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数学适应性训练试题-新人教-新版.doc_第1页
2019届中考数学适应性训练试题-新人教-新版.doc_第2页
2019届中考数学适应性训练试题-新人教-新版.doc_第3页
2019届中考数学适应性训练试题-新人教-新版.doc_第4页
2019届中考数学适应性训练试题-新人教-新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中考适应性训练数学试题(卷)题 号一二三总 分得 分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卷(选择题)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空格内,每小题3分,共30分)题 号12345678910选 项1如果a与3互为倒数,那么a是A、3B、3C、D、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a2B、a2+a2=a4C、(a2)2=a4D、(a+1)2=a2+13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的是A、对太原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的调查B、对一批LED节能灯使用寿命的调查C、对山西卫视“伶人王中王”栏目收视率的调查D、对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的身高情况的调查4已知x=,则代数式的值是A、0B、C、D、25不等式2x+54x1的正整数解是A、0、1、2B、1、2C、1、2、3D、x36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点O,ABOC,DC与OB交于点E,则DEO的度数为A、85B、70C、75D、607如图是甲、乙两车在某时段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乙前4秒行驶的路程为48米B、两车到第3秒时行驶的路程相等C、在0到8秒内甲的速度每秒增加4米/秒D、在4至8秒内甲的速度都大于乙的速度CADBO048121232乙速度(米/秒)时(秒)甲OADCEB (6题) (7题) (8题)8如图,AB是O的直径,CDAB,ABD=60,CD=,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bcdaA、B、C、2D、49如图,在方格纸中,线段a,b,c,d的端点在格点上,通过平移其中两条线段,使得和第三条线段首尾相接组成三角形,则能组成三角形的不同平移方法有A、3种B、6种C、8种D、12种xyAOB112110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与y轴的交点B在(0,2)和(0,1)之间(不包括这两点),对称轴为直线x=1。下列结论:abc0;4a+2b+c0;4acb28a;a;bc。其中含所有正确结论的选项是A、B、C、D、第卷(非选择题)90分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如图是轰炸机机群的一个飞行队形,如果最后两架轰炸机的平面坐标分别为A(,1)和B(,),那么第一架轰炸机C的平面坐标是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CBADOABC (11题) (14题) (15题)12一个不透明的袋子,装了除颜色不同,其他没有任何区别的红色球3个,绿色球4个,黑色球7个,黄色球2个,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摸到黑色球的概率是 。13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4,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14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OADO。下列结论:ACBD;CB=CD;ABCADC;DA=DC。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1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组成该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少是 。三、解答题(共8个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6分)计算:17(7分)关于x的方程与有一个解相同,则a= 。18(8分)如图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台灯的平面示意图,灯臂AO长为40cm,与水平面所形成的夹角OAM为75。由光源O射出的边缘光线OC,OB与水平面所形成的夹角OCA,OBA分别为90和30,求该台灯照亮水平面的宽度BC(不考虑其他因素,结果精确到0.1cm。温馨提示:sin750.97,cos750.26,)。AOCBM7519(8分)(1)分析图,中阴影部分的分布规律,按此规律,在图中画出其中的阴影部分;(2)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请你用两种不同方法,分别在图、图中再将两个空白的小正方形涂黑,使每个图形中的涂黑部分连同整个正方形网格成为轴对称图形。20(10分)某校开展了“互助、平等、感恩、和谐、进取”主题班会活动,活动后,就活动的5个主题进行了抽样调查(每位同学只选最关注的一个),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人数/名9080706050403020100705628互助平等感恩和谐进取主题进取感恩和谐平等20%互助15%(1)这次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名?