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籍贸易知识第三章.ppt_第1页
国籍贸易知识第三章.ppt_第2页
国籍贸易知识第三章.ppt_第3页
国籍贸易知识第三章.ppt_第4页
国籍贸易知识第三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国际分工,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当代国际分工第三节国际分工的发展条件第四节国际分工理论,一国际分工的概念与作用,(一)概念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表现形式为各国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二)作用1.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2.国际分工促进国内分工的发展3.国际分工推动世界市场的扩大4.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格局,二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一)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以及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经济形态,只存在着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不发达的地域分工。,(二)发展阶段1.机器工业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国内市场饱和,开拓国外市场;运输、通信的发展,把原料生产国和工业品生产国联系起来;打通了各国通向世界市场的大门。2.英国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工业革命在国际竞争中占绝对优势3.世界市场上出现大宗商品奢侈品大宗商品,(三)形成阶段1.进入国际分工的中心国家扩大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等2.发达国家间出现部门分工挪威生产铝,比利时生产铁和钢,美国成为谷物的生产大国。3.亚、非、拉美国家垂直型分工加深主要生产和出口一两种中心国家所需的农产品和矿产品,本国所需的工业品和消费品则进口。4.生产和消费变成世界性的,第二节当代国际分工,一、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的背景二、当代国际分工的特点1.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2.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3.国际分工格局的主导与层次化,一、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的背景,1.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了电子、信息、服务、宇航、生物工程等新型产业,产业分工日益细化。2.发达国家通过工厂外迁等方式,进行结构的调整和优化。3.殖民地和落后国家取得政治独立,开始发展民族经济,需要国外的资本和技术。4.冷战结束,世界各国开始重视经济的发展与合作。5.市场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体制的主流,为各国市场的相互分工和融合提供了基础。6.世界贸易体制建立与加强。,(一)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1.世界性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2.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3.市场经济体制被普遍接受4.国际分工发参与度扩大,(二)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垂直型水平型混合型,垂直型国际分工,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业、矿业的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指经济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部门上的分工。,混合型国际分工,指垂直型与水平型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例如,德国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垂直型分工,与发达国家进行水平型分工。,(三)国际分工格局的主导与层次化1.发达国家处主导地位科技发展领先、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引领者、地区贸易集团,2.国际分工格局出层次化(1)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离开外围巴西、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印度、韩国等。制成品出口为主。(2)区域性经贸集团内部分工加强欧盟、东盟、亚太经合组织(3)地区性区域分工在加强丰田汽车部件的生产(4)服务分工尚未形成固定形式,第三节国际分工的发展条件,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促进国际分工的发展三次科技革命2.决定国际分工的地位英国、欧美、新兴工业化国家3.影响国际分工的参与度垂直水平国际货物分工国际服务分工单一类型多层次类型4.提高国际分工的层次科学技术和人的智力作出巨大贡献,人口分布、生产规模和市场发育度与规模影响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1.人口分布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会使分工和贸易成为一种需要。2.生产规模现代大规模的生产使分工成为必要的条件,这种分工跨越了国界,就产生了国际分工。3.市场发育度与规模自给自足国际分工动力不足市场经济分工向纵深发展,交通与通信业成本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影响一个国际对国际分工的参与度,1.高成本降低收入储蓄量降低投资降低抬高资本货物出口价格,抑制比较优势的发挥2.高成本不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难以进入跨国公司的生产链条和销售渠道3.运输成本制约着国际分工伙伴的选择4.交通运输和通信业制约着世界分工的形成,资本流动促进了国际分工深入的发展,1.跨国公司通过国外直接投资,把子公司所在国纳入国际分工体系,发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2.