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社区公园植物造景调查研究-硕士论文_第1页
长沙市社区公园植物造景调查研究-硕士论文_第2页
长沙市社区公园植物造景调查研究-硕士论文_第3页
长沙市社区公园植物造景调查研究-硕士论文_第4页
长沙市社区公园植物造景调查研究-硕士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长沙市社区公园植物造景调查研究-硕士论文.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 a r d e nP l a n ta n dO m a m e n t a lH o r t i c u l t u r e C e n t r a lS o u t hU n i v e r s i t yo fF o r e s t r y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4 9 8S h a o s h a nS o u t hR o a d ,T i a n x i nD i s t r i c t C h a n g s h aH u n a n4 10 0 0 4 ,P R C H I N A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e s s o rP A N B a i h o n g M a y 2 0 1 0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IIIII r lI l lrfI I IIl lIJ l l lIFIIIJ 18 4 8 6 9 9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 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也不包含为 获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 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 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仞g 鱼 劢,a 年r 月刁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 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 复印件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中南林 业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 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 2 、不保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 请您在以上相应方框打“”) 作者签名:伺婢马 导师签名:断知 汐幻年r 月叩日 2 - 口【。年5 月叩日 长沙市社区公园植物造景调查研究 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游憩空 间,社区公园中丰富的植物景观受到了城市居民的喜爱。随着社区公园建设的 不断深入,如何创造适合社区公园的植物景观来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改善居住 环境,成为现阶段社区公园建设的重点之一。笔者对长沙市社区公园植物造景 调查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论文选取了长沙市2 0 0 9 年新建的六个社区公园为研究对象,分别是天心区 石人村社区公园、雨花区树木岭社区公园、雨花区鄱阳社区公园、芙蓉区东屯 渡文化公园、开福区胜利村社区公园、岳麓区橘州新苑社区公园,六个社区公 园分布于长沙市的五个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植物造景和 社区公园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社区公园植物造景的原则和方法;分析并总结了 长沙市现有社区公园植物造景的特点,根据社区公园植物造景的现状,提出可 持续发展建议。 对长沙社区公园植物造景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 1 ) 目前长沙市社区公园植物造景突出常绿景观,骨干树种以常绿树种为主, 如香樟、桂花、杜英等; ( 2 ) 较注重植物的生态配置,通过乔、灌、地被的合理搭配来营造优美自然的 植物景观,并在个别社区公园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 3 ) 常见乡土树种应用广泛; ( 4 ) 注重常见观花、观叶植物在公园内的应用,如樱花、紫薇、紫荆、山茶、 红叶李、银杏、杜英等。 综上所述,长沙市社区公园的植物造景还存在一些不足:目前长沙市社区 公园植物景观没有充分体现出各社区的特点和文化;公园的建设过程中缺乏对 细节的处理和后期的管理,往往只关注公园的整体效果和绿化量,导致一些公 园景观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乡土树种种类较单一,不够丰富,需进一步加强 其他乡土植物的应用。文中针对以上的不足之处分别从提高公园建设质量、加 强社区公园后期管理、提高居民参与性、增加社区公园文化内涵几方面提出了 改进建议。 社区公园的植物造景已成为城市绿地建设中最主要的环节之一,有着深远 的研究意义和长久的效益。 