写景抒怀之作包含两类:一种以写景为主,抒情较含蓄;一种景、事、情交织,抒情议论较明显。,2011。12。26,15,三、考点全面,侧重诗歌感情内容、手法语言、意象的鉴赏。考查重点仍然是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情感,赏析诗歌手法,品味诗歌语言仍是诗歌考查的核心要素。,2011。12。26,16,考点透视,鉴赏,形象,评价,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2011。12。26,17,象,境,情,A描写了什么形象,B营造了什么意境,C抒发了什么情感,D运用了什么语言,E运用了什么技巧,怎样写的,写了什么,为什么写,如何入诗境如何品诗情,考点透视,2011。12。26,18,看题目,看作者,看意象,看情感词语,看注释,看前人评价,六看,2011。12。26,19,举例说明,一2011浙江题(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2011。12。26,20,1。写了什么(象、境、情)?,在上片中找名词(意象):河山/画角声/牧马/西风/丹枫将几个意象组成一幅画面,作描述:古往今来,大好河山并没有属于谁的准则。在高亢的号角声中,征骑频繁地来来往往。满眼所见边塞之景一片荒凉死寂,我可以和谁交流这种复杂的感受呢?深秋的寒风已把枫树的叶子吹红了。,2011。12。26,21,2。写了什么?,找形容词:幽怨/荒凉/吹老/一往情深理解下片大意:在边地上,往昔郁结于心的愁恨应该有无数个。在战事频仍中,王昭君出塞和亲,黄昏时分踏着小路走向昭君墓。王昭君对边地的无限深情到底有何等的深沉呢?边地深山的落日无言地散发出余辉,深秋时节的冷雨无声的飘飞。确定画面感情基调(境、情):苍凉雄浑,壮阔悠远又凄清怅惘。透视作者感情:对江山无常、人生命运的思考。,2011。12。26,22,3。用了什么法?(怎样写的),从四方面看:A表达上:议论开篇,借景抒情,点面结合的描写,描议抒三结合。B修辞上:反问,设问。C表现手法上:用典,意象并列,虚实结合D结构上:以景语作结,景语即情语,含蓄蕴藉。,2011。12。26,23,4。法有什么用(为什么写、效果)?,从五方面看:A描绘画面:写景点面结合B构筑意境:用五个意象组成一幅壮阔悠远又凄清怅惘的意境,C抒发感情:借用典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传达出复杂的情感)。D表现主旨:年轻有为的贵族对江山无常、人生意义的思考。E增强语言表现力:描抒议三结合,相得益彰.反问,比肯定更有力。设问,引人注意。,2011。12。26,24,答案探究,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分析:本题要求说明首句“今古河山无定据”在内容上、结构上、手法上的特点。手法上是议论,结构上领起全篇,内容上奠定基调-今古河山无定据,唯贤者据之;作为一个有志青年应当建功立业,无愧于祖国的大好河山。由此整理出答案: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2011。12。26,25,2。尾句写景,C在句式上别具一格,类似于“枯藤老树昏鸦”,纯用名词组成,意象排比而出,有电影组合镜头之妙;D在结构上和E主旨上与首句遥相呼应,应当表达出面对昭君的功业时自己的感受-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或者对尚未建功立业的遗憾、惆怅。据此可以概括出:“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2011。12。26,26,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分析“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表现手法,从ABCDE五个方面考虑,整合为三点:1。A修辞上用了设问手法,B而在抒情上则是以景语作结,两者相得益彰,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以情相问,以景作答;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2011。12。26,27,二全国卷一(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春日秦国怀古周朴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2011。12。26,28,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答: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2011。12。26,29,三江苏卷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2011。12。26,30,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答:才思、诗风、诗品;卓异不凡。或“思不群”“比庾信”“比鲍熙”;“诗无敌”。,2011。12。26,31,“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答: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浓浓思念之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2011。12。26,32,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答:作者先从李白的诗歌才华写起,交待思念的缘由;而后顺理成章地抒写自己对李白的思念之情;为此而表达再次相逢论诗的愿望。层层铺垫,又环环相扣,情感真挚。,2011。12。26,33,2009天津卷,13.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6分)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笋壳。帙,包书的布套。(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2分)答:(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2分)答:(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2分),课堂练习,2011。12。26,34,13.(6分)(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3)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2011。12。26,35,2009福建卷,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江行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2011。12。26,36,5.(1)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2分)(2)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4分),2011。12。26,37,2009辽宁卷,(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阙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击如飞8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6分)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5分),2011。12。26,38,【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考生很容易找出诗中写“月”的三处,难点在于分析每处所写景物的作用。在分析写景作用时,考生不能单纯地看写“月”的三处,而应联系上下诗句的内容,从整体出发,进行赏析。(2)本题考查鉴赏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本诗化用张继、孟浩然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的意境,写出了作者在城外孤舟上羁旅的惆怅。全诗以景寓情,通过作者的所闻所见等写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解答本题,考生应具体答出作者写了哪些景象,景与情有何关系。,2011。12。26,39,【答案】(1)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上,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的孤独;第五句用拟人手法呈现出深夜“月弄清辉”的清幽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渔人伴着歌声匆匆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2011。12。26,40,(2010年全国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2011。12。26,41,(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答案提示】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2011。12。26,42,(2010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雨陈与义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注】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8.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9.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6分),2011。12。26,43,8、答案: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第一句如理解为“燕子将要南飞,想到一别就是一年,以后对旧巢只能在梦中见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2023学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肥胖与癌症关联性及体重管理
- 互助养老合同(标准版)
- 2025-2026学年度导游资格考试经典例题(A卷)附答案详解
- 综合楼六类标准综合布线工程招标文件
- 职称计算机模拟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A卷】
- 2025年绿色建筑材料市场推广与政策支持下的绿色建筑市场风险防控与应对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云计算资源动态分配在智能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报告
- 中小学假期安全教育班会怎么开展(34篇)
- 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30篇)
- 2024年全国工会财务知识大赛备赛试题库500(含答案)
- 无人机专业介绍课件
- 大班语言活动《失踪的鼻子》绘本故事早期阅读PPT课件【幼儿教案】
- 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电子版
- 资产质量分析
- 检验科进修总结(2篇)
- 打印复印费明细
- GB/T 9798-2005金属覆盖层镍电沉积层
- 《编程猫系列》第1课-Hello-编程猫(课件)
- 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八套)
- 非典型骨折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