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设 计北京某综合大厦空调系统设计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指导教师:副教授学 院:土木工程学院2014年6月北京某综合大厦空调系统设计摘要设计是北京某综合大厦的空调系统设计。该大厦是集商场,餐饮,娱乐,办公以及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厦,建筑一共二十二层,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一层,建筑面积为19560平方米,建筑高度约为85.4米。一楼主要为商场和餐厅,二楼为大型餐厅,三楼为娱乐场,四至八楼为开敞式办公室,九楼为设备层,十楼以上为标准客房。本设计以节能高效为原则,参照建筑节能标准,九楼以下(不包含第九层)均为面积较大且层高较高的房间,所以空调系统设为全空气系统,十楼以上的标准客房均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每层均设有空调机房,地下设有专用制冷机房.同时有建筑物地下车库的防排烟设计,楼梯间以及电梯前室的加压送风设计和内走廊的排烟系统设计。还有系统的消声减振等优化设计。关键词: 综合大厦;全空气空调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The design of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a comprehensive building in BeijingAbstractThe design content of this design is a comprehensive building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n Beijing. The building is a shopping mall, catering, entertainment, office and accommodation in a body comprehensive building. The building have twenty second floors, include one underground, and the ground the 21st floor. The building area is about 19560 square meters, the height of building is 85.4 meters. On the first floor mainly for stores and restaurants, for large restaurant on the second floor, third floor for the casino, four to eight floor for open office, the ninth floor for device layer, over the tenth floor for standard room.The principle of energy efficient design, the reference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ninth floor (not including layer ninth) are larger and higher-storey room, so the whol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se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enth floor above criteria rooms are air fan coil system, each room has air conditioning, underground room with a special cooling. while building the underground garage of smoke control design, pressurized air stairwell and elevator design and front room the exhaust system design within the corridor. There optimized system design muffler vibration and so on.Keywords:Comprehensive building;air conditioning system;fan coil plus fresh air system目录摘要Abstract1 绪论11.1 空调技术的发展11.2 设计目的11.3 设计范围12 设计依据22.1 工程资料22.1.1 工程设计参数22.1.2 各类房间设计参数要求43 空调系统负荷计算53.1 负荷计算方法53.1.1 冷负荷计算方法53.1.2 湿负荷计算方法73.2 计算结果74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94.1 空调风系统94.1.1 风系统的划分94.1.2 方案比较94.2 空调水系统104.3 方案确定125 空调风系统和水系统设计135.1 计算内容135.2 空调风系统计算135.2.1 全空气系统各个房间的送风量计算135.2.