关键宇:社区公园;植物造景;造景原则;造景特色;长沙 A B S T R A C T T h ec o m m u n i t yp a r ki st h e O a s i s i nt h eu r b a na r e aa n dt h ei n d i s p e n s a b l e r e c r e a t i o np l a c ef o ru r b a ni n h a b i t a n ti nt h e i r d a i l yl i f e R i c hp l a n t sl a n d s c a p e r e s o u r c e sh a v ec o m et ob ev e r yp o p u l a rw i t hu r b a ni n h a b i t a n t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h e c o m m u n i t yp a r kh a v eb e e na c c e l e r a t e d I tb e c o m e st h ef o c u so fp l a n n i n ga c o m m u n i t yp a r ki nt h ef u t u r eh o wt oc r e a t et h ev e r n a c u l a rp l a n t sl a n d s c a p ei nt h e c o m m u n i t yp a r kt om e e tt h ea e s t h e t i cn e e d so ft h er e s i d e n t sa n dt oi m p r o v et h e q u a l i t yo ft h eu r b a ne n v i r o n m e n t T h e r e f o r e ,t h e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np l a n t sl a n d s c a p eo f t h ec o m m u n i t y p a r ki nC h a n g s h ah a ss o m ep r a c t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h ea u t h o rh a v ei n v e s t i g a t e dp l a n t s l a n d s c a p eo fs i xc o m m u n i t yp a r k so f C h a n g s h ai nh u n a np r o v i n c eo fC h i n ac o n s t r u c t e di n2 0 0 9s u c ha sS h i r e nv i l l a g e c o m m u n i t yp a r ki nT i a n x i nD i s t r i c to fC h a n g s h a ,B o y a n gc o m m u n i t yp a r ka n d S h u m u l i n gc o m m u n i t yp a r ki nY u h u aD i s t r i c to fC h a n g s h a ,D o n g t u n d uc o m m u n i t y p a r ki nF u r o n gD i s t r i c to fC h a n g s h a ,V i c t o r yv i l l a g ec o m m u n i t yp a r ki nK a i f u D i s t r i c to fC h a n g s h a ,a n dJ u z h o uX i n y u a nc o m m u n i t yp a r ki nY u e l uD i s t r i c to f C h a n g s h a F i r s tt h ea u t h o rp o i n to u tt h ee x i s t i n gr e s e a r c ho nt h eC h i n e s ea n df o r e i g n p l a n t i n gd e s i g n T h e nt h ea u t h o rd i s c u s s e st h eg e n e r a lp r i n c i p l ea n dm e t h o d so f c o m m u n i t yp a r kp l a n t i n gd e s i g n F i n a l l y ,b a s e do ns p e c i e so fv e g e t a t i o n sa n dt y p e s o fp l a n tl a n d s c a p ed e s i g ni ne v e r ye x i s t i n g c o m m u n i t yp a r k i n C h a n g s h a ,t h e a u t h o rp u t sf o r w a r dv a l u e ds u g g e s t i o nf o r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c o m m u n i t y p a r k T h er e s e a r c ho nt h ep l a n t i n gl a n d s c a p eo f c o m m u n i t yp a r k si nC h a n g s h aC i t y s h o w s : ( 1 ) T h ef e a t u r e so fp l a n t i n gl a n d s c a p eo fC h a n g s h aC i t yc o m m u n i t yp a r k sa r et