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西方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2英国的制度创新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doc_第1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西方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2英国的制度创新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doc_第2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西方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2英国的制度创新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doc_第3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西方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2英国的制度创新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doc_第4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西方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2英国的制度创新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2英国的制度创新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政体设置对传统的尊重1英国立法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2英国对王权的限制3英国宪政制度确立4内阁与议会间的制衡51832年议会改革的必要性6美国共和制的确立邦联制的弊端7联邦制有利于维护国内和平81787年宪法重视分权制衡91787年宪法体现的妥协智慧101787年宪法的作用11美国两党制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2017广西玉林摸底)1649年,当英国人民看到查理一世身首异处时,数以万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1660年,查理二世返回伦敦时,受到民众夹道欢迎;1689年,威廉和玛丽在英国登陆时也是如此。这反映了英国()A.历史上并没有民主的形式和传统B.社会一直有制约王权的巨大力量C.广大民众有尊重传统的社会心理D.王权与议会的矛盾斗争非常激烈解析:C早在13世纪英国就出现议会,并有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的传统,A项错误;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实行独裁统治,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王权与议会的矛盾斗争非常激烈,D项错误。材料中对国王的态度说明英国国王在民众心中有较高的地位,因此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继承了悠久的传统即保留国王,照顾了人民的心理承受力,C项正确。2.(2017山东济南期中)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其中第二条规定:今后王位一律由信奉新教者继承,坚持同罗马教会交往者,均无资格按前举法令宣誓加冕。凡可以继承王位者,若同罗马教廷或者教会和好,或者保持交往,或者信奉罗马天主教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都应丧失继承的资格。这反映了()A.议会立法限制国王宗教信仰自由B.权力中心开始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英国以法律手段完善王位继承制D.英国立法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解析:D王位继承法主要是对可能继承王位者的要求,A项错误;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权力中心的转移,B项错误;英国的王位继承影响英国的民主政体,用明确的法律规范王位继承制度是资产阶级为了巩固民主制度的一种手段,而非为了完善王位继承制,C项错误,D项正确。3.(2016吉林长春三模)英国议会于1707年通过任职法案:“凡从王室新近获得官职,或领取薪俸者,均不得当选议员并进入议会下院凡已选下院议员并在任职期间接受国王官职者,其议员资格将被宣布无效。”材料说明()A.国王一直通过赏官赐爵控制议会B.完全割裂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联系C.剥夺了国王作为政府首脑的权力D.有效地限制了王权在下院的影响解析:D历史上英国议会下院主要由市民和资产阶级构成,材料体现了下院议员不得接受国王的官职,但不能得出国王一直通过赏官赐爵控制议会,A项错误;材料中限制了国王与下院议员的联系,但“完全割裂”过于绝对,B项错误;国王失去行政权是在1721年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后,C项错误;从材料中国王授予官职的人员不得成为下院议员,可知王权在下院受到限制,D项正确。4.【经典题】 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B.国王掌握实权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D.宪政制度确立解析:D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控制了财政权,但国王仍掌握行政权,重大财政开支需经国王签署盖印方能生效是英国宪政制度的程序要求。故D项正确,A、B两项错误。国王不是权力中心,议会代表政府信誉,故C项排除。5.【新题速递】 英国学者斯宾塞称议会主权为“伟大的政治神话”,他明确指出:“过去,自由主义的功能在于对国王的王权加以限制。今后,自由主义的功能将是对议会的权力加以限制。”英国出现这一情况是在()A.英国两党政治形成后 B.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C.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后D.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后解析:D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第一个“自由主义”反映了专制到民主的要求,主要是对王权的限制,这是夺权时期资产阶级的权力要求;第二个“自由主义”反映了对权力间的制约的要求,主要是对议会权力的限制,这是建设时期资产阶级的权力要求。责任内阁制形成后,内阁对议会负责,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故D项正确。6.(2017四川雅安摸底)下图是英国农民(a)、工人(b)和资产阶级(c)人口结构变化示意图,这反映了()A.议会改革的必要性 B.农村经济的衰败C.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D.无产阶级革命条件成熟解析:A随着工业革命不断开展,农民人数不断下降,工人、资产阶级人数不断增长,资产阶级壮大是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重要条件,A项正确;材料不能根据农民减少判断农业凋敝,B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不断壮大,C项错误;工人阶级壮大不能得出无产阶级革命条件成熟,D项错误。7.(2016安徽马鞍山二模)1785年,为了统一货币,美国国会采用了美元,但1美元的价值是多少呢?新英格兰和弗吉尼亚等州定为6先令(英国货币单位),而中部大西洋各州定为7先令6便士,南卡罗来纳等州定为4先令6便士等。材料主要说明()A.各州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B.政府拥有法定货币发行权C.美国对英国经济的依赖性D.国家核心权力体制未形成解析:D材料反映的是美国货币价值的信息,与文化无关,A项错误;材料不仅体现了政府的货币发行权,还交代了地方各州货币价值的不统一,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美国货币采用英国货币作为价值衡量单位,不能表明对英国经济的依赖,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美国国会只实现了货币形式的统一,货币的实际价值却是由地方各州决定的,这个事实反映了当时邦联制下中央政府软弱无力的现实问题,D项正确。8.(2016安徽蚌埠二模)1787年,美国政治家约翰杰伊说:“一个引起战争可能性更小的全国性政府,相比几个规模更小、不安全因素更多的成员政府来说,显然最有利于民族的安全。”这表明约翰杰伊认为()A.联邦政府更利于维护国内和平B.联邦政府享有对外宣战的权力C.邦联制政府无法抵御外来侵略D.独立战争加剧邦联体制的解体解析:A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全国性政府”是指联邦政府,“成员政府”是指邦联制政府。