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计算145.3 气流组织175.3.1 送回风口布置与选择175.3.2 气流组织计算185.4 设备型号185.5 空调水系统195.5.1 水系统的形式195.5.2 水系统的计算206 制冷机房设计与计算226.1 机组选择226.2 水泵选择226.3 分集水器选择236.4 冷却塔选择236.5 补水泵选择237 防排烟设计与计算247.1 防排烟系统的概述247.1.1 排烟形式247.1.2 防排烟设计步骤247.2 地下车库防排烟设计257.2.1 地下车库设计依据257.2.2 地下车库设计过程258 安装工程概预算288.1 编制依据288.2 编制范围288.3 计价方法288.4 安装工程概算288.4.1 安装工程费288.4.2 设备购置费298.4.3 安装工程概算总额29结论30参考文献31附录32致谢331 绪论1 绪论1.1 空调技术的发展20世纪以来,工程技术以其辉煌的成就迅速而深刻的改变了世界。作为工程技术大家庭中杰出的的一员,空调技术创造了能够满足各类社会需求的人工空气环境,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品质以及生产和科研条件,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技术进步。由于空调技术积极而广泛的参与,人类成功的创造了众多推动社会进步的产品:上至载人飞船,下至深海潜艇,高至摩天大厦,低至地下铁道。空调技术已近成为人类多姿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支撑,已近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支撑。从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空调技术发展来看,从八十年代起,变风量空调系统已在发达国家的公共建筑物中出现,到近期在西方国家中,国内目前常用的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已不允许在办公大楼中使用,因为该系统无法解决房间的全面通风问题,特别是在内区的房间(没有外窗的房间)。同时在国内常用的两管制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更无法解决区内房间的冬季制冷问题。欧洲的一些的国家更对建筑物内的空气品质进行检测,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对室内空气环境的要求标准及室内环境的重要性。1.2 设计目的目的是为北京某综合大厦安装配置健康、舒适的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更合理,更高效,更节能,更新颖的空气调节设计方案,同时做好建筑防火排烟系统的设计。通过对空气温度,湿度,流动速度及清洁度进行人工调节,以满足人们工作,生活和工艺生产过程的要求。节能和舒适将是此次设计的核心。1.3 设计范围设计是北京市某综合大厦的空调系统设计.该大厦是集商场,餐饮,娱乐,办公以及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厦,建筑一共二十二层,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一层,建筑面积为19560平方米,建筑高度约为85.4米。一楼主要为商场和餐厅,二楼为大型餐厅,三楼为娱乐场,四至八楼为开敞式办公室,九楼为设备层,十楼以上为标准客房。 本设计以节能高效为原则,参照建筑节能标准,九楼以下(不包含第九层)均为面积较大且层高较高的房间,所以空调系统设为全空气系统,十楼以上的标准客房均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每层均设有空调机房,地下设有专用制冷机房。同时还有建筑物的防排烟设计。最后还有系统的消声减振等优化设计。12 设计依据2.1 工程资料建筑物是位于北京市的高层建筑,建筑物共二十二层,分别是地下一层,地上一到三层有裙房,四到二十一层是标准层,总楼高85.4米,建筑面积为19560平方米。地下一层为机房和地下车库。一楼以上为商场、餐厅、办公室、标准客房为一体的综合大厦。地理位置: 中国 北京市 台站位置: 北纬3948 东经11628 海 拔: 31.2m北京市位于我国寒冷地区,年平均温度为12.3。工程地点北京的气象资料。