o m a i n l yu s et h ee v e r g r e e nt r e ea st h eb a s i s f o rt h eg r e e ns p a c e ,s u c ha sC a m p h o r , O s m a n t h u sf r a g r a n s ,E l a e o c a r p u ss y l v e s t r i sa n dS Of o r t h ; ( 2 ) T oe m p h a s i z et h ee c o l o g i c a lb e n e f i t so ft h ev e g e t a t i o nb yt h ew e l ll a y o u to ft r e e s , s h r u b s ,a n dg r o u n d c o v e rp l a n t sa n da tt h es a m et i m et oc r e a t eab e a u t i f u ll a n d s c a p e S h i r e n c u nC o m m u n i t y p a r ka n dD o n g t u n d uC o m m u n i t yp a r ka r eg o o de x a m p l e s ; ( 3 ) V e r n a c u l a rp l a n t sa r ew i d e l yu s e df o rt h ep l a n t i n gd e s i g ni nt h e C h a n g s h a c o m m u n i t yp a r k sa n dd i s p l a y s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r e g i o n a lg e o g r a p h y ; ( 4 ) T h ev a r i a t i o n so fb l o o ma n df o l i a g ea r ee m p h a s i z e di nt h ed e s i g n ,s u c ha st h e p l a n t i n gd e s i g nm e t h o do ft h ec h e r r y , c r a p em y r t l e ,B a u h i n i a ,c a m e l l i a ,m y r o b a l a n p l u m ,a n dG i n k g ob i l o b ai nt h ec o m m u n i t yp a r kd e s i g n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市社区公园植物造景调查研究 F i n a l l y , t h ep l a n t i n gd e s i g no fC h a n g s h ac o m m u n i t yp a r k sh a ss o m e t h i n g n e e d e dt ob ei m p r o v e d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t h ep a r km a n a g e m e n t ,t h e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o fv i s i t o r s ,a n dt h ei m p r o v e m e n to ft h ep a r kc u l t u r e T h et h e m eo f p l a n t i n gd e s i g ni nC h a n g s h ac o m m u n i t yp a r k s i sn o to b v i o u sa n dt h ep l a n t i n gd e s i g n d i dn o td i s p l a y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c u l t u r e so fv a r i o u sc o m m u n i t yp a r k s S i n c e t h ed e s i g np r o c e s so fc o m m u n i t yp a r k se m p h a s i z e st h eh o l i s t i cl a n d s c a p ee f f e c to f c o m m u n i t yp a r ka n dp a yl e s s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d e t a i ld e s i g n a n dm a n a g e m e n to f c o m m u n i t yp a r k sa f t e rc o m p l e t i o n A l lt h e s el e a dt ot h eu n f u l f i l m e n to fo r i g i n a l c o m m u n i t yp a r kd e s i g np u r p o s ec o m m u n i t yp a r k s T h ed i v e r s i t yo fv e g e t a t i o nn e e d s t ob ee m p h a s i z e di nt h ef u t u r ef o rt h ev e r n a c u l a rp l a n t sa r en o tf u l l yu s e di nt h e p l a n t i n gd e s i g no fC h a n g s h ac o m m u n i t yp a r k s I