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根-10经济一班--食品添加剂对饮食卫生与安全的影响.doc_第1页
丘根-10经济一班--食品添加剂对饮食卫生与安全的影响.doc_第2页
丘根-10经济一班--食品添加剂对饮食卫生与安全的影响.doc_第3页
丘根-10经济一班--食品添加剂对饮食卫生与安全的影响.doc_第4页
丘根-10经济一班--食品添加剂对饮食卫生与安全的影响.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添加剂对饮食卫生与安全的影响姓名:丘根 学号:201030960122 班级:10经济一班 电子邮件:576995460【摘要】分析食品添加剂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并剔出对策,以促进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关键词】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 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甜味剂等。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防腐以及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按来源不同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两大类。食品添加剂由于能改善食品品质和档次,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食品行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近年来随着“苏丹红”、“三聚氰胺”等事件的频频发生,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食品添加剂的起源和发展从油条、豆腐开始,中国应用添加剂的历史已经很久了。早在东汉时期,就使用盐卤作凝固剂制作豆腐。从南宋开始,一矾二碱三盐的油条配方就有了记载,是老百姓早餐桌上物美价廉的食品。国人吃了上千年的油条、豆腐,历史上尚未出现一例长期吃这种食品产生的中毒事件。 亚硝酸盐大概在800 年前的南宋用于腊肉生产。公元6世纪,农业科学家贾思勰还在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天然色素用于食品的方法。 泡菜的历史有几千年了。加工过程中先民不自觉使用了食品添加剂,过去的食盐、海盐等全都是粗制天然盐,正是泡菜口感变脆的因素。 世界范围内,公元前1500年,埃及用食用色素为糖果着色,公元前4世纪,人们开始为葡萄酒人工着色。最早使用的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是1856年英国人WH.Perkins 从煤焦油中制取的染料色素苯胺紫。 到目前位置,全世界食品添加剂品种达到25000种,其中80%为香料。直接食用的有3000-40000种,常见的有600到1000种。 从数量上看,越发达国家食品添加剂的品种越多。美国食品用化学品法典中列有1967种,日本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约有1100种,欧盟允许使用的有1000到1500种。而列入中国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1981年公布的gb276081为207种,gb276086增加至625种,gb276095扩充至1460种,并每年进行增补。从1986年至1996年的10年间,我国批准使用、制定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增幅达70以上。二、中国食品添加剂现状1996年,国家出台了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添加剂开始大量应用于食品加工了。10年后,2007年国家颁布了更严格的食品添加剂国标,从过去禁止放什么添加剂,具体到每种产品允许放什么。制定如此详细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主要是因为中国食品厂商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严重,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2001年3月至9月,广东中洋饲料有限公司因购买“瘦肉精”生产猪用混合饲料,导致河源600多名市民中毒,成为震惊一时的大案。该公司原经理林清源被判有期徒刑4年。 2004年,阜阳发生劣质奶粉事件,12名婴儿因食用这种没有营养价值的“空心奶粉”而死亡,229名婴儿因此营养不良。劣质奶粉是用淀粉、蔗糖替代乳粉,奶香精调香调味而成。 2004年5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揭露龙口粉丝掺假。一些粉丝生产商为降低成本,掺入粟米淀粉,为了增白,使用有致癌作用的碳酸氢铵化肥、氨水进行增白。龙口粉丝这一历史名牌也被非法添加物攻陷。 而苏丹红事件则突显了食品供应全球化安全的可怕之处。 2005年2月,英国食品标准局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一份通告:亨氏、联合利华等30家企业的产品中可能含有具有致癌性的工业染色剂苏丹红一号。随后,一场声势浩大的查禁“苏丹红一号”的行动席卷全球。最后,广州市增城区田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辣椒红一号的食品添加剂被认定为这次全球性食品安全事件的源头,麦当劳肯德基的鸡翅和番茄酱也被检测出苏丹红一号。 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也不仅仅在于食品生产厂商,食品添加剂厂商也存在问题。 