表2-1 室内外温度参数表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5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4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为29.7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6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29.6商场、走廊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平均温度25商场、走廊空气调节室内计算相对湿度65餐厅、办公室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平均温度25餐厅、办公室空气调节室内计算相对湿度552.1.1 工程设计参数2.1.1.1 温湿度参数 表2-2 夏季温湿度参数 场合温度()相对湿度(%)气流平均速度(m/s)超市26 60 0.3 大厅2760 0.3 走廊27 600.3储藏室 2760 0.3卫生间 2760 0.25客房2660 0.25办公室26 60 0.3会议室26600.3娱乐室26600.3 表2-3 冬季温湿度参数 场合温度()相对湿度(%)气流平均速度(m/s)超市1840 0.22设计依据 大厅1740 0.2 走廊18 40 0.2储藏室 1740 0.2卫生间 1740 0.25客房2040 0.25办公室1740 0.2会议室1940 0.2娱乐室1740 0.2 2.1.1.2 噪声要求办公室 40-50 dB(A) 客 房 40-50 dB(A)会议室 35-45 dB(A) 大厅、走廊45 dB(A)2.1.1.3 新风量要求大厅 :10 m/h.p 餐厅:20 m/h.p 办公室:30 m/h.p客房: 30 m/h.p 走廊:10 m/h.p2.1.1.4 围护结构资料(1)外墙:类型为北京公共建筑节能外表墙B-1-4材质名称(外内) 厚度(mm) 导热修正系数外装饰层 20 1通风空气层 50 1玻璃棉板(矿棉、岩棉) 120 1轻钢龙骨 10 1石膏板 20 1 (2)外窗:普通玻璃和空气层和10-16mm双空气层,隔热玻璃组成材质名称(外内) 厚度(mm) 导热修正系数平板玻璃 5 1热流水平(垂直) 15 0.61平板玻璃 5 1(3)楼板:类型为严寒地区楼板材质名称(外内) 厚度(mm) 导热修正系数 水泥砂浆(规范组) 20 1 钢筋混泥土 40 1 预制混泥土空心板 120 1水泥砂浆 20 1 挤塑聚苯板 40 1(4)内墙:类型为供热空调内墙 材质名称(外内) 厚度(mm) 导热修正系数水泥砂浆 20 1石膏板 15 1矿棉岩棉玻璃棉混合板 45 1石膏板 15 1水泥砂浆 20 1(5)外门:节能外门 材质名称(外内) 厚度(mm) 导热修正系数 平板玻璃 25 1(6)内门:木框单层门 材质名称(外内) 厚度(mm) 导热修正系数 松木云杉 20 12.1.2 各类房间设计参数要求表2-4 不同房间参数表房间名称夏季参数冬季参数室内其他参数劳动强度设计温度相对湿度设计温度相对湿度单位面积设备功率W/单位面积照明功率W/单位面积人数人/餐厅2555185010150.7轻度劳动办公室2555184520150.1极轻劳动门厅、走廊2565165010200.3静坐商场2565185010351轻度劳动旅馆客房2555205013150.1静坐53空调系统负荷计算3 空调系统负荷计算3.1 负荷计算方法3.1.1 冷负荷计算方法负荷计算常用的方法有谐波反应法和冷负荷系数法1,其中逐时冷负荷系数法是夏季空调冷负荷主要采用的方法。(1)冷负荷(由围护结构瞬变传热造成)的计算方法室外温度和太阳辐射决定着热量的瞬变,瞬变传热(外墙和屋面)造成的逐时冷负荷如下: (3-1)式中 Qe(t) 传热(外墙和屋面)造成的逐时冷负荷,; A 外墙和屋顶的面积,m; td温差修正值(地方) K屋顶和外墙的传热系数, W/m ; tg 室内计算温度,; te(t)屋顶和外墙冷负荷逐时计算温度值,。(2)内围护结构冷负荷当隔壁房间为通风良好的非空调客房,根据上述公式可计算通过墙壁和地板之间的温度差所产生的空调负荷。隔壁房间有一定量的发热量时,冷负荷通过空调房间的墙壁,地板,内部窗户,门等结构进行温差传热而形成,这种情况可以被视为热稳定性,与时间变化没有关系。计算方法如下: (3-2) 式中 Ki内维护结构(如内墙、楼板等)的传热系数,W/m;Ai内维护结构的面积,m;tom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ta 附加温升。(3)由瞬变传热造成的冷负荷(外玻璃窗)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通过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3-3) 式中 Cw窗框修正系数;Qc(t)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Aw窗口面积,m;Kw外玻璃窗传热系数,W/m;tc(t)外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td地点修正系数。(4)冷负荷(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造成)的计算方法逐时冷负荷Qc(t)是由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造成的,计算公式如下: (3-4) 式中 Aw窗口面积,m;Ca有效面积系数;CLQ窗玻璃冷负荷系数,无因次。3空调系统负荷计算(5)设备散热造成的冷负荷 这部分冷负荷由设备和用具显热引起的,计算过程如下: (3-5)式中 Qc(t)设备和用具显热形成的冷负荷,W;Qs 设备和用具的实际显热散热量,W;CLQ设备和用具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如果空调系统不连续运行.