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 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立体图,“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摘自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一、文明的摇篮,黄土高原因覆盖深厚的黄土而得名。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猜一猜:下面描述的是哪一个地形区,从飞机上看上去,褐黄色的原野,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从出发地看目的地并不远,但车子上坡下坡,绕了好几道梁子才到。这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了窑洞居住,冬暖夏凉。黄河穿过,成了地地道道的黄河。,太行山脉,乌鞘岭,秦岭,长城,河口,旧孟津,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上、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省区:山西(晋)、陕西(陕、秦)、宁夏(宁)、甘肃(甘、陇)、青海(青)、内蒙古、河南(豫)。,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从,向,过渡,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从,向,过渡,平原,高原、山地,从,向,过渡,农区,牧区,从地形、气候、农业生产、植被等方面,黄土高原都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黄河流域,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黄土疏松肥沃,便于耕种渭河平原-原始农耕文明/炎黄二帝(华夏文明)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一、文明的摇篮,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1、明清黄帝祭祀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2、“五色土”中黄土居重要,体现黄土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展的亲切关系。,黄帝陵,位置:陕西省黄陵县清明节祭祀典礼,黄土风情,窑洞直立性,不易崩塌干燥,容易开挖,信天游歌腔高亢悠长,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的轩辕庙,黄帝陵碑,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外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外景,云岗石窟,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创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前782),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古城面积2.25平方千米,城内现存6大寺庙建筑群及县衙、市楼等历史遗存和3900余处民居,主要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商铺仍保持着17-19世纪的风貌。现存布局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后的规模,是中国惟一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县级城池,完整的城墙、街道、店铺、庙宇、民居等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平遥古城素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文物古迹保存之多、品位之高实为国内所罕见。它完整地体现了17至19世纪的历史面貌,为明清建筑艺术的历史博物馆。,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二、风吹来的土,风成说,中亚、蒙古、我国西北,太行山,戈壁,沙漠,黄土高原,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黄土呢,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高原及我国西北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还有哪方面证据可以支持“风成说”的?,顺着风向,从戈壁沙漠黄土,颗粒越来越小。,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1、粗大砾石留在原地-隔壁2、较粗的沙子在近处堆积-沙漠3、细小的尘土东移南下黄土层,第一条证据“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黄土非本地形成是中亚或蒙古的,第二条证据“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流质(风或流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左右,六盘山以东到吕梁山西侧,黄土厚度在100米-200米之间,最厚在兰州,达300米以上。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黄土剖面,支离破碎,千沟万壑,黄土峁,黄土高原地貌景观,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黄土塬,黄土梁,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成沟壑。,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山梁。,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沟谷发育成川川: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黄土高原地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请你从自然、人文两个方面思考原因。,一、自然因素:1、地形条件2、黄土的特性3、气候特点4、植被特点二、人为因素:5、人类活动(陡坡毁林开荒、修路、采矿),三、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原因,植被:,黄土结构:,气候原因,1、自然原因,土质疏松,很多物质溶于水,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降水集中7、8月,多暴雨,地形,多斜坡,修路,采矿,2、人为因素,陡坡开垦,破坏植被,使地表疏松,1、带走地表肥沃土壤,农作物产量下降。2、沟谷扩张,耕地减少3、向黄河输送泥沙,影响河道整治和防洪。4、减少居住地,思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后果是什么?,1、植树造林种草等生物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引进良种畜、禽,改天然放牧为圈养3、控制人口数量,如何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四、水土保持,大坝淤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