(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并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出“进取”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3)如果要在这5个主题中任选两个进行调查,根据(2)中调查结果,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恰好选到学生关注最多的两个主题的概率(将互助、平等、感恩、和谐、进取依次记为A、B、C、D、E)。21(8分)折叠长方形信纸,装入标准信封时发现:若将信纸如图连续两次对折后,沿着信封口边线装入时,宽绰有3.8cm;若将信纸如图三等分折叠后,同样方法装入时,宽绰1.4cm。试求信纸的纸长与信封的口宽。图图宽绰3.8cm宽绰1.4cm22(14分)(1)阅读理解:如图,在ABC中,若AB=10,AC=6,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解决此问题可以用如下方法:延长AD到点E使DE=AD,再连接BE(或将ACD绕着点D逆时针旋转180得到EBD),把AB、AC,2AD集中在ABE中,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即可判断。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 ;(2)问题解决: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中点,DEDF于点D,DE交AB于点E,DF交AC于点F,连接EF,求证:BE+CFEF;(3)问题拓展: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180,CB=CD,BCD=140,以C为顶点作一个70角,角的两边分别交AB,AD于E、F两点,连接EF,探索线段BE,DF,E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图图图BAFDCEEBCDAFAECDB23(14分)如图,直线y=x+2与抛物线y=ax2+bx+6(a0)相交于A(,)和B(4,m),点P是线段AB上异于A、B的动点,过点P作PCx轴于点D,交抛物线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4分)BxPDCOEyA(2)是否存在这样的P点,使线段PC的长有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分)(3)写出PAC为直角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4分)九年级数学答案:四一、1、D 2、C 3、D 4、C 5、B 6、C 7、B 8、A 9、B 10、D二、11、(2,1) 12、 13、10 14、 15、5三、16、原式=2-1+6-1=617、解:由关于x的方程x24x+3=0,得(x1)(x3)=0,x1=0,或x3=0,解得x1=1,x2=3;当x1=1时,分式方程无意义;当x2=3时,解得a=1,经检验a=1是原方程的解故答案为:118、在直角三角形ACO中,sin75=0.97,解得OC38.8,在直角三角形BCO中,tan30=,解得BC67.3答:该台灯照亮水平面的宽度BC大约是67.3cm19、解:(1)如图:人数/名9080706050403020100705628互助平等感恩和谐进取主题8442(2)20、解:(1)5620%=280(名),答:这次调查的学生共有280名;(2)28015%=42(名),28042562870=84(名),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得:84280=30%,36030%=108,答:“进取”所对应的圆心角是108;(3)由(2)中调查结果知:学生关注最多的两个主题为“进取”和“感恩”用列表法为:ABCDEA(A,B)(A,C)(A,D)(A,E)B(B,A)(B,C)(B,D)(B,E)C(C,A)(C,B)(C,D)(C,E)D(D,A)(D,B)(D,C)(D,E)E(E,A)(E,B)(E,C)(E,D)开始BABCDECDEEEEDDDAAAACBBBCC用树状图为:共20种情况,恰好选到“C”和“E”有2种,恰好选到“进取”和“感恩”两个主题的概率是21、解:解法一:设信纸的纸长为xcm,根据题意得:,解得x=28.8;所以信封的口宽为+3.8=11(cm),答:信纸的纸长为28.8cm,信封的口宽为11cm解法二:设信封的口宽为ycm,根据题意得:4(y3.8)=3(y1.4),解得y=11;所以信纸的纸长为4(113.8)=28.8(cm)答:信纸的纸长为28.8cm,信封的口宽为11cm解法三:设信纸的长度为xcm、信封的口宽为ycm,根据题意得:解得:答:信纸的纸长为28.8cm,信封的口宽为11cm22、(1)解:延长AD至E,使DE=AD,连接BE,如图所示:AD是BC边上的中线,BD=CD,在BDE和CDA中,BDECDA(SAS),BE=AC=6,在ABE中,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ABBEAEAB+BE,106AE10+6,即4AE16,2AD8;故答案为:2AD8;(2)证明:延长FD至点M,使DM=DF,连接BM、EM,如图所示:同(1)得:BMDCFD(SAS),BM=CF,DEDF,DM=DF,EM=EF,在BME中,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BE+BMEM,BE+CFEF;(3)解:BE+DF=EF;理由如下:延长AB至点N,使BN=DF,连接CN,如图3所示:ABC+D=180,NBC+ABC=180,NBC=D,在NBC和FDC中,NBCFDC(SAS),CN=CF,NCB=FCD,BCD=140,ECF=70,BCE+FCD=70,ECN=70=ECF,在NCE和FCE中,NCEFCE(SAS),EN=EF,图DFAEBCN图BDCFAME图BEACDBE+BN=EN,BE+DF=EF23、解:(1)B(4,m)在直线y=x+2上,m=4+2=6,B(4,6),A(,)、B(4,6)在抛物线y=ax2+bx+6上,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28x+6(2)设动点P的坐标为(n,n+2),则C点的坐标为(n,2n28n+6),PC=(n+2)(2n28n+6)=2n2+9n4=2(n)2+,PC0,当n=时,线段PC最大且为(3)PAC为直角三角形,1)若点P为直角顶点,则APC=90,由题意易知,PCy轴,APC=45,因此这种情形不存在;2)若点A为直角顶点,则PAC=90。如答图31,过点A(,)作ANx轴于点N,则ON=,AN=。过点A作AM直线AB,交x轴于点M,则由题意易知,AM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MN=AN=,OM=ON+MN=+=3,M(3,0)。设直线AM的解析式为:y=kx+b,则:,解得,直线AM的解析式为:y=x+3 又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28x+6 联立式,解得:x=3或x=(与点A重合,舍去)C(3,0),即点C、M点重合。当x=3时,y=x+2=5,P1(3,5);yyxxOOENAAEBBPPC(M)答图3-1答图3-23)若点C为直角顶点,则ACP=90y=2x28x+6=2(x2)2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如答图32,作点A(,)关于对称轴x=2的对称点C,则点C在抛物线上,且C(,)。当x=时,y=x+2=,P2(,)。点P1(3,5)、P2(,)均在线段AB上,综上所述,PAC为直角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为(3,5)或(,)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人类对色彩的研究,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史过程的研究。在人类社会形成之前,人对色彩的认识更多来源于对自然界的感官认知,这是人类从自然界中提炼积累色彩经验的初级阶段。形成人类社会以后,人对色彩的认知也逐渐融入了特定社会阶段的文化内涵,成为辅助指导和规范社会生活的文化理念。据考古研究证实,人类在冰河世纪之前就本能地使用颜色了。如在洞窟岩壁上涂绘猜物和狩猎场面; 以赭土或鲜血涂抹身体以祈求力量; 在陶器上彩绘动物或困腾标志等。但那时的原始初民所使用的颜色只局限在从自然界直按得来的简单色彩,如从赤铁矿粉、血液里得来的红色,由碳化物得来的黑色和从大地土壤得来的黄色,再加上兽骨、贝壳等具有的天然白色,通共四色。此后由于地理环境和宗教传统等的不同,同时古代原始部落又有各自热衷的颜色追求,色彩民俗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的“五色观”也正是在此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五色观”最早源于周王朝,周礼有载:“画绩之事杂五色。”这是我国最早关于“五色”的记载,自此我国传统的美学色彩观形成了。这比源于西方古代哲学四元素说的“四色理论”要至少早一个世纪。在“五色体系”的观念上,又产生了“正色”与“间色”的概念。五色观最早源于人类的朴案色彩认识,被赋以中国阴阳五行理论的框架体系之后而具有了更深远的社会文化内涵。自此开始,传统的色彩观真正融入了社会文明的发展,色彩的内涵不断扩展,使色彩文化不仅具有感官认识的作用,更成为“明贵贱,辨等级”的工具,也成为商周以后统治阶级有效的政治文化统治手段。白虎通曰:“圣人所以制衣服何? 以为蔽形,表德劝善,别尊卑也。”到了春秋时期,“正色”与“间色”的色彩观念进一步强化和扩散。礼记玉藻记载道:“衣正色,裳间色,非列采不入入公门。”自此,五行、五色的观念和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政治、军事、天文等各领域,并不断在华夏历史的沉淀中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使色彩的发展融入中国文化的精髓,塑造和形成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民族色彩审美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人类提炼积累色彩经验的初级阶段,人对色彩的认识都来自于对自然界的感官认知。B冰河时期之前的人类已能本能使用颜色,这些颜色全都是从自然界直接得来的简单色彩。C色彩的内涵在五色观出现时进一步扩展,成为了一种社会分辨阶级的工具和政治文化统治的手段。D五色观融合并发展了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理论的框架体系,因而具有了更深远的社会文化内涵。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原始初民对色彩的使用写到五色观的形成及内涵的扩展,展现了中国民族色影观的发展过程。B文章第二段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指出了冰河世纪前的人类就能使用来自自然界的色彩。C文章引用周礼的记载,是为了说明五色观比西方的“四色理论”至少早一个世纪。D文章引用礼记玉藻,证明了“正色”与“间色”的观念在春秋时期进一步强化扩散。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原始初民在洞窟岩壁徐绘狩猎场面、用鲜血徐抹身体时,只有红、黑、黄、白四色可选择。