则CLQ =1.0电动设备: (3-6) 式中 N电动设备的安装功率,kW;Ki内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电动机效率;n1利用系数,是电动机最大实效功率除以安装功率,0.70.9适用于一般情况,安装功率的利用程度靠它来反映;n2电动机负荷系数,电动机每小时平均实耗功率除以机器设计最大实耗功率便是它的定义,1.0对计算机来说可以采取,0.50.9对于一般仪表来说可以使用;n3同时使用系数,定义为室内电动机同时使用的安装功率除以总安装功率,通常情况下为0.50.81。(6)照明散发热量造成的冷负荷 当电压不发生变化时,可以把室内照明散热量看成稳定散热量,它是不随时间发生改变的,但是辐射和对流仍然是照明散热的两种形式,因此相同的冷负荷系数在照明散热计算冷负荷的时候依旧适用。公式如下: (3-7) 式中 Qc(t)灯具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N照明灯具所需功率,kW;n1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在空调房间内装有明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的情况下,取n1=1.2;在顶棚装有暗装荧光灯镇流器的情况下,可取n1=1.0;n2灯罩隔热系数,荧光灯罩的下部布置的是玻璃板,小孔在上部,这种情况下能够适用自然通风向顶棚内散热的时候,取n2=0.50.6;如果通风孔没有布置在荧光灯罩上的时候,n2=0.60.8;CLQ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7)人体散热造成的冷负荷 室内人员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其计算公式为: QLQ (3-8) 式中 Qc(t)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qs不同劳动性质和室温的条件下,显热散热量(成年男子),W; n室内全部人数; 群集系数; QLQ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8) 夏季空调新风冷负荷 (3-9)式中 Qc.o夏季新风冷负荷,kW; Mo新风量,kg/s; ho室外空气的焓值,kJ/kg; hR室内空气的焓值,kJ/kg;3.1.2 湿负荷计算方法(1)按照以下公式可算出人体的散湿量 (3-10)式中 D人体散湿量, kg/h; n 室内全部人数; n 群集系数; w 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kg/(h.p)。(2) 按以下公式则可以计算新风湿负荷 (3-11) 式中 W 新风湿负荷, kg/h; 室外空气含湿量, g/kg; 室内空气含湿量, g/kg。3.2 计算结果表3-1 所有楼层的负荷计算夏季冷负荷楼层号面积()夏季总冷负荷最大时刻(含新风/全热)(h)夏季室内冷负荷(全热)(W)夏季室内湿负荷(kg/h)夏季新风量(m3)夏季新风冷负荷(W)夏季新风机组冷负荷(显热)(W)夏季总冷负荷建筑指标(含新风)(W/)1楼层822.614:0010234429.7261519212015140516187.82楼层89513:0013261369.7761253011509133230217.93楼层62015:00315942.693186017181496043.24楼层629.615:00343233.2471888.817447503764.85楼层629.615:00343233.2471888.817447503764.86楼层629.615:00343233.2471888.817447503764.87楼层629.615:00343233.2471888.817447503764.88楼层629.615:00353773.2471888.817447503766.19楼层00:0000000010楼层595.4115:00331792.1752035.71798254296411楼层595.4115:00308812.2262035.717982542961.212楼层595.4115:00308812.2262035.717982542961.213楼层595.4115:00308812.2262035.717982542961.214楼层595.4115:00308812.2262035.717982542961.215楼层595.4115:00308812.2262035.717982542961.216楼层595.4115:00308812.2262035.717982542961.217楼层461.5715:00226432.3341634.214273435846.218楼层461.5715:00226432.3341634.214273435846.219楼层410.4715:00301742.5051480.912857394965.820楼层410.4715:00301742.5051480.912857394965.821楼层00:00000000334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4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4.1 空调风系统4.1.1 风系统的划分划分依据:(1)能保证室内要求的参数,即在设计条件下和运行条件下均能保证达到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净化等要求。