跨国公司通过承包方式构筑世界性的生产和营销体系。美国波音飞机,日本汽车。,跨国公司,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又称国际公司或多国公司。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与资本输出密切相关。美国沃尔玛商店、福特汽车、花旗集团;日本丰田汽车、索尼集团;德国西门子、大众;中石油、中石化、海尔;韩国三星电子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输出大大发展起来,这时才开始出现少数跨国公司。当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大型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开始跨国性经营。例如,美国的胜家缝纫机器公司、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爱迪生电器公司、英国的帝国化学公司等都先后在国外活动。这些公司是现代跨国公司的先驱。,国际生产关系影响着国际分工的性质和作用,国际分工的的两重性:1.节约了社会劳动,使世界各国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发挥分工国家的比较优势,并转化为世界范围内的巨大生产力。2.它又带有资本主义的劣根性,即国际分工的利益不能平等地、合理地被分工国家获得并形成了经济发展上的片面性和依附性。,经济体制是国际分工内因的基础,经济体制:指在一定区域内(通常为一个国家)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通常是一国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经济体制决定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和国际分工形式:自给自足体制保护贸易政策计划经济体制国家高度垄断的保护贸易政策市场经济体制自由贸易政策,第四节国际分工理论,一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二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三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四俄林的国际分工理论五当代国际分工理论,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1776年标志着经济学学科的诞生理论内容:开展国际分工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展开自由贸易社会财富总量增加理论假设2X2模型布(1单位)酒(1单位)英国1小时2小时葡萄牙2小时1小时,亚当斯密其人,传记:“他的舅舅幸运地为世界挽救了一个天才,正是这样一个天才创造了经济学;否则这个社会将多了一名算命先生,少了一个经济学家”。,Adamsmithwasthefounderofeconomicsasadistinctfieldofstudy,HewroteonlyonebookonthesubjectTheWealthofNations,publishedin1776.Smithwas53yearsoldatthetime,HisfriendDavidHumefoundthebooksuchhardgoingthathedoubtedmanypeoplewouldreadit,ButHumewaswrong-peoplehavebeenreadingitformorethan200yearsnow.,斯密的自由贸易思想“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内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制作他自己的鞋子,而向鞋匠购买;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就很少是荒唐的了。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地使自己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来向他们购买。”,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p424425,假设1:仅有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并且只有两种产品:布料和小麦假设2:生产要素在两国间无法自由移动假设3:贸易没有壁垒,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假设4:贸易是平衡的假设5:两国的消费偏好完全相同假设6:劳动力为唯一的生产要素,而且劳动力可以在同一国家的不同行业间自由移动,所有劳动力都完全雇佣,绝对优势理论,一、理论假设,绝对优势理论,我们定义劳动生产率(laborproductivity)为花费1小时劳动力可以生产的产品数量如果中国工人在生产布料时的劳动生产率要比美国工人的高,我们称中国在布料行业有绝对优势(absoluteadvantage),二、什么是绝对优势,案例1,例如由于气候条件,加拿大种小麦效率高而种香蕉效率低(因为必须用温室)*另一方面,尼加拉瓜种香蕉效率高而种小麦效率低。这样,加拿大在小麦耕种方面比尼加拉瓜具有绝对优势而在香蕉生产方面处绝对劣势。尼加拉瓜则相反。,绝对优势理论,表3.1绝对优势决定贸易,在没有贸易时中国的布料劳动生产率1/4,高于美国(1/6)中国生产布料具有绝对优势,因此应该生产并出口布料;美国在没有国际贸易时小麦的劳动生产率1/2,高于中国(1/8),美国生产小麦具有绝对优势,因此应该生产并出口小麦,一国应生产并出口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生产并进口没有绝对优势(绝对劣势)的产品。,三、结论,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只要国家生产和出口它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所有参与贸易的国家都将得益,假设中美各有12、8单位劳动,劳动生产率如下表:,消费:中国(1.5,1.5);美国(1.5,2.5),无贸易:劳动力分布如上表中美两国生产并消费(布,小麦):(1,1)世界总产量:(2,2),有贸易:中美生产(布,小麦):(3,0)、(0,4)世界总产量:(3,4),交换:假设中国1.5布交换美国1.5小麦,思考,如果一国在生产2种或以上产品上都没有绝对优势,是不是2国不再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比如,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生产飞机不如美国,生产汽车、电脑都不如美国。