B周朝之前的传统色彩观并未真正融入社会文明发展,五色观产生后色彩文化才逐步渗入政治文化领域。C我们在对中国传统色彩文化探究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D地理环境和宗教传统等方面影响了人们对色彩的审美追求,使得色彩民俗的内涵不断发展和丰富。(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外婆的世界李娟之前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一段时间。在阿勒泰时,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后来我买了一只小奶狗陪她。于是每天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一人一狗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张望。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逛商场。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长得极好! 老子今天晚上要来偷”看到有人蹲路边算命,就用以为只有我听得到的大嗓门说: “这是骗钱的! 你莫要开腔,我们悄悄眯眯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水族馆老板非常担心: “老奶奶,可别给我砸了。她居然听懂了:“晓得晓得,我又不是小娃儿。进入超市,更是高兴,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好生点,打烂了要赔。”每次逛完回到家,她累得一屁股坐到床上,一边解外套扣子,一边嚷嚷:“累死老子了,老子二回再也不出去了。”可到了第二天,就望着窗外蓝天幽幽道:“老子好久没出去了”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她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收拾行李,说要回家。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但她不知道阿勒泰还没通火车。她只知道火车是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在过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只有火车能令她摆脱一切困境,仿佛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每天她趴在阳台上目送我上班而去,回到空空的房间开始想象火车之旅,那是她生命之末的最大激情。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已拖着行李悄悄跑下楼。她走丢过两次,一次被邻居送回来,还有一次我在莱市场找到她。那时,她站在那里,白发纷乱,惊慌失措。当她看到我后,瞬间怒意勃发。似乎正是我置她于此处境地。但却没有冲我发脾气,只是愤怒地絮絮讲诉刚才的遭遇。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拴了根破布,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第二天回家,发现又给系了一根。后来又发现单元门上也系得有。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这几块破布,是她为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我很恼火。我对她说:“外婆你别再乱跑了,走丢了怎么办? 摔跤了怎么办?”她之前身体强健,自从前两年摔了一跤后,便一天不如一天。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碎布拆掉,没收了她的钥匙。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地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响大哭。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介入她的世界太深 。她已经没有同路人了。她早已迷路。她在迷途中慢慢向死亡靠拢,慢慢与死亡和解。我却只知一味拉扯她,不负责地同死亡争夺地。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拐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拥有的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我便依仗她对我的爱意,抓牢她仅剩的清明,拼命摇晃她,挽留她。向她百般承诺,只要她不死,我就带她回四川,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但是我做不到。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块破布。终于痛哭出声。 (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二、三自然段写外婆在阳台上张望的情形,表现出外婆对我的依赖。B外婆虽然年迈,但是内心仍保有对生活的热爱,这一点从作者带她外出时对她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C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我对外婆的深深的依恋,哪怕我把外婆“狠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