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半期调研检测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2.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3.只交第II卷,第I卷学生带走,以备讲评。4.选择题答案必须填在“选择题答题栏”,否则不给分;第II卷不得用铅笔作答。天文学家研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 “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A. 河外星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2. 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可能没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该行星A. 水域面积大 B. 大气层太薄 C. 距离太阳太远 D. 距离恒星太近【答案】1. B 2. D【解析】试题分析:1. 根据材料,该行星“绕昏暗恒星运转,距地球仅40光年”,这表明这颗恒星不是太阳,但距离地球、太阳都比较近,因此,它属于与太阳并列的其他恒星系统,属于银河系,选B。2. 根据材料“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据此,选D。考点:本题组考查天体与天体系统、生命存在条件。右图为太阳系部分图,M为八大行星之一。读图回答下面小题。3. 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A. 月球或水星 B. 水星或金星 C. 金星或木星 D. 火星或土星4. 图中体现出了多少级天体系统A. 1级 B. 2级 C. 3级 D. 4级【答案】3. B 4. B【解析】本题难度较小。只要熟练掌握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天体系统和太阳系。3. 天体M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依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远近关系可以判断,可能是水星或金星。正确答案选B。4. 图中体现出了2级天体系统,为太阳系和地月系。正确答案选B。5. 下图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太阳耀斑和黑子A. 分别出现在层和层B. 分别出现在层和层C. 分别出现在层和层D. 分别出现在层和层【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的分层,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分布,试题难度较小,是知识识记性试题。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黑子位于光球层,耀斑位于色球层。故选C。6. 下列现象,最不可能由于太阳活动产生的是A. 攀枝花出现连续性降水 B. 手机用户信号时强时弱C. 极地夜空出现极光 D. 指南针常出现指示错误【答案】A【解析】太阳活动会使地球上产生磁暴、极光、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等现象,攀枝花出现连续性降水无法确定是太阳活动造成的,因此本题A选项正确。五大连池风景区总面积1 060 km2,14座新老时期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将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形成了五大连池。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下面小题。7. 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 圈层 B. 圈层 C. 圈层 D. 圈层8. 五大连池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9. 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比较小 B. 圈层最可能为液态C. 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D. 圈层厚度海洋大于陆地【答案】7. B 8. C 9. B【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圈层结构,属于知识识记内容,难度较小。7. 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圈层,也就是上地幔顶部软流层。8. 五大连池景观图中出现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四大圈层。C选项正确。9. 圈层为内核,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大,A错误;圈层为外核,横波不可以通过,最可能为液态,B正确;圈层为地幔,横波和纵波都可以通过,C错误;圈层为地壳,厚度(大陆地壳厚度一般为35-45千米,大洋地壳一般厚度只有几千米)海洋较陆地小,D错误。10. 假设甲、乙两图中各标注有一岛分别称为甲岛和乙岛,其位置与轮廓如图所示。关于两岛中A、B两点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A点位于(15N,105W)B. B点位于(48S,150W)C. A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D. A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判读和方向判定。甲图中B点所处的经纬度应为(150W,48S),乙图中A点所处的经纬度为(105E,15S),所以AB均错误。由经纬度可知,A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D选项正确。下图为地球自转示意图(箭头表示自转方向)。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1. 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 A B. B C. C D. D12.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A. 太阳日 B. 24小时 C. 昼夜交替周期 D. 恒星日【答案】11. B 12. D【解析】试题分析:11. 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俯视是顺时针,北极上空俯视是逆时针,所以B正确。12. 以恒星为参照,则地球自转360,周期为1个恒星日,时间为23时56分4秒,为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而以太阳为参照,地球自转了36059,时间为24小时,是昼夜交替的周期。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下图为地球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3. 甲乙丙丁四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A. 丁丙乙甲 B. 甲乙丙丁C. 丙乙甲丁 D. 大小一样14. 一只气流从乙点向北运动,会向什么方向偏移?A. 东 B. 南 C. 西 D. 北【答案】13. B 14. A【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线速度和地转偏向力。13. 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极点为零。由图可知,甲乙丙丁四点纬度逐渐变高,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甲乙丙丁,B选项正确。14. 