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综合检测(二轮资料)一、选择题1. 金属钛()常被称为未来钢铁,钛元素的同位素、中, 中子数不可能为( ) A30 B28 C26 D242. 对于 0.1mol/l 溶液,采用何种措施能使的电离度减小而溶液的pH 值增大( ) A加少量NaOH 固体 B加少量NaAc 固体 C加少量水 D加热3. 存在下列平衡:,在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 时,下列条件较为适宜的是( ) A温度130压强 B温度25压强 C温度130压强 D温度0压强4. 既有离子键又有配位键还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 A B C D5. 设阿伏加得罗常数为,标准状况下某种的混合气体m g含有b个分 子,则n g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L)为( ) AB C D6. 在相同状况下两杯甲酸溶液,a杯甲酸溶液浓度为,其电离度为,b杯甲酸溶液浓度为,其电离度为,若b杯甲酸溶液中浓度恰为,则必然有( ) AA杯溶液pH值大于b杯溶液pH值 B C D 7. 已知,若反应速率分别用、(mol/Lmin) 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A B C D 8. 某种一元酸(HA)溶液加入一种强碱(MOH)溶液,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所用酸过量 B生成的盐不水解 C酸与碱等物质的量混合 D反应后溶液中9. 某金属元素最高价氟化物式量为,其最高价的硫酸盐式量为,若此元素最高正价为n,则n与、的关系可能是( )A B C D 10. 某强酸溶液pH=a,强碱溶液pH=b ,已知a+b=12,酸碱溶液混合后pH=7则酸溶液的体积与碱溶液的体积的关系正确的是( )A=100 B=100 C=2 D=2 11. 已知:,则系数c的值是( )A1 B2 C3 D12. 从下面变化过程,推断氧化剂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B C D13. 以下微粒中结构为正四面体且键角为10928的是( ) A B C D14.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通入水中: B向溶液中通入过量: C加热浓盐酸和制: : 1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 B. 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 C. 分子间作用力越弱,分子晶体的熔点越低 D.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易失去电子16. 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气体溶于100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 ,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B C D 17. 一真空密闭容器中盛有1mol/l 加热到200 时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达到平衡时 所占体积百分比为M%,若在同一温度和同一容器中最初装入的是2mol,反应达平衡时所占的体积分数为N%,则M和N的正确关系是( ) AMN BNM CM=N D无法确定18. 用质量均为100g的Cu作电极电解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28g,此时两电极质量分别是( ) A阳极93.6g,阴极121.6g B阳极100g,阴极128gC阳极91.0g,阴极119.0g D阳极86.0g,阴极114g 19. 若室温时0.1mol/L的NaX溶液的pH=9,则该盐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的离子占全部离子的( )A0.09 B0.01 C1.0 D无法确定20. 某种氯化镁晶体由、和组成。在熔融条件下使1mol这种氯化镁完全电解,在阳极生成的气体是相同状况下质量的2.22倍,则这种氯化镁晶体中离子的量分数约为( ) A25 B40 C75 D5021. 含n g 的稀溶液恰好使5.6g Fe粉溶解,若有被还原成NO(无其它还原产物)。则n值不可能是( ) A12.6g B16.8g C18.9g D25.2g22. NaCl为正六面体型晶体,当使离子间距离扩大2倍时,晶体密度变为原来的多 少倍( ) A B C D23. 下列微粒成键共用电子对数与孤对电子数之比为3:1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24. 室温下将32g和11g置于250ml锥形瓶中,设将固体药品混合均匀,30秒后将装有气的无色密闭容器置于锥形瓶中,再在锥形瓶口悬挂一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回答: (1)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有何颜色变化_(2)将装有气的无色密闭容器置于锥形瓶中,后观察到容器内气体颜色由红棕色迅速变浅(接近无色),发生颜色变化的原因是_。(3)如果是用20gNaOH和11g来进行上述实验,瓶内的气体颜色是否也会发生类似的明显变化?_主要理由是_ _ 25. A、B、C、D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它的气态氢化物反应得到离子化合物,1mol该化合物含有42mol电子,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C、D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内层电 子数的一半,C元素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之一,试写出:(1)A、B元素形成的酸酐的化学式_ _;(2)D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3)A、C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小_ (用化学式表示)(3)d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_ (4)g微粒所构成的晶体类型属_(5)c微粒是_,f微粒是_(用化学式表示)28. 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 其平衡常数可表达为,已知160时K=0.263。(1)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高炉内和CO的体积比值_。平衡常数K值_(本小题空格均备选:增大、减小或不变 )。(2)1100时测得高炉中,=0.025mol/L,CO=0.1mol/L,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_(选填是或否)。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_。 N2(2体积)大29. 在一定温度下,把2体积和6体积通入一个带活塞的体积可变的 容器中,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同(如图)。容器中生以下 反应,若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为7体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保持上述反应温度不变,设a,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 和 的体积,若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体积及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仍与上述平衡时完全相同,那么若a=1,c=2,则b=_。在此情况下,反应起始 时,化学平衡将向_方向进行(填正或逆)。若需规定起始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范围是_ _。 (2) 在上述装置中若使平衡后混合气体变为6.5体积,则可采取措施是 _,原因是_。30. 智利硝石矿石层中含有碘酸钠,可用亚硫酸氢钠与其反来制备单质碘。 (1)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短线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及总数。 ( )+( )( )+( )+( )+( )(2)已知含氧酸盐的氧化作用随溶液酸性的加强而增强。在制备实验时,定时取样,并用酸化的氯化钡来检测离子生成的量,发现开始阶段, 反应速率呈递增趋势,试简述这变化趋势发生的原因_。 31. 将一定量的NaOH与的混合物X,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L()。将反应后的固体残渣Y与过量盐酸反应,又生成L。(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1) Y的成分是( )A与NaOH B与 C DNaOH(2)X中NaOH与共_mol;NaOH与物质的量之比为_ _检 测 题 答 案 一、选择题 1A 2B 3C 4B 5A 6A C 7AB 8D 9A 10AB 11D 12A 13C 14BD 15BC 16D 17B 18A 19B 20 D 21A 22B 23C二、填空题24(1)颜色变红 (2)在瓶内实际存在一个平衡体系:,降低温度平衡向生成方向移动,据此可知 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能使平衡体系温度显著降低,故混合气体颜色变浅。(3)不会;NaOH与反应有水生成,而NaOH有强吸水性,且吸收时放出大量热,故不会发生类似明显现象。 25(1) (2) (3) 26(1)略 (2) (3)27(1)略(2) (3) (4)分子晶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研究生三方协议书
- 夫妻房屋协议书范本
- 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样本
- 残疾人协议书
- 独家协议书诉讼
- 代理清算协议书
- 安全知识培训宣讲课件
- 安全知识培训实施方案课件
- 课堂教学设计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 安全知识培训会流程课件
- 【自考复习资料】05175税收筹划(重点知识汇总)
-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练习试题
- 体育馆行业音视频系统建设与应用解决方案
- GB/T 19494.2-2023煤炭机械化采样第2部分:煤样的制备
- 2023年【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及汽车驾驶员(技师)试题答案
- 证监会行业分类结构与代码
- 安全仪表系统SIS课件
- Φ1397套管开窗侧钻操作规程
- 《寻梦环游记(2017)》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
- RB/T 089-2022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 某某集团年度经营计划编制指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