我国食品添加剂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已初具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品种少,系列化程度低。世界上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有4 000种,我国仅有1 000多种,且品种较单一,尚未形成系列化。如乳化剂是食品工业需求量较大的一类,世界上允许使用的品种60余种,我国仅有30种,且主要集中在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等5个品种上。(2)产品质量差,功能性不强。我国生产的食品添加剂,很大一部分是粗级品,附加值低,功能性不强。例如,作为乳化剂的蔗糖多酯,国外发展很快,可以代替食用油,不产生热量,还可防治高血脂等病症,前景广泛,而我国只有蔗糖酯,且HLB值较低。(3)企业生产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效益低。我国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生产工艺技术落后,效益差,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例如,我国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生产能力约50 kt/a,有40余家企业生产,平均每个企业的生产能力只有1.2 kt/a,远低于经济规模。另外,部分企业盲目上马,一哄而起,造成供大于求,特别是出口产品,自相竞争压价,令渔翁得利,不利于我国食品添加剂工业的发展。同时,全行业企业多,技术基础差,缺乏高新技术,离集约化经营模式相差甚远,管理不力、质量不稳定、对外信誉差,少数企业不顾产业改革和人民健康,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影响极坏。三、食品添加剂的影响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鱿鱼用氢氧化钠浸泡,生姜被硫黄熏过,蜜饯中加入过量防腐剂,在豆腐中掺加医用废石膏成型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这一切,都是食品添加剂之过吗?很明显不是,食品添加剂只是为最近的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背了黑锅。大规模的现代食品工业,就是建立在食品添加剂的基础上的。因为消费者对食物的外观品质、口感品质、方便性、保存时间等方面提出了苛刻的要求,所以要想按照家庭方式来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只怕大部分食品都会难看、难吃、难以保存,或者价格高昂,消费者是无法接受的。我们日常餐桌上的食品,尤其是加工食品,几乎都含有食品添加剂。按照国家标准限量正常使用,不仅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还会防止食品腐败进而提升其安全性,另外对外观、口感也会有改善。但是如果滥用食品添加剂,则会给人体健康带来隐患。据了解,第三批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名单中,滑石粉和硫酸亚铁榜上有名,据了解,这两种物质可能添加的食品类别分别是小麦粉和臭豆腐。记者在以前刊发的名单里面看到,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还有:可能在渍菜(泡菜等)里超量使用的着色剂(胭脂红、柠檬黄等);在水果冻、蛋白冻类中的酸度调节剂(己二酸等);腌菜里的防腐剂、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面点、月饼里的乳化剂;面条、饺子皮的面粉处理剂;糕点和油条里的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肉制品和卤制熟食的护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小麦粉里的二氧化钛、过氧化苯甲酰、硫酸铝钾等。可以说这些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都是用在百姓餐桌上最普通的日常食品里。首先我们应正视食品添加剂,大部分消费者对添加剂都有认识误区,其实很多食品安全问题不是食品添加剂造成的,而是苏丹红、三聚氰胺等运用于工业的非法添加物。可是为什么会出现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呢?孙平表示,一些不法商家在食品中滥用添加剂,为的是追求食品外观、口感更好,以及更长的保存时间,以追求利润。公布的几期名单中,易滥用添加剂的食品,都是和老百姓生活密不可分的品种,而正是这些大家每天都要消费的食品,销售渠道有很多,像油条、咸菜、熟肉等,超市、农贸市场、小摊小贩、社区周边可以说到处都有,不好被管理。另外,国家相关部门监管人员的匮乏以及监管缺位,也使得小作坊、小商贩成为监管死角。食品添加剂不是恶魔,它甚至是天使,犯罪的不是它,而是滥用它的人们,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能够造福人类。反之,它甚至能成为生化武器能毁灭全人类。四、参考文献1 王小莉. 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6,(03) . 2 倪方,樊永祥. 部分省市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及监督管理概况的调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2,(05) . 3 沈向红,丁钢强,俞莎,于村,陈汉文. 肉禽类制品中人工合成食用色素调查及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