乙点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应向右偏转,也就是乙点的气流向北运动时向右偏转(东),A选项正确。15. 下图示意的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大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从陆地和海洋来看,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从晴天和阴天来看,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所以昼夜温差最大的是晴天的陆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阴天的海洋。考点:大气受热过程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16. 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B. 温度:甲乙丙丁C. 热力环流是大气最复杂的形式D. 气压:丁甲乙丙17. 若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在处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A. 增温和增湿 B. 净化和增温C. 净化和增湿 D. 减湿和减温18. 若此图表示的是海陆风示意图,乙处地面可能是 白天的陆地 白天的海洋 夜晚的陆地 夜晚的海洋A. B. C. D. 【答案】16. A 17. C 18. D【解析】试题分析:16. 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甲处气流下沉,温度低,气压高;乙处气流上升,温度高,气压低,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所以A正确。18. 白天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陆地上形成低气压,海洋上形成高气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夜晚陆地散热快,海水散热慢,陆地上形成高气压,海洋上形成低气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考点:大气运动下图为某(南、北)半球气压分布以及不同力作用下的风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9. 图中甲、乙、丙三条等压线气压值大小关系是A. 甲=乙=丙 B. 甲乙乙丙 D. 甲丙乙20. 该图所在半球以及判断理由,正确的是A. 北半球 有地转偏向力 B. 南半球 风向左偏转C. 北半球 风向右偏转 D. 南半球 有摩擦力21. 该图表示的是A. 近地面风 B. 高空风 C. 低纬信风 D. 极地东风【答案】19. C 20. C 21. A【解析】19. 图中三力综合影响,最终使风向斜穿等压线。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风向和摩擦力方向相反,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所以A是水平气压梯度力,B是摩擦力,C是地转偏向力。则气压排列顺序是甲乙丙,C正确。20.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而风向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发生偏转,此图中风向偏向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因此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C选项正确。21. 由图可知,此时大气受三个作用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因此是近地面的风向图。A选项正确。下图中四图分别表示气压带、风带不同季节的分布(局部)。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2. 四图中,画法错误的是A. B. C. D. 23. 当气压带风带如图所示季节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 攀枝花大量反季节蔬菜大量运往成都等地农贸市场B. 北京香山迎来大量游客欣赏红叶C. 西攀高速因路面结冰封路D. 长江中下游早稻收割正忙【答案】22. C 23. D【解析】试题分析:.23. 当气压带风带如图所示季节时,为夏季,长江中下游早稻收割正忙,所以D正确。考点:气压带和风带下图为锋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4. 对图示锋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甲为冷气团,乙为暖气团B. 倾斜面丁都倾向暖气团一侧C. 虚线丙叫锋线D. 该锋一定带来降水天气25. 若该图为冷锋,则该锋移动方向为A. 自西向东 B. 自东向西 C. 自南向北 D. 自北向南【答案】24. C 25. A【解析】试题分析:24. 判断冷暖锋的关键是看冷气团的移动方向,甲为暖气团,乙为冷气团,倾斜面丁都倾向暖气团一侧,虚线丙叫锋线,该锋可能带来刮风、降水天气。25. 判断冷暖锋的关键是看冷气团的移动方向,甲为暖气团,乙为冷气团,若该图为冷锋,则该锋移动方向为自西向东,所以A正确。考点:常见天气系统26.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按性质划分,太阳辐射属于 (长、短)波辐射;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其内部 (一种核反应)反应;四川盆地内年太阳辐射较为缺乏,其主要原因是: (单选)A.人口众多 B湿润、多云雾 C海拔高 D地势平坦(2)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量来源是 辐射;这一过程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有关。(3)夜间多云,气温比晴天更高。这一现象是由于多云的夜晚,大气 辐射较强;这一过程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有关。(4)云层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所以,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 (高、低)。(5)引起近现代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图中甲 ,乙 ,丙 。(填增加或者减少)【答案】(1)短 核聚变 B (2)地面(长) 丙(3)逆 乙 (4)低(5)减少 增加 增加【解析】(1)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太阳表面温度较高,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主要来源是内部的核聚变反应。而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较为贫乏的主要原因是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削弱太阳辐射。(2)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近地面大气会强烈吸收地面短波辐射,因此近地面主要、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长波辐射)。甲是经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乙是大气逆辐射,丙是地面辐射,这一过程与图中的丙有关。(3)夜间多云,大气逆辐射较强,这一过程与乙有关。(4)云层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所以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少,气温比晴天低。