n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s u g g e s t i o n sf o rt h ei m p r o v e m e n to fC h a n g s h ac o m m u n i t y p a r k sa r el i s t e do u tf r o mt h ea s p e c t so f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p r o c e s s ,m a n a g e m e n to f p a r k sa f t e r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h e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o ft h er e s i d e n t s ,t h ec u l t u r a lt h e m eo f c o m m u n i t yp a r k sa n dS Oo n P l a n t s l a n d s c a p eo fc o m m u n i t yp a r kh a sb e c o m e a m a j o r d e m e n to f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u r b a ng r e e ns p a c e T h er e s e a r c hh a sf a r - r e a c h i n gs i g n i f i c a n c ea n d l o n g t e r mb e n e f i t s K e y w o r d s :C o m m u n i t yP a r k ;P l a n tL a n d s c a p i n g ;L a n d s c a p i n gP r i n c i p l e s ; L a n d s c a p i n gF e a t u r e s ;C h a n g s h a I I I 长沙市社区公园植物造景调查研究 目录 1 绪 仑1 1 1 研究背景1 1 2 国内外研究发展概述1 1 2 1 国外研究发展1 1 2 2 国内研究发展3 1 3 长沙市社区公园建设概况4 1 4 研究目的和意义5 1 5 研究内容与方法5 1 5 1 研究内容5 1 5 2 研究方法5 1 6 技术路线7 2 社区公园植物造景概述8 2 1 相关概念8 2 1 1 社区的概念8 2 1 2 社区公园的概念9 2 1 3 植物造景的概念1 0 2 2 社区公园的特点1 1 2 2 1 社区公园与城市一1 l 2 2 2 社区公园与社区1 1 2 2 3 社区公园与居民1 2 2 3 植物造景的原则1 3 2 3 1 生态优先原则1 3 2 3 2 艺术性原则1 4 2 3 3 以人为本原则1 5 2 4 植物造景的配置方法1 6 2 4 1 自然式1 6 2 4 2 规则式1 6 I V 硕士学位论文长沙市社区公同植物造景调查研究 2 5 社区公园的使用人群1 7 2 5 1 中老年群体1 7 2 5 2 儿童群体17 2 5 3 青年群体18 2 6 社区公园植物造景的作用1 9 2 6 1 景观效益方面1 9 2 6 2 生态效益方面1 9 2 6 3 传承文化方面:2 0 2 6 4 提供场所方面2 0 3 长沙市社区公园植物造景调查分析2 1 3 1 长沙市概况2 1 3 2 案例分析2 2 3 2 1 天心区石人村社区公园2 2 3 2 2 雨花区鄱阳社区公园2 8 3 2 3 雨花区树木岭社区公园3 4 3 2 4 芙蓉区东屯渡社区公园3 9 3 2 5 开福区胜利村社区公园4 4 3 2 6 岳麓区橘州新苑社区公园4 9 4 结论与建议5 5 4 1 结论5 5 4 2 长沙社区公园植物造景的建议5 6 4 3 结语5 9 参考文献6 0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6 6 致谢6 7 V 硕士学位论文长沙市社区公园植物造景调查研究 1 绪论 1 1 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由人们生产、生活所导致的城市热岛效应和城 市空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对城市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 下,如何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成为当今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城市居民居 住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城市环境的改善。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要 求更加具体化,他们需要的不仅仅只是能住的地方,而是更加突出艺术效果和 休闲娱乐功能的外部环境。 植物,作为城市绿地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其他造景元素而言有着鲜 明的自然特色。不同的植物景观能给人们不同的感受。社区公园是供居民游玩、 观赏、娱乐的园林,是城市中的“绿洲 ,是城市居民的“贴身公园”。人们 对社区公园的直接感受来自社区公园的植物景观,社区公园中丰富的植物景观 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喜爱,它不但能丰富社区环境空间、美化环境,而且具 有净化空气、改善小环境、遮阳、隔声、防尘杀菌等作用。 1 2 国内外研究发展概述 1 2 1 国外研究发展 法国园艺家克纳尤斯马提尤斯第一个提出运用修剪艺术进行植物造景,他 倡导把植物修剪的非常整齐,成一定的图案或标识。