,比较优势理论,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两优之中取最优,两劣之中取次劣英国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他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废除谷物法和航海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摇旗呐喊的作用。理论内容:开展国际分工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自由贸易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DavidRicardo(1772-1823),DavidRicardosgeniusWasillustratedinthepracticalworldofaffairsaswellasintherealmofideas.DisinheritedbyhiswealthyJewishfatherformarryingaQuakeressattheageoftwenty-one,RicardoandhisbridebecameUnitarians,whichatthetimewasviewedasaradicalsect.,“如果理论能够参加选美比赛的话,那么比较优势理论一定能够夺得桂冠。”比较优势原则是“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萨缪尔森,在斯密的理论中,鞋匠有制鞋的绝对优势,裁缝有做衣服的绝对优势,两者的分工比较明确。但假如两个人都能制鞋和做衣服,而其中一个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那么应该怎样分工呢?,根据李嘉图的理论,这要看两人在两种职业上的劳动生产率相差多少。如果两人都能制造鞋和帽,其中一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人强些,不过制帽时只强五分之一或百分之二十,制鞋时强三分之一或百分之三十三,那么这个较强的人专门制鞋,而那个较差的人专门制帽,岂不是对于双方都有利么?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商务,P.108.,这也是资源的最佳配置方式!,比较优势的衡量,假设中美两国生产1单位布和小麦的时间如下表:,(美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中国生产布的机会成本(1/2)小于美国(3),有生产布的比较优势;美国生产小麦的机会成本(1/3)小于中国(2),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确定:“两优取重,两劣择轻”,比较优势理论,故事,有兄弟俩都已结婚另立了门户。哥哥家养一头牛,弟弟家有一台拖拉机。如果用牛耕地,一天可赚40块钱,搞运输能赚60块钱;拖拉机耕一天地可赚50块钱,搞运输能赚100块。刚开始时,兄弟俩都是上午耕地,下午跑运输,一天下来,哥哥收入50块,弟弟收入75块。几天过后,聪明的弟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哥俩一天干两种活,不如分一下工。于是就找哥哥说,从今以后,你替我耕地,我则专门跑运输,每天除了你耕地得到40块外,我再给你20块作为你替我耕了半天地的报酬,这样,你就可以得到60块,比以前多得10块,我在支付了给你的报酬之后,还能得到80块,比以前多5块,对我们俩都有好处。哥哥半信半疑,不知这多出的15块是从哪里来的?还以为是聪明的弟弟在骗他。,结论一国应专门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不生产并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通过贸易可使双方获益,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有关的观点,论点1:中国(或者墨西哥)的工资远远低于美国的工资水平,因此中国产品对美国的竞争是不公平的,将损害美国的利益,这样的竞争将减少美国工人的工资,导致美国工人生活水准的降低.,国际贸易有关的错误观点,论点2: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较低,产业缺乏竞争力,无法与发达国家竞争,因此自由贸易不但不会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反而是有害的。,国际贸易有关的错误观点,论点3:中国出口鞋子、玩具和纺织品等低附加值的产品给美国,并从美国进口飞机等高附加值的产品。用低附加值的产品来换取高附加值产品的贸易是不公平的贸易,是划不来的交易,好处都让美国人拿去了。?国际贸易是“互利”,而非“双赢”,李嘉图贸易理论的局限,李嘉图贸易理论认为,自由贸易带来贸易收益,因为劳工为唯一生产要素,因此自由贸易给劳工带来好处,在李嘉图贸易理论里,没有人会反对自由贸易。李嘉图贸易理论里只有一个生产要素,因而我们无法讨论由于贸易导致的利益再分配问题,李嘉图贸易理论的局限,李嘉图贸易理论认为,国家之间的差别越大,它们间贸易的收益就越大。在李嘉图贸易理论中,国家间差别是通过劳动力成本的差别反映出来的,因此,李嘉图贸易理论预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收益应该最大,因而贸易应该多集中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之间。,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一、反对抽象地研究国际分工马克思主张把国际分工纳入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研究二、资本主义国际分工来源于社会分工的发展是社会分工发展的深化专业化分工,三、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初级阶段的形式与形成因素1.早期国际分工产生的条件:地理大发现2.国际分工初级阶段的形式:以英国为中心的垂直型的国际分工工业国与农业国和矿业国之间的垂直型国际分工3.形成因素:(1)工业发达国家生产力先进,摧毁落后国家手工业,工人剩余。(2)通过殖民统治,进行不平等贸易。(3)发动商业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使他们沦为工业国家的原料来源地和消费品的销售市场。,四、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二重性(一)进步性促进生产力大发展加强了专业化普及先进生产关系和文明(二)影响“卫星”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使其经济畸形单一,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代表人物:赫克歇尔和俄林(H-O)理论内容:资本(K)和劳动力(L)为投入要素背景: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力历史上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危机,危机使当时的应该放弃自由贸易,超保护主义兴起。