(5)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它的浓度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也就是图中甲减小,但二氧化碳会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丙),因此大气逆辐射(乙)会增强,从而使得地面辐射(丙)增强,导致气温升高,全球变暖。27.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高空等压面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正确排列点的气压 (2)用箭头在图中画出地面甲乙及其高空的热力环流。)(3)甲乙两地:a气温较低的是 地,判断依据是 b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地,判断依据是 甲乙之间的风向是 风。 【答案】(1) (2)画图略,顺时针(3)a:乙 气流下沉 b:甲 气流上升 (4)东南风【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等压面的位置得知,处等压面位置最下,故气压最高,相等,处压强最小。(2)甲处高空为高压,近地面则为低压,大气为上升运动,多为晴朗天气,乙近地面为高压,乙流向甲,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为东南风。(3)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高空为高压,近地面则为低压,大气为上升运动,多为晴朗天气,乙近地面为高压,乙流向甲。(4)甲处高空为高压,近地面则为低压,大气为上升运动,多为晴朗天气,乙近地面为高压,乙流向甲,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为东南风。考点:大气运动28. 下图为“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图中阴影代表气压带,阴影之间字母代表风带)。读图回答。(1)在图中适当位置写出:“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2)在图的右侧(标注纬度一侧)用箭头画出低纬环流。(3)风带B为盛行西风带,其中的风向是 风,风带C是低纬信风带,其中的风向是 风。(4)A、B气流相遇,上升的是 气流,形成的降水集中在 气流一侧。【答案】(1)(2)略(3)西南风 东北风 (4)B A【解析】试题分析:(1)此图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30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60附近。(2)此图为北半球,0和30纬度之间为低纬环流圈,呈顺时针。(3)此图为北半球,风带B为盛行西风带,其中的风向是西南风,风带C是低纬信风带,其中的风向是东北风。(4)从图中可以看出,A为极地东风带,B为盛行西风带,A、B气流相遇,上升的是B气流,形成的降水集中在A气流一侧。考点:气压带和风带29. 下图为亚洲季风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乙两图中,表示北半球冬季的是哪个图?说出判断理由?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它切断了 气压带。(3)说出B、C、D三地的风向?分析C风向形成的原因? (4)受D风的影响,东亚的气候特点是 ,形成该气候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1)甲图 风从陆地吹响海洋(2)亚洲高压 副热带高(3)B西北风 C西南风 D 东南风 成因: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右偏形成西南季风。(4)高温多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解析】(1)因海洋与陆地热力性质的差异,出现不同的气压中心,甲图中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因此在陆地形成了高气压,在海洋形成了低气压,甲图应是北半球冬季时的情况;而乙图中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陆地上形成了低压中心,海洋上形成了高压中心,应是北半球夏季时的情况。(2)A气压中心为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它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太平洋上是阿留申低压,大西洋上是冰岛低压。(3)由图可知,B为西北风,C为西南风,D为东南风。西南风的形成原因是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4)受D风(东南季风)的影响,东亚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它形成的主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夏季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海洋上形成高压中心,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暖湿气流。30.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甲中,冷气团为字母 ;从图中可以看出,冷锋降水集中在 (锋前、锋后)。(2)受图甲天气系统影响,我国北方某地xx12月10日至15日天气变化如下表所示,即该地受到一次寒潮侵袭。据此回答:该地天气变化最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长三角低空经济标准统一与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探索报告
- 低空经济热管理电池行业2025年技术创新与应用案例研究报告
- 消防维保国考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与车险产品创新趋势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青海省公务员遴选试题题库及答案
- 高考表演数学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吊车司机证(高级)知识培训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无人机驾照驾驶员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研优卷】
- 呼和浩特市人民医院牙槽外科手术考核
- 2025年四川省眉山市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含答案)
- 四川甘孜州甘孜县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2024
- 牙周病学课件
- 大型体育馆满堂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 2025年广东佛山职业病诊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模拟题库及答案
- 西宁市城中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社区工作者及储备人员的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燃气管道第三方施工破坏防控体系构建研究报告
- 数据库版本管理手册
- 2025年交管12123版学法减分全部试题及答案解析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2022年上海市初中学业考试地理中考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GB/T 28885-2012燃气服务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