材料强调联邦政府下,中央权力加强,使国家有可能维持足够的权威和军队来维护国内的统治秩序,“最有利于民族的安全”,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联邦政府享有对外宣战的权力”,B项错误;由材料可以看出联邦政府比邦联政府更有利于维护民族安全,“邦联制政府无法抵御外来侵略”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邦联体制解体的原因是其无法应对独立战争结束之后的新形势,D项错误。9.【经典题】 有学者认为,杰斐逊的名言“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奠定了美国民主和宪法的基础。这一结论的依据是美国1787年宪法()A.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B.重视分权制衡C.建立了中央集权政治D.建立了责任制内阁解析:B杰斐逊的名言表达的意思是由于相互猜疑,各权力部门之间就会相互监督和制衡,B项正确。材料与加强联邦政府权力、中央集权无关,美国也没有责任制内阁,A、C、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10.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方案二(新泽西方案)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解析:C材料表格主要体现美国制宪会议形成国会建设方案的过程,但没有涉及选举的地位问题,也没有涉及国会的地位问题,故A、B两项错误;国会建设的最终方案综合考虑了方案一和方案二,兼顾大小州利益,协调了大州和小州的矛盾,反映了政府建设中妥协的艺术,故C项正确;共和制度下的分权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分权,材料只是讲述国会的建设问题,没有涉及和其他部门的分权,故D项错误。11.(2017东北四市摸底)法国史学家雅克索雷曾这样评价美国的1787年宪法:“作为一批由联邦主义领袖们强加给这个国家的一次名副其实的政变,这部宪法给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带来它亟需的平衡和团结。”雅克索雷实际上指出了美国1787年宪法()A.制宪过程类似于“光荣革命”B.在制宪程序上具有非法性C.规定的新体制具有协调功效D.解决了南北方分裂的隐患解析:C“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国王妥协的宫廷政变,与美国制定宪法过程不同,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美国宪法制定的程序不符合法律,B项错误;从“这部宪法给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带来它亟需的平衡和团结”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787年宪法推动了美国的团结,C项正确;美国南北分裂源于对奴隶制的不同要求,1787年宪法保留奴隶制,为日后北方要求废除奴隶制导致南北战争埋下隐患,D项错误。12.【经典题】 在美国,自1856年以来,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次总统大选中,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民票的95%。这种情况说明两大政党()A.控制了美国政治生活 B.主宰了联邦政府C.赢得了美国公民的一致支持D.保持了政策的一致性解析:BA项带有一定的迷惑性。虽然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两党也在很大程度上操纵了政治选举,但是政治选举只是美国政治生活的众多组成部分之一;控制政治选举可以说明两党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以得出两党控制了美国政治生活的结论,故A项错误。C项用公民概念混淆选民的概念,故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联系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可知总统掌握国家行政大权,从材料中两大政党对总统选举的操纵可知两大政党主宰了联邦政府,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2017湖南益阳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意大利近代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有一种在斗争中维护自由的思想认为这是人民保持足够力量的一个装置。他主张通过不同的机构将君主、贵族和人民的权力结合于同一政体之中,让这三种权力相互监视,并在相互制衡中各自得利。材料二美国是一个没有贵族的社会联邦党人认为掌握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他们这种倾向不只是出自一般的私心,而是出自野心受这种野心的支配,“如果不受到外部制约的限制,任何既定的个人或个人群体都将对他人施加暴政”。其实,野心假定似乎更适合于精英,联邦党人在政制层面设计以野心对抗野心的机制,恰恰是利用了精英的那种可称之为野心的权力欲。正如达尔所说,联邦党人在政体设计中处处表现出对多数暴政的担心。储建国调和与制衡:西方混合政体思想的演变(1)材料一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哪种政体,试分析说明此种政体的权力是如何制衡的。(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国制度的核心设计理念,并说明美国制度的运行机制。(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以上两种政体(制度)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主张通过不同的机构将君主、贵族和人民的权力结合于同一政体之中”可知政体是君主立宪制;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联系英国君主立宪制,从君主、议会、人民之间的制衡关系进行思考。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联邦党人在政制层面设计以野心对抗野心的机制”可得出理念是分权与制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运行机制,从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的相关机构分析,并答出三者是如何相互牵制以达到平衡的。第(3)问,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答案:(1)政体:(英国)君主立宪制。制衡:君主的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其制约;议会掌握立法权,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经济政策,议会权力超过国王权力,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2)理念:分权与制衡。机制: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于最高法院;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最高法院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3)相同:都初步确立了法治的原则,防止绝对权力的出现。不同:英国主要是限制国王的权力,美国对国家的权力进行了分配与制衡,比英国更加全面完善。14.【新题速递】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英重大改革晚清政治改革英国议会改革1898年戊戌变法: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1898年戊戌政变后,政改措施均被废弃1901年1月29日,正式颁布新政上谕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6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立宪”。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仍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大权1911年,清政府设立责任内阁,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在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对法案议席分配作了调整,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分给了52个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1872年,通过投票法案1883年,公布取缔选举舞弊法1884年,颁布人民代表法,将城市中的“房主选举权”原则扩大到各郡区,使部分农业工人也获得了选举权。选民总数增加了一倍,达到450万人1918年,法案授予年满30岁的妇女选举权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综合比较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