(2)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综合起来较为经济。(3)尽量减少一个系统内的各房间相互不利的影响。(4)尽量减少风管长度和风管重叠,便于施工、管理和测试。(5)系统应与建筑物分区一致。(6)各房间或区的设计参数值和热湿比相接近污染物相同,可以划分成一个全空气系统。对于定风量单风道系统,还要求工作时间一致,负荷变化规律基本相同。(7)一般民用建筑中的全空气系统不宜过大,否则风管难于布置;系统最好不要跨楼层设置,需要跨楼层设置时,层数也不应过多这样有利于防火。具体分类:(1)按照空气处理设备划分: a.集中式; b.半集中式 ; c.全分散。(2)按照处理负荷的介质划分 a.全空气系统 ; b.全水系统 ; c.空气水系统。(3)按照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空气来源分类可以分为: a.不补充来自室外空气的封闭系统; b.与第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气体全部来自于室外的直流式系统; c.兼具有前面2种系统的优点混合式系统; 在一般的设计中采用第三种。4.1.2 方案比较(1)空气水系统与全空气系统方案的对比如下:在设备和机房的布置方面:后者所占地方大于前者,建筑物也高,偶尔也可以设置在车间柱间平台上,在屋面上也符合要求,但大多数是在机房里的空气-水系统的机房面积比较小,仅设置新风空调机房就能满足要求,但是布置敷设管线比较麻烦。风管系统方面:风量对于全空气系统来说不好控制,并且各种设施在布置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空气-水系统中在室内的不用接送、回风管。 经济节能方面:全空气系统可以进行全年多工况的工作调节从室内负荷的改变和室外气象参数的变化方面来说,并且能全面使用室外的新鲜风量,冷冻机工作的时间得以缩短;空气-水系统的节能效果不错,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它的风机盘管可以一年四季使用,但是污垢容易在壁面上生成,传热效率被降低,并且无法进行全年多工况的节约能源。早温湿度控制方面:全空气系统能够严密的掌控室内相对湿度和室内温度;空气-水系统则很难做到这一点。 空气过滤与净化方面:后者使用的过滤器范围很全面,有初效、中效和高效这三种类型,这足够能以达到室内的要求。 空气-水系统的过滤性能则不如全空气系统。 隔振和消声方面:全空气系统能够有效的采取隔振和消声的方法;空气-水系统中,需使用低噪声风机。 风管互相串通方面:全空气系统中风管连通着各空调房间,这样就造成了全面的污染,如果有意外发生,例如火灾,大伙就会借着风管很快的扩大开来。 空气-水系统的各空调房间就不会进行相互污染。公寓、 旅馆、办公楼、医院等层数较多的建筑物中都适合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2)风机盘管+新风系统的优点有这几方面4:a. 一年四季基本都可以使用;b. 布置设备的时候比较容易,除了能够独立工作外还能够配合着集中处理的新风系统进行工作;c. 与集中式空调相比,回风管道不用进行设置,建筑面积占用的不多;d. 机房容积较小,布置一个新风空调机房就足够了;e. 各空调房间互不影响,室温能以被独立地设置,开停机组也随人们的意愿,工作费用得到节制,灵活性大,在能源的节约方面做的也很好;f. 大气在各房间之间不会互相感染。(3)风机盘管+新风系统的缺点有以下几方面:a. 在机组制作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则维护管理量比较大;b. 机组剩余压头小,室内气流分布受限制;c. 各中管线敷设较麻烦,布置的也比较分散;d. 无法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调节;e. 水系统不简单,漏水时常发生;f. 过滤性能差。(4) 风机盘管的新风供给有以下几个方式:a. 房间缝隙自然渗入,风会随意的向房间内渗透,导致室内温度不稳定,卫生条件不好,不过这样的供给方式方便、简单,初投资和工作花费不高,该方式下机组长时期在湿工况中运行,承担着新风负荷。这种供给方式适用于人少的无正压要求的地方,洁净度度要求也不用太高,也适用于要求运行费用与节省投资的房间6。b. 机组背面墙洞引入新风,新风口可以进行调节,初投资和工作花费不高,尽量提前做好防噪声、防冻、防雨等准备,该供给方式适用于房高为6m以下的建筑。c. 单设新风系统,独立供给室内,新风机组可以被单独设置,根据室外的气候变化来进行调整,不过这种供给方式花费较大,并且占有的容积也比较多,新封口最佳的布置位置是靠着风机盘管,该供给方式适用于要求卫生条件严格和舒适的房间9。d. 单设新风系统供给风机盘管,初投资和工作花费比较高,风机盘管接着新风,新风和回风经过混淆后在进入室内,新风机组可被独立设置,能够随着室外气象变化展开自主调整,从而新风量与室内湿度要求可以得到保证,不过噪声会比较大,该供给方式适用于卫生条件非常高的房子,这种方式较少被采用。4.2 空调水系统冷水系统方案的确定及优缺点如下表:表4-1 冷水系统优缺点 类型特征优点缺点闭式管路系统不与大气相接触,仅在系统最高点设置膨胀水箱与设备的腐蚀机会少;不需克服静水压力,水泵压力、功率均低。