从1 5 世纪初到1 7 世纪的 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的古典园林中,植物景观多是以规则式的形式出现。 据说主要始于体现人类征服一切的思想,植物被整形修剪成各种几何形体及鸟 兽形体,以体现植物也服从人们的意志,甚至一些地形的处理手法一方面是为 了让所有的要素都统一到园林的几何秩序中,即便是地表的起伏,也必须是有 秩序的、人工的,要符合全园的规整、舒展的风格;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获得优 美的透视效果,其实也是透视原理运用的一种表现【l 3 】。当然,在总体布局上, 这些规则式的植物景观与规则式建筑的线条、外形乃至体量较协调一致,有很 高的人工美的艺术价值。如欧洲紫杉被修剪成高而厚的绿墙,与古城堡的城墙 非常协调;锦熟黄杨常被剪成各种模纹或成片的绿毯,这时期的植物造景主要 起到点缀作用【4 5 J 。 1 8 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自然式风景园林,在植物造景方面突破了原来传 统的规则式、几何式的植物造景模式,开始提倡植物的自然美,讲究植物的四 硕士学位论文长沙市社区公园植物造景调查研究 季变化之美,配置方面也改为自然式配置【5 卅。1 9 2 7 年,开放式花园便在工业革 命发源地英国产生。它是一种以慈善精神与园艺文化为根本出发点的庭园制度。 这种庭园向大众开放,门票所得的收益捐献给福利机构与环境团体【7 】。1 9 世纪 3 0 年代,英国任命了皇家委员会来调查处理公共空间问题。他们的任务就是“考 虑最佳的方式,保留在城镇人口密集地附近的开敞地,作为公共散步和锻炼之 所,以提高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舒适 【8 】,这时公园内部主要以自然式的植物 为主,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工业革命之后给城市环境带来的破坏,从而减少瘟疫 和疾病的产生【9 1 。这个时期欧洲的“乌托邦”( 空想主义) 已勾划出理想的人居环 境蓝图,人们开始希望自然式的植物景观出现,1 8 9 8 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 ( E b e n e z e rH o w a r d ) 提出了城市社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其中包括社区大小、人 口规模、居住环境适应性等,其中居住环境适应性中就提到了应该在城市内部 建造一定数量的“绿带”并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一莱奇沃思( L e t c h w o a h ) t 1 0 1 。 工业革命后城市人口和城市环境的巨大变化,使人们开始着手对城市环境 进行改善。2 0 世纪初,美国詹逊( J e n s e n ) 首先提出了以自然生态学的方法来代替 以往单纯从视觉景象出发的园林设计。他建造的林肯纪念园,可算是城市生态 园林的开端【1 1 】。植物造景也开始注重植物生态性的发挥,美国的建筑师弗里德 斯克。罗欧斯第( F r e d e s i c kL a wo l m s t e d ) 是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者,强调城市中 应该保留足够绿地空间,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l2 1 。出现了佩里公园( P a l e yP a r k ) 这类小型的临街公园,它们占地面积虽小,但却非常具有吸引力,公园里由大 树和草坪来形成一种恬静的景观【l 引。 2 0 世纪5 0 年代由希腊建筑师道萨迪亚斯( C A D o x i a d i s ) 等人首先创立了 “人类聚居科学 理论,涉及了整个人类的聚居环境,从村镇到城市带等层次 不同的人类居住环境【1 4 】。此后,邻里单位模式逐步被社区理论模式所取代【l 引。 1 9 8 7 年,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杨提斯基提出“生态城”模式,强调在人与自然。 社会协调相处的共生系统内技术和自然充分融合,同时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 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代表了住区发展的新方向。现在,许多国家在进行 人居环境规划时将居住环境的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结合起来,与人的需求取得 一致【1 6 】。2 0 世纪9 0 年代以后,自然公园( N a t u r a lP a r k ) 首先在英国伦敦的一 些街区出现了,公园内部的植物都是模拟自然种植,树木、花草都茂盛的生长 在一起【17 1 。 这些理论的出现,也体现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生态性的关注,预示着大量植 物将出现在人们的居住环境中,其植物的配置模式将是与时代共同发展,即不 再将植物的美学特征摆在第一位,而是更加偏重与植物景观的整体效应,在保 持其美学特征的同时发挥其生态效应。这也将是未来植物造景的发展方向。 2 硕士学位论文长沙市社区公园植物造景调查研究 日本的公园建设在二战后得到飞速的发展,形成了各个层次的公园类型, 其中近邻公园因为其服务半径短,离居民生活最近,对社区居民完全开放,能 满足居民日常运动休闲的需要等特点被居民昵称为“贴身公园 。