,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主要内容,生产要素的丰裕和稀缺是相对的,要素丰裕就意味着这种要素供应量大,价格比较便宜,密集使用要素才能做到产品成本低,在国际贸易中才能获利;要素稀缺意味着供应量少,价格就比较高,需要进口。,理论精要,1.贸易的直接原因是商品价格差异2.货物价格差异来源于国家间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生产要素: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自然资源:资本:短期资本和长期资本或安全资本和风险资本劳动力:不熟练工、熟练工、技术工3.生产要素的比例决定具体产业的设立澳大利亚和英国澳大利亚和中国按要素丰腴和比例进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分工和产业设立。,农业和林业用资源、渔业和狩猎业用资源、矿产资源、水力发电用资源运输业用资源,理论结论,1.每个国家应该生产和出口要素禀赋丰富的商品,进口要素禀赋稀缺的商品。2.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异。3.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生产要素比例上的差别。4.商品贸易的趋势是消除工资、地租、利息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理论应用,世界两类农产品生产国家:新大陆国家和传统农业国家种植业土地密集型中国没有优势养殖业劳动密集型中国大有优势指出生产要素的参与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它与当地国际贸易的现实存在差别: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为什么大发展;将经济的发展视为静态,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理论贡献,1.深化了李嘉图比较成本产生的来源2.建立了完整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两个生产要素商品市场的均衡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3.为各国在国际分工中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依据,当代国际分工理论,二战后,国际分工学说出现四大趋势:1.对俄林的分工学说进行检验和深化2.加强了对产业内部分工理论的研究3.加强了跨国公司内分工理论的研究4.出现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里昂惕夫之谜”,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具体计算,得出结论发现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以劳动密集型高而不是以资本密集型高度生产专业化为基础。,对“里昂惕夫之谜”解释的理论,1.劳动熟练说里昂惕夫认为,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大约是其他国家工人的三倍,因此,在劳动为效率单位衡量的条件下,美国就成为劳动要素相对丰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基辛将工人区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两大类,得出结论:资本较丰富的国家倾向于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较缺乏的国家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2.人力资本说凯南等人认为,国际贸易商品生产所需对资本应包括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即人力资本。美国投入了较多的人力资本,拥有更多熟练技术劳动力。这部分收入算作收入同有形资本相加,美国仍然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3.技术差距说代表人物:波斯纳、格鲁伯和弗农主要内容:技术可以作为一种资本或独立的生产要素,因为存在技术差距,使得技术资源相对丰裕或者在技术发展中处于领先的国家,有可能享有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在调查研究中,美国其中5个高技术水平的产业,即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方面,拥有比较优势。,俄林的应对,产业内贸易说,1.提出的背景主要人物:格鲁贝尔当代国际贸易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大类。前者指不同产业间的贸易,后者指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即一个国家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例如美国和日本之间相互输出汽车。,2.产业内贸易的主要特点(1)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而不是产业间。(2)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可以在两国之间相互进出口。(3)产品多样性。既有资本密集型,也有劳动密集型;既有高技术产品,也有标准技术产品。(4)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3.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1)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2)规模经济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成因。例如,战后日本汽车、彩电进入美国市场。(3)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迈克尔、波特,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主要内容:波特认为,一国的贸易优势并不象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宣称的那样简单地决定于一国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利率、汇率,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