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25《杜甫诗三首》课件1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5《杜甫诗三首》课件1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5《杜甫诗三首》课件1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5《杜甫诗三首》课件1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5《杜甫诗三首》课件1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面的对联写谁?,“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世上疮痍chungy,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诗圣,杜甫,杜甫诗三首,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由盛唐到中唐大诗人,号称“诗圣”。他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走近作者,杜甫经历,杜甫(712-770)字子美。杜甫生于河南巩县。他出身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立功立言是这个家族的传统。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官修文馆学士。他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一、读书、壮游(35岁以前);望岳二、长安求职(35-44岁):天宝十四载(755)十月,44岁的杜甫才被任命为河西尉,后改右卫率府曹参军;三、陷贼与为官(44-48岁):公元755年11月发生安史之乱,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f)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等诗。后来他独自逃脱找到唐肃宗,因与肃宗政见不合而弃官,逃难期间又完成不朽的作品“三吏”、“三别”。奠定他诗史的位置。,“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四、漂泊西南(48-59岁逝世):48岁-50岁在成都草堂,后又漂泊,53岁又回草堂,友人严武保举他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因称杜工部),次年严武突然去世,他到夔ku州住了近两年,写了很多诗。57岁乘船出峡,想回家乡。59岁冬天,死在由潭州到岳阳的一条船上。,望岳,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了解诗歌特点。2.反复诵读,分析景物意象。3.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整体把握: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做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衮gn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泰山,为五岳之首。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长达二百公里。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凭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泰山,岱(di)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lio)。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cng)云,决眦/(z)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准确读:读懂内容,岱(di)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cng)云,决眦(z)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岱宗: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大自然,同:层,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终要,不尽,聚集,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远望泰山的整体形象),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从齐到鲁都望不尽它青青的山色。,(写近望泰山的秀美高大),大自然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写细望泰山的景物、诗人感受),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写俯望泰山、诗人心底的愿望),终要登山泰山顶峰,一眼望去,四周重重山峦都显得渺小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二)精彩读:读出理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携带现实的感触,寻找历史的相似性。,化用有关孔子的典故:“登泰山而小天下”,使全诗的意境格外雄阔高昂,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和俯视一切的雄心。也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积累,请你再说出几句富有哲理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三)特色读:读出胸襟,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远望近望细望俯望我们随诗人一起领略了泰山的高远幽深、神奇秀丽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诗人那卓然独立的形象。,小结,春望,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其中所蕴涵的诗情,能准确流畅地背诵。2、学会诗歌赏析的方法,培养读诗兴趣,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美点。,(一)准确读:读懂内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国都。城,指长安城。,山河依旧国都早已沦陷,草木茂盛满城都是春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流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古代边境为了及时的传递敌人来犯的信息,在烽火台上点燃狼粪,因为狼粪点燃时的烟很大,可以看的很远。,烽火(此指战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争连绵了整个春天,珍贵的家书也难相见。,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用手挠。浑:简直。,满头的白发愈搔愈短,稀疏得简直无法插簪。,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二)精彩读:读出理解,一位稀疏白发的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头,面对遍地草木,心想远方亲人,担心国家的命运,老泪纵横,忧心忡忡,这怎不叫人怆chung然涕下!,揣摩诗人形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