系统简单与蓄热水池连接比较复杂开式管路系统与大气相通与蓄热水池连接比较简单易腐蚀,输送能耗大同程式供回水干管中的水流方向相同;经过每一管路的长度相等水量分配,调度方便,便于水力平衡需设回程管,管道长度增加,初投资稍高异程式供回水干管中的水流方向相反;经过每一管路的长度不相等不需设回程管,管道长度较短,管路简单,初投资稍低水量分配,调度较难,水力平衡较麻烦两管制供热、供冷合用同一管路系统管路系统简单,初投资省无法同时满足供热、供冷的要求三管制分别设置供冷、供热管路与换热器,但冷热回水的管路共用能同时满足供冷、供热的要求,管路系统较四管制简单有冷热混合损失,投资高于两管制,管路系统布置较简单四管制供冷、供热的供、回水管均分开设置,具有冷、热两套独立的系统能灵活实现同时供冷或供热,没有冷、热混合损失管路系统复杂,初投资高,占用建筑空间较多单式泵冷、热源侧与负荷侧合用一组循环水泵系统简单,初投资省不能调节水泵流量,难以节省输送能耗,不能适应供水分区压降较悬殊的情况复式泵冷、热源侧与负荷侧分别配备循环水泵可以实现水泵变流量,能节省输送能耗,能适应供水分区不同压降,系统总压力低。系统较复杂,初投资较高变水量系统中的供回水温度保持定值,负荷变化时,通过改变供水量的变化来适应1 输送能耗随负荷的减少而降低2 配管设计,可以考虑同时使用系数,管径相应减少3 水泵容量、电耗相应减少1 系统较复杂2 必须配备自控设备4.3 方案确定本次设计楼层房间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两种:面积较大且楼层较高的大型房间,面积较小且层高比较矮的客房。由规范推荐的系统选择方案作出系统选择。由规范GB50536-2012的51-53页可以选择出合适的空调系统选择。(1)符合下列条件的空调区域宜采用全空气系统:a. 要进行空气调节的空间较大、人员较大;b. 空间的温湿度允许波动的幅度较小;c. 空间的噪音和卫生洁净度要求高。(2)符合下列情况的房间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a. 房间面积较小、人员活动少;b. 新风以直接送至人员的活动区域;c. 对空气品质的要求较高时,宜采用新风不承担是呢符合的形式。(3)根据以上要求和实际的房间选择出合适的空调系统形式:一层商场和餐厅、二层餐厅、三层娱乐室和四至八层的开敞式办公室采用全空气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应用到建筑的十层以上部分。地下一层车库只做通风防排烟,九层和二十一层为设备层不做空调系统。选择好系统的方式后进行计算和布置。千万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结论”以前的所有正文内容都要编写在此行之前。5空调风系统和水系统设计5 空调风系统和水系统设计5.1 计算内容空调风系统的设计与计算的内容包括:(1)送风量的计算;(2)新风量计算;(3)风口大小计算和布置;(4)风道的计算和布置;(5)机组选型以及机房布置;(6)风系统水力计算和不平衡率计算;(7)根据水利计算校核管道尺寸;(8)绘制风管和机房图。5.2 空调风系统计算5.2.1 全空气系统各个房间的送风量计算5.2.1.1 送风量计算(1) 此次设计我采用的方法是利用焓湿图进行计算,在前面已经将各个房间的冷负荷Q以及湿负荷W计算完毕,利用这两个负荷求出热湿比,在焓湿图过室内状态点绘出热湿比线,规范上规定送回风温差6-10,本次设计采用6。利用已知数据和计算公式计算。具体公式为: (5-1)其中Hn为室内焓值,Ho为送风状态点焓值。(2)计算图示:图5-1 送风量计算焓湿图5.2.1.2 送风量计算结果表5-1 1到8楼送风量楼层编号房间编号 室内余热量Q(KW)室内余湿量W(Kg/s)热湿比值室内焓值Hn(Kj/Kg)送风点Ho(Kj/Kg)夏季送风量G(Kg/s)夏季送风量G(m/h)1100173.780.00671101158.951519.28 27838100231.720.00161982553.67346.5844.47 13423.622001132.610.0194683553.67343.71513.32 39950.83300131.5940.000754212553.67347.0864.80 14389.347400134.320.00093813353.67347.0865.21 15630.88800135.3770.00093930753.67346.9845.29 15866.55.2.1.3 送风管计算(1)风管计算采用的方法是假定流速法3:根据总风量以及风口数量均匀布置风口和管道线路,根据已近计算完毕的送风量和负荷选出最合适的空调机组,根据空调机组的额定流量和假定流速算出管径,选择接近的标准管径,反过来计算实际流速,实际流速如果在上表的范围之类就合格。选择好管道的尺寸后就可以进行管道布置了.布置好管道后进行水力计算。已知流量G,假定风速v1就可以求出风管面积A: (5-2)计算出面积后,选出接近的矩形风道,反过来利用矩形风道的实际面积计算出流速,使得流速在规范的规定范围之内。(2)各类管道和风口都有流速要求,查实用空调设计手册有:表5-2 推荐流速表部位低速风道最高风速高速风道推荐风速推荐风速最高风速居住公共居住公共高层建筑新风入口2.5 2.5 4.0 4.5 3.0 5.0 风机入口3.5 4.0 4.5 5.0 8.5 16.5 风机出口5-86.5-108.5 7.5-1112.5 25.0 主风道3.5-4.55-6.54-65.5-8.012.5 30.0 水平支风道3.0 3.0-4.53.5-4.04.0-6.510.0 22.5 垂直支风道2.5 3.0-3.53.25-4.04.0-6.010.0 22.5 送风口1-21.5-3.52.0-3.03.0-5.04.0 /5.2.