公园内部常 常是以一棵古树或者大面积的活动草坪为主,在活动区域的四周配置一些观赏 性强的植物,特别史观花植物的应用【l 引。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社区建设最好的国家之一,各种为民服务的设施多,其 中为社区居民服务的社区公园的也发展比较早,很多社区公园其实就是一个保 护区。例如一个叫“汉弥尔顿小屋 的社区,园内大树冠盖如云、遮天蔽日; 草坪青翠欲滴、绒如地毯;编成篱笆墙的灌木花树香气馥郁、蜂蝶飞舞。社区 公园多是因地制宜,少有刀劈斧削的人工雕琢,可能是社区内一块没有开发的 用地,保持其原有的植被景观,充分的将自然引入了居民的生活【l9 1 。 1 2 2 国内研究发展 1 9 9 1 年,民政部首次提出开展我国社区建设,而社区公园的定义由建设部 在2 0 0 2 年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提出。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社区公 园建设理论依据比较缺乏。在社区理念引入之前,我国的城市社区规划一直沿 用着形成于建国初期的居住区规划理论。现在我们经常使用的“社区一词最 早是中国社会学者在2 0 世纪3 0 年代自英文意译而来,而真正意义上的社区规 划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国社区规划还处在观念引入阶 段【2 0 1 ,关于社区公园植物造景的研究也比较少。建国至今,我国的居住环境先 后经历了: ( 1 )小区绿化阶段,这个阶段的植物造景重点在于保证小区环境的绿化率。 其植物景观单调,缺少季相变化,植物的丰富度也不够,常选择栽植大量的常 绿树种,故植物种类有限。 ( 2 ) 景观设计阶段,这个阶段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审美水平都有了很大的 提高,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由了更高的要求。其植物造景也有很大的变化, 开始注重植物景观的美学特征在环境中的体现,植物的种类变得丰富多彩,也 开始注重通过不同植物间的搭配、组合以创造优美的环境。 ( 3 ) 多元化设计思想融入阶段,这个阶段的植物造景又有了新的含义,开始 从植物的生态性方面进行配置,要求不仅能创造出优美的观赏环境,而且还要 在改善居住环境,防止污染等方面有了要求。由此可知居民对住宅小区的关注, 早己度过了只关注住宅建筑本身的阶段,而转向居住环境的好坏,也对植物造 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1 1 。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市社区公园植物造景调查研究 2 0 0 6 年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地区豆香园正式开放,它既是一个以豆科植物 为主的特色公园,共收集了乔木、灌木、藤本、草本等豆科植物近百种;更是 一座集休闲、游览、活动等各项功能的开放式社区公副2 2 J 。据深圳市2 0 0 8 年对 市内5 0 8 个社区公园的统计来看,其中绿化率达到了7 2 5 ,体现了社区公园 对于植物景观营造的重视【2 3 。 石忠贵【2 4 】从社区公园设计的途径和方法的角度阐述了社区公园在规划、设 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沈涛【5 1 】从社区公园设计与居民行为方式的相互影响的角 度阐述了社区公园建设中应该充分考虑居民需要。王必琪、吕晓昌【2 5 J 等人从社 区体育锻炼的角度入手深入阐述了社区公园的功能。应四爱,王剑云【26 。,屈雅 琴【2 7 】从公园的使用者和行为特征等方面出发,探讨了居住区公园规划设计中使 用人群与居住区公园特色、活动行为与居住区公园的功能以及使用规律与居住 区公园的使用效率等三个方面的问题。涂军【2 8 】从社区公园的养护管理角度出发, 探讨了社去公园的设计与养护等管理等方面的措施与方法。张华颖【2 引,焦锋p o J 等人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对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思考。朱芳【3 l 】从城 市的开放空间的角度出发,提出在进行邻里公园的设计时,既要满足人们回归 自然的渴望,又要满足人们交往的需要。赵秀敏【3 2 】等人从声音景观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声音在社区景观中的应用和影响,对社区公园景观多样性的营造上,提 出了自己的看法。杨德昭【3 3 】从步行社区空间和社区感两个角度阐述了社区公园 对社区环境的重要意义。 1 3 长沙市社区公园建设概况 在国外,社区公园的发展和建设都要比我国早,到了2 0 0 2 年我国才首次提 出了社区公园的定义。 在城市发展早期,长沙的社区公园是以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的形式出现 的。2 0 0 9 年,长沙正式提出社区公园的建设目标,2 0 0 9 年1 1 月长沙市第十三 届人民政府第2 5 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修改后的长沙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未来几年,当长沙城市绿线规划的总目标实现后,长沙的每一个居民步行5 0 0 m 就能到达小区级公园、出行3 0 0m 就能见绿。按照统一规划、逐年实施、以块 为主、市区共建的原则,打算用三年时间在全市规划建设多个社区公园,社区 公园建设项目被列入长沙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1 2 个重点督办问题之一, 开始全面建设。截止到2 0 0 9 年底已经建成6 个社区公园,共计2 8 0 0 0m z 。 2 0 1 0 年长沙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2 0 1 0 年将 建社区公园2 0 个,目前社区公园选址工作已经完成,其中包括雅雀湖社区公园、 毛家垅社区公园、左岸社区公园、四方社区公园。建成的社区公园将全部位于 4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市社区公园植物造景调查研究 社区内部,完全对外开放,不仅让居民得到益处,而且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和社 区的品质,成为了附近居民的欢乐天地。 1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社区公园作为居住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绿地系统中分布 最广,数量最多,与居民生活最为接近的一种公园类型,对居住环境的改善以 及满足居民活动、交往、休闲等多方面的要求起着重要作用。植物是社区公园 景观中主要的构成要素之一,植物景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居民对公园的满意度 和使用频率。由于社区公园分布广、数量大的特点,很多社区公园在建设过程 中往往出现千遍一律的现象,其植物景观的营造没有考虑全面,仅仅只是满足 了绿化的要求,没有充分的展示植物的美,缺乏理论和系统的指导。另外,在 植物的选择上也是大同小异,没有特色,使社区公园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虽然关于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的研究比较多,但是社区公园与其他类型的公 园有着明显的差别,所以在植物造景方面也是有差别的,文中对植物造景的理 论进行了探讨,对社区公园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同 时对社区公园提出的建议也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1 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5 1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针对长沙市已建的社区公园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为: ( 1 ) 总结国内外植物造景和社区公园的研究现状,探讨社区公园植物造景的原 则和方法。 ( 2 ) 分析并总结长沙市现有社区公园植物造景的特点,提出可借鉴的造景模式。 ( 3 ) 根据长沙市社区公园植物造景的现状,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 1 5 2 研究方法 1 5 2 1 调查方法 以长沙市为例,通过对已建的社区公园实地调查、拍照、收集相关的资料, 以每个公园作为一个样地,群落采用样方法调查,主要记录公园内植物的种类、 高度、胸径、生长状况等,为论文的撰写提供实践基础资料。在每个公园里选 取1 0 个1 0m x l Om 样方群落为调查对象,并在每个公园选取一个典型样方群落 进行分析。 5 硕士学位论文长沙市社区公园植物造景调查研究 1 5 2 2 业内分析与总结 首先通过对社区公园及植物造景方面的文献查阅系统收集,总结国内外有 关社区公园植物造景的相关研究成果。其次,对典型样方群落的组成结构,垂 直结构、四季景观结构等指标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外业调查的数据对各个公园 植物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 1 5 2 3 评价指标 植物群洛树种组成结构的数量指标牧为常用厂泛的有树柙手酉度、树柙多 样性和树种均匀度,同时还采用树种单调度指数。树种丰富度( S T ) 采用M a r g a l e t 指数,树种多样性( D ) 采用S h a n n o n W i e n e r 指数,树种均匀度( E ) 采用P i e l o u 指 数,树种单调度( M ) 采用S i m p s o n 指数【3 4 1 。 品:旦试( 1 1 ) 。L 0 9 2 N 、。 肚3 3 2 1 9 ( L g N 一专善三嘲) 式( 1 2 ) E :里I _ 式( 1 3 ) L 0 9 2 S 、。 M 2 喜( 景) 2 式( 1 4 ) 式中,S 为植物种类数量;N 为植物的个体数之和;n i 为植物i 的个体数; P i = n l N 6 物造景调查研究 7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市社区公同植物造景调查研究 2 社区公园植物造景概述 2 1 相关概念 2 1 1 社区( C o m m u n i t y ) 的概念 自上个世纪8 0 年代末以来,“社区 的概念不仅频繁出现在学术文献和各 类教材中,而且也流行于实践工作领域。但是人们对“社区”概念的理解却不 尽相同。据美国社会学家乔治希勒里1 9 5 5 年的研究和统计,“社区的定义有 9 4 种;到了1 9 8 1 年,美国的华人学者杨庆垫发现,有关“社区”的定义已经增 加到1 4 0 多种【3 引。 社区一词进入学科领域源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1 8 8 7 年在其所著的 ( ( G e m e i n s c h a f tu n dG e s e l l s c h a f t ) ) 中( 德语,译为社区与社会) 最早从社会学 理论研究的角度频繁使用了社区的概念。