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计算5.2.2.1 风机盘管选择计算新风不承担室内负荷的方案,即送入室内新风的焓值处理到室内空气的焓值。该处理方案的特点:风机盘管湿工况运行,卫生条件差,风机盘管机组和新风机组可用一种冷水温度(712)处理达到运行简单,当前国内多用7。在进行空气处理的过程中,风机盘管的运行过程如下:当O 、L、N、 M、W诸点位置在i-d图上一一确定之后,依次连接各状态点所得到的空气变化状态过程如图52所示:图5-2 风机盘管计算焓湿图5.2.2.2 计算结果以1001房间为例: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气处理过程,新风处理到与室内等焓:N-干球温度():25,湿球温度():18.6,露点温度():15.3焓(kJ/kg.干空气):53.673,含湿量(g/kg.干空气):11.159,相对湿度(%):55,密度(kg/m3):1.161。W-干球温度():33.5,湿球温度():26.4,露点温度():24.1,焓(kJ/kg.干空气):83.877,含湿量(g/kg.干空气):19.527,相对湿度(%):58.13,密度(kg/m3):1.123。L-干球温度():19.1,湿球温度():18.6,露点温度():18.3,焓(kJ/kg.干空气):53.673,含湿量(g/kg.干空气):13.538,相对湿度(%):95,密度(kg/m3):1.182。K-干球温度():20.6,湿球温度():19.1,露点温度():18.3,焓(kJ/kg.干空气):55.225,含湿量(g/kg.干空气):13.538,相对湿度(%):86.56,密度(kg/m3):1.176。M-干球温度():15.5,湿球温度():15,露点温度():14.7,焓(kJ/kg.干空气):42.804。含湿量(g/kg.干空气):10.721,相对湿度(%):95,密度(kg/m3):1.199。O-干球温度():16.2,湿球温度():15.6,露点温度():15.2,焓(kJ/kg.干空气):44.321,含湿量(g/kg.干空气):11.065,相对湿度(%):94.14,密度(kg/m3):1.196。室内全热冷负荷(kW):1.648;室内显热冷负荷(kW):1.648;室内潜热冷负荷(kW):0;室内湿负荷(kg/h):0;室内热湿比(kJ/kg):98880.0。新风带入室内全热冷负荷(kW):0.033;新风带入室内显热冷负荷(kW):-0.095;新风带入室内潜热冷负荷(kW):0.128;新风带入室内湿负荷(kg/h):0;注:负值表示新风承担了室内部分的冷负荷或者湿负荷。新风处理机组全热冷负荷(kW):0.65;新风处理机组显热冷负荷(kW):0.348;新风处理机组潜热冷负荷(kW):0.302;新风处理机组湿负荷(kg/h):0;新风处理机组热湿比(kJ/kg):5042.6。风机盘管承担全热冷负荷(kW):1.681;风机盘管承担显热冷负荷(kW):1.553;风机盘管承担潜热冷负荷(kW):0.129;风机盘管承担湿负荷(kg/h):0;风机盘管承担热湿比(kJ/kg):24777.2。风量关系:新风风量(m3/h):69;室内回风风量(m3/h):495.892;室内送风风量(m3/h):564.892;风机盘管送风风量(m3/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生产知识重点题及解析
- 2025年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初级面试预测题
- 2025年安全检查表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客户服务团队负责人面试题及解答指南
- 2025年旅游行业市场营销经理招聘面试预测题集
- 2025年质量检验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无人机巡检港口航道笔试题库大全
- 2025年宠物宠物行为分析师中级模拟试卷
- 2025年金融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材料工程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素养目标】1.2.2 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与折叠 教案(表格式) 2024-2025学年北师大数学上册
- 池塘安全合同协议书
- 《石油钻采设备》课件
- 质量安全员试题及答案
- 老人居家治疗指南解读
- 新《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参考题库500题(含各题型)
- 药浴培训课件
- 煤矿通风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特种设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A证考试试题(200题)含答案
- 销售公司红线管理制度
- 创新园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