滕尼斯将G e m e i n s c h a f t 解释为一种由 同质人口组成的具有价值观念一致、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富有人 情味的社会群体【3 6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最早 的社区概念也被许多学者专家所关注,同时也提出了他们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M 麦基弗【3 7 】,E W 伯吉斯【3 8 1 从地域性的角度出发,认 为社区指任何共同生活的区域,如村庄、城镇、市区、国家,甚至更大的区域, 强调了社区地域性的特点。 塞文布林【3 9 1 ,R E 帕克【4 0 1 ,戴伦波普诺【4 1 1 等人重人的角度出发,认为社区 是指一个地理区域围绕着日常交往组织起来的一群相关联的人所组成的大集 体。 日本社会学家横山宁夫【4 2 1 和美国女社会学家杰西伯纳德【4 3 1 从以上两个角 度出发认为社区是地域性和人的综合体,两者是相互关联的,并不是单独存在 的。 此外,美国著名女社会活动家和社区工作者玛丽福莱特还提出了“社区是 一个过程 的命题,强调基于共同利益和努力来创造社区】。这个命题也是人 们对社区认识不断提高的体现。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问题引起人们对社区研 究的关注。国内许多学者一方面借鉴国外相关研究,从国外种种定义的剖析入 手,立足于自身对社区生活的实际感受,在现实生活中对社区进行综合考察研 究。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4 5 】在社会学概论一书中,明确界定:“社区 是若干社会群体( 家庭、民族) 或社会组织( 机关、团体) 聚集在一地域里,形成一 硕士学位论文长沙市社区公园植物造景调查研究 个在生活上互相关联的大集体 。 奚从清、沈赓方【4 6 】认为“所谓社区,就是聚居在一定地域中人群的生活共 同体。具体地说,社区是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特定的 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 张友勤【4 7 】等人认为“所谓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的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 互动形成的并通过共同的文化观念维持团结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童星,赵夕荣【4 8 】提出在我国理解“社区 ,应当从相对于“单位 、“政 府的意义上加以把握。 范中桥,罗明众【4 9 】社区是指居住在一定地域内( 小至一个自然屯,大到一个 城市) ,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并产生一定社会心 理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人们所构成的区域社会生活共同体。 从概念界定来看,结合前人的研究基础,几乎所有关于社区概念的定义都 包含了人在社区中的重要性,肯定了人在社区中的作用。由此可见,城市社区 的建设离不开人的关系,一个良好的社区应该是以人为本,服务与人的舒适环 境,既承担着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费与服务的物质功能,又肩负着培养居民对 基本生存空间共同情感体验的精神功能。我国在社区建设的实践中就提出过 “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口号,这旬口号所体现的正是社区建设中居民 的主人翁精神,希望通过大家努力和参与来完善社区建设,逐步把社区发展成 能够为广大居民的生活环境提供完整自治实体,从而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发展和 提升。 2 1 2 社区公园( C o m m u n i t yp a r k ) 的概念 社区公园是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城市绿地系统不断完善而出现的,是 园林绿地中的一种类型,也是现代城市居住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 0 0 2 年出版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 J J T 8 5 2 0 0 2 ) 中对社区公园有明确 的定义:指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 中绿地( 不包括居住组团绿地) 哆0 1 。在规范中社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公园 和 “小区游园”。本文采用此定义。之后,沈涛【5 l J 把社区公园概括为一建造在居 民小区内部,主要供居民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 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空间环境。其主要由绿地、小品、 广场及附属的一些游乐、体育设施构成。从这一概念中体现了社区公园与其他 综合公园的区别。朱黎霞【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